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自决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立群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从民族自决的发展历史出发,考察民族自决从观念到政治原则及其实践的过程,认为民族自决对外主要表现为主权,对内主要表现为人权。在殖民体系瓦解后,民族自决现实形式有了新发展,民族自治已不再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生活的全部,民族共治... 本文从民族自决的发展历史出发,考察民族自决从观念到政治原则及其实践的过程,认为民族自决对外主要表现为主权,对内主要表现为人权。在殖民体系瓦解后,民族自决现实形式有了新发展,民族自治已不再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生活的全部,民族共治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自治 中国
下载PDF
孔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姬明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9期74-81,F0003,共9页
"君臣共治"是孔子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孔子"君臣共治"的理想状态是有德之君举贤任能,在孔子的政治理想中,政治得以良好的运行必然由一个有德性的君主来引导,君主的"为政以德"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通过... "君臣共治"是孔子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孔子"君臣共治"的理想状态是有德之君举贤任能,在孔子的政治理想中,政治得以良好的运行必然由一个有德性的君主来引导,君主的"为政以德"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通过修身成德来获得人才,通过对人才的良好使用,达到君逸臣劳的"无为而治"。孔子"君臣共治"思想的现实选择中具有理想之境和末等追求两个层次,寻找任贤之主是孔子现实政治的理想之境,欲仕不义之主是"君臣共治"思想的末等追求。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存在有德之君,他只能理解现实政治,接受现实的政治境况,选择仕不义之主。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社会得到善治是君主和臣下配合的结果,臣下的努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君主的不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臣共治 政治理想 现实选择
下载PDF
整合社区优质资源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新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晖 何龙 《中外建筑》 201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国内老年化发展速度已超预期,迫在眉睫地需要对症下药,而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是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又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养老服务格局的大比重类型。本文将借助广州市海珠区有关社区层面的养老"大数据",更多地从&qu... 国内老年化发展速度已超预期,迫在眉睫地需要对症下药,而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是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又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养老服务格局的大比重类型。本文将借助广州市海珠区有关社区层面的养老"大数据",更多地从"自发—自增长—自运行"的角度去挖掘医养资源,试探讨社区优质资源融合的服务新模式。通过探索城市医养产业市场中各供给体间的平衡合作模式,促使进一步地加强城市社区治理力度,以包容地、可持续地发展理念,达到社区共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体 包容性增长 医养融合 新模式
下载PDF
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被引量:38
4
作者 朱伦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等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实践的考察,指出民族共治是与民族自治同时存在的事实,并通过对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理论和原理的论证与揭示,提出了“双向两层面民族共治”的命题。“双向共治”一是指参与管理,二是指接受管... 本文通过对中国等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实践的考察,指出民族共治是与民族自治同时存在的事实,并通过对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理论和原理的论证与揭示,提出了“双向两层面民族共治”的命题。“双向共治”一是指参与管理,二是指接受管理;“两层面共治”一是指国家层面的管理,二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层面的管理。民族共治是现时代民族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统一建设的必然和合理要求,它与民族政治民主和共和“三位一体”,是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生活的纲领性命题,而“自治”、“参与”等少数民族政治权利诉求和保障则属于子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共治" "两层面共治" 多民族国家 民族政治 民族自治 民族共治
原文传递
自治与共治:对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的宪政反思 被引量:19
5
作者 杜文忠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共8页
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与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有关 ,它是西方殖民时代后期的产物 ,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属于公民政治的范畴。从宪政的角度来讲 ,现代西方宪政理论也是在... 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与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有关 ,它是西方殖民时代后期的产物 ,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属于公民政治的范畴。从宪政的角度来讲 ,现代西方宪政理论也是在“公民政治”和“公民权利惟一”的理念上建构起来的 ,在其进行国家政治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将民族关系作为宪政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宪政理论上往往疏于研究。本文旨在从民族共治理论出发 ,揭示西方宪政理论中存在的误区和片面性 ,进而指出民族共治理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民族政治问题 ,而且也应当是多民族国家宪政的基本原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 西方 古典民族政治理论 宪政 公民政治 代议制 共治
原文传递
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 被引量:44
6
作者 朱伦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共18页
现代民族政治意义上的自治产生于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之间的暂时妥协 ,存在着排他性和从属性这一对难解的矛盾。中国等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生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治观念 ,实际已走上了民族共治的道路。民族共治有其必然性与合理... 现代民族政治意义上的自治产生于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之间的暂时妥协 ,存在着排他性和从属性这一对难解的矛盾。中国等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生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治观念 ,实际已走上了民族共治的道路。民族共治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它是“后自治”民族政治生活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与民族政治民主和共和“三位一体”的命题。当代民族政治理论应当以共治为核心思想进行构建 ,并赋予自治新的含义 :“民族政治性组织合法”加上“民族政治人格平等” ,应当成为自治的新概念 ,对此可以“当家作主”来界定 ;由这种新自治观出发 ,共治就是一个必然的结论 ,二者的关系也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民族共治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批判各种片面的和非理性民族政治观念的武器 ,而实践价值则在于它是建设多民族统一国家、实现民族关系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治理论 自治 共治 民族关系 民主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