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国家想象与当代舞剧的地方性书写
1
作者 仝妍 向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5,138,共8页
综观近年来的舞剧创作,地域性民俗事象和具有地域文化属性的传统舞蹈语汇成为审美再造与情感浇铸的符号,实现舞剧作品的主题叙事与情感表达。这种创作手法与表现风格,凸显了当代舞剧创作在题材类型、舞蹈语汇等方面对民族风格、地域文... 综观近年来的舞剧创作,地域性民俗事象和具有地域文化属性的传统舞蹈语汇成为审美再造与情感浇铸的符号,实现舞剧作品的主题叙事与情感表达。这种创作手法与表现风格,凸显了当代舞剧创作在题材类型、舞蹈语汇等方面对民族风格、地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追求。当代舞剧创作中的地方叙事,以复现性、现时性、互文性让“中国舞剧”更具表现力:一方面呈现出各地区、各民族风格的独特样貌,另一方面营造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文化想象,呈现出中国当代舞剧创作既丰富多样又浓墨重彩的景象。由此,舞剧创作对区域、族群文化的再现与想象,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意义的开放性,为文化共生观照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舞剧 地方叙事 文化记忆 文本互文 当代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文心雕龙·神思》疑义新辨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文心雕龙·神思》是整部书最重要的篇章之一,也许还是学界争议最大的篇章。从学界对于《神思》篇的争议点出发,回到“杂文学”的历史语境,联系《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章以及同一时代作家的“互文”,对其进行细读,试图对“神思”的... 《文心雕龙·神思》是整部书最重要的篇章之一,也许还是学界争议最大的篇章。从学界对于《神思》篇的争议点出发,回到“杂文学”的历史语境,联系《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章以及同一时代作家的“互文”,对其进行细读,试图对“神思”的内涵、“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之解、“杼轴献功”说、“思表纤旨,文外曲致”之意等几处疑义进行重新辨析,旨在对《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研究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神思 疑义 互文 新辨
下载PDF
明代拳经图谱“图文并茂”论绎
3
作者 白俊亚 刘洪 岳涛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22,共14页
“图文并茂”是明代传世拳经图谱的重要特征和知识表达方式。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明代拳经图谱“图文并茂”实践展开研究。研究认为:①武术拳经图谱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图文并茂之理想,并在明代“礼下庶人”的社会背景下,以政... “图文并茂”是明代传世拳经图谱的重要特征和知识表达方式。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明代拳经图谱“图文并茂”实践展开研究。研究认为:①武术拳经图谱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图文并茂之理想,并在明代“礼下庶人”的社会背景下,以政治制衡、艺术熏染和文化互动为逻辑支点形成“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图文并茂格局。②其图文并茂实践不仅涵盖了因图图互构、文字点醒、图文互渗等内容而产生的“图文互文”,还包括由于图文分属不同符号系统而形成的“图文缝隙”。作为明代拳经图谱“图文并茂”实践的一体两面,“图文互文”和“图文缝隙”相互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了一场“和而不同”的武术视觉景观。③立足“图像转向”视角,需重新审视明代拳经图谱中武技的视觉化保存,形象化呈现,神秘化赋魅的历史经验,旨在丰富拳谱研究的传统范式,反思“文贵图轻”的普遍观念,以期为当代武术图文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呼应当今“读图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拳经图谱 图文并茂 图文互文 图文缝隙 图像转向
下载PDF
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试析《海边的卡夫卡》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青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4,共4页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在叙事上具有典型的现代小说之特点:借用传统文类“神话”构筑一个“互文性”叙事的开放性文本;运用音乐、绘画等形式中段叙事时间的连续性,使小说呈现出跨越时空的叙事结构;梦幻与现实的融合将一个普通...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在叙事上具有典型的现代小说之特点:借用传统文类“神话”构筑一个“互文性”叙事的开放性文本;运用音乐、绘画等形式中段叙事时间的连续性,使小说呈现出跨越时空的叙事结构;梦幻与现实的融合将一个普通的“我”的成长故事(小事件)和潜在着大事件踪迹—“二战”背景下的中田老人一生的故事整合为一体,使文本的叙事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整个社会变化相联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跨越时空 梦幻 现代主义
下载PDF
互文本:一种挑战传统的文本观念 被引量:14
5
作者 董希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互文本理论是一种新近兴起的挑战传统的文本观念,其产生与西方哲学研究重心的转变有密切关系。互文本内涵极其丰富,通常而言,互文本意味着一个文本与先前的书面或其他形式的文本有着多种联系,它包含了理解一个文本的所有要素,因此,文本... 互文本理论是一种新近兴起的挑战传统的文本观念,其产生与西方哲学研究重心的转变有密切关系。互文本内涵极其丰富,通常而言,互文本意味着一个文本与先前的书面或其他形式的文本有着多种联系,它包含了理解一个文本的所有要素,因此,文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封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互文本理论经历了复杂、繁复的转变与演化,各派理论对其都有不同认识。西方互文理论发展的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当代文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互文本 互文性 结构主义
下载PDF
数字媒介下文本概念的嬗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9,286,共7页
现阶段,"文本"已成为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概念,而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文本含义在数字语境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本概念的流变,大体上经历了古典文本观、结构主义文本观到解构主义文本观等过程。在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 现阶段,"文本"已成为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概念,而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文本含义在数字语境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本概念的流变,大体上经历了古典文本观、结构主义文本观到解构主义文本观等过程。在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的过程中,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均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静止到动态、从线性到网状、从语言到事件、从文本到互文到超文本的等一系列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互文 超文本 嬗变
下载PDF
互文性与英语写作任务的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昌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互文性不仅是文本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影响文本构建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Devitt区分的指涉互文性、功能互文性及语类互文性的三种互文关系,试图揭示写作过程中作者基于前文本创造新文本及新意义的互文性本质,探索互文性对... 互文性不仅是文本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影响文本构建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Devitt区分的指涉互文性、功能互文性及语类互文性的三种互文关系,试图揭示写作过程中作者基于前文本创造新文本及新意义的互文性本质,探索互文性对英语写作任务设计的启示,指出英语写作任务的设计有必要充分体现互文性意识,给写作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互文环境,以有效提高英语写作练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本 英语写作任务 互文环境
下载PDF
中国性质和本土在场:印尼华文诗人冯世才的写作 被引量:1
8
作者 莫海斌 文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75-80,共6页
引用和改写中国古典诗句来抒发印尼华文诗人的本土乡愁,是冯世才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这种”中国性质”与印尼本土在场杂糅的写作方式,也是印尼华人文化身份表现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印尼华人与祖籍国之间形成深... 引用和改写中国古典诗句来抒发印尼华文诗人的本土乡愁,是冯世才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这种”中国性质”与印尼本土在场杂糅的写作方式,也是印尼华人文化身份表现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印尼华人与祖籍国之间形成深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独特的地域性存在,又使得印尼华人文化身份的表现显示出与传统的断裂和差异。进而,在延续与类同、断裂和差异的双重层面上,印尼华文文学所探索的,是跨文化、非族裔本位中心却依然具有现实抗衡力量的新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华文诗人 冯世才 互文性 文化身份 中国性质 本土在场
下载PDF
论博尔赫斯对互文手法的创造性使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钦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前 ,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如何使用戏拟 ,以及他们又是如何拓展传统互文法上 ,评论界尚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本文研究了博尔赫斯的个案 ,认为他不仅深刻拓展了戏拟的手法。而且创造、发明或排练了新的互文法 ,尤其是抄袭、假冒、假造等。本... 目前 ,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如何使用戏拟 ,以及他们又是如何拓展传统互文法上 ,评论界尚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本文研究了博尔赫斯的个案 ,认为他不仅深刻拓展了戏拟的手法。而且创造、发明或排练了新的互文法 ,尤其是抄袭、假冒、假造等。本文主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互文手法 创造性使用 戏拟 抄袭 假昌 假造 文学创作 后现代主义小说 阿根庭
下载PDF
网络交流的审美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卓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作为以超链接为技术平台,以超文本实践为基础的网际对话活动,网络交流解构了权威的宰制和独白式的叙事法则,衍生出一种全新的主体际交流模式。然而,站在审美的角度予以反思,便会发现,作为网络技术构建的产物,网络交流正滋生着泛审美交... 作为以超链接为技术平台,以超文本实践为基础的网际对话活动,网络交流解构了权威的宰制和独白式的叙事法则,衍生出一种全新的主体际交流模式。然而,站在审美的角度予以反思,便会发现,作为网络技术构建的产物,网络交流正滋生着泛审美交流意识的暗流,人类文化传统的神圣性由此遭遇被消解的危机。为此,只有恪守审美化网络交流的新理念,努力使科技创新的旋律与原点性的人文情怀达成和谐统一,方可尽量遏制网络技术的异化因素,最终实现“我—你”相遇的审美化网络交流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流 超文本 互文性 泛审美交流意识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原文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水辉 《云梦学刊》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运用互文理论,分析比较文学翻译中原文文本和目标文本在各自文学系统中的元文本和互文本的不同,也在互文理论光照下重审等效论,指出对等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目标文本只是原文文本的一种特殊互文本。
关键词 互文本 元文本 原文文本 目标文本
下载PDF
引用、暗示、仿作和戏拟——对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互文性阅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慧敏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79-81,93,共4页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反叛和怀疑一切权威。小说界自然也毫不例外地质疑曾经"伟大的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均无可幸免,小说甚至被宣布走到了"路之尽头"。约翰.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探索并提供了小说...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反叛和怀疑一切权威。小说界自然也毫不例外地质疑曾经"伟大的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均无可幸免,小说甚至被宣布走到了"路之尽头"。约翰.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探索并提供了小说写作的新的可能性。文章将对小说进行互文性阅读,揭示其以引用、暗示、仿作和戏拟的手法与19世纪数部小说和其他经典文本的联系,展现其多元并包的后现代艺术特点,并借此论证作者面对文学传统既想"借用"又意欲"抛弃"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 暗示 仿作 戏拟 互文性 互文本
下载PDF
夏沃什悲剧和拉辛《费德尔》互文性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雄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5-29,共5页
从悲剧冲突的动因、悲剧冲突的性质、悲剧主人公性格的坚定性、悲剧结局的效果及其特征等四个方面,比较波斯史诗夏沃什的悲剧故事和拉辛的悲剧《费德尔》,易于寻绎出二者具有互文性及其“同中之异”。通过探究这种状况形成的文化基因及... 从悲剧冲突的动因、悲剧冲突的性质、悲剧主人公性格的坚定性、悲剧结局的效果及其特征等四个方面,比较波斯史诗夏沃什的悲剧故事和拉辛的悲剧《费德尔》,易于寻绎出二者具有互文性及其“同中之异”。通过探究这种状况形成的文化基因及其文化内涵,可以认为这两个互文性的文本为当前全球性文学对话乃至文化沟通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资讨论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多西 《列王记》 悲剧 夏沃什 《费德尔》 拉辛 古典主义 互文性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互文”略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效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互文”可分为单句、复句和意义互文三种 ,只有准确把握其意义、特点和类型 。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修辞 "互文"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与文本阐释的互文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晓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98-101,共4页
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源于弗洛伊德的 (个体 )无意识理论 ,其特点可以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和“至人无功”三个词来加以形象化的概括。以原型为关联点 ,揭示文本的“互文性”意义 。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理论 文本阐释 互文性
下载PDF
互文见义:《庄子》“重言”新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启庆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5-38,共4页
认为庄子的"重言"乃"重复之言",只是所重复的绝非古人的话,而是自己说过的话、表达过的意思。它是庄子的一种言道策略,具有互文见义与提高言说内容可信度的修辞效果。这种策略在《庄子》书中有着广泛的实践。
关键词 庄子 重言 互文 修辞
下载PDF
影视文化视野内“互文性”经典理论的重新阐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彩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从巴赫金到克里斯特娃、到德里达,再到罗兰.巴特,"互文性"理论一步一步从潜隐走向敞亮,从笼统概述转向细节研究,从静态的文本分析驶向动态地意义追寻……现在的"互文性"研究在更大的文化空间生发开来,蔓延到影视艺... 从巴赫金到克里斯特娃、到德里达,再到罗兰.巴特,"互文性"理论一步一步从潜隐走向敞亮,从笼统概述转向细节研究,从静态的文本分析驶向动态地意义追寻……现在的"互文性"研究在更大的文化空间生发开来,蔓延到影视艺术等文化传媒领域,拓展了娱乐嬉戏的快感传达和文化内涵的深层揭示,也赋予银幕更广意义上的阐释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影视文化 文际性
下载PDF
试论现代文学作品的互文本教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祖德 《科教导刊》 2012年第5期104-104,125,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很强的互文性,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解某一作品。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从作品的互文性、课堂的语境等角度初步探索现代文学作品的互文本教学模式,以最终实现该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
关键词 现代文学作品 互文本 教学模式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发现者对失落意义的追寻:论兰斯迈尔的《最后的世界》
19
作者 谢建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93,共10页
兰斯迈尔的长篇小说《最后的世界》通过对诗人奥维德命运轨迹和失踪文本《变形记》踪迹的追寻,揭示了托密这个与罗马理性社会相对立的想象的世界,展现了失踪文本重构的过程和可能的意义。它互文性地取用历史文本《变形记》的神话元素,... 兰斯迈尔的长篇小说《最后的世界》通过对诗人奥维德命运轨迹和失踪文本《变形记》踪迹的追寻,揭示了托密这个与罗马理性社会相对立的想象的世界,展现了失踪文本重构的过程和可能的意义。它互文性地取用历史文本《变形记》的神话元素,以此将政治权力与艺术、技术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问题等,也引入讨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的世界》 想象的世界 失踪的文本 互文
下载PDF
论文化传播与文本传播的关系——以《一千零一夜》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20
作者 董国炎 穆罕默德.哈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2,共7页
《一千零一夜》小说文本在中国的传播,时间较晚而且早期译本水平不高。但是从社会文化生活和民众接受心理来看,中国民众对《一千零一夜》这种类型的阿拉伯故事比较熟悉,而且容易接受这些作品。从历史文化角度考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各民... 《一千零一夜》小说文本在中国的传播,时间较晚而且早期译本水平不高。但是从社会文化生活和民众接受心理来看,中国民众对《一千零一夜》这种类型的阿拉伯故事比较熟悉,而且容易接受这些作品。从历史文化角度考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已久,传播地域相当广泛,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和受众基础。这种文化传播弥补了《一千零一夜》作品传播的薄弱之处。文化传播与文本传播不同步但是可以相互推进的特殊现象,很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 文本传播 互文本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