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5基因多态性与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邹晨 马言璐 +1 位作者 高月求 张鑫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24-30,共7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15(IL-15)基因多态性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关联性。方法将312例HBeAg阴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6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 目的分析白介素-15(IL-15)基因多态性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关联性。方法将312例HBeAg阴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6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健脾利湿颗粒,对照组加用补肾健脾利湿颗粒安慰剂,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应答率,观察血清IL-15水平的变化情况;挑选IL-15基因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IL-15基因多态性与治疗应答的关联性。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306例,其中治疗组155例、对照组151例。②两组治疗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HBsAg水平降低、IL-15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HBsAg水平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清HBsAg、IL-1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两组治疗应答患者血清IL-15水平升高、无应答患者血清IL-15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应答患者血清IL-15水平高于治疗组无应答患者(P<0.05)。⑤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有5个SNPs与治疗应答有显著性关联证据,分别为rs6819823、rs2857261、rs10519612、rs10519613、rs1057972(P<0.05)。⑥治疗前,治疗组应答患者rs6819823 TT基因型血清IL-15水平低于GG基因型、rs2857261 AA基因型血清IL-15水平低于GG基因型、rs1057972 AA基因型患者血清IL-15水平低于TT基因型(P<0.05);治疗后,携带rs6819823、rs2857261、rs10519612、rs10519613、rs1057972最小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患者血清中IL-15水平上升(P<0.05)。结论IL-15基因遗传变异及IL-15表达水平变化与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CHB的临床疗效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白介素-15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免疫应答 补肾健脾利湿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5预处理调控脓毒症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惠 熊翅 +4 位作者 李浪 郭艳丹 张媛 王玉梅 许文平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83-689,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5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的H9C2细胞)、凋亡组(建立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未进行其他干预)和干预组(采用10 ng/ml重组大...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5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的H9C2细胞)、凋亡组(建立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未进行其他干预)和干预组(采用10 ng/ml重组大鼠IL⁃15干预心肌H9C2细胞损伤模型6 h)。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IL⁃15干预对H9C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MRE)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位。10 mg/kg LPS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含100μg/ml IL⁃15的生理盐水100μl进行干预。通过HE染色评估小鼠心肌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1、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凋亡组H9C2细胞凋亡率[(47.9±5.1)%]明显高于对照组[(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H9C2细胞凋亡率[(20.7±2.7)%]则明显低于凋亡组(P<0.05)。LPS诱导可以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增殖活性,IL⁃15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组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值(2.6±4.6)明显低于对照组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值(7.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值(4.2±4.9)明显高于凋亡组(P<0.05)。LPS作用后显著增强了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IL⁃15干预会减少LPS诱导的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HE染色切片镜下观察显示小鼠脓毒症模型心肌组织出现明显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IL⁃15干预可改善LPS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脓毒症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较正常小鼠明显降低,而丙二醛(MDA)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IL⁃15干预小鼠心肌组织SOD、T⁃AOC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P<0.05)。正常小鼠心肌组织中HO⁃1和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脓毒症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HO⁃1、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P<0.05);IL⁃15干预小鼠心肌组织中HO⁃1、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IL⁃15可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IL⁃15激活HO⁃1/Nrf2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脓毒症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脓毒症 心肌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LDH、sIL-2R、GDF1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苏于泰 毛彦娜 +1 位作者 马平 刘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797-2802,共6页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诊...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检测患儿移植前后的血清LDH、sIL-2R、GDF15水平。依据患儿移植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4)和预后不良组(n=14)。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及移植前后的血清LDH、sIL-2R、GDF15水平,采用偏相关性系数分析血清LDH、sIL-2R、GDF15水平与移植预后的偏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DH、sIL-2R、GDF15单独及联合预测移植预后的效能,并比较各预测方案的预测效能。结果移植后,患儿的血清LDH、sIL-2R、GDF15水平分别为(224.83±65.27)U/L、(257.41±80.26)U/mL、(0.87±0.26)ng/mL,明显低于移植前的(418.96±135.22)U/L、(492.83±140.47)U/mL、(1.39±0.4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移植前未达到完全缓解(CR)占比及移植后血清LDH、sIL-2R、GDF15水平分别为64.29%、(327.49±98.42)U/L、(349.83±112.06)U/mL、(1.17±0.32)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儿的26.56%、(202.37±65.87)U/L、(237.19±75.17)U/mL、(0.80±0.2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移植前未达到CR等因素后,移植后血清LDH(偏相关性系数=0.894,95%CI:1.415~3.029)、sIL-2R(偏相关性系数=0.875,95%CI:1.374~2.982)、GDF15(偏相关性系数=0.902,95%CI:1.692~3.047)水平仍与移植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后血清LDH、sIL-2R、GDF15单独预测移植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7、0.787、0.844,LDH+sIL-2R、LDH+GDF15、sIL-2R+GDF15及三者联合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884、0.886、0.898、0.949;成对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后血清三者联合预测AUC最大(0.949),预测效能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联合预测价值。结论血清LDH、sIL-2R、GDF15与急性白血病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密切相关,且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并指导临床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乳酸脱氢酶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生长分化因子15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可溶性TNF受体、IL-15评估肺结核的预后价值
4
作者 张丹 孔维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白细胞介素-15(IL-15)评估肺结核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定枣庄市胸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的血清sTNFR-55、sTNFR-75、IL-15水平,多因素... 目的:分析外周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白细胞介素-15(IL-15)评估肺结核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定枣庄市胸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的血清sTNFR-55、sTNFR-75、IL-15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sTNFR-55、sTNFR-75、IL-15对肺结核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的血清sTNFR-55、sTNFR-75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IL-15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变范围、血清sTNFR-55、sTNFR-75、IL-15是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TNFR-55、sTNFR-75、IL-15联合检测灵敏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血清sTNFR-55、sTNFR-75、IL-15联合检测特异度与单一检测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血清sTNFR-55、sTNFR-75表达量较低,血清IL-15表达量较高,联合检测血清sTNFR-55、sTNFR-75、IL-15,可提高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白细胞介素-15
下载PDF
血清PTX3、GDF-15、IL-17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与冠脉损伤的关系
5
作者 张艳华 李微 +1 位作者 张嘉雯 刘静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正五聚蛋白3(PTX3)、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及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正五聚蛋白3(PTX3)、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及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损伤情况分为损伤组(48例)和无损伤组(66例),另选取同时期114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内径将冠脉损伤患儿分为轻度扩张(21例)、中度扩张(18例)、冠状动脉瘤(9例)3个亚组。比较3组不同冠状动脉扩张程度患儿入院时血清GDF-15、PTX3、IL-17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GDF-15、PTX3、IL-17水平与冠脉损伤及冠状动脉内径的相关性,偏回归分析KD患儿发生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入院时血清IL-17、PTX3、GDF-15水平联合诊断KD患儿发生冠脉损伤的价值。结果 损伤组入院时血清GDF-15、PTX3、IL-17水平>无损伤组>对照组(P<0.05)。不同冠状动脉扩张程度患儿入院时血清IL-17、PTX3、GDF-15水平比较:冠状动脉瘤>中度扩张>轻度扩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GDF-15、PTX3、IL-17水平与冠脉损伤、冠状动脉内径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IL-17、PTX3、GDF-15水平为KD患儿发生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GDF-15、PTX3、IL-17水平联合诊断KD患儿发生冠脉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最佳诊断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69.70%,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 GDF-15、PTX3、IL-17参与KD患儿发生冠脉损伤过程,且在辅助临床早期诊断KD患儿发生冠脉损伤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损伤 生长分化因子-15 正五聚蛋白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血清IL-15、pro-ADM、MDH1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磊 邹红蕊 侯婧悦 《肝脏》 2023年第6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苹果酸脱氢酶1(MDH1)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开滦总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苹果酸脱氢酶1(MDH1)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开滦总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3例与未感染组85例,比较两组血清IL-15、pro-ADM、MDH1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IL-15(262.59±36.52)ng/mL、pro-ADM(13.14±4.22)nmol/L、MDH1(627.36±201.78)mU/mL高于未感染组(224.83±27.94)ng/mL、(8.97±2.81)nmol/L、(445.21±142.30)mU/mL(P<0.05);Child-Pugh分级B级或C级患者血清IL-15(246.15±32.85)ng/mL、pro-ADM(10.99±3.09)nmol/L、MDH1(531.10±114.36)mU/mL高于A级患者(212.73±23.59)ng/mL、(8.35±2.26)nmol/L、(422.58±102.45)mU/mL(P<0.05);上消化道中重度出血患者血清IL-15(248.28±29.67)ng/mL、pro-ADM(11.19±2.58)nmol/L、MDH1(571.57±137.48)mU/mL高于轻度出血患者(221.60±21.51)ng/mL、(9.02±2.13)nmol/L、(415.44±113.29)mU/mL(P<0.05);APACHEⅡ评分>21分患者血清IL-15(251.83±31.42)ng/mL、pro-ADM(11.48±2.97)nmol/L、MDH1(563.57±148.22)mU/mL高于≤21分患者(212.24±20.66)ng/mL、(8.26±2.05)nmol/L、(401.21±109.63)mU/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5、pro-ADM、MDH1与Child-Pugh分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前后,血清IL-15、pro-ADM、MDH1均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15、pro-ADM、MDH1联合预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AUC为0.931(95%CI:0.869~0.970),特异度为90.91%,敏感度为80.9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0.844(95%CI:0.765~0.904)、0.737(95%CI:0.648~0.814)、0.744(95%CI:0.655~0.820)。结论血清IL-15、pro-ADM、MDH1可作为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指标,联合预测价值更为可靠,能为临床防治此类患者并发细菌感染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细菌感染 白细胞介素-15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苹果酸脱氢酶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5基因脂质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江芷萱 宋宝慧 +3 位作者 常爽 张皓淞 胡海洋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73,280,共8页
目的制备DSPE-PEG2000-FA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FPCL),并与白细胞介素15质粒DNA(interleukin-15 plasmid DNA,IL-15 pcDNA,pIL-15)形成FPCL/pIL-15基因递送系统,并进行抗肿瘤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FPCL,并且利用正负电荷吸引... 目的制备DSPE-PEG2000-FA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FPCL),并与白细胞介素15质粒DNA(interleukin-15 plasmid DNA,IL-15 pcDNA,pIL-15)形成FPCL/pIL-15基因递送系统,并进行抗肿瘤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FPCL,并且利用正负电荷吸引的原理,制备FPCL/pIL-15复合物。运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复合物粒径,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复合物稳定性,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以Balb/c小鼠为模型,考察制剂的抗肿瘤效果。结果成功制备了FPCL/pIL-15阳离子脂质体基因复合物,FPCL/pDNA复合物在质量比w_((DOTAP))∶w_((pDNA))=5∶1时粒径达到200 nm以下;抵御阴离子置换实验表明FPCL包载pDNA的稳定性良好,药效学实验表明FPCL/pIL-15复合物抗肿瘤效果显著。结论FPCL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对基因药物具有很好的保护性,FPCL/pIL-15复合物能够有效诱导NK-细胞增殖与激活,抑瘤效果明显,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阳离子脂质体 基因递送 肿瘤免疫治疗 药效学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5 and Its Receptor on the Surface of Stimulat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秀平 左玉梅 +3 位作者 张维娜 杨德光 熊长云 张小舟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5期527-534,共8页
Summary: Human interleukin-15 (hIL-15) is an important cytokine to activate endothelial cells and can be regulated by many other cytokin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ability of interferon-γ (IFN-γ... Summary: Human interleukin-15 (hIL-15) is an important cytokine to activate endothelial cells and can be regulated by many other cytokin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ability of interferon-γ (IFN-γ),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or (TNF-α to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interleukin-15 (hIL-15) and IL-15 receptor (IL-15Rα by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The data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Northern blot revealed that IL-15 mRNA was up-regulated by IFN-γ and TNF-α 2. Intracellular IL-15 protein was visualiz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hereas the expression of IL-15 on the surface of HUVECs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 and no detectable IL-15 in the medium was verified by ELISA. 3. IL-15Rα was detected on the surface of HUVECs by FACS after IFN-α and TNF-α stimulation, whereas Western blotting revealed that the elevated expression on surface IL-15Rα was not due to the increased protein expression. The conclusion demonstrated from our results is that IFN-α and TNF-α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IL-15 and IL-15Rα on the surface of HUV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al cells interleukin- 15 interleukin- 15 receptor CYTOKINES
下载PDF
Modulation of Interleukin-15-induced Suppression of Human Neutrophil Apoptosis by TNFα
9
作者 刘秀平 熊长云 +1 位作者 李春红 杨德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4期354-357,共4页
Human interleukin-15 (IL-15) is 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o suppress neutrophil apoptosis, which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The modulatory effect of TNFα was investigated in IL-15-induced suppression of hu... Human interleukin-15 (IL-15) is 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o suppress neutrophil apoptosis, which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The modulatory effect of TNFα was investigated in IL-15-induced suppression of human neutrophil apoptosis. TNFa was shown to reverse the ability of IL-15 to delay neutrophil apoptosis within certain time course. Moreover, this reverse effect by TNFα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tic Bcl-XI protein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NFα can be used to modulate IL- 15-induced suppression of neutrophil apoptosis within certain time 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PHIL interleukin-15 TNFΑ APOPTOSIS Bcl-XI
下载PDF
肛周脓肿组织中Foxp3、IL-15表达情况及其与疾病复发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立 田泽阳 孙琳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8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组织中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和白细胞介素-15(IL-15)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疾病复发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98例,收集患者术中的脓肿壁组织以及脓肿...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组织中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和白细胞介素-15(IL-15)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疾病复发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98例,收集患者术中的脓肿壁组织以及脓肿壁周围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Foxp3和IL-15的表达情况。分析肛周脓肿组织Foxp3及IL-1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疾病复发的关联性。结果Foxp3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区域,IL-15蛋白主要表达于胞质和胞膜。脓肿壁组织中Foxp3、IL-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肿壁组织中Foxp3、IL-15表达情况与脓肿直径、愈合时间和术前肛瘘形成情况具有显著关联性(P<0.05),与性别、年龄、脓肿位置和病程无显著关联(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肛瘘、Foxp3阳性、IL-15阳性是促进肛周脓肿患者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肛周脓肿组织中Foxp3和IL-15表达升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疾病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叉头样转录因子3 白细胞介素-15 疾病复发
下载PDF
IL-15转染人CIK细胞对HT-29的杀瘤效果探究
11
作者 王柏涛 梁宇堃 +2 位作者 王丙萍 杨超旗 高艳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IL-15)转染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HT-29[人结肠癌(CRC)细胞株]的杀瘤效应。方法从血液样本制备CIK细胞后,用含IL-15的慢病毒感染CIK细胞,制备转基因CIK细胞(IL-15-CIK细胞)。将IL-15-CIK细胞、...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IL-15)转染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HT-29[人结肠癌(CRC)细胞株]的杀瘤效应。方法从血液样本制备CIK细胞后,用含IL-15的慢病毒感染CIK细胞,制备转基因CIK细胞(IL-15-CIK细胞)。将IL-15-CIK细胞、CIK细胞分别与HT-29细胞共培养,按效靶比5︰1、10︰1、20︰1、25∶1培养14 d。分别评估IL-15-CIK细胞、CIK细胞对HT-29细胞的IL-15、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和杀瘤效应。结果成功制备CIK细胞及IL-15-CIK细胞。效靶比25∶1,IL-15-CIK细胞与CIK细胞对CRC细胞的杀伤最高(72.56%±5.66%、52.33%±3.46%),且两种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IL-15-CIK细胞对HT-29细胞的杀伤能力强于CIK细胞。在IL-15-CIK细胞及CIK细胞培养7 d、11 d、14 d中,两种细胞上清液中IL-15、IFN-γ及TNF-α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杀瘤后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L-15-CIK细胞中观察到,TNF-α含量在11 d与14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CIK细胞及CIK细胞以E∶T=25∶1对HT-29细胞株作用后,检测到两种细胞上清液中IL-15、TNF-α、IFN-γ含量较作用前含量增加[IL-15-CIK细胞:IL-15(45.37±2.15)pg/mL vs(35.49±1.09)pg/mL,TNF-α(34.83±1.63)pg/mL vs(28.04±0.41)pg/mL,IFN-γ(42.34±1.50)pg/mL vs(26.08±0.57)pg/mL。CIK细胞:IL-15(21.18±0.76)pg/mL vs(20.34±1.07)pg/mL,TNF-α(20.04±3.03)pg/mL vs(18.04±0.27)pg/mL,IFN-γ(23.90±1.33)pg/mL vs(19.06±0.34)pg/mL]。结论IL-15-CIK细胞对CRC细胞株的杀伤能力较CIK细胞强,应用IL-15转染人CIK细胞可增强CIK细胞杀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IL-15) 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 CIK细胞 杀瘤效应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与预后的关联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小冬 慕竹青 +1 位作者 孟娜娜 张桂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与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且化疗后随访至202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与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且化疗后随访至2023年2月的13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后随访2 a,根据是否复发、转移或死亡分为预后良好组(n=98)与预后不良组(n=37),对比两组化疗前,化疗后3、6个月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化疗后6个月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AUC。结果:化疗前、化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6个月,预后不良组血清CRP/ALB、GDF-15、VEG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IL-37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RP/ALB、GDF-15、VEGF高水平组的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IL-37低水平组的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高于高水平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ALB、GDF-15、VEGF高水平和L-37低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27(0.748~0.907)、0.833(0.758~0.908)、0.833(0.752~0.914)和0.926(0.882~0.969)(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ALB、GDF-15、VEGF、IL-37水平呈异常表达趋势,且其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生长分化因子-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37 结直肠癌 预后
下载PDF
探讨白介素6、白介素8和糖类抗原15-3联合检测在区别良恶性乳腺疾病中应用
13
作者 陈敏静 罗盈 +2 位作者 姚亚男 廖旭锋 孟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糖类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15-3)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 CEA)的联合检测在区别良恶性乳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出2021年6月至...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糖类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15-3)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 CEA)的联合检测在区别良恶性乳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出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n=92),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组(n=162),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200),3组均进行4项血清指标的检测,恶性组患者均进行了病理检查已确诊。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恶性组患者的IL-6(P<0.001)、IL-8(P<0.001)和CA15-3(P<0.001)检测结果与良性组患者及对照组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CEA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且IL-6、IL-8和CA15-3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在准确度和灵敏度上均提高,3项指标联合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2,高于其他单项指标。结论 IL-6、IL-8和CA15-3联合检测在区别良恶性乳腺疾病方面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白介素6 白介素8 糖类抗原15-3
下载PDF
IL-35、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
14
作者 宦宇 黄秋兰 +5 位作者 齐结华 赵斌奇 蔡徐山 吴守乐 张春利 戴清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4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体检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4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体检的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外周血中IL-35和Beclin-1水平,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糖类抗原15-3(CA15-3),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IL-35、Beclin-1、CA15-3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CA15-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组外周血IL-35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Beclin-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外周血IL-35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Beclin-1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负相关(r=-0.484,P<0.05);IL-35、Beclin-1水平与CA15-3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升高、Beclin-1水平降低。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水平有明显差异。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负相关,而IL-35、Beclin-1水平与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BECLIN-1 乳腺癌 糖类抗原15-3 乳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IL-15,IL-21,IgE检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润祥 朱慧兰 +5 位作者 梁碧华 龚业青 肖常青 李嘉彦 李仰琪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IL-21,IgE变化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荨麻疹(AU)、慢性荨麻疹(CU)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并用ELIS... 目的探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IL-21,IgE变化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荨麻疹(AU)、慢性荨麻疹(CU)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5,IL-21,IgE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结果 AU患者的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U患者CD4+/CD8+比值、NK细胞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AU和CU组血清IL-15,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gE相反(P<0.05);AU患者的CD8+T细胞高于CU患者,CD4+/CD8+比值低于CU患者(P<0.01),余未见明显区别。CU患者的CD3+,CD8+T细胞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B细胞与症状评分、病程呈正相关,IgE与IL-21均呈负相关;而AU患者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AU,CU患者存在血清IL-15,IL-21和IgE水平的异常,CU患者还存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荨麻疹发病因素之一,其相互作用还可能引起CU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21 淋巴细胞亚群 发病机制 荨麻疹
下载PDF
IL-2、IL-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赟 韩卫宁 +2 位作者 贾卫 曹云新 金伯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 ,比较IL 2和IL 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 ;用 4h51...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 ,比较IL 2和IL 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 ;用 4h51 Cr释放实验检测IL 2和IL 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PBMC培养中 ,当IL 2或IL 15最终为5 0U mL时 ,能明显上调PBMC中CD5 6 +NK细胞的比例 ,且IL 15对CD5 6 bright亚群增殖的促进作用强于IL 2 ;在MLC中 ,当IL 2或IL 15为 5 0U mL时 ,能够促进MLC活化的NK细胞比率的增加 ,NK细胞亚群由CD5 6 dim为主转变成CD5 6 bright为主 ,此诱导作用IL 2强于IL 15。IL 2和IL 15都能上调PBMC和MLC中NK细胞杀伤水平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在PBMC中 ,当IL 15为5 0U mL时 ,IL 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强于IL 2 ;而在MLC中当IL 2为 5 0U mL时 ,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高于IL 15。在PBMC中 ,同时加入 5 0U mL的IL 15和IL 2 ,NK细胞杀伤率高于单独加入IL 15或IL 2。结论 IL 15促进PBMC中NK细胞向CD5 6 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强于IL 2 ,而IL 2促进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活化NK细胞向CD5 6 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则高于IL 15。这种反应格局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NK细胞 表型 细胞毒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16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彩东 陈锡莲 +2 位作者 段正军 刘学梅 吴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57-1861,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5、IL-1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CHB组),慢性HBV携带者112例(...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5、IL-1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CHB组),慢性HBV携带者112例(ASC组),健康对照者84例(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15、IL-16表达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载量。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数据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C组和CHB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均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和CHB组IL-15、IL-1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中HBV DNA高载量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较HBV DNA低载量组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HBV DNA高载量者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显著低于HBV DNA低载量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HBV DNA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外周血CD4+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516,P<0.05),CD8+表达水平与IL-16呈正相关(r=0.665,P<0.05)。ASC组外周血CD3+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618,P<0.05)。结论 HBV感染者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IL-15、IL-16可能导致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16
下载PDF
鸡IL-2和IL-15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慧琼 王红宁 +5 位作者 袁斌 周生 李晓英 黄勇 柳萍 徐永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5-810,共6页
根据GenBank中的鸡IL-2和IL-15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采用RT-PCR法从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NA中克隆了IL-2和IL-15基因,与pcDNA3.1连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DNAIL-2和pDNAIL-15,研究了其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显示,免疫... 根据GenBank中的鸡IL-2和IL-15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采用RT-PCR法从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NA中克隆了IL-2和IL-15基因,与pcDNA3.1连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DNAIL-2和pDNAIL-15,研究了其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0d,pDNAIL-15+AI灭活疫苗组和pDNAIL-2+AI灭活疫苗组HI抗体水平显著高于AI灭活疫苗组(P<0.05)。免疫后第10 d,pDNAIL-15+AI灭活疫苗组CD4+淋巴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pDNAIL-2+AI灭活疫苗和AI灭活疫苗组(P<0.05);免疫后第23 d,pDNAIL-2+AI灭活疫苗组CD4+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pDNAIL-15+AI灭活疫苗和AI灭活疫苗组(P<0.05)。证实pDNAIL-2和pDNAIL-15能提高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鸡白细胞介素-15 禽流感疫苗 HI抗体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白介素(IL)-10、IL-15和IL-18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志航 张国伟 庄权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清白介素(IL)-10、IL-15及IL-18的影响。方法用信封法将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1,4,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清白介素(IL)-10、IL-15及IL-18的影响。方法用信封法将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1,4,7 d,检测2组患者IL-10、IL-15及IL-18水平,并评价2组C反应蛋白(CRP)、血尿淀粉酶、腹痛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组患者的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尿淀粉酶接近正常;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2组患者IL-10、IL-15及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4,7 d,治疗组患者血清IL-15、IL-18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0.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IL-15、IL-18分泌,上调IL-1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白介素-10 白介素-15 白介素-18 血必净注射液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5在狼疮性肾炎活动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柳琴 许韩师 +2 位作者 叶玉津 詹钟平 杨岫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有关指标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IL-15水平;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研究地塞...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有关指标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IL-15水平;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活动期LN患者PBMCs分泌IL-15、IgG和dsDNA抗体的影响。结果:(1)LN组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LN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2)活动期LN患者血清IL-15水平与SLE活动性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2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关系,与补体C3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血肌酐无相关关系。(3)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系统治疗活动期LN患者12周,治疗后随病情缓解血清IL-15水平明显下降。(4)体外培养的活动期LN患者PBMCs分泌IL-15、IgG、dsDNA抗体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IL-15分泌与dsDNA抗体和IgG合成呈正相关关系;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活动期LN患者PBMCs合成IL-15、IgG、dsDNA抗体。结论:LN患者外周血IL-15水平显著增高,IL-15可能参与LN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L-15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LN是否活动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白细胞介素15 地塞米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