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置支架防止胆肠吻合口狭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云鹏 韩德恩 +2 位作者 王秋实 吴德全 汪鹰扬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对胆肠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制作白兔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模型,在吻合口处放置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并设不放支架组作对照。6个月后,将各组白兔处死,取胆肠吻合口处的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和...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对胆肠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制作白兔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模型,在吻合口处放置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并设不放支架组作对照。6个月后,将各组白兔处死,取胆肠吻合口处的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和立体学分析,并同时测定血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值。结果短期内外置支架能够防止胆肠吻合口狭窄。结论外置支架支撑作用能防止胆肠吻合口瘢痕过度增生,避免产生向心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支架 胆肠吻合 狭窄
下载PDF
改良型Y型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五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刚 司江涛 +5 位作者 韩新巍 焦德超 丁鹏绪 付明倜 李臻 马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自行设计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X线监视下,对5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置入... 目的探讨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自行设计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X线监视下,对5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置入5枚改良型Y型一体化内支架。结果内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所有患者置入内支架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胃肠道金属内支架能够一次性解除残胃-空肠吻合口区域狭窄,技术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 吻合口 狭窄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经PEG/J置管行肠内营养对SAP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龙飞 肖帅 +3 位作者 孙鑫国 李峰 龙建武 彭秀达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PEG/J)置管行肠内营养(EN)治疗SAP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SAP患者经不同途径EN治疗,其中20例采用PEG/J术置管(PEG/J组),23例采用鼻空肠管(鼻空肠管组),10例采用开放手术空肠造瘘(手术组)。对三组之间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PEG/J)置管行肠内营养(EN)治疗SAP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SAP患者经不同途径EN治疗,其中20例采用PEG/J术置管(PEG/J组),23例采用鼻空肠管(鼻空肠管组),10例采用开放手术空肠造瘘(手术组)。对三组之间的操作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导管相关肺部感染率、营养管留置时间和舒适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便恢复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导管相关肺部感染率及舒适度评分PEG/J组均低于其它两组;操作时间PEG/J较手术组短(P<0.05),较鼻空肠管组长(P<0.05);营养管留置时间PEG/J组最长(P<0.05)。结论采取不同途径行EN治疗SAP时,经PEG/J管较鼻空肠管及手术造瘘管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 鼻空肠管 手术空肠造瘘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童强 王国斌 +4 位作者 卢晓明 刘科 金钦文 肖勇 陶凯雄 《中国康复》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组(EN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输液治疗,并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指标。结果:①肠功能恢复时...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组(EN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输液治疗,并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指标。结果:①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治疗后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E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是一种可行的肠内营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腹部手术 空肠造瘘 预防性
下载PDF
腹部大手术术中预防性空肠造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元坤 韩晓东 张厚康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72-273,共2页
目的 评估腹部大手术术中预防性空肠造瘘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43例腹部大手术术中预防性空肠造瘘的病例 ,分析不同病种间实际效用的差异。结果 急性重症胰腺炎空肠造瘘使用率最高 ,为 87% (13 /15 ) ,... 目的 评估腹部大手术术中预防性空肠造瘘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43例腹部大手术术中预防性空肠造瘘的病例 ,分析不同病种间实际效用的差异。结果 急性重症胰腺炎空肠造瘘使用率最高 ,为 87% (13 /15 ) ,上消化道肿瘤、胆道门静脉高压症的效用差 (分别为 5 /12 ,5 /11)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如将其他 3组的总和与胰腺炎组比较 ,P <0 .0 5 ;复合伤效用为 3 /5 ,与胰腺炎组相比 ,P >0 .0 5。结论 对腹部大手术的术中预防性空肠造瘘 ,应结合疾病、病人和术者三方面的因素 ,如单从病种角度来讲 ,重症胰腺炎应该考虑 ,复合伤适当考虑 ,上消化道肿瘤和胆道大手术胆汁外引流病人 ,酌情而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空肠造瘘 预防性 效果
下载PDF
预见性思维在1例胎粪性腹膜炎行空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晓鹏 于克玲 +1 位作者 房爱春 宋琴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7期265-266,共2页
总结预见性思维在1例胎粪性腹膜炎空肠造口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此患者为临床中急危重患者,我们在术后运用预见性思维给予造口及伤口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未发生切口和造口相关的并发症,于术后10 d顺利出院。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 胎粪性腹膜炎 空肠造口 护理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
7
作者 张岚 《天津护理》 2002年第6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输注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空肠造...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输注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对护理要求高,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空肠造口 肠内营养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穿孔术后经空肠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巧霞 罗红英 徐建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穿孔术后经空肠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穿孔术后经空肠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穿孔术后经空肠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穿孔术后经空肠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后的WHOQOL量表得分(包括体重、躯体活动力、精神状态);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消化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支持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体重、躯体活动力、精神状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消化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穿孔术后经空场造瘘患者肠内的效果,有效改善机体的营养,从而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消化道穿孔术 经空肠造瘘 效果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静松 陈余 吕冬梅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9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30例作为对照组,空肠造口...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30例作为对照组,空肠造口的2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第8d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略低于对照组的13.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更为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且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是较佳的肠内营养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留置鼻空肠营养管 空肠造口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Whipple术后鼻空肠与空肠造口营养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贾世峰 闫丰 +2 位作者 朱红成 焦桂梅 刘博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比较Whipple术后经鼻空肠和空肠造口对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实施的Whipple术患者87例,按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分为经鼻空肠营养管组(47例)和空肠造口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 目的比较Whipple术后经鼻空肠和空肠造口对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实施的Whipple术患者87例,按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分为经鼻空肠营养管组(47例)和空肠造口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现呕吐、腹胀、咽部疼痛等不良情况,术后出现坠积性肺炎情况及胰肠吻合口漏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3、5 d血糖及血CL-、Na+、K+的浓度。结果空肠造口组患者呕吐、腹胀及咽部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经鼻空肠营养管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经鼻空肠营养管组(P<0.05)。2组胰肠吻合口漏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5 d的血糖及血CL-、Na+、K+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ipple术后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在减少术后出现呕吐、腹胀、咽部疼痛等不良情况和减少术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方面与经鼻空肠行肠内营养比较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住院费用,且住院时间、术后血糖及血电解质浓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PPLE术 空肠造口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