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rajectory Wind Direction on Ion Concentration of PM_(10) 被引量:3
1
作者 XIAO-ZHEN LIU STEVE SMITH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2-267,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zation apportionment of main ion concentrations of PM10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jectory wind direction in London. Methods PM10 samples from 1 May 1995 to 30 October 1995 of Oxford S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zation apportionment of main ion concentrations of PM10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jectory wind direction in London. Methods PM10 samples from 1 May 1995 to 30 October 1995 of Oxford Street of Central London were collected, the metals and anions of which were measur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and ion chromatography (IC). Composite trajectori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air mass arriving in London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basic routine back trajectories from the British Atmospheric Data Centre (BADC). Results Concentration apportionments of main ions were similar when the trajectory was plotted back at 6 h, 12 h, and 24 h, some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Mg, Ba, Pb, and Cu had similar peak apportionments at the area 180°-320°, but Zn and Ni at the area of 90°-270°, NO3^- and SO4^2- at the area of 100°-220°. Cl^- concentration peak apportionment was at the area of 220°-300°, which showed that Cl^- mainly came from the North Sea. Conclusion Trajectory wind direction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ion concentration apportionment of PM10 in London. The ions have similar concentration peak apportionments or thei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concentration PM10 Trajectory wind direction
下载PDF
除静电离子风对粉体充填包装模拟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梁月强 李永祥 +1 位作者 王依 徐雪萌 《粮食加工》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离子风对粉体下落过程中的静电消除效果,探究除静电离子风对粉体充填包装影响。首先通过Solid works建立粉体充填包装三维结构;然后基于气固耦合机理,利用Fluent中湍流模型与DPM离散相模型,对外加离子风粉体充填包装过程进行仿真,... 研究离子风对粉体下落过程中的静电消除效果,探究除静电离子风对粉体充填包装影响。首先通过Solid works建立粉体充填包装三维结构;然后基于气固耦合机理,利用Fluent中湍流模型与DPM离散相模型,对外加离子风粉体充填包装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风速对不同粒径颗粒的捕获;最后搭建粉体螺旋输送静电消除试验平台,基于仿真结果将除静电离子风机应用到粉体充填包装工位,对粉体下落过程中静电消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并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粉体流沿着包装袋内侧向外流出,并呈对称分布;添加离子风有利于粉体的落袋,当风速区间0.4~0.6 m/s,对粒径大于30μm的粉体颗粒捕获率较高。试验研究表明,在螺旋转速为90 r/min,垂直下落管道吹风时,未添加离子风和添加0.6 m/s的离子风小麦粉平均荷质比分别为0.45 nc/g、0.33 nc/g;出料口上方吹风时,未添加离子风和添加0.6 m/s的离子风小麦粉平均荷质比分别为0.45 nc/g、0.34 nc/g。试验与仿真结果相一致;离子风在粉体充填包装时对荷电量存在显著影响,垂直下落管道吹离子风静电消除效率最高达到27%,出料口上方吹离子风静电消除效率最高达到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静电离子风 粉体充填包装 荷质比 螺旋输送 静电消除
下载PDF
基于风速概率分布与风切变指数的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3
作者 岳国华 杜志叶 +1 位作者 蔡泓威 修连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07-2915,共9页
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下方的离子流场是电磁环境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风速作为常见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在对地高度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速分布差异,而不是用过大裕度换取安全度... 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下方的离子流场是电磁环境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风速作为常见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在对地高度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速分布差异,而不是用过大裕度换取安全度。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风速概率分布与风切变指数的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待计算地区的风速数据构建Weibull风速概率分布函数模型,选择风速数据在95%以内的最大临界风速作为参考值,考虑风速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根据风切变指数计算场域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分布,作为离子流场计算中不同高度节点的风速输入量。结果表明,引入风切变指数后的离子流密度与合成电场强度误差分别下降了16.2百分点和3.8百分点,明显优于传统固定风速模型。并以昆明地区某±800kV直流输电线路为例,采用该方法进行了计算。该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考虑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风速影响,特别是在高海拔高风速地区,可为输电线路在合成电场安全限值下的对地高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离子流场 WEIBULL分布 风切变指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极结构对电流体运动的影响
4
作者 武磊 郭朋朋 +1 位作者 陈旭东 李庆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8-256,共9页
为了研究电极结构的变化对除尘器中电晕放电产生的二次流与主流一次流耦合后形成的流场以及电场分布的影响,设计了线-传统板与2种不同结构的线-开孔板极配方式.在建立电晕放电和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OMSOL软件模拟... 为了研究电极结构的变化对除尘器中电晕放电产生的二次流与主流一次流耦合后形成的流场以及电场分布的影响,设计了线-传统板与2种不同结构的线-开孔板极配方式.在建立电晕放电和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OMSOL软件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极配方式下的电除尘器通道内的电场与流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电极结构对除尘器内部近板电场及流场分布影响较大.新型开孔板的近板电场强度高于传统板,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离子风对除尘器通道内流场的扰动逐渐减小.结果同时表明孔结构能有效降低近收尘极板流速,在入口流速为0.5 m/s时,新型开孔板近板风速相比传统板分别降低了14.58%和15.62%,入口流速为1.0 m/s时,近板流速分别降低了19.94%和20.20%.这一结果表明新型开孔结构能有效减小收尘极板附近流速,减少二次扬尘,提高除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静电除尘 电极结构 离子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横风环境下空气负氧离子测量仪设计与优化
5
作者 胡斌 章为 曾松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99,104,共5页
为减少环境风引起的空气流量变化所导致的负氧离子浓度测量误差,在分析双轴圆筒轴式离子收集器内空气流量变化机理和不同防风结构的负氧离子测量仪在横风环境下的内流场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软件对各结构的防风... 为减少环境风引起的空气流量变化所导致的负氧离子浓度测量误差,在分析双轴圆筒轴式离子收集器内空气流量变化机理和不同防风结构的负氧离子测量仪在横风环境下的内流场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软件对各结构的防风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防风台结构的负氧离子测量仪设计,并通过CFD仿真确定了防风台的底角及高差比等关键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防风台的底角的最佳取值角度为50°,高差比的最佳取值为2.5。与其他防风结构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防风式离子收集器在横风环境下可使管内风速变化率减小49.7%以上,且收集区域内流速均匀,满足调节极化电压提高离子浓度测量精度的流体状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测量误差 离子收集器 防风结构
下载PDF
高海拔高风速情况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计算与测量研究
6
作者 蔡泓威 杜志叶 +3 位作者 修连成 岳国华 何靖萱 李恩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0,共9页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求解中,对于高海拔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传统算法计算时存在一定偏差,本文研究了高海拔条件对导线起晕场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风速分布规律模型,使用有限元法求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本文选择云广...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求解中,对于高海拔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传统算法计算时存在一定偏差,本文研究了高海拔条件对导线起晕场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风速分布规律模型,使用有限元法求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本文选择云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昆明段作为试验线路,通过试验测量了线路下方的地面合成电场与离子流密度;根据国标规定选择测量设备,并给出了试验中测量点的选择、测量设备布置以及数据采集的方式。据误差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风速对地面离子流场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高海拔与高风速条件下地面合成电场与离子流密度有超过安全值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合成电场 高海拔 高风速
下载PDF
圆柱形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过程中的应力分析
7
作者 陈敬宜 王根伟 +2 位作者 宋辉 雷建银 吴桂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卷绕是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稳定,卷绕过程中不能产生弯折、褶皱,甚至断裂。电池型号不同,适合的卷绕方式不同,最适合的卷绕方式可以根据卷芯成品外半径来确定。首先,把电池卷绕层作为... 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卷绕是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稳定,卷绕过程中不能产生弯折、褶皱,甚至断裂。电池型号不同,适合的卷绕方式不同,最适合的卷绕方式可以根据卷芯成品外半径来确定。首先,把电池卷绕层作为薄膜材料,在卷绕张力的约束下对卷芯的本构方程进行分析,得到平面应变状态下卷芯内r处的环向应力分布函数和径向应力分布函数;进而得到卷绕n圈完成后,卷芯内任意r处的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根据卷绕张力的类型,对不同卷芯外半径下的环向应力进行算例分析,从而得到适合不同卷绕外半径的卷绕方式。随着卷绕外半径的不断增大,恒卷绕张力和锥度卷绕张力逐渐不适合电池卷芯的卷绕,因此提出了全新的抛物线型卷绕张力和复合型卷绕张力。动力电池卷绕完成后,电池卷芯经卷绕产生的应力相当于对电池施加的预应力,从而对动力电池的使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平面应变状态 应力分布 卷绕张力 环向应力
下载PDF
混合双电池充放电可再生储能系统优化设计
8
作者 李威 姚蔚杰 +1 位作者 吴逸凡 王重凯 《电气自动化》 202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与单一储能技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相比,混合储能技术可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储能在技术特性上的互补,满足各种技术需求。首先,根据充电/放电功率和能量容量进行电池系统设计;然后对混合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源和能量管理算法以及成本估算方法进... 与单一储能技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相比,混合储能技术可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储能在技术特性上的互补,满足各种技术需求。首先,根据充电/放电功率和能量容量进行电池系统设计;然后对混合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源和能量管理算法以及成本估算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使用风电场的充电/放电功率需求波形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所设计系统可以进一步降低建设混合储能系统的成本及电池的体积,降低了系统中的能量损耗,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ESS) 可再生能源 混合动力 锂离子电池 风电场 能量管理
下载PDF
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朱舒欣 何茜 +2 位作者 苏艳 崔国发 李吉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77,共12页
【目的】开展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研究,为空气负离子的理论研究和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依据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5—8月,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的3个不同地理位置、森林面积和周边环境... 【目的】开展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研究,为空气负离子的理论研究和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依据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5—8月,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的3个不同地理位置、森林面积和周边环境梯度的森林环境(远郊、近郊和城区城市森林),同时设置1个城区对照组进行NAIC差异比较,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NAIC与空气含氧量、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关系。【结果】(1)天然林的NAIC显著高于人工林;在人工林中,高郁闭度林的NAIC显著高于中郁闭度林。(2)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NAIC差异显著,远郊城市森林>近郊城市森林>城区城市森林>城区对照组。(3)森林环境产生NAIC的能力显著优于城市环境(无林地区)。(4)远郊和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而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区对照组的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5)远郊和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与空气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区对照组的NAIC与空气含氧量和温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远郊城市森林呈极显著正相关。(6)远郊城市森林的NAIC主要与相对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主要受空气含氧量、风速和温度影响;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市对照组的NAIC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结论】地理空间对NAIC有显著影响,即距离城市中心较远,森林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且集中连片对NAIC有正向影响,相关结果为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NAIC的环境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建议今后的研究综合考虑气象、林分、地形、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协同影响,深入探讨NAIC与各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含氧量 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
下载PDF
电晕放电电流体状态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庆 李海凤 +2 位作者 孙晓荣 张文月 王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9-2744,共6页
为了分析电晕放电过程中电流体的形成过程及放电空间的流体分布状态,采用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先在分析线板电晕放电伏安特性及极板处离子风分布变化的基础上确立了离子风速v与放电电压U之间的关系为v=(0.126... 为了分析电晕放电过程中电流体的形成过程及放电空间的流体分布状态,采用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先在分析线板电晕放电伏安特性及极板处离子风分布变化的基础上确立了离子风速v与放电电压U之间的关系为v=(0.126-0.0217U+9.418×10-4U2)×23.3,然后建立线板放电二维模型并在流场分析平台Fluent软件上利用动力风代替离子风的方法,根据放电电压与离子风速之间的关系,模拟不同电压下放电通道内的电流体的状态。模拟显示的不同电压下离子风在极板处的衰减结果与相同条件下该处的实验值具有很好的符合度,从而证明简化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确立的电压和离子风速关系的正确性。采取的实验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不仅简化了复杂的电流体流场问题,其结论也为除尘器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电流体 数值模拟 场强分布 离子风 动力风
下载PDF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法的正、负电晕放电下线-板式电除尘器内流场测试 被引量:23
11
作者 沈欣军 曾宇翾 +1 位作者 郑钦臻 闫克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57-2763,共7页
电除尘器(ESPs)内流场的变化对细颗粒物的捕集具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试了线–板式电除尘器模型内的流场。该电除尘器模型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放电极为2根不锈钢圆线且间距可调;示踪粒子为艾灸烟,一次流速约为0... 电除尘器(ESPs)内流场的变化对细颗粒物的捕集具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试了线–板式电除尘器模型内的流场。该电除尘器模型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放电极为2根不锈钢圆线且间距可调;示踪粒子为艾灸烟,一次流速约为0.5 m/s;流场测试平面垂直于收尘极和放电极的中心位置;分别施加正、负直流高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正、负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使得一次气流流速增大,最大增速分别可达0.6 m/s和0.7 m/s。当电压约为±30 kV时,2个放电极之间产生了4个涡旋;且电压越大,4个涡旋分布越均匀对称;较大的放电极间距更利于4个涡旋的形成。这些涡旋的存在会严重阻碍电除尘器内细颗粒物的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电晕放电 离子风 电流体流 流场 粒子成像测速法 示踪粒子 艾灸烟
下载PDF
高速载气及离子风对粉尘粒子预荷电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谷建龙 杨波 +1 位作者 薛晓红 孙健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采用线板式电晕放电结构,对通过放电通道的高速粉尘粒子载气实施电离,使粉尘预荷电后,迅速流向电收尘器的收集区.结果表明,离子风速对粉尘预荷电影响甚微,而决定于电场强度和载气速度的大小,所以预荷电区置于高流速的通风管道内,不仅有... 采用线板式电晕放电结构,对通过放电通道的高速粉尘粒子载气实施电离,使粉尘预荷电后,迅速流向电收尘器的收集区.结果表明,离子风速对粉尘预荷电影响甚微,而决定于电场强度和载气速度的大小,所以预荷电区置于高流速的通风管道内,不仅有利于提高预荷电效率,还可以减小除尘器的体积,降低除尘器的能耗及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高速载气 离子风 电晕放电 预荷电率
下载PDF
板-袋收尘极板对微细粉尘收集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庆 王利 +2 位作者 杨青 剧晓晨 殷宇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1-367,共7页
为提高静电除尘器对微细粉尘尤其是PM2.5的除尘效率,以PM2.5三大来源之一的建筑粉尘为研究对象,使用1种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来研究它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用除尘效率来表征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收集粉... 为提高静电除尘器对微细粉尘尤其是PM2.5的除尘效率,以PM2.5三大来源之一的建筑粉尘为研究对象,使用1种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来研究它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用除尘效率来表征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收集粉尘的中位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累积百分比等参数,研究了新型极板对离子风及收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提高放电电压不能提高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需考虑离子风对微细粉尘运动方式的影响;袋收尘极对微细粉尘具有较强的束缚作用,可以减弱离子风对收集到的微细粉尘的扰动,并且布袋良好的透气性也减弱了离子风在电场中所形成的螺旋结构流体的强度;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对所收集粉尘的累积百分比相对传统除尘器提高了12%~35%(对于PM2.5)及1%~43%(对于PM10)。因此,改变除尘器收尘极板的设计可以提高除尘器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粉尘 除尘效率 收集效果 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 中位径 体积平均径 面积平均径 累积百分比 离子风
下载PDF
高精度上流有限元法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沨 范竞敏 +3 位作者 李敏 梁艺丹 彭继文 吕建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067,共7页
在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下的电磁环境进行预测时,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的计算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多维非线性问题。在对剖分单元进行处理时,为了解决传统的有限元方法、上流有限元法采取线性假设与线性插值,存在计算量大、精度差... 在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下的电磁环境进行预测时,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的计算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多维非线性问题。在对剖分单元进行处理时,为了解决传统的有限元方法、上流有限元法采取线性假设与线性插值,存在计算量大、精度差、算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空间电荷密度插值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基于上流有限元方法对离子电流密度方程进行迭代求解。采用该算法对现场运行的±500 k V和±800 k V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进行了理论计算与现场实地测量,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提高计算的准确度。针对风速对双极离子流场影响的研究较少的情况,研究讨论了不同风速影响下的双极离子流场问题,得到了风速对双极离子流场地面最大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影响的规律,为新的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上流有限元 电荷密度 双极离子流场 风速
下载PDF
离子风与来流对平板协同散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立 杨兰均 +4 位作者 韩佳一 刘帅 詹唯 喻梦晗 郭胜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263-5270,共8页
研究有来流情况下线电极、针电极和针环电极对平板散热的散热效果,考察不同电极间距下,来流风速、外施电压对散热性能和能耗的影响,并对3种形式电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小于1.5m/s的来流与离子风同时作用时,一方面离子风能够在... 研究有来流情况下线电极、针电极和针环电极对平板散热的散热效果,考察不同电极间距下,来流风速、外施电压对散热性能和能耗的影响,并对3种形式电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小于1.5m/s的来流与离子风同时作用时,一方面离子风能够在加热平板表面引起局部湍流,提高局部换热能力;另一方面来流将热量及时运输走,进一步增强换热,二者协同可以使换热系数达到60W/(m^2·℃)以上,是自然对流散热的3.5~4.5倍。与线电极和针电极相比,针环电极结构的散热器散热效果更好,并且能耗相对更低,其原因在于针环电极的高压环能够增强放电电极到接地平板之间的体积力大小,有利于增强离子风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来流 散热 针环电极 体积力
下载PDF
电极结构对离子风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庆 侯雪超 +3 位作者 张文婷 杜云鹏 何寿杰 张晓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34-4340,共7页
为研究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流场分布以及微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采用线–板放电装置及2种不同结构的线-孔板放电装置,在分析电晕放电是空间电场分布和射流口入射风速分布的基础上,对放电空间流场网格分布细化,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 为研究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流场分布以及微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采用线–板放电装置及2种不同结构的线-孔板放电装置,在分析电晕放电是空间电场分布和射流口入射风速分布的基础上,对放电空间流场网格分布细化,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电极间结构下离子风的流场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接地极板附近的流场状态。模拟结果表明:电极结构及极配方式是影响离子风流场分布的主要因素。孔板结构消弱了离子风在孔板附近的风速,且电晕极正对孔板开孔圆心的配置时消弱作用最为明显。在线-孔放电结构中,离子风将带动颗粒物进入孔板与接地板形成的密闭空间,该部分粉尘将直接被收集,证明了通过改变电极结构有利于改善离子风对粉尘收集的负面影响,有效提高对微细粉尘、低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达到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流场 大气颗粒物污染 超低排放 孔板结构
下载PDF
长芒刺电除尘器收尘性能及离子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向晓东 刘新敏 张国权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2,共4页
通过长芒刺电除尘器与普通线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性能比较,认为长芒刺电晕极所产生的较强离子风是导致长芒刺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建立芒刺尖到接地极板间的电场分布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悬挂小球法测定离子风的试验方法。通... 通过长芒刺电除尘器与普通线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性能比较,认为长芒刺电晕极所产生的较强离子风是导致长芒刺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建立芒刺尖到接地极板间的电场分布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悬挂小球法测定离子风的试验方法。通过采用滑石粉、石膏和塑料3种材料的小球对离子风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芒刺尖到收尘极板中部场强为2~4kV/cm范围内,离子风速约为2~6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芒刺 离子风 电除尘器 除尘性能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离子流量反演太阳风参数与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馨悦 张爱兵 +4 位作者 孔令高 张贤国 任琼英 王世金 H.Rème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嫦娥一号卫星(Chang’E.1)上搭载的两台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A/B)是国际上首次在200km极月轨道观测等离子体环境的探测仪器.SWID—A/B的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附近等离子体与月球的相互作用,获得月球附近的太阳风速度、密度和... 嫦娥一号卫星(Chang’E.1)上搭载的两台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A/B)是国际上首次在200km极月轨道观测等离子体环境的探测仪器.SWID—A/B的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附近等离子体与月球的相互作用,获得月球附近的太阳风速度、密度和温度.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的观测数据是各能量成分离子流量的直接反映,包含了太阳风离子的速度、密度和温度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离子流量数据反演太阳风速度、密度和温度的算法,并通过模拟太阳风离子注入探测器的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月球附近太阳风离子基本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太阳活动低年,空间环境扰动水平相对较低时,行星际太阳风运动到月球附近后依然保持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太阳风离子的速度和密度与在上游行星际空间时相近;太阳风离子的温度则比在上游行星际空间时高10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Chang’E-1) 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月球 太阳风 等离子体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与铜离子综合处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万涛 周舟 +2 位作者 冯兵 钱晖 何铁祥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4,共5页
变压器油中存在腐蚀性硫和铜离子会严重威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腐蚀性硫和铜离子综合治理这一技术难题,采用吸附法对变压器油进行脱除处理。结果表明:经过84 h吸附处理,油中铜离子含量从1.2 mg/kg降至0.2 mg/kg,介质损耗因数从1... 变压器油中存在腐蚀性硫和铜离子会严重威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腐蚀性硫和铜离子综合治理这一技术难题,采用吸附法对变压器油进行脱除处理。结果表明:经过84 h吸附处理,油中铜离子含量从1.2 mg/kg降至0.2 mg/kg,介质损耗因数从1.57%降至0.057%,体积电阻率从3.6×10^(10)Ω·m升至1.96×10^(12)Ω·m,总硫含量从550.1 mg/kg降至380.8 mg/kg,腐蚀性硫含量从51.6 mg/L降至18.1 mg/L。绕组绝缘电阻提高约3倍,吸收比恢复正常。处理过程对抗氧剂T501含量、水分、酸值、界面张力和击穿电压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铜离子 腐蚀性硫 绕组绝缘电阻
下载PDF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中的飞行控制系统快速原型设计与部署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志涛 聂博文 +1 位作者 郭林亮 祝明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0-707,共8页
利用风洞虚拟飞行技术可在风洞中开展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验证与评估研究。飞行控制子系统是虚拟飞行试验技术的核心,采用控制系统快速原型技术,可实现嵌入式实时飞行控制代码自动生成和快速部署,从而大幅降低飞行控制系统集成难度,有效提... 利用风洞虚拟飞行技术可在风洞中开展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验证与评估研究。飞行控制子系统是虚拟飞行试验技术的核心,采用控制系统快速原型技术,可实现嵌入式实时飞行控制代码自动生成和快速部署,从而大幅降低飞行控制系统集成难度,有效提高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效率。本文概述了Φ3.2m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组成和现状,详细介绍了基于该系统的飞行控制系统快速原型开发平台和部署方法,通过某飞机缩比模型全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和风洞虚拟飞行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型号飞行器风洞虚拟飞行试验飞行控制系统集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飞行 飞行控制系统 快速控制原型 全数字仿真 半实物仿真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