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tex angles effects in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axially crushed kenaf fibre-epoxy reinforced elliptical composite cones
1
作者 Mohamed Alkateb S.M.Sapuan +2 位作者 Z.Leman M.R.Ishak Mohammad Jawaid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27-335,共9页
Experimental quasi-static crush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format kenaf-epoxy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The work focused on the vertex angle's effects on energy absorption capab... Experimental quasi-static crush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format kenaf-epoxy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The work focused on the vertex angle's effects on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the vertex angles vary from 0° to 24° in 6 increments. The failure modes of the kenaf fibre epoxy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were observed utilising delegate photos taken during the quasistatic crushing test. Load-deformation curves and deformation histories of typical specimen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cone vertex angles on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absorption abilit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ellipticity vertex angle as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We concluded that the quasi-static axial crushing behaviour of elliptical mat laminated composite cones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ir structural geometry and the specific energy absorbed by the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with vertex angles of 6°, 12°, 18°, and 24°, which is more than an elliptical cone with the vertex angle of 0°(the elliptical tube) at any given deformation. However, the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 for the elliptical composite con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e., the more the angle increased, the more energy was absorbed. In this regard, an elliptical composite cone with a 24° angle exhibited the best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AF fibres Composite materials Elliptical cone vertex angle Collapsible Energy absorption
下载PDF
The Generalized Sine Theorem for Mixed Vertex Angle of Two Simplices and Applications
2
作者 WANG Wen YANG Shi-guo QI Ji-bing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15年第2期190-198,共9页
Some related problems of two n-dimensional simplices which are on an(n- 1)-dimensional hypersphere are investigated and a sine theorem of the k-dimensional mixed vertex angles which are defined in this paper is given.... Some related problems of two n-dimensional simplices which are on an(n- 1)-dimensional hypersphere are investigated and a sine theorem of the k-dimensional mixed vertex angles which are defined in this paper is given. This result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sine theorem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eneralized sine theorem, we present some new interesting geometric inequalities involving the k-dimensional vertex angles of each n-simplex and the k-dimensional mixed vertex angle of two n-simplices. These results can improve some rec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lex k-dimensional vertex angle k-dimensional mixed vertex angle the sine theorem geometric inequalities
下载PDF
The Paradigm of Surgical Ellipse Dimensions: Are the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to 4 and a Vertex Angle of 30&ordm;Correct?
3
作者 Tamara R. Tilleman M. M. Tilleman M. H. A. Neumann 《Surgical Science》 2013年第4期236-240,共5页
Background: It has been postulated that elliptical cutaneous excisions must possess a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to 4 and a vertex angle of 30o or less in order to be closed primarily without creating a “dog ear”. T... Background: It has been postulated that elliptical cutaneous excisions must possess a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to 4 and a vertex angle of 30o or less in order to be closed primarily without creating a “dog ear”. These dimensions became axiomatic in cutaneous surgery and have been taught in the apprenticeship model for years. The present article examines the validity of that paradigm. Methods: We collected data from two sources: ellips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57 cases);and elliptical excisions performed at the authors’ outpatient clinic (83 cases). The surgical ellipse lengths, widths, and vertex angl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to a mathematical formula used to generate a fusiform ellipse. Results: The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 4 was found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commended vertex angle of 30o. In fact, a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 4 determines a vertex angle of 48o - 63o. A 30o vertex angle is only feasible with long length-to-width ration of about 7.5. Conclusions: The paradigm that surgical ellipses should have a vertex angle of 30o with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 4 is incorrect. Evidence from actual surgical practice and from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shows that either the length-to-width ratio must be larger than 3 - 4 or the vertex angle must be larger than 30 deg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liptical EXCISION Length-to-Width RATIO of 3 - 4 30o vertex angle
下载PDF
Symmetry Violation of Time Reversal in Third Order Vertex Angle Renormalization Process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4
作者 Xiaochun Mei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is invariable under time reversal. However, the proof of time reversal symmetry in quantum theory of field has not considered the effects of high or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is invariable under time reversal. However, the proof of time reversal symmetry in quantum theory of field has not considered the effects of high order perturbation normalizations. It is proved in the paper that when the renormalization effect of third order vertex angles process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symmetry of time reversal will be violated in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process. Because the magnitude order of symmetry violation is about 10–5, but the precision of current experiments on time reversal in particle physics is about 10–3, this kind of symmetry violation can not be found. The result reveals the micro-origin of asymmetry of time reversal and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famous irreversibility paradox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macro- materi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Theory of Field SYMMETRY Time Reversal T VIOLATIONS Normalization vertex angle PROCESS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六自由度装配序列规划下避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林峻 李坤全 +1 位作者 王旭辉 刘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358,共6页
由于六自由度机器人在装配序列规划中存在顶角叶片重力矩差难以保证、叶片重力矩分布不够均衡的问题,以至于避障过程中出现碰撞。为此,提出工业机器人六自由度装配序列规划下避障研究。通过分析六自由度机器人装配序列中,顶角叶片重力... 由于六自由度机器人在装配序列规划中存在顶角叶片重力矩差难以保证、叶片重力矩分布不够均衡的问题,以至于避障过程中出现碰撞。为此,提出工业机器人六自由度装配序列规划下避障研究。通过分析六自由度机器人装配序列中,顶角叶片重力矩差和叶片重力矩分布产生的干涉关系,将装配平稳性、方向调整次数及更换装配工具的频次作为约束条件,设置干涉关系矩阵和适应度函数,以判断装配序列方案是否达到最佳;在装配方案达到最佳后,通过离散化萤火虫算法获取六自由度机器人装配序列最优解;根据该结果检测六自由度机器人碰撞结果,并采用优化随机树节点扩展控制及扩展能力检测的改进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来对所得装配序列进行调整修正,实现工业机器人六自由度装配序列规划下避障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获取装配效率高、成本小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装配序列;可以快速规划出最佳六自由度机器人避障路径,有效地避开障碍物,且精度较高、误差较小、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角重力矩差 装配序列 六自由度 工业机器人 智能避障 萤火虫算法 RRT*算法
下载PDF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方案设计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荀士佐 《广东建材》 2024年第4期65-67,共3页
针对高层建筑剪力墙方案设计中的墙肢过长、结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结合某高层住宅楼项目,分析剪力墙的设计方案及工程应用。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影响建筑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抗震性能,应遵循均衡、连续、整齐的原则布置剪力墙,尽量将剪力墙... 针对高层建筑剪力墙方案设计中的墙肢过长、结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结合某高层住宅楼项目,分析剪力墙的设计方案及工程应用。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影响建筑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抗震性能,应遵循均衡、连续、整齐的原则布置剪力墙,尽量将剪力墙设计成T形、L形。在保证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对剪力墙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墙肢长度。有限元分析数据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剪力墙布置方案,最大顶点位移明显减小,层间位移角和层间位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各层的剪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住宅 剪力墙 有限元 顶点位移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一般三棱镜最小偏向角的实验条件
7
作者 俞轶帆 顾菊观 +1 位作者 周天佑 曹炳松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基于数学分析中求极值方法和导数性质,研究推导得到了一般三棱镜最小偏向角的条件,清楚地说明了偏向角最小时对应的条件与入射角、折射率和棱镜顶角的关系.应用Matlab得到关系曲线,从曲线得到一次导数为0对应的入射角、最小偏向角和二... 基于数学分析中求极值方法和导数性质,研究推导得到了一般三棱镜最小偏向角的条件,清楚地说明了偏向角最小时对应的条件与入射角、折射率和棱镜顶角的关系.应用Matlab得到关系曲线,从曲线得到一次导数为0对应的入射角、最小偏向角和二次导数的大小,同时给出了最小入射角对应的偏向角,对应折射率的棱镜最大顶角.应用Visio精准绘出了给定条件下的光线轨迹,从轨迹图中得到偏向角与相关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偏向角最小时对应的入射角与棱镜顶角、折射率有关,为实验或研究中要得到文献定义的偏向角和最小偏向角选择棱镜顶角、折射率参数提供理论依据,解决了教学和学习过程对于最小偏向角条件的理论分析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三棱镜 偏向角 最小偏向角 最小入射角 最大顶角
下载PDF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王建超 周世龙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1期1-6,58,共7页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是应用于船厂、工矿、军工等为克服恶劣天气而在场地不同位置设置的可移动棚式特种机械设备。由于该结构多在近海地区投入使用,且近海地区多是地震频发地带,所以对大跨移动式风雨棚进行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是...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是应用于船厂、工矿、军工等为克服恶劣天气而在场地不同位置设置的可移动棚式特种机械设备。由于该结构多在近海地区投入使用,且近海地区多是地震频发地带,所以对大跨移动式风雨棚进行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顶点最大位移角和位移延性比作为地震需求指标,并基于文献和文中定义的界限值法对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最终得到结构在不同极限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通过模拟研究得出:该定义界限值法的结构失效概率大于基于文献界限值的结构失效概率。对于大跨移动式风雨棚可以参考该界限值法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不同地震需求指标和相同PGA下,以顶点最大位移角为指标的结构倒塌概率(78.19%)略小于以位移延性比为指标的结构倒塌概率(78.59%),因此可以以位移延性比为首要考虑的指标,以顶点最大位移角作为对比指标为结构提供今后的震害预测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 地震峰值加速度 顶点最大位移角 位移延性比 基于性能地震易损性分析 地震需求分析
下载PDF
三棱镜最小入射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菊观 钱惠国 陆静珠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10,26,共3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棱镜偏向角与最小入射角的关系,并由MATLAB绘出最小入射角与棱镜顶角A、材料折射率n的关系曲线。
关键词 入射角 入射光束 出射角 出射光线 棱镜 顶角
下载PDF
三棱镜实验中入射点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惠国 陆静珠 顾菊观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4-56,共3页
 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和计算机进行模拟,对棱镜出射光线与入射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由MATLAB得到了入射点与棱镜顶角、材料折射率及棱镜底面边长关系的曲线图。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及使用棱镜光谱仪时,对入射光线的入射点是...  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和计算机进行模拟,对棱镜出射光线与入射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由MATLAB得到了入射点与棱镜顶角、材料折射率及棱镜底面边长关系的曲线图。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及使用棱镜光谱仪时,对入射光线的入射点是有一定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点 折射率 棱镜 顶角
下载PDF
苹果轻微机械损伤高光谱图像无损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金豹 尤笛 +2 位作者 汪国平 张政 门泽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4-2228,共5页
无损检测是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热点之一。苹果在采摘、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轻微机械损伤而影响其品质。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分别采集54个轻微损伤的“黄香蕉”与“烟台富士”苹果可见-近红外波段(400~1 000 nm)的图像,提取苹果损伤区域... 无损检测是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热点之一。苹果在采摘、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轻微机械损伤而影响其品质。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分别采集54个轻微损伤的“黄香蕉”与“烟台富士”苹果可见-近红外波段(400~1 000 nm)的图像,提取苹果损伤区域的均值波谱曲线,对其进行最小噪声分离变换和基于几何顶点端元原理提取端元波谱,计算损伤区域波谱和端元波谱的光谱角,构建了端元提取光谱角苹果轻微机械损伤检测模型。通过设定光谱角阈值分别检测“黄香蕉”与“烟台富士”苹果轻微机械损伤,并与MNF变换、PCA方法检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ESA模型检测苹果轻微机械损伤的精度最高,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94.44%和9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几何顶点 端元提取 光谱角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向量夹角的三角网格模型简化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国栋 许鹏 温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提出以顶点向量夹角为剔除准则,运用顶点去除方法进行网格简化的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每个网格顶点与其周围相邻顶点所形成的方向向量,然后根据方向向量的平均夹角来识别和简化网格中的平面区域,之后再以该顶点所处区域是否比较平坦为顶... 提出以顶点向量夹角为剔除准则,运用顶点去除方法进行网格简化的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每个网格顶点与其周围相邻顶点所形成的方向向量,然后根据方向向量的平均夹角来识别和简化网格中的平面区域,之后再以该顶点所处区域是否比较平坦为顶点去除限制条件,判断该顶点是否符合安全去除原则,这样可以保留特征顶点,进而保持物体的视觉特征.在顶点去除后,还需要对因此而形成的多边形进行三角形网格重建,以填补空洞.该算法在简化质量和简化速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向量 向量夹角 三角网格 网格简化 顶点去除 网格重建
下载PDF
气井涡流排液采气工具参数仿真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丹 颜廷俊 +1 位作者 谢双喜 姜丰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气井排液效果的影响,采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涡流排液采气工具进行了流场模拟。建模时采用雷诺平均假设下的N-S方程作为计算的基本方程,并采用RSM模型对N-S方程进行封闭,同时采用壁面函数处理壁面边界层的流场...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气井排液效果的影响,采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涡流排液采气工具进行了流场模拟。建模时采用雷诺平均假设下的N-S方程作为计算的基本方程,并采用RSM模型对N-S方程进行封闭,同时采用壁面函数处理壁面边界层的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涡流工具的顶角对整体流场影响较小,使用时仅需满足打捞头相关尺寸即可;减小螺旋角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同时减小螺旋角会大幅增加压力损失,因此选取螺旋角为70°;内柱直径为45 mm时有利于气、液两相的分离;最好选用1.50倍导程,倍数过大时会增加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排液 气井 数值模拟 螺旋角 导程 顶角
下载PDF
关于单形k级顶点角的一类几何不等式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世国 王庚 《数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本文获得关于单形k级顶点角的一类几何不等式,它包含并推广了[3]、[4]。
关键词 单形 顶点角 二面角 体积 几何不等式
下载PDF
三棱镜顶角成像之剖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超 魏杰 +2 位作者 芮继刚 龚志澄 林泽玲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对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中观察到的顶角成像进行了剖析 ,并指出它的简单应用 .
关键词 望远镜 三棱镜 顶角 底角
下载PDF
新型环孔雾化喷嘴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麦群 王迪功 《粉末冶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2-275,共4页
设计了一组多次聚焦环孔喷嘴,并进行了小批量雾化试验。结果表明,就细粉收得率而言,双聚焦喷嘴高于单聚焦喷嘴。三次聚焦喷嘴高于双聚焦喷嘴,四次聚焦喷嘴效果最好。在相同的压力下,四次聚焦喷嘴所得粉末的平均粒径d50为150... 设计了一组多次聚焦环孔喷嘴,并进行了小批量雾化试验。结果表明,就细粉收得率而言,双聚焦喷嘴高于单聚焦喷嘴。三次聚焦喷嘴高于双聚焦喷嘴,四次聚焦喷嘴效果最好。在相同的压力下,四次聚焦喷嘴所得粉末的平均粒径d50为150μm,而单聚焦喷嘴所得粉末的d50为36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 喷嘴 喷射顶角 聚焦
下载PDF
锥形PDC齿犁切破岩受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孙源秀 邹德永 +1 位作者 侯绪田 豆宁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6,共4页
鉴于锥形PDC齿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的现状,设计了锥形PDC齿,通过单齿破岩试验分析了锥顶直径、切削角、吃入深度和岩石硬度等主要参数对锥形PDC齿受力的影响,同时将锥形PDC齿受力与常规PDC齿进... 鉴于锥形PDC齿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的现状,设计了锥形PDC齿,通过单齿破岩试验分析了锥顶直径、切削角、吃入深度和岩石硬度等主要参数对锥形PDC齿受力的影响,同时将锥形PDC齿受力与常规PDC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吃入深度下,锥形PDC齿所受的轴向力和切向力均随锥顶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说明锥形齿越尖锐,吃入岩石的能力越强;在钻进花岗岩、大理岩和石灰岩时,切削角为15°时的轴向力最小,吃入岩石能力最强;在吃入深度相同的情况下,锥形PDC齿所受轴向力和切向力都小于常规PDC齿,锥形PDC齿的破岩方式为犁切破岩。研究成果对研制高效破碎硬地层的新型PDC钻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PDC齿 犁切破岩 切削角 锥顶直径 吃入深度 岩石硬度
下载PDF
关于质点组几何不等式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庚 杨世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19-524,共6页
应用张景中与杨路获得的关于质点组的一类几何不等式,得到关于单形顶点与二面角的一类几何不等式、垂足单形不等式。
关键词 单形 体积 顶点角 距离 质点组 几何不等式
下载PDF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体操的落地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士荣 贾宏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3-85,共3页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 ,以后空翻和前空翻类落地为例 ,分析了体操的落地动作的理论根据 ,即落地站稳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平衡站立时的平衡角的大小 ;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是合外力矩能量小于最大限度的恢复能量 ,且合外力不等于零 ;落地时人体本身...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 ,以后空翻和前空翻类落地为例 ,分析了体操的落地动作的理论根据 ,即落地站稳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平衡站立时的平衡角的大小 ;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是合外力矩能量小于最大限度的恢复能量 ,且合外力不等于零 ;落地时人体本身的缓冲和垫子的缓冲 ;落地顶角的大小应当与重心抛物线与地面的夹角相等。由此对落地动作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 落地技术 生物力学 平衡角 落地缓冲 落地顶角
下载PDF
应变率效应对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传智 李爱群 +2 位作者 缪长青 乔燕 左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为了更真实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应该考虑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影响。600 MPa级高强钢筋作为新一代建筑钢材,尚无考虑应变率效应影响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首先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600 MPa级高强钢... 为了更真实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应该考虑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影响。600 MPa级高强钢筋作为新一代建筑钢材,尚无考虑应变率效应影响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首先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600 MPa级高强钢筋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600 MPa级高强钢筋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强度提高系数表达式,并利用OpenSees软件进行了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研究了应变率效应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得到提高,屈服强度最大提高11.5%,极限强度最大提高8.9%;随着所考虑的材料应变率增加,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框架结构最大顶点位移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地震波强度越强,应变率效应影响越大,而层间位移角减小幅值相差不大。研究成果可作为600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评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应变率效应 强度提高系数 顶点最大位移 层间位移角 抗震性能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