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7例侧貌较突的拔牙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隐适美G6方案矫治,第2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计强支抗(横腭杆联合Nance弓)关闭拔牙间隙,第3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目的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7例侧貌较突的拔牙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隐适美G6方案矫治,第2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计强支抗(横腭杆联合Nance弓)关闭拔牙间隙,第3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测量3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变化量,先用配对t检验分析每组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情况,进而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磨牙控制的效果。结果第1组和第2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长轴与上颌腭平面交角(U6 to 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最凸点到翼上颌裂点至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M-Hor)及近中根尖点到翼上颌裂点与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A-Hor)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隐形矫治治疗后U6M-Hor、U6A-Hor变化量大于第2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1组和第2组上颌第一磨牙近移量均大于第3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隐适美G6方案设计的最大支抗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支抗控制能力与Nance弓联合横腭杆相近,但弱于种植体支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7例侧貌较突的拔牙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隐适美G6方案矫治,第2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计强支抗(横腭杆联合Nance弓)关闭拔牙间隙,第3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测量3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变化量,先用配对t检验分析每组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情况,进而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磨牙控制的效果。结果第1组和第2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长轴与上颌腭平面交角(U6 to 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最凸点到翼上颌裂点至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M-Hor)及近中根尖点到翼上颌裂点与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A-Hor)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隐形矫治治疗后U6M-Hor、U6A-Hor变化量大于第2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1组和第2组上颌第一磨牙近移量均大于第3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隐适美G6方案设计的最大支抗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支抗控制能力与Nance弓联合横腭杆相近,但弱于种植体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