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乐教”的发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齐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81,共19页
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乐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乐”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乐”指称人内心的愉... 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乐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乐”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乐”指称人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虽包含音乐却不特指音乐。明晰的“乐教”思想、完备的“乐教”体系及有效的“乐教”管理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虽不能说原始音乐歌舞对周代“乐教”没有影响,但二者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前者是服务于“通天”的巫觋文化,后者是落脚于“治民”的世俗文化。前者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在任何一个史前民族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后者的文化精神却只有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中才绽放异彩。如果说“制礼”乃“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那么,“作乐”则是用以协和万邦、融洽上下、调节情感的文化创制,其旨则在让周人这一“道德之团体”在宗法封建的制度环境下享有和谐生活与艺术感受,培育出快乐精神,以保周天下的长治久安。因此,“乐教”是礼乐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制度保障,培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向度和民族性格,故值得特别珍视和努力弘扬,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教 愉悦 音乐 周公 制礼作乐 快乐精神
下载PDF
卡通玩具的悦情功能与形象魅力塑造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谷丛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11期177-179,共3页
"悦情"是新时代特征赋予现代玩具的一大主要功能,这一功能对于现代卡通玩具形象设计的标准和方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现代玩具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静态卡通玩具形象设计为探讨内容,通过现代卡通玩具的"形象魅... "悦情"是新时代特征赋予现代玩具的一大主要功能,这一功能对于现代卡通玩具形象设计的标准和方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现代玩具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静态卡通玩具形象设计为探讨内容,通过现代卡通玩具的"形象魅力"能给人们带来"悦情"的功能特点,从而提出了现代卡通玩具"形象魅力"塑造的原则——"形神兼备"的观点。并从"表情"、"性格魅力"与"肢体动态"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达到卡通玩具"形神兼备"的艺术造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悦情功能 形神兼备 形象魅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