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脲酶催化尿素水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熙熙 邵爽 +2 位作者 雷群芳 方文军 林瑞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脲酶催化尿素的水解反应(尿素浓度147mmol·L-1,脲酶浓度3.0×10-7mmol·L-1,pH=7.0磷酸缓冲溶液)动力学,测定了该反应在298.15~318.15K温度范围内的反应速率常数kcat和米氏常数Km等动力学参数.结... 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脲酶催化尿素的水解反应(尿素浓度147mmol·L-1,脲酶浓度3.0×10-7mmol·L-1,pH=7.0磷酸缓冲溶液)动力学,测定了该反应在298.15~318.15K温度范围内的反应速率常数kcat和米氏常数Km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脲酶催化尿素的水解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机理;温度对kcat的影响遵循阿累尼乌斯方程,表观活化能为16.6kJ·mol-1;等温滴定量热法可有效地用于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是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酶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 酶催化反应 脲酶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晓环 童威 +2 位作者 邵爽 雷群芳 方文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用等温滴定热量计测定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DDHAB)的相互作用焓,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盐浓度等对相互作用焓的影响.BS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焓是静电作用、去水化作用、疏水作用和表面活性剂胶束... 用等温滴定热量计测定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DDHAB)的相互作用焓,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盐浓度等对相互作用焓的影响.BS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焓是静电作用、去水化作用、疏水作用和表面活性剂胶束化等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相互作用焓随表面活性剂浓度改变,在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区域分别出现吸热峰.加入NaCl可引起相互作用焓峰值及其位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法 牛血清白蛋白 表面活性剂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等温滴定微量热检测中样品预处理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洁 付强 玉延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9期72-74,共3页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在研究蛋白质与外源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时,优化样品的预处理,通过将蛋白质进行3次透析、准确定量蛋白质实际浓度、调控pH值和使用第3次透析缓冲溶液作为溶剂...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在研究蛋白质与外源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时,优化样品的预处理,通过将蛋白质进行3次透析、准确定量蛋白质实际浓度、调控pH值和使用第3次透析缓冲溶液作为溶剂,实现了"相对零背景"的反应系统。将未优化组和优化处理组样品所进行的IT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进行样品预处理的优化对获得有效的检测结果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 预处理 透析 定量 pH值调控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露 杨兴旺 +4 位作者 黄燕 张岐 吴静波 曹本男 张小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6-429,共4页
通过酰化反应将窄分子量分布的低聚壳聚糖(CSn,n=6,8,11)引入到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中得到新型配体,再与Mn2+配位得到3种顺磁性Mn(Ⅱ)基配合物,其结构用IR、元素分析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仪(ICP-AES)进行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纵向弛豫... 通过酰化反应将窄分子量分布的低聚壳聚糖(CSn,n=6,8,11)引入到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中得到新型配体,再与Mn2+配位得到3种顺磁性Mn(Ⅱ)基配合物,其结构用IR、元素分析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仪(ICP-AES)进行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r1),结果表明,这类造影剂的弛豫率高于商业化医用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Gd-DTPA.通过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测定了功能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壳聚糖 弛豫率 等温滴定微量热(itc)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与胞外聚合物作用的热化学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静 张程程 +1 位作者 吉芳英 晏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58-3763,共6页
本研究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了胞外聚合物和磺胺类抗生素的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探索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胞外蛋白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强烈结合,结合过程由疏水相互作用驱动的熵作为主要驱动力.结合强度显著地受p H和离子... 本研究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了胞外聚合物和磺胺类抗生素的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探索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胞外蛋白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强烈结合,结合过程由疏水相互作用驱动的熵作为主要驱动力.结合强度显著地受p 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在pH为6.8的近中性条件下,EPS和SMZ的结合反应最有利,且构象变化最大.离子强度对EPS和SMZ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影响.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存在的EPS对抗生素的迁移转化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等温滴定微量热 磺胺二甲基嘧啶 PH值 离子强度
下载PDF
水稻RNA结合蛋白C3H12与RNA结合位点的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智东明 方涵 +2 位作者 陶虎 邓汉卿 王媛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5-1283,共9页
CCCH型锌指蛋白质C3H12是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质,它含有5个串联的CCCH锌指结构域ZnF1-5,形成2个紧密的锌指簇ZnF1-3和ZnF4-5。早期的研究发现,C3H12可能通过与mRNA结合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然而,与C3H12结合的mRNA类... CCCH型锌指蛋白质C3H12是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质,它含有5个串联的CCCH锌指结构域ZnF1-5,形成2个紧密的锌指簇ZnF1-3和ZnF4-5。早期的研究发现,C3H12可能通过与mRNA结合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然而,与C3H12结合的mRNA类型和他们的结合模式,并未通过实验得到证明。本文表达纯化了一系列C3H12截短及全长蛋白质,并合成了一些潜在RNA底物ARE9、ARE19及对照Random21。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确定了C3H12与富含腺嘌呤尿嘧啶单元(AU-rich element,ARE)mRNA底物的结合,并揭示了互作核心区域和热力学性质。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和微型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技术对ITC的结果进一步佐证。结果表明:(1)C3H12与ARE底物的相互作用是焓驱动的能量有利的(ΔG<0)特异性结合,结合比为1:1。(2)C3H12与ARE19的亲和力较ARE9更高(约2倍)。(3)C3H12中ZnF1-3在与ARE类底物的结合活性中发挥主导作用。(4)C3H12结构中的141个氨基酸残基的接头不直接参与和ARE底物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揭示的CCCH型锌指蛋白质C3H12与ARE底物结合模式,将为进一步在分子结构水平阐明C3H12与ARE底物结合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H型锌指蛋白质 RNA结合蛋白质 等温滴定量热法 荧光光谱分析 微型热泳动
下载PDF
喹啉双季铵盐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瑜 刘汉明 +2 位作者 陈静 金义杰 夏彩芬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6-21,共6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温滴定微量热法研究了喹啉双季铵盐(BZQN)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热力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ZQN具有显著的荧光,在DNA的作用下,BZQN的荧光发生明显的猝灭,并且猝灭常数(K...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温滴定微量热法研究了喹啉双季铵盐(BZQN)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热力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ZQN具有显著的荧光,在DNA的作用下,BZQN的荧光发生明显的猝灭,并且猝灭常数(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符合动态猝灭的特征;紫外可见光谱实验、热变性实验及圆二色谱结果均表明,BZQN与DNA主要发生嵌插结合,从而导致DN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等温滴定量热实验表明BZQN与DNA的结合位点数约为4,推测BZQN与DNA的结合是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双季铵盐 小牛胸腺DNA 光谱法 等温滴定微量热
下载PDF
力场/溶剂水模型对EGFRvⅢ抗原-MR1(scFv)抗体复合物的MM-PBSA计算精度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8
作者 任家毅 杨志伟 +8 位作者 郑念珏 李军旗 杨春龙 林淑健 杨冰 黄俊卿 廖化新 袁晓辉 欧仕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0-2076,共7页
以表皮生长因子Ⅲ型突变体(EGFRvⅢ)抗原多肽与其抗体(MR1)及其人源化突变体的复合物结构为出发点,采用分子动力学中的6种常用力场及3种常用溶剂水模型,分别对上述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10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力学和连续介质模型计... 以表皮生长因子Ⅲ型突变体(EGFRvⅢ)抗原多肽与其抗体(MR1)及其人源化突变体的复合物结构为出发点,采用分子动力学中的6种常用力场及3种常用溶剂水模型,分别对上述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10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力学和连续介质模型计算自由能(MM-PBSA),并在实验上利用等温滴定量热(ITC)仪测定了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通过在结构变化、能量变化及野生型与突变体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最佳的计算模型.对不同力场及水模型计算精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力学和连续介质模型的自由能计算 等温滴定量热 均方根偏差
下载PDF
噻吩紫精与六元瓜环及其环己基取代衍生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9
作者 孟迪 张昆 刘静欣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32-337,366,共7页
以噻吩紫精为客体,以六元瓜环(Q[6])、对称的环己基六元瓜环(Cy2Q[6])、四取代的环己基六元瓜环(Cy4Q[6])以及全取代的环己基六元瓜环(Cy6Q[6])等4种瓜环为主体,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温量热滴定等方法研究主客体分子的... 以噻吩紫精为客体,以六元瓜环(Q[6])、对称的环己基六元瓜环(Cy2Q[6])、四取代的环己基六元瓜环(Cy4Q[6])以及全取代的环己基六元瓜环(Cy6Q[6])等4种瓜环为主体,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温量热滴定等方法研究主客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客体分子与4种主体瓜环均形成稳定的包结物;4种主体分别与客体分子均形成包结比2∶1的包结物;Q[6],Cy4Q[6],Cy2Q[6]以及Cy6Q[6]与噻吩紫精主客体相互作用属于焓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基取代瓜环 噻吩紫精 主客体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氢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等温量热滴定
下载PDF
The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Ribose Binding Protein B (RbsB) Mediates Quorum Sensing Signal Uptake via Interaction with Autoinducer-2 Signals 被引量:1
10
作者 FAN Bolin PAN Lixia +6 位作者 WANG Zhongliang WANGKAHART Eakapol HUANG Yuchong YANG Dengfeng JIAN Jichang HUANG Yu WANG Be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85-1295,共11页
Understanding aquatic pathogen in sediments or aquacultural water is crucial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from soilborne and waterborne diseases.Quorum sensing(QS)was increasingly reported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 Understanding aquatic pathogen in sediments or aquacultural water is crucial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from soilborne and waterborne diseases.Quorum sensing(QS)was increasingly reported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because of their inherent roles in biofilm development,bacterial aggregation and so on.The widely QS signals was Antoinducer-2(AI-2),primarily involved to allow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species communication.However,the cellular components that mediate the response of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to AI-2 have not been fully characterized.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S.agalactiae indi-cated that its RbsB protein has similarity to Escherichia coli LsrB and 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RbsB proteins that bind AI-2.We hypothesized that RbsB protein mediates quorum sensing signal uptake via interaction with AI-2.To evaluate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RbsB on QS system,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GEX-6p-1-RbsB was constructed and RbsB protein was purified with GST-tag.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role of RbsB protein binding to DPD(AI-2 precursor dihydroxypentanedione),the systemati-cally throughput circular dichroism(CD)spectroscopy,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200(ITC200)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were employed.The high expression of soluble RbsB protein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33 kDa was obtained.The thermodynamics results(ΔH<0,ΔS<0,ΔG<0)with ITC determin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binding process between DPD and RbsB was exothermic and spontaneous,with hydrogen bonds and van der Waals forces as the main binding forces.Obviously,DPD can be more easily combined with RbsB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suggesting that RbsB was changed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DPD when the DPD concentration was between 0.8-1.0mmolL−1 and reaching the maximum binding amount.According to molecular docking,3 hydrophobic residues involved in DPD and RbsB protein stable binding were be found,and also hydrogen bonding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complex.RbsB efficiently inhibited V.harveyi bioluminescence induced by both S.agalactiae AI-2 and V.harveyi AI-2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However,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bsB may play a role in the response of S.agalactiace to A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RbsB protein circular dichroism(CD)spectroscopy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200(itc200) molecular docking
下载PDF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测定腐殖酸与不同含氧量碳纳米管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周超群 盛国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2,158,共7页
利用批次吸附实验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测定了碳纳米管(CNT)与腐殖酸(H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并研究了碳纳米管含氧量和离子强度的影响.批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腐殖酸的结合强度和平衡吸附量随碳纳米管含氧量的增加而降... 利用批次吸附实验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测定了碳纳米管(CNT)与腐殖酸(H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并研究了碳纳米管含氧量和离子强度的影响.批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腐殖酸的结合强度和平衡吸附量随碳纳米管含氧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证明了疏水作用力对二者的结合起了重要作用.ITC结果表明二者结合是放热反应,能形成稳定的CNT-HA复合物,加入腐殖酸后,体系的有序度增加,而负的熵变和焓变表明二者之间形成了氢键.以上结果有助于理解和研究腐殖质对碳纳米管在自然水体中迁移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腐殖酸 相互作用 等温滴定微量热 含氧量
下载PDF
Vapour and Solution Uptake Properties of Starch and Cellulose Biopolymers
12
作者 Leila Dehabadi Mohsen Shakouri +3 位作者 Carey J. Simonson Mohammad Arjmand Uttandaraman Sundararaj Lee D. Wilso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5期101-117,共17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gaining further insight on the role of hydration in adsorption processes of biopolymer/adsorbate systems using complementary method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calorimetry, ...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gaining further insight on the role of hydration in adsorption processes of biopolymer/adsorbate systems using complementary method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calorimetry, and solvent/vapour adsorption isotherms). Cellulose and starch-based materials were used as the adsorbents, whereas water (liquid and vapour), ethanol and p-nitrophenol (PNP)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the adsorbate systems. The biopolymer/water systems had higher uptake capacity overall, where starch materials showed higher uptake capacity than cellulose among the various solvents.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tructure of the biopolymers wa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ir uptake capacity, as evidenced by the enhance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starch over cellulose, along with higher uptake of amylose (AM) versus amylopectin (AP) in starch biopolymers. EMI results also confirmed that AM starch had higher adsorption toward water than ethanol. The textur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biopolymers were probed using dye adsorption (PNP at pH 8.5) in aqueous solution that showed parallel trends with water vapour adsorption isotherms.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 revealed that the heat of adsorption in AP differed from that of AM since the biopolymer tertiary structure governs the accessibility of biopolymer adsorption sites. The role of branching in AP and amorphous domains in AM/AP composites are inferr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hydration-driven allosterism known for such biopolymer/water vapour adsorp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polymers Water VAPOUR Adsorptio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Textural Properties P-NITROPHENOL (PNP)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
下载PDF
Advances in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s with ITC and DSC
13
作者 Dile Hilton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8-168,共1页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new details of the important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关键词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
原文传递
基于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的清开灵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鄢丹 陈龙虎 +5 位作者 冯雪 邱玲玲 闫琰 张萍 杜晓曦 肖小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17-222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揭示中西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新方法。方法以清开灵注射液为模式药,分别加入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简称葡糖液),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分别考察药物间相互作用,以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 目的建立一种揭示中西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新方法。方法以清开灵注射液为模式药,分别加入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简称葡糖液),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分别考察药物间相互作用,以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焓变(ΔH)、熵变(ΔS)判断溶合反应类型,通过对比不同注射剂混合前后化学指纹图谱特征信息对结果进行佐证。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与头孢唑肟钠滴定过程中测得|ΔH|>T|ΔS|,为焓驱动反应,且释放热量较大,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化学反应为主,内在物质发生改变。清开灵注射液与5%葡糖液溶合时|ΔH|<T|ΔS|,为熵驱动反应,且反应活性谱显示放热较少,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物理反应为主,活性成分仅被溶解稀释,未发生质变。上述结果也得到了化学指纹图谱的佐证。结论 ITC具有简便快捷、高灵敏度等优势,可用于清开灵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研究,也为其他中西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的相容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头孢唑肟钠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药物相互作用 等温滴定量热法
原文传递
基于等温滴定量热法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联合用药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红宇 马丽娜 +4 位作者 张萍 冯雪 肖小河 刘绍贵 张雅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893,共5页
为了能快速、灵敏、较全面反映中西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该文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为模式药,考察其分别与盐酸肾上腺素和5%葡萄糖注射液的相容性,以热力学参数吉... 为了能快速、灵敏、较全面反映中西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该文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为模式药,考察其分别与盐酸肾上腺素和5%葡萄糖注射液的相容性,以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焓变(ΔH)、熵变(ΔS)判断溶合反应类型,通过对比不同注射剂混合前后化学指纹图谱特征信息对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盐酸肾上腺素滴定过程中测得|ΔH|>T|ΔS|,为焓驱动反应,且释放热量较大,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化学反应为主,内在物质发生改变。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5%葡萄糖溶液溶合时|ΔH|<T|ΔS|,为熵驱动反应,且反应活性谱显示放热较少,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物理反应为主,活性成分仅被溶解稀释,未发生质变。ITC法可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研究,亦可用作其他中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容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法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研究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洁 玉延华 +2 位作者 朱平川 付强 胡炜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2-435,共4页
在模拟储存温度(25℃)和生理温度(37℃)条件下,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了人血清白蛋白与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探索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圆二色光谱实验检测到人血清白蛋白与盐酸... 在模拟储存温度(25℃)和生理温度(37℃)条件下,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了人血清白蛋白与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探索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圆二色光谱实验检测到人血清白蛋白与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相互作用后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这种构象变化在25℃~37℃区间内的温度依赖性不明显。ITC检测获得一系列有关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b)、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熵(ΔS)和焓(ΔH)。发现人血清白蛋白在与盐酸伪麻黄碱结合时,表现出比盐酸麻黄碱更好的活跃度。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的联用为建立一套快速药物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行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二色技术(CD)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 人血清白蛋白(HSA) 盐酸麻黄碱(EH) 盐酸伪麻黄碱(PH)
原文传递
圆二色与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检测3种微量元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洁 玉延华 +1 位作者 胡炜 付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3-417,共5页
在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与钙、镁、锌三种人体微量元素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圆二色检测到不同浓度Ca2+、Mg2+、Zn2+与HSA相互作用后二级结构存在差异,Ca2+、Mg2+的浓度比例变化对HSA二... 在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与钙、镁、锌三种人体微量元素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圆二色检测到不同浓度Ca2+、Mg2+、Zn2+与HSA相互作用后二级结构存在差异,Ca2+、Mg2+的浓度比例变化对HSA二级结构变化作用不大,但受到Zn2+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进而所进行的ITC实验获得了结合常数(Kb)、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熵(ΔS)和焓(ΔH)等一系列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信息,发现Zn2+-HSA表现出了更好的亲和力和结合稳定性。因此,对于重度或急症缺锌患者血液注射将比口服治疗获得更迅速疗效。验证了HSA是人体内是重要的Zn2+转运载体,而Ca2+、Mg2+在体内的转运并不以HSA为主,Ca2+、Mg2+与蛋白的结合方式相似。两种技术的联用为探索一套快速、高效的人体微量元素血液研究的系统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二色技术(CD)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 人血清白蛋白(HSA) CA^2+ MG^2+ ZN^2+
原文传递
基于等温滴定量热技术探究黄芩质量表征新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桐 张昊 +7 位作者 田学浩 王辉 任广喜 荆文光 徐冰 褚福浩 王鹏龙 雷海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969-3973,共5页
黄芩黄连药对水煎自沉淀现象已被广泛关注,产生自沉淀现象的本质是药对中酸碱性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形成难溶性分子复合物,本试验设计基于中药配伍后有效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将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 黄芩黄连药对水煎自沉淀现象已被广泛关注,产生自沉淀现象的本质是药对中酸碱性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形成难溶性分子复合物,本试验设计基于中药配伍后有效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将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应用于表征黄芩药材质量的可行性,建立以活性成分群为指标衡量药材质量的新方法。以不同批次黄芩药材(包括市售的3批黄芩药材和市场上常用做以次充好的黄芩苗)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TC分别测定黄连中代表性功效成分小檗碱(2.5mmol·L^(-1))与不同批次黄芩水煎液间相互作用能量值,将小檗碱滴定空白水溶液的能量变化(2.51μJ)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以小檗碱为标准物质,滴定不同批次黄芩水煎液中黄芩苷类成分的热量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芩A(-317.20μJ)、黄芩B(-292.83μJ)、黄芩C(-208.95μJ)、黄芩苗(-21.53μJ)。其中小檗碱滴定黄芩苗的热量变化显著低于3批黄芩药材。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黄芩苷计测定不同批次黄芩水煎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紫外测定结果显示,相同稀释条件的不同批次药材吸光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芩A(0.372)、黄芩B(0.333)、黄芩C(0.272)、黄芩苗(0.124),且黄芩苗吸光度显著低于前三组。ITC滴定与紫外测定结果相吻合,证明ITC能用于表征黄芩药材质量,基于ITC建立的以一类活性成分为指标评价黄芩药材质量的方法是简便、科学且可行的,此试验为构建更加全面、系统地表征药材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 分子相互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 黄芩 质量
原文传递
重组细菌多药外排泵AcrAB-TolC的转运功能和动态组装
19
作者 蒋嘉峰 肖澜 +2 位作者 谢浩 沈雷 陈自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17-4628,共12页
【背景】多药外排泵多以膜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外排泵的转运功能和组装过程对于细菌耐药性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多药外排泵耐药结节细胞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 family,RND... 【背景】多药外排泵多以膜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外排泵的转运功能和组装过程对于细菌耐药性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多药外排泵耐药结节细胞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 family,RND)的重要成员AcrAB-TolC复合体为对象,研究其转运活性和体外组装特性。【方法】基于大肠杆菌AcrAB-TolC复合体基因序列,分别构建含有acrA、acrB、tolC基因的重组质粒,表达和纯化复合体各亚基,利用荧光光谱、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等技术分析复合体及亚基的转运功能、亚基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装配。【结果】实现了AcrAB-TolC复合体各组分的表达和纯化(纯度>98%),证实表达有各组分的活细胞提高了对于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的转运活性,并发现群体感应效应信号分子N-hex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6-HSL)能够抑制AcrB、TolC对于EB的转运活性。ITC结果进一步证实了C6-HSL与AcrB、TolC的相互作用。ITC结果还显示AcrA分别与AcrB、TolC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而AcrB与TolC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在体外装配实验中观测到AcrAB-TolC亚基的单分子荧光强度随时间增加,证实了复合体亚基在膜上的动态组装过程。【结论】实现了AcrAB-TolC外排泵及亚基的表达和纯化,证实了AcrAB-TolC对底物的转运活性及与底物的相互作用,观察到AcrAB-TolC的动态组装过程。以上结果为研究多药外排泵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及抗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耐药结节细胞分化家族 AcrAB-TolC C6-HSL 等温滴定量热法 荧光 动态组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