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veraging Quantum Computing for the Ising Model to Simulate Two Real Systems: Magnetic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 (BNNs)
1
作者 David L. Cao Khoi Dinh 《Journal of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2023年第3期138-155,共18页
Quantum computing is a field with increasing relevance as quantum hardware improves and more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computing are discovered.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modeling Ising Model Hami... Quantum computing is a field with increasing relevance as quantum hardware improves and more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computing are discovered.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modeling Ising Model Hamiltonians on the IBM quantum computer. We developed quantum circuits to simulate these systems more efficiently for both closed and open boundary Ising models, with and without perturbations. We tested these various geometries of systems in both 1-D and 2-D space to mimic two real systems: magnetic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 (BNNs). Our quantum model is more efficient than classical computers, which can struggle to simulate large, complex systems of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ing Model Magnetic material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 Quantum Computt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
下载PDF
Comparative Dimensional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Internal Fixation Plates
2
作者 Victor Tieghi Neto Eduardo Stedile Fiamoncini +3 位作者 Matheus Falsarelli Ferreira Danilo Luiz Flumignan Luis Geraldo Vaz Eduardo Sanches Gonçales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0年第10期310-320,共11页
The fixation stability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plates and screw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s a decisive factor in treatment success. The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material... The fixation stability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plates and screw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s a decisive factor in treatment success. The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materials have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of a fixation system, thus influencing treatment outcomes. This study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dimensional and resistance patterns of titanium plates used for obtaining stable fix<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tion in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craniofacial trauma. For this study, 30 conventional 2.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m straight four hole plates with bridge from three brands commercialized in Brazil, were subjected to macroscopic, microscopic, strength and hardness analysis. The 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digital caliper.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s. The mechanical resistance tests were performed with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The samples were then submitted to Vickers hardness analysis, complying with the standards of ASTM E92.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dimensional study was submit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hile the values obtained during the mechanical tests were analyzed by variance (ANOVA) and Tukey’s test (p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0.05). The sample groups presented different performances in resistance, hardness, size and surface, even though they were reported to be chemically similar compounds that allowed us to conclude the plates from Group 2 were more resistant than groups 1 and 3.</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Compressive Strength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3
作者 常欣楠 刘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作为一种新型骨植入材料,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骨植入材料相比,镁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和成骨特性,其降解产物镁离子具有抗凋亡、抗炎的作用,能够促进骨折和骨缺损部位的愈... 作为一种新型骨植入材料,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骨植入材料相比,镁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和成骨特性,其降解产物镁离子具有抗凋亡、抗炎的作用,能够促进骨折和骨缺损部位的愈合。多项研究将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应用于颅颌面部骨内固定、引导骨再生技术、骨替代材料、药物负载、种植体表面涂层等领域,其结果显示该类材料能够为骨愈合提供稳定的支持,并发挥出良好的促进成骨作用。此外,镁在口腔其他领域,如牙组织工程、促进软组织愈合等方面也表现出应用潜能,显示出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 骨内固定 引导骨再生技术 骨替代材料 药物负载 镁涂层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治疗中的材料、植入物及内固定技术
4
作者 余铭 王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2-880,共9页
背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最佳手术技术仍值得商榷。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应用与成熟,它在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诊疗中有很大前景。目的:综述关节镜技术在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包括不... 背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最佳手术技术仍值得商榷。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应用与成熟,它在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诊疗中有很大前景。目的:综述关节镜技术在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包括不同关节镜治疗方法、手术入路、胫骨隧道设计、缝合材料选择以及内固定植入物选择等。方法:通过计算机对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及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23年11月,中文检索词为“后交叉韧带,后十字韧带,撕脱骨折,关节镜”;英文检索词为“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vulsion,fracture,tibia,arthroscopic,operation,fixation,treatment”。共纳入9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关节镜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治疗方式来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根据入路、缝合材料类型以及用于缝合的入路和胫骨隧道数量等不同,关节镜技术可以分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自体移植物增强重建、关节镜下多交叉带缝合桥固定、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固定以及关节镜下直接前后缝合悬吊固定等几类。在各种研究中,常用的临床结果评估指标包括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及KT-2000关节测量仪差等,研究显示关节镜手术后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检测结果较术前显著改善,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关节镜手术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接受关节镜技术治疗后的各类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患者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例如创伤性关节炎、神经血管损伤、围手术期伤口感染、血栓形成以及骨折不愈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撕脱骨折 关节镜手术 缝合材料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颌骨骨折咀嚼效能恢复与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方式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斌 黄子成 +2 位作者 李建民 杨一鸣 邝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颌骨骨折咀嚼效能恢复与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方式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颌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参照组(n=49)。参照组以微型钛板及螺钉行坚... 目的:探究颌骨骨折咀嚼效能恢复与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方式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颌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参照组(n=49)。参照组以微型钛板及螺钉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以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的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咀嚼效能指标(咀嚼效率、咬合力);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分析术后3个月咀嚼效能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咀嚼效能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点二列相关分析咀嚼效能指标与内固定材料固定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73.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低于参照组的28.57%(P<0.05)。术后3个月咀嚼效能指标与内固定材料固定方式、疗效均呈正相关,咀嚼效能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颌骨骨折经PLLA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的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后康复效果佳,使用PLLA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后咀嚼效能与预后指标改善明显,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而临床治疗颌骨骨折时可优先考虑PLLA可吸收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咀嚼效能 内固定材料 固定方式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睿 宋跃明 +3 位作者 杨天府 黄富国 李箭 池雷霆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5-1057,共3页
探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58例,其中内踝骨折25例,肱骨髁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外踝骨折3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对全... 探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58例,其中内踝骨折25例,肱骨髁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外踝骨折3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对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明显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生物材料 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螺钉 临床观察 自身增强聚丙交酯 螺钉内固定治疗 关节内骨折 松质骨骨折 初步 肱骨髁部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建国 马卫华 徐莘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阐明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治疗不同部位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并发症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方法 回顾近年来有关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的临床应用报道及研究进展 ,总结其对骨折固定和骨折愈合的作用。... 目的 阐明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治疗不同部位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并发症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方法 回顾近年来有关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的临床应用报道及研究进展 ,总结其对骨折固定和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 ,固定稳定性良好 ,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内固定 骨折 生物降解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 被引量:8
8
作者 亓建洪 朱宝林 +3 位作者 殷德振 吴玉杰 燕好军 郭其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 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的效果。 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2年 5月应用自身增强 -聚乙酯 (SR- PGA)、自身增强 -聚丙酯 (SR- PL L 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手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32例。男 2 5例 ,女 7例。... 目的 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的效果。 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2年 5月应用自身增强 -聚乙酯 (SR- PGA)、自身增强 -聚丙酯 (SR- PL L 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手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32例。男 2 5例 ,女 7例。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33.3岁。均为外伤所致骨折 ,骨折关节面移位均超过 2 mm。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 结果 随访 3个月~ 6年 6个月 (平均 18.5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 ,无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优 2 4例 ,良 6例 ,可 2例 ,优良率达 93.7%。 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 ,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 ,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钉棒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关节内骨折 固定棒
下载PDF
聚酯编织线结合带锁扣线缆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3
9
作者 时欣 赵建宏 +3 位作者 严建军 刘燚 崔胜宇 崔志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82-487,共6页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的5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B3型9例,C2型22例,C3型26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聚酯编织线间断缝合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应用带锁扣线缆环扎固定,视骨折块稳定情况,用粗聚酯编织线在髌前组织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46例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钛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表明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髌骨 粉碎性 骨折 聚酯编织线 线缆 内固定 组织工程骨材料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国栋 袁同洲 +6 位作者 许诺 朱齐飞 范磊 魏新程 杨凌云 张进章 黄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2679-2684,共6页
背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有精确的定位装置,骨折手术置入时可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符合骨折治疗的"BO"理论和微创手术原则。目的:回顾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 背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有精确的定位装置,骨折手术置入时可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符合骨折治疗的"BO"理论和微创手术原则。目的:回顾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77.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2例,31-A2型23例,31-A3型13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装置的位置,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治疗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48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所有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位置满意,无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优31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老年患者 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体内体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长春 程海涛 +2 位作者 孙康 吴人洁 蒋尧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对酸化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进行了体外降解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该复合材料板材初始弯曲强度为114.72MPa,初始弯曲模量为3980.05MPa。在37℃,乳酸钠林格组织液中浸泡16周后,其弯曲强度降至31.42MPa。其体外耐水... 对酸化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进行了体外降解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该复合材料板材初始弯曲强度为114.72MPa,初始弯曲模量为3980.05MPa。在37℃,乳酸钠林格组织液中浸泡16周后,其弯曲强度降至31.42MPa。其体外耐水解特性及耐强度衰减特性均明显优于初始弯曲强度远高于它的PGA/PLA和PGA自增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降解产物可通过体内代谢吸收,提示了该材料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化改性 甲壳素 聚乳酸 复合材料 体外降解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李声伟 王翰章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陷性骨折,分子量高达60万kD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机械性能足够维持骨段的稳定性并支撑其愈合。结论: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同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一样,对颧弓骨折具有良好的骨内固定效果,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显著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下载PDF
聚乳酸的合成降解及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40
13
作者 吴之中 张政朴 +1 位作者 鲁格 何炳林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3-79,共7页
对近年来关于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合成(包括聚合机理、聚合方法以及条件等)、降解(包括降解机理、影响因素等)以及其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综述。
关键词 聚乳酸 合成降解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丙交酯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棒的力学强度测试及体内降解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东 原林 +5 位作者 赵卫东 余磊 李鉴轶 戴景兴 潘刚明 张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对自行研究的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HHK-PLA)骨科内固定棒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和动物体内降解研究。方法(1)利用MTS-858MiniBionix型生物力学测试机分别对20根HHK-PLA棒的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进行测试,了解HHK-PLA骨科内固定... 目的对自行研究的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HHK-PLA)骨科内固定棒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和动物体内降解研究。方法(1)利用MTS-858MiniBionix型生物力学测试机分别对20根HHK-PLA棒的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进行测试,了解HHK-PLA骨科内固定棒的力学性能。(2)36个HHK-PLA棒试件随机植入18只SD大鼠双侧脊旁皮下组织中,分别于术后1、2、4、8、12、16、20、24、28周取出,测量质量损失,了解HHK-PLA在大鼠体内的降解情况。结果(1)HHK-PLA骨科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初始机械力学强度,其剪切强度为241MPa,弯曲强度为358MPa,弯曲模量为13GPa。(2)HHK-PLA在大鼠体内可以良好的降解,早期降解较慢,而晚期降解较快。结论HHK-PLA骨科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初始力学强度,且在体内可以良好的降解,有望在将来用于四肢承重骨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聚乳酸 内固定材料 生物 强度测试 降解 力学强度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颈椎病:2年随访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振宇 楚戈 +1 位作者 黄异飞 袁凤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503-3507,共5页
背景: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模拟正常椎间盘的活动度和缓冲震荡功能,在临床前期实验证明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特点。目的:2年随访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方法:应... 背景: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模拟正常椎间盘的活动度和缓冲震荡功能,在临床前期实验证明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特点。目的:2年随访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方法:应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42例,患者均存在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典型症状及体征,脊髓型颈椎病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5例,混合型颈椎病10例,治疗后测定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再手术率,观察治疗后并发症,颈部功能残障指数,目测类比评分及颈椎相应手术节段功能单位范围,C2-C7椎体Cobb角、病变椎体近端及远端临近节段活动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和各时间点的评分,治疗后患者颈肩部及上肢放射痛明显缓解,麻木、感觉减退症状消失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及颈部功能残障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C2-C7椎体Cobb角、FSU角、手术相邻节段近端活动度和手术相邻节段远端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经治疗后颈椎病症状有所改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后颈椎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生物相容性材料 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椎间盘 椎间融合器 生物相容性 HYBIRD改良术式 多节段颈椎病变
下载PDF
微创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文建 王黎明 +1 位作者 杨文贵 马兆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对膝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生物学内固定在膝关节内骨折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总结近年来根据生物学固定原则,以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PO)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共21例.以创伤类型...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对膝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生物学内固定在膝关节内骨折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总结近年来根据生物学固定原则,以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PO)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共21例.以创伤类型及年龄等因素进行配对,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的病例资料比较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结果.[结果]MIPO组随访10~16个月(平均14.2个月),有2例进行骨移植术,平均手术时间60.0 min,术中失血量45.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0周,3例有5°以上膝内、外翻畸形,HSS功能评分平均86.67分;ORIF组经过12~48个月(平均21.2个月)随访,有18例进行骨移植术,平均手术时间79.52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17.1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2例发生5°以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HSS功能评分平均82.14分.两组均获得骨愈合,没有感染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适的膝关节内骨折病例以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降低植骨需求和术中失血,在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固定术 间接复位 生物学固定
下载PDF
用于脊柱内固定器生物力学评价的牛脊椎A型骨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洪伟 李长青 +1 位作者 周跃 赵卫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67-196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评价脊柱不同内固定对稳定性影响的骨折模型。方法取12具新鲜小牛胸腰段(L1~L5)椎体标本,采用楔形截骨法及逐级撞击技术制作L3椎体骨折模型,应用步态分析仪数字动作捕捉及分析系统分别测试正常状态标本与骨折状态标...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评价脊柱不同内固定对稳定性影响的骨折模型。方法取12具新鲜小牛胸腰段(L1~L5)椎体标本,采用楔形截骨法及逐级撞击技术制作L3椎体骨折模型,应用步态分析仪数字动作捕捉及分析系统分别测试正常状态标本与骨折状态标本固定节段L2~L4的三维运动范围(range of movement,ROM)并计算各运动方向的刚度值。结果实验组12具标本均形成胸腰椎A型骨折模型,平均撞击能量为61.7J。测试过程中观察到骨折模型标本骨折类型较恒定,骨折模型标本的ROM和椎间刚度值:前屈为(9.50±0.81)°和(0.42±0.04)Nm/°,后伸为(8.84±0.88)°和(0.46±0.05)Nm/°,左侧弯为(15.18±1.28)°和(0.27±0.02)Nm/°,右侧弯为(15.22±0.94)°和(0.26±0.02)Nm/°,左旋转为(9.25±0.82)°和(0.44±0.04)Nm/°,右旋转为(9.21±0.73)°和(0.44±0.04)Nm/°,与正常标本相比均显著性增大(P〈0.01),椎间刚度值显著减小(P〈0.01)。模型标本左旋转与右旋转,左侧弯与右侧弯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步态分析仪数字动作捕捉及分析系统的测试,采用楔形截骨法及逐级撞击技术相结合制作的牛脊椎A型骨折模型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模型 生物学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高强度左旋聚丙交酯材料在体内的力学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立 金大地 朴仲贤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固态压缩法增强的、高强度左旋聚丙交酯(poly-L-lactide,PLLA)材料在体内的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其作为骨固定装置材料的价值。 方法:用特殊的加热压缩方法-固态压缩法(solid-state...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固态压缩法增强的、高强度左旋聚丙交酯(poly-L-lactide,PLLA)材料在体内的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其作为骨固定装置材料的价值。 方法:用特殊的加热压缩方法-固态压缩法(solid-state compression SC)加工左旋聚丙交酯,得SC-PLLA试棒(3.2mm×30mm),植入兔的皮下和股骨内,在长达48周的降解时间里,观察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和扫描电镜(SEM)下的微观形态。 结果:植入24周后,各组SC-PLLA在体内的力学强度均可维持在弯曲强度180Mpa以上,剪切强度75Mpa以上,它们都大于皮质骨强度。剪切强度的下降比弯曲强度快。SEM见SC-PLLA降解前内部有大量排列整齐的纵向纤维,并随降解而破坏并出现孔隙。 结论:固态压缩法可获得高初始强度和维持强度的PLLA,满足一般的骨内固定要求。SC-PLLA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丙交酯材料 生物可吸收材料 力学强度 内固定 接骨材料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治疗颌面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司晨晨 丁晓梅 +1 位作者 徐佳 景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总结生物可吸接骨板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颌面部骨折应用生物可吸收微型接骨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到2年,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41例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折的一期愈合,面型恢复理想,咬合关系良好,... 目的:总结生物可吸接骨板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颌面部骨折应用生物可吸收微型接骨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到2年,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41例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折的一期愈合,面型恢复理想,咬合关系良好,1例出现无菌性积液,经3周冲洗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出现可吸收板外露,经多次少量磨除外露可吸收板后黏膜组织愈合。结论:生物可吸收接骨板是治疗颌面部骨折中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材料 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阶梯状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健 贺西京 +2 位作者 李浩鹏 王栋 赵卫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阶梯状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颈椎弯曲稳定性和植骨水平拔出力的变化。方法12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C5椎体次全切除阶梯状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照组:行C5椎体次全切...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阶梯状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颈椎弯曲稳定性和植骨水平拔出力的变化。方法12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C5椎体次全切除阶梯状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照组:行C5椎体次全切除柱状植骨前路CSLP钉板系统内固定。两组标本均在固定前后行弯曲稳定性实验,测定C4-C6固定节段在屈曲、伸展、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6个自由度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同时在固定前后行植骨块水平拔出力实验,测定植骨块的水平拔出力。两实验均行组内和组间固定前后t检验。结果椎弯曲稳定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固定后,C4-C6节段在6个自由度的稳定性均较固定前增高;组间对比,实验组屈曲和左右轴向旋转稳定性与对照组相当,伸展稳定性较对照组增强,左右侧弯稳定性则弱于对照组。植骨块水平拔出力实验:两组固定后植骨块水平拔出力均较固定前显著提高,但实验组固定后植骨块的POS则明显不及对照组。结论路阶梯状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具有良好的弯曲稳定性和较高的植骨稳定性,同时具有许多促植骨融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骨 可吸收物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