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内酸性多糖和胞外酸性多糖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梅秋红 张玲 +3 位作者 王习达 张卫明 陆长梅 吴国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内酸性多糖(IAPS)和胞外酸性多糖(EAPS)的理化性质、组分和结构,旨在将蓝藻水华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得到IAPS和EAPS,并分别... 目的:研究比较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内酸性多糖(IAPS)和胞外酸性多糖(EAPS)的理化性质、组分和结构,旨在将蓝藻水华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得到IAPS和EAPS,并分别通过多种化学手段和HPLC、UV、IR、13CNMR等方法对IAPS和EAPS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糖醛酸、硫酸根等酸性基团和波谱学特征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硫酸咔唑法测定表明:IAPS糖醛酸含量为12.75%,而EAPS糖醛酸含量为10.74%;HPLC测定显示IAPS分子量(2.0025×105D)明显高于EAPS(7.0012×104D);IAPS主要由31.8341%D(+)木糖、33.0053%D-鼠李糖、4.1284%D-半乳糖、21.8689%L-阿拉伯糖,EAPS则由9.6549%D(+)木糖、19.2522%D-果糖、71.0930%葡萄糖;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表明两者在结构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为研究两者的生理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胞内酸性多糖 胞外酸性多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高游离脂肪酸所致巨噬细胞脂质沉积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脂肪酸结合蛋白4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阳黔 李静 +2 位作者 刘坚 王文峰 宋杰 《中国医药》 2014年第9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游离脂肪酸导致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单核源性巨噬细胞( THP-1)分为对照组(加入与游离脂肪酸组等量的无水乙醇及牛血清清蛋白)、黄芪多糖组(培养液中加入黄芪多糖200 mg/L)、游离...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游离脂肪酸导致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单核源性巨噬细胞( THP-1)分为对照组(加入与游离脂肪酸组等量的无水乙醇及牛血清清蛋白)、黄芪多糖组(培养液中加入黄芪多糖200 mg/L)、游离脂肪酸组(培养液中加入长链游离脂肪酸0.25 mmol/L)、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组(培养液中加入黄芪多糖200 mg/L及长链游离脂肪酸0.25 mmol/L)及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阻断剂(compound C)组(培养液中加入黄芪多糖200 mg/L、长链游离脂肪酸0.25 mmol/L及compound C 50μmol/L)。采用游离脂肪酸检测试剂盒和三酰甘油试剂盒分别检测游离脂肪酸及三酰甘油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游离脂肪酸组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含量[(3.35±0.79)mmol/L、(29.3±1.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81±0.19)mmol/L、(15.7±1.3)μmol/L]和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组[(1.46±0.25)mmol/L、(15.5±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油红O染色结果:游离脂肪酸组脂质含量较对照组增多,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组脂质含量较游离脂肪酸组减少,提示游离脂肪酸增加细胞内脂质蓄积,而黄芪多糖减少细胞内脂质蓄积。③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K、p-AMPK、FABP4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各种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游离脂肪酸组p-AMPK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组[(54.3±3.0)%比(100.0±1.4)%、(96.5±3.9)%],FABP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组[(138.3±2.3)%比(100.0±3.1)%、(72.3±2.6)%];与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组比较,游离脂肪酸加黄芪多糖及compound C组FABP4表达明显增多[(136.9±4.3)%比(72.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以通过AMPK-FABP4途径减少高游离脂肪酸导致的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游离脂肪酸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脂肪酸结合蛋白4 巨噬细胞 脂质沉积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外和胞内酸性多糖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及产物的鉴定
3
作者 张玲 周斌伟 +3 位作者 梅秋红 王习达 陆长梅 吴国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4-248,共5页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属于蓝藻,是水华爆发的主体藻类。本实验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分别提取其胞内和胞外多糖的粗制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其中含有醛酸基团的酸性组分,再用具分子筛效应的SephadexG-...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属于蓝藻,是水华爆发的主体藻类。本实验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分别提取其胞内和胞外多糖的粗制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其中含有醛酸基团的酸性组分,再用具分子筛效应的SephadexG-150和G-100进一步纯化出具HPLC单一对称峰的两个胞外酸性多糖组分和一个胞内酸性多糖组分。分别测定和分析三种酸性多糖的分子量、糖醛酸及单糖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胞内酸性多糖 胞外酸性多糖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振峰 尹导群 +2 位作者 陈丽 张松 兰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热水浸提、冷热交替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对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 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热水浸提、冷热交替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对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m(料)∶V(液)=1∶4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 h,提取2次,多糖的提取率为14.74%,其中料液比为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按照此工艺,冷热交替浸提(热水浸提2.5 h+冷水浸提48 h)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15.92%. 55 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多糖的提取率为6.31%; 25 g/L的盐酸溶液浸提多糖的提取率为9.93%.因此,冷热交替浸提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其次是热水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胞内多糖 热水浸提 冷热交替浸提 盐酸溶液浸提 氢氧化钠溶液浸提
下载PDF
高产多糖姬松茸的诱变选育及其初步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大明 张宏伟 张丹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20-323,327,共5页
为了提高姬松茸菌株的胞内多糖产量。采用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变方法对姬松茸菌株进行处理,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的姬松茸ABM48,其胞内多糖含量达到12%,比原始菌株提高36%。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实验表明该突变株安全无毒,在食用和药用领域均... 为了提高姬松茸菌株的胞内多糖产量。采用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变方法对姬松茸菌株进行处理,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的姬松茸ABM48,其胞内多糖含量达到12%,比原始菌株提高36%。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实验表明该突变株安全无毒,在食用和药用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化学诱变 硫酸二乙酯 胞内多糖 毒性实验
下载PDF
富油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胞内多糖和油脂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建瑞 宋涛 +3 位作者 孙显 宋济君 王川 乔代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5-620,共6页
对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胞内多糖和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其高价值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结果显示,在先提取小球藻胞内多糖、后提取油脂的情况下,不仅胞内多糖可以得到充分的提取,油脂的损失量也很小... 对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胞内多糖和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其高价值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结果显示,在先提取小球藻胞内多糖、后提取油脂的情况下,不仅胞内多糖可以得到充分的提取,油脂的损失量也很小.当提取介质的pH为14时,胞内多糖提取量最高,剩余的油脂含量也最高,油脂损失最少.对胞内多糖提取条件进行正交优化,料液比为主要影响因素,超声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次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m/V),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时间180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胞内多糖含量为4.72%,剩余的油脂含量为41.18%.胞内多糖提取前后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上没有变化.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C16和C1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多糖 油脂 提取液 正交试验设计 脂肪酸 小球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