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treating high nitrate nitrogen organ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健 段送华 +1 位作者 陈垚 胡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68-373,共6页
The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was discussed in treating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refractory organic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 The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was discussed in treating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refractory organic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nularity of fillings,pH,volume ratios of iron-carbon and gas-water,and HR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The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has a good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refractory organic concentration when the influent TN,NH4+-N,NO3--N and BOD5/CODCr are 823 mg/L,30 mg/L,793 mg/L and 0.1,respectively,at the granularity of iron and carbon 0.425 mm,pH 3,iron-carbon ratio 3,gas-water ratio 5,HRT 1.5 h,and the removal rates of TN,NH4+-N and NO3--N achieve 51.5%,70% and 50.94%,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REMOVAL rate
下载PDF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reactor for aniline wastewater treatment:Parameter optimization,degradation pathways and mechanism 被引量:1
2
作者 Yanhe Han Han Xu +4 位作者 Lei Zhang Xuejiao Ma Yang Man Zhimin Su J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96-107,共12页
Aniline is a vital industrial raw material.However,highly-toxic aniline wastewater usually deteriorated effluent quality,posed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 safety.Therefore,this study reported a novel intern... Aniline is a vital industrial raw material.However,highly-toxic aniline wastewater usually deteriorated effluent quality,posed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 safety.Therefore,this study reported a novel internal circulation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ICE)reactor to treat aniline wastewater.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pH,aeration rate and iron-carbon(Fe/C)ratio on the removal rate of aniline and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This process exhibited high aniline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of approximately 99.86% under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reaction time=20 min,pH=3,aeration rate=0.5 m3·h^(-1),and Fe/C=1:2).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aniline removal rate.The Box–Behnken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hree main factor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time had a dominant effect on the removal rate of aniline.The highest aniline removal rate was obtained at pH of 2,aeration rate of 0.5 m^(3)·h^(-1)and reaction time of 30 min.Under option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aniline content of effluent was reduced to 3 mg·L^(-1)and the removal rate was as high as 98.24%,within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97.84%-99.32%)of the predicted values.The solution was treated and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were identifi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nd ion chromatography.The main intermediates were phenol,benzoquinone,and carboxylic acid.These were used to propos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aniline degradation in the ICE reactor.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provid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containing aniline and can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LINE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aste water DEGRADATION
下载PDF
Fe@Cu-Ni材料降解罗丹明B的机理与途径
3
作者 黄艳芳 丁鑫 +3 位作者 杨淑珍 蔡保刚 杜屹凡 韩桂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文章采用直接还原法制备了Fe@Cu-Ni微电解材料,并探究了其对罗丹明B(Rh B)的降解效果。采用SEM、XRD和XPS对Fe@Cu-Ni进行了表征,分析了Fe@Cu-Ni对Rh B的降解机理和降解路径。Fe@Cu-Ni的枝晶结构为电子传递和富集提供了发散路径,有利于... 文章采用直接还原法制备了Fe@Cu-Ni微电解材料,并探究了其对罗丹明B(Rh B)的降解效果。采用SEM、XRD和XPS对Fe@Cu-Ni进行了表征,分析了Fe@Cu-Ni对Rh B的降解机理和降解路径。Fe@Cu-Ni的枝晶结构为电子传递和富集提供了发散路径,有利于电荷转移。电子转移通道末端的Cu_(2)O和Fe与Ni掺杂对氧还原反应生成H_(2)O_(2)起着重要作用。由原位产生的H_(2)O_(2)催化生成的·OH是降解Rh B的关键活性物质。通过LC-MS/MS对Rh B的降解中间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Rh B的降解主要来自于·H和·OH的协同作用。当pH=2、Fe@Cu-Ni催化剂用量为0.5 g/L、Rh B初始浓度为20 mg/L时,Rh B的降解效率可达98.7%。该研究强调了Fe@Cu-Ni复合材料在消除染料残留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Fe@Cu-Ni 罗丹明B 降解路径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对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郝桂珍 范慧双 +2 位作者 徐利 熊晓莹 李振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9-185,共7页
为探究铁碳微电解原理对人工湿地系统中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得活性炭表面负载零价铁(Fe~0)材料,以填料不同投加配比,搭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小试装置,分别有1号纯砾石、2号砾石+3%铁碳、3号砾石+8%铁碳,观察每日进出水水... 为探究铁碳微电解原理对人工湿地系统中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得活性炭表面负载零价铁(Fe~0)材料,以填料不同投加配比,搭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小试装置,分别有1号纯砾石、2号砾石+3%铁碳、3号砾石+8%铁碳,观察每日进出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投加初期,2号与3号装置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显著,几乎可实现全部转化;填料表面Fe元素会伴随水流有一定损耗,且投加量越大损耗越高;两装置分别在18d和21d后出水水质达到稳定状态,硝态氮浓度稳定在11mg/L和13mg/L,略低于空白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纳米铁 微电解 反硝化 低碳氮比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去除黑臭水体中的总氮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东旭 刘相汝 +1 位作者 韩齐恒 林山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技术,研究了去除黑臭水体中总氮的问题.结果表明:(1)通过静态实验确定的最佳处理设计为,进水pH=3,m(Fe)/m(C)比为2∶1,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水力停留时间为120 min,沸石层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反应柱总的水力停... 采用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技术,研究了去除黑臭水体中总氮的问题.结果表明:(1)通过静态实验确定的最佳处理设计为,进水pH=3,m(Fe)/m(C)比为2∶1,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水力停留时间为120 min,沸石层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反应柱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60 min.(2)动态实验中NH_(4)^(+),NO_(3)^(-)和TN去除率分别保持95%,92%和90%左右,可持续处理300 h以上.(3)中试实验中TN,NO_(3)^(-)和NH_(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4%,91.85%和88.60%,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2%和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Fe-C微电解 天然沸石 总氮去除
下载PDF
铁碳芬顿耦合处理硫氰酸盐废水及其机理探究
6
作者 何茂林 岳正波 +3 位作者 詹欣源 张敏 徐武松 王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5,共8页
工业废水中硫氰酸盐是一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因难以降解等特性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文章通过将微电解与芬顿耦合,并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硫氰酸盐(SCN^(-))废水的高效处理。在微电解曝气量为1.5 L/min条件下,将pH值控制在3~4... 工业废水中硫氰酸盐是一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因难以降解等特性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文章通过将微电解与芬顿耦合,并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硫氰酸盐(SCN^(-))废水的高效处理。在微电解曝气量为1.5 L/min条件下,将pH值控制在3~4之间反应90 min,之后向出水中加入8 mL/L 30%H_(2)O_(2)溶液,磁力搅拌反应30 min,可使SCN^(-)浓度从508.3 mg/L降低至16.8 mg/L,去除率达到96.7%,继续反应至60 min可完全去除SCN^(-)。反应机理为:微电解产生的少量·OH将部分Fe^(2+)氧化为Fe^(3+),与SCN^(-)形成配合物Fe(NCS)_(6)^(3-),经氧化形成微量CN^(-),进一步矿化为NH_(3)和CO_(2)并挥发。芬顿阶段生成的大量·OH,将剩余CN^(-)及SCN^(-)全部氧化为CNO^(-),最终形成NO_(3)^(-)和N_(2)。该研究揭示了铁碳芬顿处理硫氰酸根的降解机制,为含硫氰酸盐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芬顿耦合工艺 硫氰酸根 工业废水 反应动力学 降解机制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参数优化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先宝 张敏婷 +3 位作者 冉家荣 张嘉禄 李享 张安龙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52,共8页
利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废纸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反应最佳参数条件,结合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三维荧光光谱、GC-MS对废水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的最佳处理条... 利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废纸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反应最佳参数条件,结合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三维荧光光谱、GC-MS对废水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3.0、填料添加量255 g·L^(-1)、反应时间120 min、曝气量0.9 L·min^(-1),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32.14%;响应面实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下计算的COD去除率最大预测值为34.57%,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三维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废纸造纸废水中腐殖酸类物质降解效果显著,GC-MS分析表明,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废水中二十烷的相对含量从原水的43.31%降低至4.79%,但同时会伴随有少量新污染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废纸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响应面分析 有机物污染物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8
作者 徐丽亚 许猛 +2 位作者 田启平 谢尚祺 陈晶晶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COD浓度高、含盐量高、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脱气塔+微电解+芬顿+混凝沉淀+蒸发+水解酸化+厌氧+缺氧+接触氧化+M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 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COD浓度高、含盐量高、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脱气塔+微电解+芬顿+混凝沉淀+蒸发+水解酸化+厌氧+缺氧+接触氧化+M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3)-N、TP、盐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94%、99%、99%,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 脱气塔 微电解 芬顿 蒸发
下载PDF
高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9
作者 王忠泉 《环境科技》 2024年第6期17-22,共6页
通过采用“Fe/C微电解+中和絮凝沉淀+电渗析”组合工艺分段处理高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进行研究发现,“Fe/C微电解+中和絮凝沉淀”在优化条件下,COD去除率达35%,ρ(BOD_(5))/ρ(COD)由0.1提升至0.31,盐的质量分数仍高达3%,电导率... 通过采用“Fe/C微电解+中和絮凝沉淀+电渗析”组合工艺分段处理高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进行研究发现,“Fe/C微电解+中和絮凝沉淀”在优化条件下,COD去除率达35%,ρ(BOD_(5))/ρ(COD)由0.1提升至0.31,盐的质量分数仍高达3%,电导率为60.81 mS/cm。对沉淀后上清液进行电渗析,淡室盐分质量浓度和电导率分别可降至5 g/L,0.25 mS/cm以下,COD去除率达14.2%,出水满足生化处理要求,浓水盐分质量浓度可提升至150 g/L。该工艺实现了高盐废水的有效预处理,为达标排放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电渗析 高盐 羟丙基纤维素
下载PDF
微电解协同氧化技术深度降解三氯乙烯和1,4-二恶烷复合污染
10
作者 贺妮 肖劲光 +2 位作者 冯闯 刘喜 肖武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98-104,共7页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污染物,具有密度大、迁移能力强、相对持久及生物难降解等性质,常见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存在TCE去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在大多数TCE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常发现有氯代烃稳定剂1,4-...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污染物,具有密度大、迁移能力强、相对持久及生物难降解等性质,常见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存在TCE去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在大多数TCE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常发现有氯代烃稳定剂1,4-二恶烷(1,4-D)的伴生污染且难以综合去除。当前,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青睐,是一种降解有机污染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研究以铁碳原电池(n ZVI/C)为活化剂,过氧化钙(CP)为增强剂,柠檬酸/过硫酸钠(CA/PS)为氧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微电解-氧化耦合技术体系(n ZVI/C/CP-CA/PS)探究水中高浓度TCE的降解。考察了不同修复体系类型、药剂投加比、间隔投放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降解TCE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耦合体系对TCE及1,4-D复合污染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为20℃,间隔时间为3h,活化剂n ZVI/C、增强剂CP与氧化剂CA/PS摩尔投加比为35∶0.5∶26的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μg/L的TCE经n ZVI/C/CP-CA/PS耦合体系处理6h后,出水浓度满足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Ⅳ类水要求,去除率接近100%。降解机制说明TCE在活性炭吸附及n ZVI/C/CP原电池的还原脱氯作用下优先发生部分降解,随后通过原电池及其产物进一步活化CA/PS氧化剂产生·OH和SO_(4)·^(-)等强氧化性自由基起到深度降解的目的,从而使TCE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且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该试验表明n ZVI/C/CP-CA/PS耦合体系对高浓度TCE的降解兼具高效及经济双重优势,并在TCE及1,4-D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助于推进该耦合体系在有机污染水处理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氧化 三氯乙烯(TCE) 1 4-二恶烷 有机复合污染 水处理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IC-AO工艺处理中药制药废水工程实例
11
作者 任盼林 凡俊虎 张淑珊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5期83-87,共5页
针对中药制药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的特点,设计采用铁碳微电解-IC-AO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中药制药废水的COD、BOD_(5)、SS、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从9437.5、1524.5、562.0、64.6、15.5 mg/L下降至285.0、86.... 针对中药制药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的特点,设计采用铁碳微电解-IC-AO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中药制药废水的COD、BOD_(5)、SS、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从9437.5、1524.5、562.0、64.6、15.5 mg/L下降至285.0、86.0、48.3、15.0、1.5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6.98%、94.36%、91.41%、76.78%、90.32%,出水稳定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化性 铁碳微电解 IC AO 中药制药废水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Fenton处理二硝基丙烷模拟废水研究
12
作者 石磊 邵玉霞 +2 位作者 陶俊亮 汪岩 谢一鸣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99-101,共3页
本文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处理二硝基丙烷模拟废水。首先,研究了单独铁碳微电解处理二硝基丙烷废水的效果,考察了铁催化剂的投加量、铁碳比对二硝基丙烷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次,考察了Fenton氧化技术中的H_(2)O_(2)投加量、FeSO... 本文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处理二硝基丙烷模拟废水。首先,研究了单独铁碳微电解处理二硝基丙烷废水的效果,考察了铁催化剂的投加量、铁碳比对二硝基丙烷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次,考察了Fenton氧化技术中的H_(2)O_(2)投加量、FeSO_(4)·7H_(2)O投加量对二硝基丙烷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最后,采用Fenton法进一步处理在铁碳微电解最优工况下的出水,考察了H_(2)O_(2)投加量、FeSO_(4)·7H_(2)O投加量对二硝基丙烷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微电解最优工况下的出水基础上,H_(2)O_(2)投加量为1500 mg/L、FeSO_(4)·7H_(2)O投加量为1.99 g/L。对比了三种工艺的COD去除率,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得出了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的可行性和高效性,COD去除率达到了98.5%,实现了二硝基丙烷废水的高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FENTON氧化 二硝基丙烷 预处理 工业废水
下载PDF
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MBBR组合工艺在溴阻燃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立伟 李永强 +1 位作者 侯凯 王泽佳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268-270,共3页
溴阻燃剂废水具有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废水毒性大、COD_(Cr)浓度高、B/C低、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处理难度大,采用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MBBR组合工艺对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代替原有的活性污泥工艺,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溴阻燃剂废水具有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废水毒性大、COD_(Cr)浓度高、B/C低、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处理难度大,采用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MBBR组合工艺对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代替原有的活性污泥工艺,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经组合工艺处理后溴阻燃剂废水的COD_(Cr)质量浓度由7 500 mg/L降到800 mg/L,COD_(Cr)去除率接近90%,去除效果明显,并且系统能够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说明该组合工艺在溴阻燃剂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芬顿 水解酸化 MBBR B/C
下载PDF
微电解技术对调相机站循环冷却水降垢杀菌作用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董锐锋 李夏 +4 位作者 伍阳雪 夏大伟 赵光金 王放放 胡玉霞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采用微电解方法处理调相机站循环冷却水,研究了微电解电流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冷却水硬度和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质硬度去除率与微电解电流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正相关。在电流密度为0.1 mA/cm^(2)的条件下,当水力停留时间从10 mi... 采用微电解方法处理调相机站循环冷却水,研究了微电解电流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冷却水硬度和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质硬度去除率与微电解电流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正相关。在电流密度为0.1 mA/cm^(2)的条件下,当水力停留时间从10 min增加到20 min时,循环水硬度去除率从1.39%提高到2.77%。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当电流密度从0.02 mA/cm^(2)增加到0.3 mA/cm^(2)时,循环水硬度去除率从0.2%提高到6.9%。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5 min,电流密度达到0.43 mA/cm^(2)时,杀菌率达到99.55%。试验表明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或者增加电流密度,杀菌效果相应地随之增强。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加在电极上的电流、电压及水样在装置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以达到合适的水质硬度去除率和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调相机站 循环冷却水 硬度 降垢 杀菌 防腐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芬顿-厌氧-好氧等组合工艺处理原料药废水的中试研究
15
作者 赵娟 李进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8期126-127,130,共3页
考虑到高浓度原料药生产废水具有高COD、高毒性、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单纯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很难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首先采用铁碳微电解和Fenton氧化工艺对原料药废水预处理,再通过厌氧-好氧-臭氧氧化等多级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经... 考虑到高浓度原料药生产废水具有高COD、高毒性、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单纯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很难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首先采用铁碳微电解和Fenton氧化工艺对原料药废水预处理,再通过厌氧-好氧-臭氧氧化等多级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经过多次中试试验,验证该组合工艺具有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出水水质的COD浓度可达到60 mg/L以下,并为实际工程工艺稳定运行提供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药生产废水 铁碳微电解 组合工艺 中试
下载PDF
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处理酸化压裂废水 被引量:28
16
作者 蒋宝云 李浩 +2 位作者 董国如 王宗廷 俞然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27-331,共5页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酸化压裂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废水的COD,试验中考察了微电解反应进水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以及联合Fenton工艺中废水的pH值、H2O2加入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工艺...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酸化压裂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废水的COD,试验中考察了微电解反应进水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以及联合Fenton工艺中废水的pH值、H2O2加入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工艺的优化条件:pH2.5左右,反应停留时间120min,铁碳质量比5∶1;Fenton反应的优化条件:微电解出水调pH4.0左右,反应时间75min,H2O(2质量分数为10%)加入量7.5ml/L,最终处理的出水COD去除率达64.8%,联合工艺的COD去除率比单一的微电解法提高了26.3%,为后续的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FENTON COD 酸化压裂废水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处理炸药废水 被引量:15
17
作者 顾炳林 钟梅英 +3 位作者 陈慧娣 张新喜 盛广宏 焦会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104,113,共5页
试验采用先铁炭微电解,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装置对稀释炸药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处理重氮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微电解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45min;Fenton试剂氧化反应pH为2,双氧水按0.5%的体积分数投加,COD去除率为... 试验采用先铁炭微电解,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装置对稀释炸药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处理重氮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微电解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45min;Fenton试剂氧化反应pH为2,双氧水按0.5%的体积分数投加,COD去除率为99.30%。处理还原废水最佳试验条件为:微电解进水pH为4,反应时间为75min;Fenton试剂氧化反应pH为4,双氧水按0.5%的体积分数投加,COD去除率为99.24%。两种废水试验时,Fe/C质量比均为1,Fenton氧化反应时间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废水 FENTON 微电解
下载PDF
微电解对不同结构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元祥 崔康平 +1 位作者 李湘凌 许为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69,共3页
采用微电解法研究了染料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脱色的难易程度从染料结构看,依次为偶氮型、蒽醌型>金属络合型>半菁阳型.在pH值为5.7—6.0,铁炭比为2∶1时,处理效果最好,对100mg.l-1的摸拟染料废水处理1h后,脱色率达... 采用微电解法研究了染料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脱色的难易程度从染料结构看,依次为偶氮型、蒽醌型>金属络合型>半菁阳型.在pH值为5.7—6.0,铁炭比为2∶1时,处理效果最好,对100mg.l-1的摸拟染料废水处理1h后,脱色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染料 废水
下载PDF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电解锰生产废水 被引量:12
19
作者 欧阳玉祝 沈扬 +2 位作者 李清平 李建华 许景明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用废铁屑为原料对电解锰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考察了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值对Cr6+ ,Mn2 + 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铁屑用量为 15 % ,废水pH值为 4 ,常温下反应 12 0min的条件下 ,Cr6+ ,Mn2 + 的去除率在 99.7%以上 ,总铬... 用废铁屑为原料对电解锰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考察了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值对Cr6+ ,Mn2 + 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铁屑用量为 15 % ,废水pH值为 4 ,常温下反应 12 0min的条件下 ,Cr6+ ,Mn2 + 的去除率在 99.7%以上 ,总铬去除率达 99.2 % .同时 ,将实验结果用于工厂废水处理运行 ,效果良好 ,Cr6+ 的去除率为 99.4 5 % ,Mn2 + 的去除率为95 .5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微电解法 电解锰生产废水 废水处理 锰去除率 铬去除率 混凝剂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染料生产废水 被引量:48
20
作者 罗旌生 曾抗美 +2 位作者 左晶莹 李昕 李福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70,共4页
本文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COD、高色度和高含盐染料生产废水;考察了原水pH、色度和COD浓度、传质条件对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电解法与絮凝法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处理液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 本文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COD、高色度和高含盐染料生产废水;考察了原水pH、色度和COD浓度、传质条件对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电解法与絮凝法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处理液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探索了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对染料废水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进水pH为1左右、接触时间为0.5h时,COD的去除率在60%左右,色度去除率大于94%;微电解法主要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和铁的絮凝作用去除COD和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 微电解 染料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