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作为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定向成骨分化的细胞因子,观察过表达S100A6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用重组腺病毒AdBMP9与AdS100A6共感染C3H10T1/2细胞,随后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包括...以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作为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定向成骨分化的细胞因子,观察过表达S100A6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用重组腺病毒AdBMP9与AdS100A6共感染C3H10T1/2细胞,随后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包括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桥素(osteopontin,OPN)和钙盐沉积;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细胞化学、ALP染色、活性分析以及茜素红S染色;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的表达。过表达S100A6对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骨分化的早期指标Runx2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ICC法),对第7天的ALP和第18天钙盐的沉积也无明显影响(P>0.05);但是,能够引起第12天的OPN升高(P<0.05);同时,S100A6对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中的β-catenin水平的影响在第3、7天不明显(P>0.05),但在第12天时可致β-catenin水平下调(P<0.05)。过表达S100A6可促进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中OPN的表达,但对最终的成骨分化无明显影响。展开更多
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至今仍是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研究HCV感染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我们招募了62位研究对象,包括20位健康对照、42位HCV感染者。我们通过HCV主要的T...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至今仍是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研究HCV感染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我们招募了62位研究对象,包括20位健康对照、42位HCV感染者。我们通过HCV主要的T细胞免疫原非结构蛋白3(NS3蛋白)多肽库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同时,我们检测了研究对象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表明,HCV感染者外周血中仍持续存在针对NS3的特异性CD8^+T细胞和CD4^+T细胞。感染者血清中IL-6、IL-10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相关性分析显示,HC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泌IFN-γ和TNF-α的HCV特异性CD8^+T细胞水平及血清中IL-10水平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呈现正相关。本研究表明,HCV感染者体内针对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持续保持一定的水平,并且可能与病人的肝损伤有关,该研究对于了解HCV感染的细胞免疫特征及研发相应的免疫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至今仍是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研究HCV感染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我们招募了62位研究对象,包括20位健康对照、42位HCV感染者。我们通过HCV主要的T细胞免疫原非结构蛋白3(NS3蛋白)多肽库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同时,我们检测了研究对象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表明,HCV感染者外周血中仍持续存在针对NS3的特异性CD8^+T细胞和CD4^+T细胞。感染者血清中IL-6、IL-10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相关性分析显示,HC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泌IFN-γ和TNF-α的HCV特异性CD8^+T细胞水平及血清中IL-10水平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呈现正相关。本研究表明,HCV感染者体内针对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持续保持一定的水平,并且可能与病人的肝损伤有关,该研究对于了解HCV感染的细胞免疫特征及研发相应的免疫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