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freak waves due to three-dimensional island terrain in random wave 被引量:2
1
作者 Li Zou Aimin Wang +2 位作者 Zhen Wang Yuguo Pei Xiaolong Li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92-99,共8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carried out for waves passing an isolated reef terrain in a wave tank.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 representative and isolated reef terrain in the West Pacific is built. Random wave trains ...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carried out for waves passing an isolated reef terrain in a wave tank.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 representative and isolated reef terrain in the West Pacific is built. Random wave trains with various periods and wave heights are generated by a wave maker using the improved JONSWAP spectrum. It is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waveforms of freak waves. The freak wave factor Hm/Hs (where Hm is the maximum wave height of wave series, and Hs is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is analyzed in detail, in terms of the skewness, kurtosis and water depth,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ak wave height H& and skewness. The freak wave factor Hm/Hs is found to be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kurtosis, while larger H[x tends to be related with bigger skewness. The rapid variation of water depth, such as slope and seamount, contributes to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freak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ak waves random wave SKEWNESS and KURTOSIS THREE-DIMENSIONAL island terrain
下载PDF
2022年8月四川盆地持续性极端高温特征及不同模式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秋雪 冯良敏 +1 位作者 陈朝平 刘莹 《气象科技》 2024年第2期243-251,共9页
本文基于2022年8月四川盆地104站逐时温度、降水数据和1971—2021年历史同期数据,及EC、CMA-GFS、CMA-MESO模式的2 m气温预报等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了此次极端高温过程的特征及预报误差。结果表明:①2022年8月四川盆地极端高温... 本文基于2022年8月四川盆地104站逐时温度、降水数据和1971—2021年历史同期数据,及EC、CMA-GFS、CMA-MESO模式的2 m气温预报等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了此次极端高温过程的特征及预报误差。结果表明:①2022年8月四川盆地极端高温过程范围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有87.5%站最高气温超过该站历史同期极值,且高温最强盛时段较历史同期明显推后。②2022年8月最高气温分布为东高西低,最高气温与历史同期极值差分布则相反,其中最高气温随站点海拔增大而减小,而极值差则随站点海拔先增大再减小。另外,受热岛效应影响,极值差大值站点主要集中在龙泉山脉附近。③高温期间,最高、最低气温平均值高、距平大,且累计降水量和雨日数也明显低于历史同期。④相较而言,EC模式的预报优势主要在盆地低海拔地区。而CMA-MESO模式在盆地周边陡峭地形区域的平均绝对误差则更小。另外,EC模式预报的最高气温峰值出现时间更接近于实况,而CMA-MESO模式预报高温持续日数更接近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极端高温 模式预报偏差 复杂地形 城市热岛
下载PDF
2022年四川省复杂地形下持续性极端高温特征与模式误差分析
3
作者 周秋雪 冯良敏 +1 位作者 陈朝平 刘莹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2022年8月四川省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全省有74.8%的站点打破近70年历史同期极值。本文选取四川地区2022年8月逐时2 m气温实况站点和历史同期数据,结合EC、CMA-GFS及CMA-MESO模式的2 m气温预报数据,分析... 2022年8月四川省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全省有74.8%的站点打破近70年历史同期极值。本文选取四川地区2022年8月逐时2 m气温实况站点和历史同期数据,结合EC、CMA-GFS及CMA-MESO模式的2 m气温预报数据,分析了此次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及预报误差。结果表明:(1)受地形影响,最高气温极值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受热岛效应影响,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较多的站点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龙泉山脉附近;(3)3个代表站的最高气温平均值高、距平大、高温持续时间长,该时段的累计降水量明显低于历史同期平均值且降水日数显著偏少;(4)3个模式对于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最高气温,而最优模式的高温预报准确率仅39.1%;(5)EC模式的预报优势主要在盆地低海拔站点,CMA-MESO模式在陡峭地形区域的预报效果要优于EC模式;(6)对于最高气温出现日期预报,EC模式在盆地和攀西地区效果更佳,CMA-GFS和CMA-MESO模式在川西高原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2022 极端高温 陡峭地形 热岛效应
下载PDF
中国岛礁区热带气旋不同空间分辨率风场模拟比较研究
4
作者 胡晓 方伟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15,共15页
中国岛礁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受热带气旋灾害影响大。高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风场模拟有助于表达风速空间异质性,对面积相对较小的岛礁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岛礁分布、土地覆盖以及数字高程数据,按照1... 中国岛礁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受热带气旋灾害影响大。高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风场模拟有助于表达风速空间异质性,对面积相对较小的岛礁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岛礁分布、土地覆盖以及数字高程数据,按照1000、90和30 m分辨率风场模型模拟了中国岛礁区历史热带气旋风速,分地形类型对比分析了各分辨率下岛礁模拟风速大小的差异性,并比较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100 a一遇风速的差异。结果表明:1)30 m空间分辨率风速模拟准确率更高,模拟风速与8个站点实测风速的均方根误差为4.28 m/s,比90和1000 m模拟结果误差分别降低了0.08和1.04 m/s;2)不同空间分辨率模拟风速误差与地形类型相关,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90和1000 m模拟风速与30 m模拟风速的对比表明,平均风速模拟差异比例在山峰地形下分别为6.57%和7.61%,山谷地形下分别为21.28%和17.35%,峭壁地形下分别为22.85%和23.37%,且30 m模拟风速对于迎风坡与背风坡地形转换更敏感;3)对于100 a一遇热带气旋风速,30 m模拟风速会出现最大的风速值且空间差异更大。以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为例,1000、90、30 m分辨率下的模拟风速最大值分别为71.13、73.18和79.97 m/s,标准差分别为3.88、3.72和7.1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风场 空间分辨率 复杂地形 岛礁区 中国
下载PDF
海南岛沿海城镇化对海风锋推进影响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段懿轩 苗峻峰 冯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83,共18页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ARW(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Advanced Research WRF)(Version 4.0)对海南岛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典型海风锋个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通过设计局地城镇化的敏感性试验,重点分析了海南岛沿海城镇...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ARW(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Advanced Research WRF)(Version 4.0)对海南岛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典型海风锋个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通过设计局地城镇化的敏感性试验,重点分析了海南岛沿海城镇化对海风锋推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沿海城镇化造成的海风锋结构差异是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城镇下垫面的摩擦效应与城市热岛的增强阻碍海风向内陆推进,减弱了海风锋途经地区的降温增湿效应,造成海风锋位置相对滞后;而城镇化所引起的高海陆热力差异增强了海风风速及海风辐合,同时导致海风锋前的垂直上升气流和海风环流厚度也明显增强。海风锋发展不同时期,城镇化对海风锋的推进影响有所不同。海风锋发展初期,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推动作用与摩擦效应的阻碍作用相抵消,导致海风锋的推进无明显影响;海风锋发展强盛阶段,城镇化条件下内陆城市与非城市之间的热力差异有所增强,阻碍了海风锋向内陆推进,导致海风锋内陆渗透距离减小。不同天气条件下城市化对海风锋推进的影响有所不同,相比于晴空天气,多云天气下城市与非城市的热力差异稍强,加强了城市热岛效应对海风推进的阻碍作用,导致海风锋滞后距离稍远。此外,当土地利用类型更换为城镇后,净辐射与陆气间交换能量减少,导致其潜热通量显著减小,感热通量值变大,从而升高了下垫面温度,增强了海风的垂直上升运动,进而造成边界层高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锋 城镇化 土地覆盖变化 复杂地形 热带海岛
下载PDF
山地型海岛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三维量化研究——以宁波象山县南田岛为例
6
作者 钱雨萱 杜宇佳 许从宝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0期100-110,共11页
海岛聚落的形态反映了在独特人居环境下的组织方式和演化规律,其成长驱动因素仍需科学研究。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田岛的53个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其中山地聚落由于地形复杂性,展现了与平原聚落显著不同的竖向形态特征。然而,目前... 海岛聚落的形态反映了在独特人居环境下的组织方式和演化规律,其成长驱动因素仍需科学研究。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田岛的53个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其中山地聚落由于地形复杂性,展现了与平原聚落显著不同的竖向形态特征。然而,目前的研究普遍缺乏针对聚落三维形态的综合量化方法。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在传统聚落二维平面空间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竖向空间指标,构建了海岛山地聚落三维形态量化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了类型划分,深入探究了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因素对海岛山地聚落形态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聚落格局保护的空间发展策略,为海岛山地类型的乡村聚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聚落 山地地形 空间形态 三维量化分析 象山县南田岛
下载PDF
六旋翼无人机测风系统实测海岛地区风剖面
7
作者 黄斌 李昊 +1 位作者 董金爽 王相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研制了搭载超声风速仪的六旋翼无人机测风系统,对热带海岛地区近海岸、农业温室基地以及密集建筑群等典型地貌开展风场实测.结果表明:地面粗糙度指数、摩擦速度和地面粗糙度长度均随场地粗糙度增大而提高.近海岸风剖面可采用指数律或对... 研制了搭载超声风速仪的六旋翼无人机测风系统,对热带海岛地区近海岸、农业温室基地以及密集建筑群等典型地貌开展风场实测.结果表明:地面粗糙度指数、摩擦速度和地面粗糙度长度均随场地粗糙度增大而提高.近海岸风剖面可采用指数律或对数律模型,与我国规范A类、欧洲规范Ⅰ类地貌值均吻合较好,湍流强度明显小于现有规范值;温室基地风剖面符合指数律模型,风剖面和湍流强度与日本规范Ⅲ类地貌值吻合较好;密集建筑群风剖面符合指数律模型,且与美国规范B类地貌值吻合较好,湍流强度与日本规范Ⅳ类地貌值吻合较好.该研究验证了无人机测风的可靠性,为海岛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奠定基础,也为复杂地貌的风场观测、风环境评估与风能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岛地区 风速 湍流 地面粗糙度 六旋翼无人机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强台风“纳沙”引发的特大暴雨过程数值试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仁勇 闵锦忠 郑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3-761,共9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9月29 30日1117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并穿过海南岛北部引发的海南岛西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岛北部登陆西行的台风降水量分布呈五指山以北地区多、以南地区...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9月29 30日1117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并穿过海南岛北部引发的海南岛西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岛北部登陆西行的台风降水量分布呈五指山以北地区多、以南地区少的特征,而北面的强降水带又是西部多、东部少。12 km水平格距模拟的48 h降水量和逐3 h降水量与实况基本相符,台风登陆时间与地点误差也较小,路径和强度模拟效果均较好。对比控制试验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的24~48 h降水量发现,有地形时,海南岛西部地区24 h降水量普遍有50 mm以上的增幅,西部山区有150 mm以上增幅,西部山区主峰北侧有350 mm增幅。特别是强降水中心与西部主山峰紧密相连,地形的存在对台风"纳沙"在海南岛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增幅明显。但受五指山脉地形的阻挡,处于台风环流中西北气流背风坡的海南岛东南部地区降水量有50~150 mm的减幅。从低层中小尺度流场和垂直速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控制试验与零地形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五指山脉西部的地形可以增强低层扰动,有利于产生中尺度对流小涡,从而增加台风降水。王下乡的特殊地形对台风降水显著偏多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暴雨 数值模拟 海南岛 地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岛弧火山岩地体拼合基底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1
9
作者 王方正 杨梅珍 郑建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基底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和安山岩 ,并有部分英安岩和流纹岩。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幔标准化模式显示LREE弱富集 ,(La/Yb) N 变化于 1.9~ 5 .2 3之间 ,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亏损较明显 ,具俯冲带火... 准噶尔盆地基底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和安山岩 ,并有部分英安岩和流纹岩。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幔标准化模式显示LREE弱富集 ,(La/Yb) N 变化于 1.9~ 5 .2 3之间 ,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亏损较明显 ,具俯冲带火山岩的典型特征。Nd -Sr同位素分析表明 ,3个火山岩区的火山岩 εNd(0 )均为正值 ,(87Sr/ 86 Sr) i 较低 ,说明它们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Sm -Nd同位素单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 4 0 0~ 70 0Ma之间 ,反映俯冲沉积物的形成时代不早于 70 0Ma。玄武质火山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 3个火山岩岩区应分属不同的岛弧增生体系 ,原始地幔物质通过岛弧火山作用加入到地壳中 ,推测准噶尔盆地的基底由分属于周边的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和西伯利亚板块的年轻岛弧增生地体拼合而成 ,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历史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火山岩 岛弧地体 准噶尔盆地 地球化学 拼合 玄武岩 安山岩
下载PDF
台湾地形对1011号台风“凡亚比”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丽花 苏志重 +2 位作者 刘爱鸣 吴幸毓 廖廓 《暴雨灾害》 201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利用WRF-ARW 3.2.1模式,对台湾岛地形对2010年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的路径、降水及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台湾岛前,迎风坡地形低压作用使台风中心南落并出现逆时针打转;背风坡地形低压... 利用WRF-ARW 3.2.1模式,对台湾岛地形对2010年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的路径、降水及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台湾岛前,迎风坡地形低压作用使台风中心南落并出现逆时针打转;背风坡地形低压和台风西北侧台湾海峡出现弧状正涡度带,使台风进入台湾海峡时出现"V"型异常路径;台湾岛地形作用使台风西北侧水汽辐合和正涡度减小,而使其东侧、南侧水汽辐合和正涡度增加,台风出现西北弱、东南强的不对称结构和降水不均匀分布;台湾中部山脉地形对台风低层流场的阻挡抬升作用对台风降水具有明显的增幅作用,造成台湾岛降水分布呈南部、东部强而西北部弱的不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台湾地形 路径 降水
下载PDF
基于AVHRR和DEM的重庆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但尚铭 安海锋 +3 位作者 但玻 许辉熙 杨玲 陈刚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0-685,共6页
为研究复杂地形上城市热岛(UHI)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给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依据,使用重庆市2006年14个时相的NOAA/AVHRR(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改进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卫星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研究区域的亮温场... 为研究复杂地形上城市热岛(UHI)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给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依据,使用重庆市2006年14个时相的NOAA/AVHRR(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改进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卫星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研究区域的亮温场,并参照热力学概念和模型,根据当地高程,以海拔300m为基准高度将亮温场计算成位温场。结果表明:(1)计算后山脉、河谷处的温度场普遍改变;山脉植被对下垫面的降温作用明显;白天UHI范围较大,长江和嘉陵江河谷对UHI的切隔作用显著;夜间嘉陵江两侧的UHI趋为一体,范围缩小;(2)7月25~26日存在多个UHI中心,下午和凌晨最大强度分别为6.4℃和2.2℃,平均值分别为6.05℃和2.05℃,昼夜平均为4.05℃;(3)夏、秋季白天和夜间平均最大强度分别为5.23℃和3.29℃;(4)重庆UHI强度白天大于夜间,与成都的同类研究结果相同;但夏、秋季的平均最大强度为4.26℃,小于成都的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AA/AVHRR 数字高程模型 城市热岛效应 复杂地形 重庆
下载PDF
曹妃甸浅海人工岛工程海底泥沙冲淤 被引量:7
12
作者 褚宏宪 李强 +2 位作者 王文辉 史慧杰 刘晓东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6期37-43,共7页
浅海人工岛建设改变了周边海洋环境动力边界条件,引起周边海域泥沙冲淤变化。对卫星遥感数据和地形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研究区风浪、潮流、悬浮泥沙分析了海底地形变化原因,研究了周边海域的泥沙冲淤规律,并对淤积和侵蚀的程度... 浅海人工岛建设改变了周边海洋环境动力边界条件,引起周边海域泥沙冲淤变化。对卫星遥感数据和地形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研究区风浪、潮流、悬浮泥沙分析了海底地形变化原因,研究了周边海域的泥沙冲淤规律,并对淤积和侵蚀的程度进行了量化评价,提出可以对护岛潜堤进行优化设计,此研究对类似浅海人工岛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地形 潮流 泥沙 冲淤
下载PDF
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时空分布特征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静 苗峻峰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26-238,共13页
利用2012年海南岛沿海6个常规气象站、2个海岛站的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分别对全年以及不同季节内近地面风速大小、风速日变化以及风向频率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全年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速约在1.8~5.7 m/s之间,其中三亚... 利用2012年海南岛沿海6个常规气象站、2个海岛站的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分别对全年以及不同季节内近地面风速大小、风速日变化以及风向频率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全年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速约在1.8~5.7 m/s之间,其中三亚站风速最大,冬季高达6.5 m/s,大部分站点夏季风速最弱,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冬季;海南岛南部沿海风速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各站24 h风速基本呈现白天大、夜晚小的典型特征,由于所处地形、植被独特,三亚部分季节风速呈现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全年各站基本存在两个盛行风向,大部分站点近地面风向与南海季风的风向变化较为一致,夏季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各季沿海近地面风向南北部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小,随着季节转变,南部沿海盛行风转向最明显,东西部次之,北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 复杂地形 近地面 风速 风向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海南岛1:20万SOTER数据库的组织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成文 陈志诚 +1 位作者 陈鸿昭 赵文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就1:20万海南岛SOTER数据库的组织与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剖析了中尺度SOTER制图的原则与方法、属性数据的采集及组织管理思路等。在此基础上拟订了研究区制图单元指标体系,完成了研究区制图单元的区分与制图,构建了研究区1:20万S... 就1:20万海南岛SOTER数据库的组织与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剖析了中尺度SOTER制图的原则与方法、属性数据的采集及组织管理思路等。在此基础上拟订了研究区制图单元指标体系,完成了研究区制图单元的区分与制图,构建了研究区1:20万SOTER数据库,包括中心数据库与附属数据库。该研究在理论上对于发展与完善SOTER方法论体系、促进其推广与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践上对于促进海南岛土地资源的科学决策管理与持续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SOTER数据库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古亚洲南缘古生代岛弧带位置的讨论 被引量:29
15
作者 谢春林 杨建国 +2 位作者 王立社 王育习 王静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84-1600,共17页
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甘肃北山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雀儿山—英安山地区为一种与俯冲洋壳板块相关的岛弧带,它记录了古亚洲大洋向南缘东天山古陆系统下俯冲消减的整个地史过程"。主要依据:①该地区缺少古老基底陆壳;②发育于区内... 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甘肃北山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雀儿山—英安山地区为一种与俯冲洋壳板块相关的岛弧带,它记录了古亚洲大洋向南缘东天山古陆系统下俯冲消减的整个地史过程"。主要依据:①该地区缺少古老基底陆壳;②发育于区内的中奥陶世—泥盆纪不同时代地层中的火山岩和石炭—三叠纪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以钙碱性或TTG或埃达克成分系列为主要标志,揭示深部有消减洋壳板片或岩源的存在;③从中奥陶世和志留纪火山岩的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组合,到泥盆纪以安山岩、英安岩为主的流纹岩、玄武岩组合,至三叠纪马鞍山、小草湖中酸性侵入岩序列的部分高钾钙碱性岩石类型组合,反映古亚洲大洋在南侧消减带之上从一种不成熟岛弧到成熟岛弧和大陆边缘弧发育演化的过程;文章提出代表古亚洲大洋南缘消减带的实际位置应在雀儿山—英安山一线以北的蒙古境内,而北山岛弧带实属南侧东天山古陆陆缘增生地体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雀儿山 英安山地区 北山岛弧带 陆缘增生地体
下载PDF
台风期间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特征的卫星遥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德文 商少平 +1 位作者 商少凌 张文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利用1999-2005年QuikSCAT卫星遥感资料,对台风期间三种台风路径下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台风强度被不同程度低估,台风中心附近风向反演受降雨影响明显,但遥感海面风场的大致形态仍较为合... 利用1999-2005年QuikSCAT卫星遥感资料,对台风期间三种台风路径下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台风强度被不同程度低估,台风中心附近风向反演受降雨影响明显,但遥感海面风场的大致形态仍较为合理.地形对风场特征的形成有着显著作用,它导致了台湾海峡内大风(〉10m/s)天气提前出现、中央山脉两侧背风槽(或诱生低压)形成、中央山脉两端下风面“角流”形成等现象.海峡内大风天气是否提前出现与台风中心的位置有关.不同台风路径下,“角流”和背风槽的位置和范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风场 地形 台湾岛 台风 QUIKSCAT
下载PDF
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芙蓉 苗峻峰 王语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32,共18页
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研究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多云天气条件下的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地形辐射效应是考虑坡地辐射强迫后,辐射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云以及非均匀下垫... 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研究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多云天气条件下的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地形辐射效应是考虑坡地辐射强迫后,辐射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云以及非均匀下垫面间相互反馈的累积效应。其中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的使用使得温度的模拟更接近实际,对水汽的模拟也有一定改进能力,对风速、风向的改进效果不明显。考虑地形辐射效应后,海风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及风场的水平分布无显著变化,但局地海风以及海风对流云的位置和强度有较明显的改变。山区四周的海风环流结构和对流云的变化与坡地辐射强迫直接相关,考虑地形辐射效应后,山坡向阳面的海风有所增强,背阳面的海风减弱;向阳坡谷风减弱,背阳坡谷风增强;同时紧临海岸的山坡对海风的影响与岛上山坡对谷风的作用类似。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和海风对流云总体上有所减弱,其变化原因比较复杂。各向海风的强度变化最终会改变海风辐合线的分布,使海风潜在降水区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岛屿 复杂地形 坡度坡向短波辐射 海风环流 云水混合比
下载PDF
多云天气下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芙蓉 苗峻峰 冯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790,共13页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风演变特征。与少云海风日相似,多云海风日中全岛海风于12时开始形成,15时海风发展最为强盛,影响范围最广,18时全岛海风的辐合程度最强,海风辐合区是主要的潜在降水区域。对比山区与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发现,山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3—18时,而平坦地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5—18时。复杂的山地对海风环流结构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在山地地形动力阻挡和抬升作用下,海风环流变得更加清晰完整,间接延长了海风环流的维持时间;另一方面局地地形热力作用形成的谷风环流与海风几乎同时产生和消亡,两者汇合后,谷风的瞬间加强会引起海风锋锋消,瞬间减弱会引起海风锋锋生;两者同相叠加会使得海风环流结构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平坦地区的海风受到的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小,海风水平分布比较规则,海风环流垂直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方向海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岛屿 复杂地形 海风环流 云水混合比 海风对流
下载PDF
岛礁陡坡地形上波浪破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清君 孙天霆 王登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45,共4页
通过波浪水槽系列模型试验对岛礁地形上的波浪破碎位置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中将岛礁地形概化为向海陡坡与水平平台相连接的模型,研究3种陡坡(1∶1. 5、1∶3和1∶5)、3种相对水深(0. 1、0. 17和0. 24)下的波浪破碎位置。结果表明,波浪相... 通过波浪水槽系列模型试验对岛礁地形上的波浪破碎位置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中将岛礁地形概化为向海陡坡与水平平台相连接的模型,研究3种陡坡(1∶1. 5、1∶3和1∶5)、3种相对水深(0. 1、0. 17和0. 24)下的波浪破碎位置。结果表明,波浪相对破碎位置与Irribarren数、礁坪相对水深以及前坡坡度有关,且随Irribarren数和相对水深的增大而向岸侧移动,随坡度的变陡而向海侧移动。同时,也给出了波浪破碎位置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地形 波浪破碎 模型试验 陡坡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上城市热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梅学 陈长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7-124,共8页
用复杂地形上的三维边界层模式模拟了兰州市城关区的城市热岛,模拟得到的温度廓线和热岛强度与实测结果一致,模拟结果还显示了热岛的温度场和流场的三维结构.兰州市夜间热岛环流明显,地形山谷风对热岛环流有影响,热岛强度有明显的... 用复杂地形上的三维边界层模式模拟了兰州市城关区的城市热岛,模拟得到的温度廓线和热岛强度与实测结果一致,模拟结果还显示了热岛的温度场和流场的三维结构.兰州市夜间热岛环流明显,地形山谷风对热岛环流有影响,热岛强度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城市热岛的形成主要是天气尺度的地转风和城市热源、地形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地转风不变时,对热岛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人工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热岛效应 数值模拟 城市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