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and the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to do or not to do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Mohammad Ali Abtahi Alireza Zandi +3 位作者 Eslam Mandegarfard Hamidreza Jahanbani-Ardakani Behzad Mahaki Seyed-Hossein Abta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6期1053-1055,共3页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changes of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VPFH) after unilateral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Twenty-five and twenty-six patients who were candidates for lateral rectus mu...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changes of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VPFH) after unilateral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Twenty-five and twenty-six patients who were candidates for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were assigned into “with” and “without”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study arms. The VPFH was measured at one-day before surgery and in two weeks and three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VPFH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Paired t-test; P=0.005). Also, less widening of VPFH was observed in “with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group (Change in VPFH in “with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vs “without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groups: 0.48 mm vs 1.34 mm; ANCOVA test; P〈0.001). However, such results were not observed two weeks post-operatively (Change in VPFH in “with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vs “without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groups: -0.28 mm vs 0.28 mm; ANCOVA test; P=0.302).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is recommended in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to partially prevent the undesirable increment of VP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uscular septum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1 位作者 谢其扬 林松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1,i006,共4页
目的: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30侧,解剖观测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吻合关系。结果:小腿内侧下1/3段有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3支,外径(1.1±0.3)mm;骨皮穿支1~2支,外径(1.0±... 目的: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30侧,解剖观测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吻合关系。结果:小腿内侧下1/3段有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3支,外径(1.1±0.3)mm;骨皮穿支1~2支,外径(1.0±0.3)mm;内踝前动脉踝前内侧穿支外径(0.6~0.8)mm;胫前动脉踝上穿支外径(0.8±0.3)mm。上述穿支吻合构成前、中、后3条纵向的血管丛以及骨膜、深筋膜和神经浅静脉3个层面的血管丛。结论:小腿内侧下1/3段有明显的多源性供血,皮肤、筋膜、骨膜、大隐静脉和隐神经等的营养血管同源,可以设计以胫后动脉肌间隙支为蒂的小腿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蒂皮瓣 应用解剖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小腿内侧 大隐静脉 肌间隙支 胫后动脉 解剖学依据 内踝前动脉 解剖观测 胫前动脉 血管丛 外径 皮穿支 浅静脉 深筋膜 多源性 吻合 骨膜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2 位作者 宋一平 张春 田万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肠外侧动脉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以及腓骨营养血管的关系;... 目的: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肠外侧动脉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以及腓骨营养血管的关系;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腓动脉肌间隔穿支6~10支,外径0.5~1.6mm,最远的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3)cm,外径(0.6±0.2)mm。穿支分出骨膜动脉、肌支,营养腓骨和比目鱼肌外侧半。穿支穿深筋膜时,发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血管,构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腓肠外侧动脉发2~5支外径0.2~1.2mm肌皮穿支,营养腓肠肌外侧头及相应区域皮肤。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距外踝尖上(3.4±0.9)cm,外径(1.7±0.5)mm。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腓动脉的肌间隔动脉终末穿支远端蒂复合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可覆盖前足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肌间隔动脉穿支 远端蒂复合瓣 浅深静脉交通支
下载PDF
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发惠 陈振光 +1 位作者 郑和平 刘经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为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内侧骨膜瓣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观测胫骨内侧面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胫后动脉发肌间隙支2~7支,... 目的:为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内侧骨膜瓣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观测胫骨内侧面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胫后动脉发肌间隙支2~7支,平均每侧2.2支,外径1.1±0.2mm。肌间隙主分出升支、降支,分布胫骨内侧中、下段骨膜,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设计胫骨内侧骨膜瓣,可修复胚骨中、下段骨不连,已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血管 肌间隙支 胫骨膜瓣 转位术 胫骨骨折
下载PDF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2 位作者 田万成 宋一平 岳素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并观察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胫骨、比目鱼肌血供的关系. 结果由近及...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并观察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胫骨、比目鱼肌血供的关系. 结果由近及远,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来自:隐动脉3~5支,外径0.7±0.4 mm;膝下内动脉皮支,外径0.7±0.2 mm;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7支,外径1.0±0.2 mm,其肌支营养比目鱼肌内侧半;骨皮穿支1~2支,外径1.3±0.3 mm;踝前内侧穿支,外径0.6±0.2 mm;踝上穿支,外径0.8±0.3 mm.各穿支穿深筋膜时,发出深筋膜支、骨膜支、皮支和神经静脉血管,构成骨膜、深筋膜和皮神经浅静脉3个层面的血管丛. 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及皮营养血管同源,是构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大隐静脉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肌间隙支
下载PDF
筋膜骨膜骨瓣移位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8
6
作者 徐达传 钟世镇 +3 位作者 何尚宽 陈振光 彭建强 余国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7-210,共4页
通过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12个肢体上观察了筋膜骨膜骨瓣的血供规律:①深筋膜有上、下血管网,供血“渠道”有鲜明的纵行方向性,故筋膜蒂应依纵向进行设计;②肌间隔为连接深筋膜与骨膜间的“桥梁”,故可设计为筋膜蒂-肌间隔-骨膜骨瓣;③... 通过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12个肢体上观察了筋膜骨膜骨瓣的血供规律:①深筋膜有上、下血管网,供血“渠道”有鲜明的纵行方向性,故筋膜蒂应依纵向进行设计;②肌间隔为连接深筋膜与骨膜间的“桥梁”,故可设计为筋膜蒂-肌间隔-骨膜骨瓣;③利用肌间隔内包含的知名轴型血管,可以增加筋膜蒂骨膜骨瓣的长与宽比例;④深筋膜深面与肌肉之间存有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手术分离的“外科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骨膜骨瓣 移位术 解剖 深筋膜
下载PDF
链型血供筋膜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世民 张连生 韩平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5,共4页
前臂、小腿的知名动脉走行于肌肉或肌腱之间,在肌间隙中发出众多的筋膜皮肤穿动脉。这些肌间隙穿动脉在深筋膜表面发出3~5个分支,并相互联系形成顺沿动脉走行的环环相扣的纵向链式血管吻合。在前臂的桡、尺两侧及小腿的前、后、外... 前臂、小腿的知名动脉走行于肌肉或肌腱之间,在肌间隙中发出众多的筋膜皮肤穿动脉。这些肌间隙穿动脉在深筋膜表面发出3~5个分支,并相互联系形成顺沿动脉走行的环环相扣的纵向链式血管吻合。在前臂的桡、尺两侧及小腿的前、后、外三方均存在着纵向筋膜血管网。顺沿此纵向链式血管网的走向设计切取以近端或远端为蒂的筋膜岛状皮瓣,长宽比例可达5:1。作者还介绍了前臂和小腿链型筋膜皮瓣的几种应用方法,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及其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型筋模皮瓣 血管网 肌间隙穿动脉
下载PDF
带血管蒂肱骨中段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3 位作者 谭金海 郑和平 方成 祝少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5-326,共2页
目的 :为带血管蒂肱骨中段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对肱骨中段前内侧面和部分前外侧面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进行观测 ,并在 4侧标本上摹拟手术实验。结果 ... 目的 :为带血管蒂肱骨中段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对肱骨中段前内侧面和部分前外侧面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进行观测 ,并在 4侧标本上摹拟手术实验。结果 :旋肱前动脉主干行经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深面 ,绕肱骨外科颈外进至结节间沟外侧缘处分出升支和降支 ,升支上行分布于肱骨头及小结节部 ,降支有 2条分别沿胸大肌止腱内、外侧紧贴骨膜下行 ,为内侧降支和外侧降支。肱动脉肌间隙支自肱动脉发出后向外上走行至三角肌止端内侧发一升支即直接骨膜支上行连接旋肱前动脉的内侧降支。结论 :以旋肱前动脉内侧降支和肱动脉肌间隙支为蒂的肱骨中段骨膜瓣移位可用于修复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肱骨上、中段骨不连、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骨膜瓣移位术 解剖学
下载PDF
前臂筋膜远端蒂岛状皮瓣的血供依据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贝抗胜 张德 +1 位作者 刘国强 陈光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6-68,共3页
根据前臂筋膜皮肤血管的解剖特点,设计了前臂筋膜远端蒂岛状皮瓣。经皮肤明道切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获得较好效果。认为由穿动脉、筋膜下动脉和皮下动脉构成的前臂筋膜动脉网是本皮瓣存活的解剖基础;皮瓣利用前臂主干... 根据前臂筋膜皮肤血管的解剖特点,设计了前臂筋膜远端蒂岛状皮瓣。经皮肤明道切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获得较好效果。认为由穿动脉、筋膜下动脉和皮下动脉构成的前臂筋膜动脉网是本皮瓣存活的解剖基础;皮瓣利用前臂主干血管的穿支和深、浅筋膜的细小血管为血供来源,具有对手部主要供血动脉无损伤的优点。文中对皮瓣切取方法、适应症和手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远端蒂 穿动脉 岛状皮瓣
下载PDF
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桂午 张发惠 +3 位作者 郑和平 刘经南 闫毅 胡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为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胫骨内侧面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并设计以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的胫骨内侧骨膜瓣转位术。结果:通过解剖学研究,应... 目的:为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胫骨内侧面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并设计以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的胫骨内侧骨膜瓣转位术。结果:通过解剖学研究,应用该骨膜瓣移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12例,胫骨骨皮缺损1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术式解剖容易,血供可靠,适用于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血管 肌间隙支 胫骨膜瓣 移位术 下肢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手术学指标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学锋 张保权 王换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1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评...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1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评估两组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比较两组手术和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腰背疼痛NR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腰椎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3d两组CK-MB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7d两组CK-MB水平均逐渐恢复,且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两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腰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对骨折复位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微创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山东 尹庆水 李凭跃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 在防腐尸体标本上进行臂部桡神经行程观察。 7例肱骨骨折治疗后迟发性桡神经卡压 ,行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松解桡神经。根据其发病机制命名为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结果 根... 目的 探讨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 在防腐尸体标本上进行臂部桡神经行程观察。 7例肱骨骨折治疗后迟发性桡神经卡压 ,行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松解桡神经。根据其发病机制命名为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结果 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桡神经修复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优 6例 ,良 1例。结论 臂外侧肌间隔是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是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方法。肱骨骨折的良好复位、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或调整好钢板位置 ,均能预防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桡神经 臂外侧肌间隔 综合征
下载PDF
以踝管区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发惠 林松庆 +1 位作者 郑和平 谢其扬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为踝管区动脉穿支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踝管区动脉穿支、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及邻近动脉吻合.结果:踝管区近侧筋膜穿支2支,外径(0.8±0.3)mm(0.4~... 目的:为踝管区动脉穿支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踝管区动脉穿支、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及邻近动脉吻合.结果:踝管区近侧筋膜穿支2支,外径(0.8±0.3)mm(0.4~1.3mm),中侧筋膜穿支0~2支,外径(0.8±0.2)mm(0.4~1.2mm),远侧筋膜穿支2~3支,外径(1.0±0.4)mm(0.5~2.0mm),共同构成踝管区浅深筋膜及皮肤营养血管.在小腿内侧下1/3段,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3支,平均外径(1.1±0.3)mm(0.5~2.5mm),骨皮穿支1~2支,平均外径(1.0±0.3)mm(0.4~2.0mm).上述穿支形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及深、浅筋膜血管网.结论:踝管区筋膜穿支支数较多,与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吻合丰富,以踝管区筋膜穿支为蒂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旋转点在内踝平面,可用于转位修复足前部的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支 筋膜皮瓣 踝管 肌间隙支 小腿内侧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自力 刘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2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2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中下段粉碎骨折 双钢板 外侧肌间隔
下载PDF
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魏在荣 王玉明 +4 位作者 王达利 祁建平 韩文杰 曾雪琴 聂开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解剖观测10具成年人体标本(20侧下肢)的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的起源、走行、数目、管径和分布。10例同侧及对侧踝周皮肤缺损行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逆...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解剖观测10具成年人体标本(20侧下肢)的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的起源、走行、数目、管径和分布。10例同侧及对侧踝周皮肤缺损行胫后动脉内踝上肌间隙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年龄20~50岁,供区植皮。结果胫后动脉在内踝上发出肌间隙支2~7支,其外径约0.4~1.8mm,长度约0.3~4.5cm。本组患者修复皮瓣大小为7cm×6cm~20cm×8cm,除1例皮瓣远端有约3cm×1cm的坏死外,10例皮瓣完全成活,7例获随访2个月至3年,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修复范围广,不牺牲主要血管,手术简便安全,是修复踝周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胫后动脉 肌间隙支
原文传递
带血供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3 位作者 余国荣 喻爱喜 谭金海 郑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9-350,共2页
目的:为治疗胫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重点观测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胫后血管肌间隙支的走行、分布和吻合,并在7侧标本上进行了摹拟手术。通过解剖学研究,我们创用了带胫后血管肌间隙支的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术。结果:临床应用7例... 目的:为治疗胫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重点观测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胫后血管肌间隙支的走行、分布和吻合,并在7侧标本上进行了摹拟手术。通过解剖学研究,我们创用了带胫后血管肌间隙支的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术。结果:临床应用7例,疗效满意。结论:本骨膜瓣具有位置表浅,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不连 骨膜瓣移位术
原文传递
肱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晓俞 罗维 +1 位作者 江显俊 王雨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闭合性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患者采用肱骨后... 目的探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闭合性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患者采用肱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后侧入路组),19例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组)。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情况相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后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65.18±3.50)min,前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85.73±6.16)min,后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222.95±44.55)ml,前外侧入路组为(281.34±34.82)ml,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Broberg和Morrey评分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前外侧入路组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结论对肱骨中下段骨折采用肱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手术治疗,可操作性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安全性高,肱骨后侧骨骼平坦,利于放置钢板,无须特别塑形钢板,不影响肘关节功能,推荐在临床上使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的方式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后侧入路 外侧肌间隔 肱骨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