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and morphology of tectal neurons activated by contralateral nucleus isthmi in toads
1
作者 Wang, SR Wu, G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7年第19期1647-1651,共5页
THE nucleus isthmi (NI) in lower vertebrates and its mammalian analogue, the nucleus para-bigeminalis, are all visual centres. They receive their tectal input ipsilaterally and project backipsilaterally in teleosts an... THE nucleus isthmi (NI) in lower vertebrates and its mammalian analogue, the nucleus para-bigeminalis, are all visual centres. They receive their tectal input ipsilaterally and project backipsilaterally in teleosts and birds, or bilaterally in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as well as in mam-mals. It is well known that NI receives its visual excitation through the ipsilateral optic tec-tum (OT). NI mainly exerts inhibition on the ipsilateral OT in frogs.A recent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us isthmi TECTUM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MORPHOLOGY TOAD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和大黄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73
2
作者 杨文修 金正根 +3 位作者 许文胜 倪红艳 钟朝凤 田在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5,共3页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测量平滑肌细胞电活动的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大承气汤、大黄煎剂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大黄均能促进细胞膜去极化,加快慢波电位发放,并能增加峰电位的发放频率。药物作...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测量平滑肌细胞电活动的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大承气汤、大黄煎剂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大黄均能促进细胞膜去极化,加快慢波电位发放,并能增加峰电位的发放频率。药物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为1%时,P>0.05;浓度为10%、20%时,P<0.05)。大黄的作用比相同浓度的大承气汤的作用明显。提示大承气汤、大黄能直接增强肠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从而促进肠道收缩运动,这可能是药物泻下作用的一种细胞水平机理,其离子基础可能是药物降低了细胞膜上K^+通道电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大黄 平滑肌 微电极 豚鼠
下载PDF
P物质对GABA_A和GABA_B受体介导的DRG神经元膜反应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关兵才 李之望 周小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1-450,共10页
实验在幼年大鼠DRG标本上进行。应用细胞内记录观察了SP对GABA反应的调制作用。结果证明:(1)单独滴加SP(5×10(-6)-4×10(-5)mol/L)或浴槽灌流SP(10(-6)-5×10(-6)... 实验在幼年大鼠DRG标本上进行。应用细胞内记录观察了SP对GABA反应的调制作用。结果证明:(1)单独滴加SP(5×10(-6)-4×10(-5)mol/L)或浴槽灌流SP(10(-6)-5×10(-6)mol/L)不引起膜电位的改变或仅有轻微的去极化,但却能使GABA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减小50.8±20.2%(±SD)(20/30);(2)单独滴加SP可使多数受检细胞APD50延长28.7±9.1%(±SD)(10/18);(3)在预加SP后,能使baclofen所引起的APD50缩短效应(20.6±2.9%,±SD)完全消除(4/12)或翻转成APD(50)延长19.3±8.9%(±SD)(8/12);(4)预加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10(-4)-10(-3)mol/L)30—90s后明显地抑制muscimol(10-4-10-3mol/L)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其抑制效应达54.4±18.8%(±SD)(17/20)。由于DRG神经元的胞体通常可用来作为研究初级传入终末的模型,因而本文实验结果提示:介导伤害性刺激信息的P物质在背角的释放,可能作用于初级传入终末,从而产生对抗GABA介导的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氨基丁酸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膜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要航 王福庄 +2 位作者 丁爱石 刘振伟 凌世淦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39-545,共7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对分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膜电性质的影响。采用压力脉冲微量给药技术将白介素施加于所记录的细胞表面。结果发现...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对分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膜电性质的影响。采用压力脉冲微量给药技术将白介素施加于所记录的细胞表面。结果发现:100U/ml浓度的rhIL-1β使受作用的海马神经元超极化4.20±1.86mV;100U/ml浓度的rhIL-2使50%受作用的海马神经元去极化11.12±3.71mV,并伴有强烈的自发放电反应,而1000U/ml浓度的rhIL-2使100%受作用的神经元超极化3.25±0.63mV,这些神经元的膜阻抗均无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提示rhIL-1β和rhIL-2可显著影响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膜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细胞培养 白细胞介素 膜电位 神经元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24
5
作者 莫宁 周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mgPNS·kg-1。 3wk后处死大鼠检测全心重量/体重 (HW/BW )、左室重量指数 (LVI) ,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后测心肌纤维直径 (MD)。②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高剂量组的HW /BW、LVI及MD显著低于缩窄组 ,P <0 0 1;中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MD显著降低 ,P <0 0 5 ;低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 ,HW/BW ,LVI和MD三项指标均无显著的变化。②PNS在 0 10~ 0 16g·L-1浓度范围内可使大鼠星状神经节f EPSP可逆性减小 ,PNS还可拮抗高钙对f EPSP的易化作用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f 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 ,而抑制作用则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且与拮抗Ca2 + 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肥大 压力超负荷 星状神经节 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下载PDF
电生理学特性得到确定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内谷氨酸和P物质的共存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鲲 王过渡 +2 位作者 李云庆 施际武 赵志奇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3-459,共7页
在离体灌流带脊髓和坐骨神经的标本上,对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对P物质(SP)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及谷氨酸(Glu)/SP共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1)对135个细胞进行了细胞内记录,并依纤维传导速度将其分为Aα/β(... 在离体灌流带脊髓和坐骨神经的标本上,对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对P物质(SP)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及谷氨酸(Glu)/SP共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1)对135个细胞进行了细胞内记录,并依纤维传导速度将其分为Aα/β(>12m/s)和C(<1.3m/s)两大类;它们的动作电位的快速后超极化(fAHP)有明显区别,C类的fAHP幅度小、时程长,Aα/β类的fAHP幅度大、时程短;(2)SP受体激动剂Sar-SP(10-6mol/L)诱导42%(5/12)的Aα/β细胞和80%(8/10)的C细胞发生去极化反应;(3)最后向给予SP受体激动剂的22个细胞内电泳biocytin,固定、切片后进行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和S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并同时显示biocytin,观察到biocytin标记并呈PAG样和SP样阳性的三标细胞在Aα/β类为25%(3/12),C类为80%(8/1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DRG中Aα/β细胞与C细胞的化学解剖和电生理特性不同,SP可能通过作用于节细胞上的自身受体易化冲动的发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细胞内标记 递质共存 大鼠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对声刺激反应的膜电位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韩磊 张永海 +1 位作者 肖雄健 熊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初级听皮层单个神经元对声刺激反应的膜电位特征。方法运用在体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麻醉大鼠初级听皮层单个神经元对声音刺激的细胞内反应,分析声音引发的各种兴奋性和抑制性反应的成分及其膜电位特征。结果在大鼠初... 目的探讨大鼠初级听皮层单个神经元对声刺激反应的膜电位特征。方法运用在体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麻醉大鼠初级听皮层单个神经元对声音刺激的细胞内反应,分析声音引发的各种兴奋性和抑制性反应的成分及其膜电位特征。结果在大鼠初级听皮层共记录到64个神经元,声音刺激引起其中33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听觉反应,24个产生抑制性反应,2个产生"on-off"双相听觉反应,其余5个神经元对声音刺激反应不明显。根据声音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以及动作电位(AP)的特点,兴奋性听觉反应可分为4型:长时程EPSP型、短时程EPSP型、规律放电型、阈下EPSP型;抑制性听觉反应也可分为4型:AP-IPSP型、EPSP-IPSP型、IPSP型、AP-超极化型。声音诱发的IPSP的潜伏期(46.3±20.5)m s和上升相时程(10.1±4.4)m s显著长于EPSP[分别为(15.1±4.7)、(6.1±3.5)m s,P<0.05,P<0.01]。且"on-off"双相听觉反应的放电间隔与声音时长高度一致。结论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对相同自然声刺激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反应,且各型反应的成分和膜电位特征各异,这可能是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听皮层 在体 细胞内记录 声音刺激 听觉反应
下载PDF
苦皮藤素Ⅳ和Ⅴ混合物对果蝇幼虫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兆农 吴文君 +1 位作者 贺秉军 刘安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6-880,共5页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Max.中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Ⅴ混合物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3龄幼虫腹纵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的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Ⅳ比例较...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Max.中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Ⅴ混合物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3龄幼虫腹纵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的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Ⅳ比例较高(Ⅳ∶Ⅴ=3∶1)时对EJPs的影响与单用苦皮藤素Ⅳ差不多,而苦皮藤素Ⅴ比例较高(Ⅳ∶Ⅴ=1∶1和1∶3)时可使EJPs阻断时间明显延长。根据以上结果初步认为,虽然苦皮藤素Ⅳ和Ⅴ单独对EJPs的阻断作用基本相似,但它们对突触谷氨酸受体通道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皮藤素 混合物 兴奋性接点电位 细胞内微电极记录
下载PDF
山莨菪碱抑制离体交感神经节的胆碱能突触传递 被引量:8
9
作者 梅仁彪 王邦安 汪萌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3-455,共3页
了解山莨菪碱(Am)对交感神经节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Ach)受体的作用。用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Ani对胆碱能突触传递的影响。Ani0.1~1.0mmol·L-1灌流15~20min(n=28),对... 了解山莨菪碱(Am)对交感神经节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Ach)受体的作用。用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Ani对胆碱能突触传递的影响。Ani0.1~1.0mmol·L-1灌流15~20min(n=28),对电刺激交感节前纤维诱发的顺行动作电位,可有起始段上升速率减慢、超极化后电位增大、去极化后电位减小以及在1.0mmol·L-1使57%的细胞(4/7)顺行动作电位发放率下降或完全取消等作用,其综合抑制有效率在0.1,0.3,1.0mmol·L-1分别为20%,50%和100%。另外,Ani还可逆地降低外源性Ach电位的幅度并缩短时程(n=3)。结论:高浓度Ani对交感神经节细胞的烟碱型Ach受体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胆碱能突触传递 抑制 交感神经节
下载PDF
胞内记录猫体感皮层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京红 滕国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本文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察了猫体感皮层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电生理特性。其中412个单位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其自发...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本文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察了猫体感皮层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电生理特性。其中412个单位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其自发放电有多种形式,根据诱发反应现象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内脏伤害性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反应(517%)、抑制性反应(3131%)及混合性反应(17%)三类。在形式上具有潜伏期长、反应形式复杂等特点。实验发现85个神经元为内脏及肋间神经的会聚反应细胞。部分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以显示功能细胞所在层次及形态。结果说明皮层体感神经元具有内脏伤害性感受的作用,并从细胞及突触后电反应特点上探讨了内脏痛的感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区 内脏 伤害性感受 电生理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上核神经元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萌芽 马维祥 沈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从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用振动切片机制备含有视上核的下丘脑冠状薄片(500μm厚),并对视上核神经元(n=17)进行常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测得静息电位-60±8mV,膜输入电阻173±58MΩ,... 从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用振动切片机制备含有视上核的下丘脑冠状薄片(500μm厚),并对视上核神经元(n=17)进行常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测得静息电位-60±8mV,膜输入电阻173±58MΩ,时间常数10.2±3.9ms,动作电位幅度65±12mV,阈电位-44±7mV,由I─V曲线测得斜率电阻158±62MΩ,大部分细胞还显示内向整流特性。在静息电位状态下,57%细胞保持静息,43%有自发锋电位发放。细胞的锋电位发放模式78%为时相型,22%为持续型。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n=7)或谷氨酸钠(n=5)可引起伴有膜电阻减小的去极化反应,并可导致锋电位的串发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薄片 视上核 细胞内记录 去甲肾上腺素 谷氨酸钠 神经元 细胞内生物电
下载PDF
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生物电活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敏范 吴春福 +1 位作者 张桦 滕国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27-931,共5页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 ,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 ,研究 18只猫扣带回前部 312个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 ,及其对电刺激同侧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 .其中 ,82个为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 ,其自发...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 ,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 ,研究 18只猫扣带回前部 312个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 ,及其对电刺激同侧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 .其中 ,82个为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 ,其自发生物电活动有 5种主要形式 .根据诱发反应的潜伏期等特性 ,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分为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 (76个 ,92 6 8% )和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 (6个 ,7 32 % ) .内脏伤害性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 (6 5 86 % )、抑制性 (17 0 7% )及混合性反应 (17 0 7% ) 3种 .结果提示内脏大神经的传入通路投射到同侧扣带回前部 ;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具有内脏伤害感受作用 ,存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回前部 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 生物电活动 细胞内电位 内脏痛
下载PDF
牛磺酸对GABA引起的大鼠DRG神经元膜去极化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司军强 赵义梅 +1 位作者 王英姿 李增春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前已普遍认为牛磺酸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牛酸是否使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产生电位变化及其是否对GABA引起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去极化有调制作用。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标本... 目前已普遍认为牛磺酸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牛酸是否使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产生电位变化及其是否对GABA引起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去极化有调制作用。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标本灌流液中滴加牛磺酸(0.1~100μmol/L)未记录到可检测的膜电位改变,但牛磺酸对GABA(0.3~1000μmol/L)引起的去极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GABAA受体特异性激动剂muscimol(10~100μmol/L)和isoguvacine(10~100μmol/L)引起的去极化有同样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如10μmol/L的牛磺酸可使100μmol/LGABA引起的去极化抑制47.2%±13.8%(n=8)。牛磺酸对GABA引起去极化的抑制作用随预加牛磺酸与外加GABA之间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约间隔8~10min,GABA引起的去极化完全恢复。结果提示,牛磺酸在脊髓背角信息传递中起重要的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Γ-氨基丁酸 去极化 背根神经节 调制
下载PDF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文艳 李丽 +3 位作者 马克涛 李新芝 张忠双 司军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83-485,共3页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S)作为一种脑肠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探讨CCK-8S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上,观察对DRG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灌流CCK-...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S)作为一种脑肠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探讨CCK-8S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上,观察对DRG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灌流CCK-8S(10-8~10-6 mol/L)可以使部分DRG神经元(25.2%,36/143)引起具有浓度依赖性的DRG神经元去极化,EC50为1.7×10-7 mol/L。(2)选择性CCK-A受体拮抗剂prolumide(10-4mol/L,n=6)基本完全阻断CCK-8S引起的去极化反应,而CCK-B受体拮抗剂LY225910(10-4 mol/L,n=6)对CCK-8S介导的去极化则没有影响。上述结果提示CCK-8S通过CCK-A受体引起浓度依赖的DRG神经元去极化,参与痛觉信息传递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肽胆囊收缩素 背根神经节 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
下载PDF
皮层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日辉 滕国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用细胞内记录技术, 在16 只成年健康猫, 研究了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area , S I区) 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S 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差异大, ... 用细胞内记录技术, 在16 只成年健康猫, 研究了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area , S I区) 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S 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差异大, 放电形式多样. 极化电流绝对值≤10 n A 时, 伤害感受神经元 I V极相关(r = 096) , 整流作用不明显; 极化电流绝对值> 10 n A 时, 在两个方向上发生整流, I V ( 电流电压) 曲线表现为“ S”型, 其中伤害感受神经元整流作用较非伤害感受神经元明显. 伤害感受神经元 Rm 、τ、 Cm 明显大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 P< 001 或 P< 005) . 结果提示 S 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可能在细胞膜结构、细胞大小等方面存在有意义的差别, 从而反映其不同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区 伤害感受性 神经元 细胞膜参数
下载PDF
脊神经节神经元对躯体与内脏刺激的会聚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国蔚 刘晓红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6年第2期59-63,共5页
本工作发现,68个S1背根节(DRG)神经元暨被阴部神经(Pu)刺激又被盆神经(Pe)刺激激动。Pu刺激引起的反应的平均传导速度(38.1M/s)显著快于Pe引起的平均传导速度(21.8M/s).Pu与Fe刺激引起的... 本工作发现,68个S1背根节(DRG)神经元暨被阴部神经(Pu)刺激又被盆神经(Pe)刺激激动。Pu刺激引起的反应的平均传导速度(38.1M/s)显著快于Pe引起的平均传导速度(21.8M/s).Pu与Fe刺激引起的锋电位相互碰撞。结果提示,躯体与内脏输入可经其分叉的外周实在单个A型DRG神经元上会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记录 背根节 躯体内脏会聚 分叉传入 大鼠
下载PDF
新生大鼠脊髓薄片中的运动神经元对腹外侧索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萌芽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新生大鼠脊髓薄片细胞内记录了25个经送行刺激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发现腹外侧索刺激可在80%的MN诱发去极化反应(EPSP)。在静息电位水平EPSP的潜伏期、达峰时间、幅度、半衰时间和时程分别为1.2±0.... 在新生大鼠脊髓薄片细胞内记录了25个经送行刺激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发现腹外侧索刺激可在80%的MN诱发去极化反应(EPSP)。在静息电位水平EPSP的潜伏期、达峰时间、幅度、半衰时间和时程分别为1.2±0.2ms,2.6±0.4ms,13±3mV,5.3±1.6ms和31±8ms。EPSP呈等级性和膜电位依赖性,平均翻转电位为-8mV,潜伏期在0.—5Hz频率的刺激时相对恒定,但刺激频率>20Hz时EPSP变小或被取消。EPSP在低钙高镁溶液中被阻抑叵在无镁溶液中增强。犬尿烯酸(0.5—1mmol/L)可逆地阻断EPSP,但氯胺酮(50—100μmol/L)仅部分抑制之。结果表明腹外侧索中的下行纤维可能释放兴奋性氨基酸而激活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运动神经元 下行激活 突触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燕 莫宁 +2 位作者 何萍 林自忠 田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 (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 ,测定 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 (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 ,测定 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PNS在 0 .10~ 0 .16 g/ L 浓度范围内可使 f- EPSP可逆性减小 (P <0 .0 1)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氯化乙酰胆碱 (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均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f- EPSP有可逆性抑制作用 ,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星状神经节 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下载PDF
离体背根神经节细胞膜电学特性的测量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谋先 王阿敬 +2 位作者 冷明 王士端 李之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本文介绍了蟾蜍及新生大鼠离体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膜电位及诱发动作电位的细胞内记录方法以及膜电导,翻转电位等电学特性的测量。应用上述方法测得蟾蜍DRG细胞膜输入电阻为30~40MΩ,新生大鼠的输入膜电阻为45~70MΩ;α_1肾上腺素能受... 本文介绍了蟾蜍及新生大鼠离体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膜电位及诱发动作电位的细胞内记录方法以及膜电导,翻转电位等电学特性的测量。应用上述方法测得蟾蜍DRG细胞膜输入电阻为30~40MΩ,新生大鼠的输入膜电阻为45~70MΩ;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引起DRG细胞膜去极化反应时,膜电导减小.而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引起细胞膜电位超极化反应时,膜电导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DRG细胞膜去极化反应的平均翻转电位值为-88.5mV。这些方法为神经细胞的某些电学特性、神经递质及受体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膜电导 细胞膜
下载PDF
孤束核内鼓索传入味觉神经元的形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晋志高 陶之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用细胞内记录和细胞内注射方法标记71个吻侧孤束核味觉神经元。它们分布于耳蜗背核尾极尾侧400μm至吻侧500μm两平面之间的孤束核内.标记神经元经三维重组后,根据细胞体积、胞体面积、树突节段平均长度、膨体密度、树突棘密度和初级... 用细胞内记录和细胞内注射方法标记71个吻侧孤束核味觉神经元。它们分布于耳蜗背核尾极尾侧400μm至吻侧500μm两平面之间的孤束核内.标记神经元经三维重组后,根据细胞体积、胞体面积、树突节段平均长度、膨体密度、树突棘密度和初级树突数量等六种形态学特征,进行统计学(ANOVA)定量分析,将标记细胞分为A、B、C、D、E、F六类,每类细胞至少有一种形态学特征与其它五种有显著的不同(P<0.05)。A类(n=22)细胞胞体最小,占标记细胞总量的31%;B类(n=16)具有最密的树突膨体和较小的胞体,占23%;C类(n=9)细胞的树突最长而树突棘最少,也可称为寡树突棘神经元,占13%;D类(n=7)具有最多的初级树突分支,占9%;E类(n=9)具有最多的树突棘而膨体却最少;占13%;F类(n=8)细胞的胞体最大,而数量则最少,占11%。此结果提示除胞体的形态大小可作为细胞形态学分类的依据外,树突棘和膨体也是吻侧孤束核细胞分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 神经元 孤束核 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