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Spillovers on R&D Level
1
作者 Wang Yan +2 位作者 Li Chu-li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1A期9-14,共6页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spillovers on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evel. When competing firms have spillovers to each other in R&D, cooperation will always increase fi...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spillovers on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evel. When competing firms have spillovers to each other in R&D, cooperation will always increase firms' profits. Only if the positive spillover is large enough, the cooperative R&D level will be larger than the non\|cooperative R&D level. The cooperative level will be smaller than the non\|cooperative level if the positive spillover is small enough. However, the cooperative level is always smaller than the non\|cooperative level while there're negative spillovers to each other. R&D levels are the function of the spillover and will change with the spillover. The changing regularity is related to the sign of spillover and to whether they're cooperative or not. Spillovers made by the competing firms are usually different. When spillovers are small enough, the larger the spillover obtained from the other, the smaller the firm will invest in R&D; inversely, when the spillover is large enough, the larger spillovers obtains from the other, the larger the firm will invest in 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llovEr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l evel PrOFIT
下载PDF
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与企业R&D投入
2
作者 谢海娟 王成龙 +1 位作者 王江烜 栗念坤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微观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话题。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行业内技术溢出对企...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微观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话题。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行业内技术溢出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直接效应分析表明,行业内技术溢出显著促进企业R&D投入,且高行业内技术溢出水平比低行业内技术溢出水平更能促进企业R&D投入;传导效应分析表明,行业内技术溢出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量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两个内外部机制提升企业R&D投入;进一步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显著增强了行业内技术溢出对企业R&D投入的正向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对行业内技术溢出产生的经济后果做了拓展,为增强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达到促进企业增加R&D投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内技术溢出 企业r&d投入 现金持有量 产品市场竞争
下载PDF
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溢出效应
3
作者 欧阳志刚 李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6-76,共21页
通过在实物期权模型中引入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通过不确定性与利率渠道对中国企业R&D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 通过在实物期权模型中引入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通过不确定性与利率渠道对中国企业R&D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泰勒规则度量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的方法,并构建双阈值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负向溢出效应分别由机制Ⅰ(经济繁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和机制Ⅱ(经济萧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刻画。机制Ⅰ中的负向溢出效应大于机制Ⅱ中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随着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具有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预期货币政策 r&d 溢出效应 非线性 传导渠道
下载PDF
基于新功能主义的政府R&D经费投入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4
作者 潘仙友 郭敏 +1 位作者 董倩 潘雄锋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0,共11页
政府R&D经费区域分布非均衡是不争的事实,且政府R&D经费投入由于具有外部性特征,在配置过程中对邻近地区将会产生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基于新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将政府R&D经费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划分为政治性... 政府R&D经费区域分布非均衡是不争的事实,且政府R&D经费投入由于具有外部性特征,在配置过程中对邻近地区将会产生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基于新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将政府R&D经费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划分为政治性空间溢出和功能性空间溢出,详细阐述这两种溢出效应的产生过程和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政府R&D经费投入的政治性和功能性两种空间溢出效应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政府R&D经费投入对邻近地区政府R&D经费投入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政府R&D经费投入的政治性溢出效应得到了检验;同时,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及研发人员规模的扩大均有助于提升政府R&D经费资助规模,而财政分权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政府R&D经费投入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政府R&D经费投入的功能性溢出效应得到了检验;企业R&D经费的投入同样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最后,围绕上述结论,提出优化政府R&D经费空间配置、推动并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经费投入 新功能主义 政治性溢出 功能性溢出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
下载PDF
Technology-Transfer Through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mation: Revisiting the Role of Cultural Variation
5
作者 Ki Hyun Yoo Young Soo Yang 《Management Studies》 201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关键词 管理学 管理学理论 管理技术 管理方法
下载PDF
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时的最优溢出 被引量:45
6
作者 霍沛军 陈剑 陈继祥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92-96,共5页
本文考虑一个双寡头模型 ,其中两个企业都从事存在溢出的R&D活动。每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之前 ,首先确定自己的R&D投资。根据在R&D阶段和产量阶段是否合作 ,讨论三种情况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溢出水平。在每种情况... 本文考虑一个双寡头模型 ,其中两个企业都从事存在溢出的R&D活动。每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之前 ,首先确定自己的R&D投资。根据在R&D阶段和产量阶段是否合作 ,讨论三种情况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溢出水平。在每种情况下 ,都讨论了溢出的变动对R&D支出、产量、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合作 非合作 最优溢出 研究 发展 COUrNOT均衡 NASH均衡 双寡头模型 企业利润最大化
下载PDF
R&D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三种溢出渠道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9
7
作者 孙晓华 王昀 郑辉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35,共18页
本文分别选取参数、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中的ATFP法、LP法和DEA法对中国制造业15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及比较,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R&D溢出,对国际贸易和FDI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进行了衡量。以2000—2009年... 本文分别选取参数、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中的ATFP法、LP法和DEA法对中国制造业15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及比较,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R&D溢出,对国际贸易和FDI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进行了衡量。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产业间、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R&D溢出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行业自身R&D投资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三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ATFP法得到的生产率数值存在明显的偏误,而LP和DEA法的测算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能够保证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LP dEA 投入产出法
下载PDF
国内外R&D溢出与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门槛的检验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俊 胡玮 张宗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41,共11页
本文借鉴Hansen(1999)对非动态面板数据门槛效应的处理方法,以不同层次人力资本为门槛,分别研究了国外和国内邻近R&D溢出对本地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和国内地区间购买技术的R&D溢出对本地技术创新的作用均存在不同... 本文借鉴Hansen(1999)对非动态面板数据门槛效应的处理方法,以不同层次人力资本为门槛,分别研究了国外和国内邻近R&D溢出对本地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和国内地区间购买技术的R&D溢出对本地技术创新的作用均存在不同人力资本门槛。在跨越门槛之后,高层次人力资本更适合吸收国外R&D溢出技术。而同时我国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越有效吸收国外R&D溢出的高层次人力资本门槛,区域人力资本的配置以及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问题急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中美间R&D溢出估计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铮 龚轶 刘丽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6-399,共4页
借助知识网络的概念 ,对中国与美国的R&D溢出情形作了初步的统计考察 ,结果发现 :中、美R&D溢出在溢出时间上有明显不同 ,同时中美之间存在明显的R&D区域溢出。中国对美国R&D投入的溢出响应时间约为 4年。美国R&D... 借助知识网络的概念 ,对中国与美国的R&D溢出情形作了初步的统计考察 ,结果发现 :中、美R&D溢出在溢出时间上有明显不同 ,同时中美之间存在明显的R&D区域溢出。中国对美国R&D投入的溢出响应时间约为 4年。美国R&D溢出对中国的GDP增长作用是明显的 ,中国对美国的作用也存在 ,二者都是正的溢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经济增长 中国 美国
下载PDF
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骆品亮 向盛斌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63,共8页
与一般的产品竞争不一样 ,R&D竞争存在外部性。首先分析了R&D外部性 (溢出效应 )的产生机理及其对R&D激励的损害 ;接着考察了外部性的内部化机制 ,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专利保护、合作R&D、政府补贴及特许权经营等方法将R&a... 与一般的产品竞争不一样 ,R&D竞争存在外部性。首先分析了R&D外部性 (溢出效应 )的产生机理及其对R&D激励的损害 ;接着考察了外部性的内部化机制 ,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专利保护、合作R&D、政府补贴及特许权经营等方法将R&D的溢出效应内部化。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外部性 内部化 机制研究 r&d 企业
下载PDF
R&D补贴与社会次佳R&D 被引量:17
11
作者 霍沛军 陈继祥 陈剑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考虑一个带有R&D溢出的双寡头模型,其中每个企业先后确定自己的R&D支出和产量。假定双寡头在产量上不合作,文中首先给出了使社会福利最大的R&D水平即社会次佳R&D,随后分别就双寡头在R&D上不合作与合作两种情况,给出了政府为取... 本文考虑一个带有R&D溢出的双寡头模型,其中每个企业先后确定自己的R&D支出和产量。假定双寡头在产量上不合作,文中首先给出了使社会福利最大的R&D水平即社会次佳R&D,随后分别就双寡头在R&D上不合作与合作两种情况,给出了政府为取得最大社会福利而对R&D进行补贴的效应。研究表明,政府通过补贴可以使R&D水平和福利达到社会次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与发展 补贴 溢出 合作 Coumot均衡 NASH均衡
下载PDF
R&D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郑德渊 李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7-81,92,共6页
本文在产业层次和宏观层次上研究R&D的溢出效应,并指出技术贸易、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以及研发人员的流动是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方式,本文最后指出,政府直接投资、严格的专利制度、专利回购制度以及建立研究合资企业均可克服溢出效应... 本文在产业层次和宏观层次上研究R&D的溢出效应,并指出技术贸易、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以及研发人员的流动是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方式,本文最后指出,政府直接投资、严格的专利制度、专利回购制度以及建立研究合资企业均可克服溢出效应所引致的R&D投资不足问题,但各有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研究与开发 溢出效应 研究合资企业 政府直接投资 专利制度 r&d投资不足
下载PDF
基于NASH谈判模型的上下游企业R&D合作与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卫红 陈圻 王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1,共7页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与下游企业只进行横向R&D合作的情形相比,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将带来更高的均衡产量、R&D投入水平和行业利润;(2)当R&D成本分担比例较低(较高)时,上游企业具有(缺乏)R&D合作动机,该结果与技术溢出水平高低无关;(3)当上游企业R&D成本分担比例较高或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下游企业必然同时选择与上游企业R&D合作。为保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上下游企业R&D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算例表明,该协调机制能避免传统R&D成本分担法引起的合作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与发展 技术溢出 横向r&d合作 纵向r&d合作 NASH谈判模型
下载PDF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了R&D效率吗?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运陈 逯东 宫义飞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文章以我国2008~201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对R&D效率的影响。针对R&D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业务流程风险和管理层机会主义风险,本文从业务流程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层面控制两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内部控制如何提高... 文章以我国2008~201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对R&D效率的影响。针对R&D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业务流程风险和管理层机会主义风险,本文从业务流程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层面控制两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内部控制如何提高R&D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内部控制执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R&D效率,使企业的R&D投入更被市场所认可,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研究表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水平是提升R&D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层机会主义 研发效率
下载PDF
我国产业间R&D溢出效应横向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颖 刘星宇 +1 位作者 李丽君 孙志敏 《预测》 CSSCI 2007年第4期69-75,共7页
本文介绍了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产业间R&D溢出受益者效应的后向乘数、贡献者效应的前向乘数,以及扣除自身影响后的R&D溢出效应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对我国2002年产业间的R&D溢出效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本文的计算分析,有助... 本文介绍了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产业间R&D溢出受益者效应的后向乘数、贡献者效应的前向乘数,以及扣除自身影响后的R&D溢出效应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对我国2002年产业间的R&D溢出效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本文的计算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产业间R&D溢出的特点,对制定相应的R&D投入税收政策以及各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产业 投入产出法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制造业国际R&D溢出及生产率增长途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艳 苏秦 陈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检验产业自身科技水平对制造业国际R&D溢出效应及产业生产率提高途径的影响,根据1999—2004年产业R&D平均投入强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产业,然后基于DEA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进... 为了检验产业自身科技水平对制造业国际R&D溢出效应及产业生产率提高途径的影响,根据1999—2004年产业R&D平均投入强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产业,然后基于DEA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实证检验了国内本产业、国内其它产业、国外本产业R&D资本对上述3类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国外R&D资本对高技术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于中、低技术产业来说,本产业R&D资本是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我国的产业研发投入、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强度 r&d溢出 生产率 增长途径
下载PDF
基于混合溢出的双寡头横向R&D合作 被引量:57
17
作者 侯光明 艾凤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4期94-97,共4页
提出混合溢出的概念,研究在混合溢出下同行业双寡头间的研发合作。采用博弈论方法,以AJ模型为基础。双寡头在生产市场上竞争,而在研发活动上可选择合作或不合作。提出了三阶段的研究模式。第一阶段,选择研发投资;第二阶段,选择可控的溢... 提出混合溢出的概念,研究在混合溢出下同行业双寡头间的研发合作。采用博弈论方法,以AJ模型为基础。双寡头在生产市场上竞争,而在研发活动上可选择合作或不合作。提出了三阶段的研究模式。第一阶段,选择研发投资;第二阶段,选择可控的溢出水平;第三阶段,选择产量。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并对双寡头在研发上合作和不合作两种情形进行分析。有以下结论:双寡头研发合作时会产生最大的溢出水平;双寡头单独研发会产生最小的溢出水平;研发合作时的研发成果、产量及利润都比不合作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溢出 博弈论 逆向归纳法 r&d合作
下载PDF
单边R&D时横向一体化的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霍沛军 陈剑 陈继祥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29-335,共7页
针对一个双寡头模型 ,研究其中一个企业从事成本降低型 R& D时横向一体化的效应 .不从事 R& D的企业可以通过溢出从对方的 R& D中获益而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表明 ,一体化企业的利润大于一体化前两个企业的利润之和 ,但一体... 针对一个双寡头模型 ,研究其中一个企业从事成本降低型 R& D时横向一体化的效应 .不从事 R& D的企业可以通过溢出从对方的 R& D中获益而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表明 ,一体化企业的利润大于一体化前两个企业的利润之和 ,但一体化前后 R& D投资和产量的多少却取决于具体参数的值 .当溢出足够大时 ,一体化后R& D投资增加 ;而溢出较小时 ,一体化后的 R& D投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若一体化后 R& D投资减少 ,则市场上的产品产量降低 .与不考虑 R& D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是 ,在特定的条件下 ,一体化后的产量可能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r&d 横向一体化 效应 博奕分析 企业兼并 市场结构
下载PDF
促进R&D活动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 被引量:42
19
作者 郑绪涛 柳剑平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6-36,共11页
现有的R&D竞争方式、合作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事前补贴措施或者与事后税收相互搭配的措施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R&D活动的市场失灵,而无法带来社会所期望的结果,它们不能完全根治市场机制在激励R&D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失灵... 现有的R&D竞争方式、合作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事前补贴措施或者与事后税收相互搭配的措施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R&D活动的市场失灵,而无法带来社会所期望的结果,它们不能完全根治市场机制在激励R&D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失灵—即很难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驱动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以及完全消除R&D活动的知识溢出。既然R&D活动所产生的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结构和R&D活动的溢出造成的,那么根治的"药方"也应遵从这一思路出发,对企业从事的R&D活动进行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搭配:事前补贴主要弥补企业从事R&D活动时信息溢出所带来的损失,事后补贴则主要解决市场结构导致创新产品竞争的不充分,这两种政策措施的有效搭配是为了试图消除R&D活动在研究阶段以及开发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引导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事前补贴 事后补贴 溢出
下载PDF
企业内外部R&D战略的互补性与替代性研究——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克寅 宣勇 池仁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R&D战略的互补性与替代性,考察企业的内部技术创新与外部技术力量应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企业创新绩效模型,利用1998—2010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开发(即R&D... 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R&D战略的互补性与替代性,考察企业的内部技术创新与外部技术力量应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企业创新绩效模型,利用1998—2010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开发(即R&D总投入)与外部技术引进(即直接购买技术)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开发正逐步替代技术引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增强;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内部R&D投入与外部合作R&D投入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本文结论表明充分利用外部技术研发力量能提高企业的新技术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r&d 外部r&d 替代性 互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