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小敏 王文喆 +2 位作者 陈月芹 葛轶睿 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眼科需行Ⅱ期IOL植入的14例14眼无晶状体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反向巩膜瓣睫状沟缝合固定术行IOL植入。术中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插袋式巩膜瓣。观察... 目的:探讨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眼科需行Ⅱ期IOL植入的14例14眼无晶状体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反向巩膜瓣睫状沟缝合固定术行IOL植入。术中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插袋式巩膜瓣。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术后眼压、眼前节反应和IOL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5~6mo。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表)为0.50±0.54,术后1mo裸眼视力0.46±0.39,两者无差异(P>0.05)。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0.36±0.35,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有所提高。1例1眼患者术后IOL倾斜,经调整后IOL位正。3例3眼患者在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给予降眼压药物对症处理后眼压正常,术后1mo随访眼压在正常范围内(16.4±2.6mmHg)。1例1眼患者术后玻璃体腔出血,1例1眼患者术后眼内炎症反应重,治疗后均恢复。术后无黄斑囊样水肿、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巩膜瓣 睫状沟缝合固定 悬吊 人工晶状体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潇 杜兆江 +2 位作者 杨格强 张雯 王晟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眼压、IOL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结果: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眼压、IOL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结果:术中出血6眼(16%),术后低眼压4眼(11%),高眼压11眼(29%),经治疗后恢复,IOL倾斜4眼(11%)。术后末次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前预留屈光度数(球镜)与术后3mo实际屈光度数(球镜)无差异(P>0.05)。结论: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重视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缝线固定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临床效果的比较
3
作者 贾雍 田陌奇 +4 位作者 郭丽莎 张百珂 廖沙 史臻 田学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晶状体(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行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14例(14眼)作为层间固定组,同期行IOL...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晶状体(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行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14例(14眼)作为层间固定组,同期行IOL睫状沟缝线悬吊术的患者15例(15眼)作为缝线悬吊组。随访1年,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SE)、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C)、眼压及IOL位置等。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U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层间固定组患者UCVA均好于缝线悬吊组(F=4.560、6.411、5.373,均为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层间固定组患者的BCVA均优于缝线悬吊组(F=6.170、6.957、10.624,均为P<0.05)。术后层间固定组表现为远视漂移,缝线悬吊组表现为近视漂移。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层间固定组患者SE分别为(0.59±0.30)D、(0.57±0.27)D和(0.64±0.29)D,缝线悬吊组患者分别为(-0.75±0.44)D、(-0.72±0.42)D和(-1.12±0.64)D。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ECC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8.579、21.929,均为P<0.001)。两组所有术眼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眼压平稳。随访期间IOL位置均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无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发生。结论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均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视力,都存在屈光漂移,但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巩膜层间固定 睫状沟 缝线悬吊 屈光漂移
下载PDF
Artisan前房型与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申海翠 牟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08-311,共4页
目的比较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及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选取眼部外伤或手术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46例(46眼),按实验设计分成2组,A组23眼行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3... 目的比较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及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选取眼部外伤或手术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46例(46眼),按实验设计分成2组,A组23眼行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3眼行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A组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较B组明显提高(P〈0.05),其余时间点2组间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B组眼压较A组明显升高(P〈0.01),其余时间点2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CECC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2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均安全、有效。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相对简单,对眼球组织损伤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是治疗无后囊膜的无晶状体眼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虹膜夹型 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下载PDF
两种术式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晶状体脱位的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铭浩 李伟 +3 位作者 苏锐锋 苏畅 高冰 陈兴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8-962,共5页
目的:对比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经睫状沟巩膜缝线固定术和无缝线巩膜隧道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05/2021-09在我院确诊为晶状体完全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患者40例40眼,其中行25G玻... 目的:对比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经睫状沟巩膜缝线固定术和无缝线巩膜隧道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05/2021-09在我院确诊为晶状体完全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患者40例40眼,其中行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经睫状沟巩膜缝线固定术者21眼(缝线组),行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隧道层间固定术者19眼(无缝线组)。随访至术后3mo,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中央角膜厚度(CCT)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无缝线组手术用时显著短于缝线组(31.79±6.01min vs 45.38±8.04min,P<0.001)。两组患者术后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术后1wk无缝线组BCVA(LogMAR)显著优于缝线组(0.32±0.14 vs 0.57±0.25,P<0.001)。术后3mo,两组患者CECC均低于术前(均P<0.01)。缝线组术后1wk CCT大于术前和术后3mo(均P<0.01),无缝线组手术前后CCT无显著变化。随访期间,无缝线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缝线组(26%vs 38%,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隧道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完全脱位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提升快,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25G玻璃体切割术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巩膜缝线固定术 无缝线巩膜隧道层间固定术
下载PDF
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 谷峰 +2 位作者 刘哲丽 宁宏 孙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价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29例(30眼),其中20例(20眼)采用传统聚丙烯缝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照组),9例(10眼)行Gore-Tex缝... 目的评价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29例(30眼),其中20例(20眼)采用传统聚丙烯缝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照组),9例(10眼)行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四点式组)。对术后裸眼视力、验光值、裂隙灯检查及眼压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四点式组于术后1个月开始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5)。术后1、3、6、12个月时,四点式组较术前裸眼视力提高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1、3、6、12个月时,四点式组眼内残余散光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结论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通过四点固定,使术后人工晶状体不易发生旋转和偏斜,显著降低术后眼内残余散光,更早改善术后裸眼视力,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e-Tex缝线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植入 睫状沟
下载PDF
双轴线外部标记控制缝线人工晶状体定位精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祥群 王庆华 吴又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双轴线外部标记技术在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定位效果。方法无晶状体眼27例(27眼)接受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轴线外部标记技术控制两条子轴线:子轴线1:精确选定等距、对称的巩膜穿刺位点,使角膜中心... 目的探讨双轴线外部标记技术在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定位效果。方法无晶状体眼27例(27眼)接受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轴线外部标记技术控制两条子轴线:子轴线1:精确选定等距、对称的巩膜穿刺位点,使角膜中心点投影位于巩膜穿刺位点形成的固定轴线即子轴线1上;子轴线2:精确选定等距、对称的线襻结合位点,使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点位于线襻结合位点形成的固定轴线即子轴线2上。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8个月。通过测量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点偏位度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全景测量固定位点轴向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和与固定位点轴向垂直的轴向人工晶状体偏转度判断人工晶状体位置精度,同时观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果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点与角膜中心点高度重合者25眼(92.6%),偏离角膜中心点者2眼(7.4%),偏位幅度为(0.23±0.04)mm;UBM全景测量角巩膜缘2-8位点轴向人工晶状体倾斜度为(0.20±0.04)°;UBM全景测量与角巩膜缘2-8位点轴向相垂直的11-5轴向人工晶状体偏转度为(0.24±0.03)°;4眼(14.8%)单襻位于位于睫状沟旁,6眼(22.2%)双襻位于睫状沟旁,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均保持居中;全部病例未发生人工晶状体缝线松解、人工晶状体脱位、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双轴线外部标记技术具有整体、直观、便捷的技术特征,具备精确控制缝线人工晶状体定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 缝线固定
下载PDF
无巩膜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霞飞 吕志刚 王晓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75-176,179,共3页
目的评价无巩膜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双襻固定术的技巧及效果。方法对20例(20眼)因各种原因致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较大或囊膜完全缺损而不能行囊袋内或前囊膜睫状沟IOL植入患者,用无巩膜瓣的"W"形巩膜层间缝合技术固定双襻后... 目的评价无巩膜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双襻固定术的技巧及效果。方法对20例(20眼)因各种原因致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较大或囊膜完全缺损而不能行囊袋内或前囊膜睫状沟IOL植入患者,用无巩膜瓣的"W"形巩膜层间缝合技术固定双襻后房型IOL,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0.5者8眼(40%),0.3~0.5者8眼(40%),0.15~0.3者4眼(20%);术中、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出血1例,低眼压2例,IOL偏移2例。结论无巩膜瓣的"W"形巩膜层间缝合技术固定双襻后房型IOL操作简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睫状沟 缝合技术
下载PDF
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沙英虹 史要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外伤性晶体半脱位,后囊破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破损,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OL)缝线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诊6个月,15例患者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外伤性晶体半脱位,后囊破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破损,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OL)缝线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诊6个月,15例患者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对无晶体囊膜及晶体后囊膜破裂或晶体悬韧带大范围松解施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 睫状沟缝合固定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少勤 郑之运 胡继元 《实用防盲技术》 2012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14例患者16眼,均采用后房型入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3月。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0.15,视力在0.5以上者9只眼(占56.2...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14例患者16眼,均采用后房型入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3月。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0.15,视力在0.5以上者9只眼(占56.2%),视力偏低者中术前继发青光眼2只眼,玻璃体混浊2只眼,所有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晶状体前囊膜口不完整,后囊膜破广较大或无囊膜,不能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患者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缝线固定术 睫状沟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中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宏伟 赵莉辉 曾忠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复明术中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手术的技巧,并发症和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36例37眼Ⅰ期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手术方法,并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mo,最佳矫正视力≥0.... 目的:探讨白内障复明术中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手术的技巧,并发症和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36例37眼Ⅰ期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手术方法,并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mo,最佳矫正视力≥0.8者4眼(11%),0.4~0.8者19眼(51%),0.1~0.3者14眼(38%)。主要并发症为角膜轻水肿内皮混浊10眼(27%),玻璃体出血3眼(8%),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白内障常规手术方法的补充,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复明术 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体会
下载PDF
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则云 刘业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95-2196,共2页
目的:观察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对20例无晶状体眼的患者,采用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诊3~12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选20例患者术后第1d裸眼视力0.1~... 目的:观察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对20例无晶状体眼的患者,采用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诊3~12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选20例患者术后第1d裸眼视力0.1~0.3者1例,0.4~0.5者6例,0.6~0.8者12例。眼压平均18~20mmHg。术后角膜水肿1例,经氯化钠眼药水及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治疗1wk后吸收。角膜切口处水肿5例,1wk后自行吸收。结膜下出血5例,5~10d吸收。随访3~12mo,20眼手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未发现明显偏斜。无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并发症。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力恢复较理想。结论:对于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采用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不仅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同时可减少一系列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
下载PDF
针拨术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
13
作者 张志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58-559,共2页
目的:探讨在针拨白内障术后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21眼)针拨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术。随访3~12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在针拨白内障术后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21眼)针拨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术。随访3~12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人工晶状体的位置。结果:术后第1d裸眼视力:0.4~0.5者7眼,0.6~0.8者14眼。术后7d进行显然验光,平均为(-0.87±0.43)D,与手术前设计保留(-0.50~-1.00)D接近。术后3mo平均度数为(-0.68±0.33)D。手术后7d眼压平均为17.11±3.13mmHg,术后3mo平均眼压为14.17±2.03mmHg。手术中入、出针时,发生少量出血2眼;术后角膜切口周围轻度水肿5眼,3~5d基本消退。结膜下出血4例,5~7d后自行吸收。随访观察3~12mo,21眼手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均保持良好的居中性。未发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情况。结论:针拨白内障术后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拨白内障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下载PDF
台盼蓝辅助定位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祥群 王庆华 吴又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台盼蓝染色标记技术引进到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手术流程中,评估其术中辅助术者精确定位光学中心的可行性。方法临床系列病例分析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37例(37... 目的台盼蓝染色标记技术引进到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手术流程中,评估其术中辅助术者精确定位光学中心的可行性。方法临床系列病例分析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37例(37只眼)接受睫状沟缝线固定人T品状体植入术;台盼蓝标记人丁晶状体光学中心,术中观测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重合度;术后裂隙灯前段照相分析光学中心位置;对比全部病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术后1d、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UCVA)。结果术中观察台盼蓝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高度重合31只眼(84%),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偏离6只眼(16%),通过调整线一襻结合位点及缝线张力及时纠正偏位;术后观察全部病例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高度重合,标记点在2周内逐渐消失;术后第ldUCVA由术前的(0.05+0.03)提高到(0.4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017,P〈0.05),0.5以上占46%(17/37);术后3个月的UCVA达到(0.56±0.19),0.5以上占65%(24/37);全部病例未发生人T晶状体缝线松解、人工晶状体脱位、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台盼蓝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标记,辅助术者及时发现、纠正光学中心的偏位,使整个定位操作更为精准、可控,充分保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T晶状体手术所具备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盼蓝 无晶状体眼 睫状沟 缝线固定 折叠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芳蕾 罗肇文 +1 位作者 王岳秀 段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 探讨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19例,行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方法将原人工... 目的 探讨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19例,行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方法将原人工晶状体复位.对术后3d及术后2年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散光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视力0.22±0.10,最佳矫正视力0.71±0.18,角膜散光(0.76±0.29)D,眼压(16.21±4.29) 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25.58±439.53)个/mm2.术后3d视力0.69±0.14,,最佳矫正视力0.83±0.16,眼压(17.53±5.07) mmHg.术后2年视力0.80±0.15,最佳矫正视力0.89±0.14,眼压(16.37±4.87) 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084.79±434.06)个/mm2,角膜散光(0.78±0.33)D.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d、术后2年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90,P<0.01,t=-5.40,P<0,01;t=-16.13,P<0.01,t =-6.42,P<0.0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2年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P<0.01),但无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眼压、角膜散光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5,P=0.80;t =-0.91,P=0.375).结论 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避免了人工晶状体更换所需的扩大切口及缝合带来的散光和剪断人工晶状体襻等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扰动,减少了眼前段手术操作,损伤小,视力恢复快,安全有效,但更长期的安全性有待于更多数量的病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 睫状沟缝线固定
原文传递
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坤 郎卫华 冀向宁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二期睫状沟植入在眼球穿孔伤所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眼球穿孔伤所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82例(82眼),在一期眼球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二期睫状沟植入在眼球穿孔伤所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眼球穿孔伤所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82例(82眼),在一期眼球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时尽量保留残余囊袋。3~6个月后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囊袋残留情况分为两组:A组:残留囊袋足够支撑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48例),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B组:囊袋无残留或残留囊袋无法支撑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34例),进行缝线固定晶状体襻于巩膜壁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B组BCVA明显低于A组。A组2例(4.17%)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轻度偏移,4例(8.33%)体部轻度倾斜;B组6例(17.65%)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轻度偏移,6例(17.65%)体部倾斜,其中3例(8.82%)眼球转动时有不适感。结论对于眼球穿孔伤所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于一期行眼球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时尽量保留残余囊袋组织,可为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创造良好条件。二期手术时选择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伤 白内障 外伤性 后囊破裂 晶状体 人工 后房型 植入 睫状沟 二期
原文传递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博文 曹维 李俊岭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11-514,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Siepser滑结缝线法瞳孔成形术处理复杂的眼前段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杂的眼前段外伤35例(35眼),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Siepser滑结法虹膜缝合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随访3月... 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Siepser滑结缝线法瞳孔成形术处理复杂的眼前段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杂的眼前段外伤35例(35眼),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Siepser滑结法虹膜缝合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随访3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3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月平均裸眼视力从术前的(0.04 ±0.02)提高到(0.39±0.18)(t=-11.4,P<0.01);术后3月平均瞳孔直径从术前的(6.23±2.01) mm缩小至(3.35±0.71) mm(=7.99,P<0.01);术后2眼眼压出现一过性升高,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术眼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虹膜前、后粘连或瞳孔膜闭等改变,术后35眼瞳孔均呈圆形或类圆形;无一例出现单眼复视症状;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均无明显下降;畏光和眩光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在复杂的眼前段外伤处理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缝线 睫状沟 晶状体 人工 成形 瞳孔 玻璃体切除 前部 外伤 眼前段 复杂
原文传递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诚 魏承丽 +1 位作者 禹建曦 岳绍梅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881-887,共7页
目的评价改良巩膜瓣下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外伤性晶状体脱位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行传统睫状沟缝线固... 目的评价改良巩膜瓣下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外伤性晶状体脱位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行传统睫状沟缝线固定植入术;改良组30例,行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行UBM检查。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视力、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倾斜度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改良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传统组的70.00%(21/30)(χ^(2)=5.455,P=0.020)。手术后改良组的视力(BCVA,logMAR)为-0.12±0.01,优于传统组的0.01±0.003(t=68.201,P<0.001)。重复测量结果显示,术后1周、1、6及12个月改良组患者的平均偏心量及平均倾斜度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发生、偏心量≥1 mm及倾斜度>5°为晶状体脱位患者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改良睫状沟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平均偏心量≥1 mm及平均倾斜度>5°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 人工 晶状体植入 眼内 固定 缝线 睫状沟 改良 并发症 因素 影响 效果
原文传递
复杂眼外伤患者分期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仕永 高瑞莹 陈晖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观察17例复杂眼外伤Ⅰ、Ⅱ、Ⅲ期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复杂眼外伤17例(17眼),Ⅰ期眼球破裂或切割伤清创缝合术,术中发现全部或大部分虹膜和晶状体脱出于眼球外或眼球内外均未发现虹... 目的观察17例复杂眼外伤Ⅰ、Ⅱ、Ⅲ期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复杂眼外伤17例(17眼),Ⅰ期眼球破裂或切割伤清创缝合术,术中发现全部或大部分虹膜和晶状体脱出于眼球外或眼球内外均未发现虹膜或晶状体;术中发现17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睫状体断离,Ⅱ期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联合闭合式睫状体缝合术,Ⅲ期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结果17例术后眼球均得以保留;睫状体均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网膜均平伏,未出现严重硅油乳化或无法控制的继发性青光眼等硅油相关并发症。 结论本研究针对无虹膜或虹膜大部分缺失、无晶状体并伴有睫状体离断的复杂眼外伤,联合手术治疗能恢复睫状体解剖功能,保住眼球、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复杂的 无虹膜 无晶状体 睫状体断离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 晶状体 人工 睫状沟缝合固定术
原文传递
超声生物显微镜引导下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
20
作者 王胜男 吕勇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性临床观察,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引导下定位睫状沟,行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将34例(37只眼... 目的通过对比性临床观察,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引导下定位睫状沟,行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将34例(37只眼)需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按术前应用UBM检查和未用UBM检查分为两组:I组18例19只眼,术前行UBM检查,定位睫状沟在巩膜表面投影位置,依此确定手术方位。Ⅱ组16例18只眼术前未行UBM检查按传统位置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两组所有患者术后3月行UBM及对比敏感度检查,观察患者手术进针位置、人工晶状体襻的位置、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偏心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手术进针位置、术后3月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及倾斜度、人工晶状体襻在睫状沟内的比率、裸眼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及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M引导下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能够提高人工晶状体襻植入睫状沟的准确度,减少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倾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 超声生物显微镜 缝线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