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作平 张嫚丽 +1 位作者 刘伟娜 毛知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85-587,共3页
从合欢花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法鉴定为:二十四烷酸(1)、二十八烷醇(2)、α-菠甾醇(3)、山奈酚(4)、槲皮素(5)、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7)。除二十四... 从合欢花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法鉴定为:二十四烷酸(1)、二十八烷醇(2)、α-菠甾醇(3)、山奈酚(4)、槲皮素(5)、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7)。除二十四烷酸以外,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α-菠甾醇 二十八烷醇 山奈酚-3-o-鼠李糖苷
下载PDF
荭草花提取物中5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9
2
作者 谢玉敏 杨武 +3 位作者 陆苑 郑林 陈思颖 黄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0-776,共7页
目的研究荭草花Polygonum orientale L.提取物中原儿茶酸、花旗松素、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山柰素-鼠李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在体肠灌流模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法测定这5种成... 目的研究荭草花Polygonum orientale L.提取物中原儿茶酸、花旗松素、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山柰素-鼠李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在体肠灌流模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法测定这5种成分质量浓度。结果这些成分对p H值均不敏感,可能不是药物转运蛋白P-gp的底物;原儿茶酸、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和山柰素-鼠李糖苷在高质量浓度下存在饱和现象;胆汁对原儿茶酸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山柰素-葡萄糖苷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结论荭草花提取物中这5种成分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而且小肠优于结肠,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花提取物 原儿茶酸 花旗松素 山柰素-葡萄糖苷 槲皮苷 山柰素-鼠李糖苷 肠吸收动力学 UP-LC-MS/MS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多穗柯提取物中4种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亚 金弘昕 +1 位作者 黄松 赖小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建立多穗柯提取物中根皮苷、3-羟基根皮苷、槲皮苷、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Dikma PLATISIL TM-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35%A→4... 目的建立多穗柯提取物中根皮苷、3-羟基根皮苷、槲皮苷、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Dikma PLATISIL TM-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35%A→40%A;10~40 min,40%A→80%A),流速:0.8 mL.min-1;柱温:室温2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根皮苷、3-羟基根皮苷、槲皮苷、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4~2.91μg(r=0.9998),0.82~16.48μg(r=0.9994),0.06~1.22μg(r=0.9999),0.05~0.9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9.5%,98.2%,97.3%(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适合于多穗柯提取物中4种黄酮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穗柯 根皮苷 3-羟基根皮苷 槲皮苷 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麻竹叶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唐浩国 郑卫东 陈宗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从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Ⅰ),芦丁(Ⅱ),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Ⅱ-Ⅰ),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Ⅳ)... 从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Ⅰ),芦丁(Ⅱ),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Ⅱ-Ⅰ),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研究 ^13CNMR 竹叶 黄酮类化合物 ^1HNMR 葡萄糖基 糖苷 山奈
下载PDF
骨碎补中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的NMR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双 韩立峰 +2 位作者 刘二伟 张祎 王涛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7,共8页
从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结合其理化性质,并通过ESI-MS,IR,1 H NMR,13 C NMR,1 H-1 H COSY,HSQC,HMBC等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鉴定化合物1和2分别为山奈酚-3-O-β-D-6″′-乙... 从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结合其理化性质,并通过ESI-MS,IR,1 H NMR,13 C NMR,1 H-1 H COSY,HSQC,HMBC等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鉴定化合物1和2分别为山奈酚-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苷及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苷,并对二者的1 H NMR化学位移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纠正了文献中C-5和C-9的归属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2D NMR 山奈酚-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苷 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苷 骨碎补 归属
下载PDF
舌叶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沈杰 蔡汶甫 +1 位作者 林鹏 张志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菊科紫菀属植物舌叶紫菀Aster lingulatus 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舌叶紫菀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运用不同的波谱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舌叶紫菀中分离纯化了25... 目的:研究菊科紫菀属植物舌叶紫菀Aster lingulatus 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舌叶紫菀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运用不同的波谱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舌叶紫菀中分离纯化了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烷(1)、木栓酮(2)、friedelan-4-α-methyl-3β-OH(3)、正三十烷醇(4)、紫菀酮(5)、β-谷甾醇(6)、豆甾醇(7)、菜油甾醇(8)、对羟基苯甲酸(9)、芦丁(10)、山柰酚(11)、异槲皮苷(12)、槲皮素(13)、芹菜素(14)、夏佛塔苷(1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6)、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7)、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8)、5-咖啡酰奎尼酸(19)、绿原酸(20)、3,5-二咖啡酰奎宁酸(21)、3,4-二咖啡酰奎宁酸(22)、4,5-二咖啡酰奎宁酸(23)、4-咖啡酰奎宁酸(24)、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25)。结论:化合物1~25均为首次从舌叶紫菀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叶紫菀 木栓酮 夏佛塔苷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3 5-二咖啡酰奎宁酸 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仙鹤草及委陵菜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钱斐 徐加兵 邱硕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4期674-677,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仙鹤草及近缘植物委陵菜提取物中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HPLC法,并比较两种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 C_(18)(250×4.6 mm,5μm),0.2%醋酸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仙鹤草及近缘植物委陵菜提取物中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HPLC法,并比较两种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 C_(18)(250×4.6 mm,5μm),0.2%醋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5%B~43%B;12~18 min,43%B~58%B;18~30 min,58%B~80%B;30~35 min,80%B~90%B;35~42 min,90%B~15%B;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分别在2.385~95.400μg·ml^(-1)、6.092~243.700μg·ml^(-1)、4.187~167.500μg·ml^(-1)和4.635~185.4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0.999 8、0.999 7、0.999 6)。仙鹤草中上述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7%(RSD=1.27%)、99.18%(RSD=1.26%)、99.38%(RSD=1.37%)和98.99%(RSD=1.66%),委陵菜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5%(RSD=1.31%)、98.83%(RSD=1.20%)。仙鹤草提取物中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分别为2.172 0 mg·g^(-1)、6.363 0 mg·g^(-1)、4.215 0 mg·g^(-1)和4.499 0 mg·g^(-1),而委陵菜提取物中仅能检测到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分别为5.248 0 mg·g^(-1)和5.757 0 mg·g^(-1),此二者含量均显著高于仙鹤草中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仙鹤草及委陵菜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委陵菜 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 汉黄芩素 木犀草素 芹菜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A new flavonoid glucoside from Cassia angustifolia 被引量:3
8
作者 Qiu Ping Wu Zhu Ju Wang +2 位作者 Li Ying Tang Mei Hong Fu Yan H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20-321,共2页
A new flavonoid glucoside with a known one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Cassia angustifolia. Based 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including MS, ^1H NMR, ^13C NMR, DEPT, ^1H-1HCOSY, HMQC, HMBC and NOSEY, their chemical s... A new flavonoid glucoside with a known one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Cassia angustifolia. Based 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including MS, ^1H NMR, ^13C NMR, DEPT, ^1H-1HCOSY, HMQC, HMBC and NOSEY,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as kaempferol-3-O-[(6'''-O-trans-sinnapoyt)-β-D-glucopyranosyl (1 → 6)]-β-D-glucopyranoside 1 and apigenin-6,8-di-C-glycoside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sia angustifolia Flavonol glucoside kaempferol-3-o-[ (6'''-o-trans-sinnapoyl)-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下载PDF
Two New Flavonol Glycosides from Knoxia corymbosa
9
作者 YuBoWANG ShuangXiMEI +5 位作者 YaoHuaWANG JingFengZHAO HaiYingREN JieGUO HongBinZhANG Liang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9期923-925,共3页
Two new flavonol glycosides (1 and 2) together with two known flavonoides (3 and 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Knoxia corymbosa willd. The structures of 1 and 2 were elucidated as kaempferol-7-O-α-L-arabi... Two new flavonol glycosides (1 and 2) together with two known flavonoides (3 and 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Knoxia corymbosa willd. The structures of 1 and 2 were elucidated as kaempferol-7-O-α-L-arabinosyl-3-O-β-D-6'-acetylglucopyranoside and kaempferol -7-O-α-L-arabinosyl-3-O-β-D-3',6'-diacetylglucopyranosid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oxia corymbosa flavonol glycoside kaempferol-7-o-α-L-arabinosyl-3-o-β-D-6'-acetylglucopyranoside kaempferol-7-o-α-L-arabinosyl-3-o-β-D-3' 6'-diacetylglucopyranoside.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分析荭草花提取物在H9c2心肌细胞中效应物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向文英 梅朝叶 +6 位作者 孙慧园 覃小丽 谢玉敏 巩仔鹏 郑林 李月婷 黄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95,共6页
目的:利用H9c2心肌细胞和UHPLC-Q-TOF-MS技术筛选荭草花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用心肌细胞选择性地结合荭草花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使细胞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采用Eclipse P... 目的:利用H9c2心肌细胞和UHPLC-Q-TOF-MS技术筛选荭草花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用心肌细胞选择性地结合荭草花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使细胞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采用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2 min,95%~79%A;2~5 min,79%A;5~6.5 min,79%~60%A;6.5~7.5 min,60%~55%A;7.5~9.5 min,55%~0%A;9.5~10 min,0%~95%A),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通过采用对照品比对及二级碎片离子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检测出荭草花提取物中可与心肌细胞结合的17个成分,采用对照品比对后,确定8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依次为原儿茶酸,儿茶素,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N-p-香豆酰酪胺,槲皮素和山柰酚。结论:通过分析心肌细胞破碎液中与活性细胞相结合的成分,筛选出了荭草花提取物中能与心肌细胞有相互作用的成分,为明确荭草花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TOF-MS 荭草花提取物 活性成分 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 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黄花草木犀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杰 王丽莉 +3 位作者 周鑫堂 袁久志 张铁军 刘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花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花草木犀70%乙醇渗漉液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 目的研究黄花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花草木犀70%乙醇渗漉液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香豆素(2)、对羟基苯丙酸甲酯(3)、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4)、芦丁(5)、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robinin(8)、clovin(9)、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异槲皮苷(11)、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12)。结论化合物3、4、6、7、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草木犀 香豆素 对羟基苯丙酸甲酯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异槲皮苷
原文传递
民族药芒萁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齐激 倪再辉 +2 位作者 杨艳 郝小江 杨小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研究民族药芒萁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应用硅胶及SephadexLH-20柱色谱等天然产物化学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文献资料、理化性质、1H—NMR及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苷(1),山柰... 目的研究民族药芒萁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应用硅胶及SephadexLH-20柱色谱等天然产物化学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文献资料、理化性质、1H—NMR及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苷(1),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2),芦丁(3),金丝桃苷(4),山柰酚(5),槲皮素(6),2-hydroxy-4-methoxy-2’,3’-benzochal—cone(7),豆甾醇(8),环黄芪醇(9),莽草酸(10),原儿茶酸(11),没食子酸(12),β-谷甾醇(13)和胡萝卜苷(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侗药 化学成分 槲皮苷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芦丁
原文传递
云锦杜鹃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红 钱慧琴 +4 位作者 梁兆昌 杨亚军 褚洪标 张勇慧 姚广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123-3126,共4页
目的研究杜鹃花科植物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对云锦杜鹃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 目的研究杜鹃花科植物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对云锦杜鹃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槲皮苷(2)、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3)、反式咖啡酸(4)、顺式咖啡酸(5)、(2R,3S)-6,8-di-C-methyldihydrokaempferol(6)、秦皮素(7)、原儿茶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杨梅素(11)、梫木毒素I(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锦杜鹃枝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8、10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锦杜鹃 杜目鸟花属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 梫木毒素I
原文传递
白花丹中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培红 周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419-5423,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中的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分离,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目的研究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中的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分离,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白花丹药材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5′-dimethoxyl ariciresionl 4′-O-β-D-glucopyranoside(1)、络石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芹菜素-6-C-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6-C-β-葡萄糖苷(9)、polybotrin(10)、3-O-(β-D-glucopyranosyl)-1-(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1-propanone(11)、(2E,4E,1′R,3′S,5′R,8′S)-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化合物3~9具有显著的总抗氧化能力。结论12个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其中黄酮类成分显示了较为显著的总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酚类成分 抗氧化作用 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 槲皮素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木犀草素-6-C-β-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山野豌豆与狭山野豌豆中4个黄酮成分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方岩 王宇 +2 位作者 郝延军 吕小艳 桑育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7,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山野豌豆与狭山野豌豆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苜蓿素、山柰酚的含量,为山野豌豆与狭山野豌豆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山野豌豆与狭山野豌豆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苜蓿素、山柰酚的含量,为山野豌豆与狭山野豌豆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苜蓿素、山柰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20、0.21、0.21、0.20μg·mL^(-1),线性范围分别为6.85~1 369.60μg·mL^(-1)(r=0.999 9)、6.34~1 267.20μg·mL^(-1)(r=0.999 8)、3.33~665.60μg·mL^(-1)(r=0.999 9)、3.45~689.6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n=6)为98.1%~100.1%之间。山野豌豆样品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苜蓿素、山柰酚含量范围分别为0.013~0.232、0.007~0.165、0.006~0.122、0.008~0.153 mg·g^(-1);狭山野豌豆样品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苜蓿素、山柰酚含量范围分别为0.010~0.231、0.022~0.196、0.012~0.200、0.010~0.208 mg·g^(-1)。结论:为检测山野豌豆与狭山野豌豆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苜蓿素、山柰酚含量提供了可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狭山野豌豆 山柰酚 槲皮素 苜蓿素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黄酮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锥叶中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萍 王亚凤 +4 位作者 何瑞杰 阳丙媛 刘章彬 李萌 黄永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271-5275,共5页
目的 对壳斗科锥属植物锥Castanopsis chinensis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80%甲醇室温浸提取、石油醚脱脂,水层部分采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及Toyopearl HW-40F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NMR、MS数据以及与... 目的 对壳斗科锥属植物锥Castanopsis chinensis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80%甲醇室温浸提取、石油醚脱脂,水层部分采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及Toyopearl HW-40F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NMR、MS数据以及与文献对比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锥叶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O-β-D-吡喃葡萄糖基-3′,4′,5′-三羟基苯基咖啡酸酯(1)、5-O-咖啡酰奎宁酸(2)、5-O-阿魏酰奎宁酸(3)、咖啡酸甲酯(4)、没食子酸(5)、脱氢双没食子酸(6)、(2′R)-phaselic acid(7)、山柰酚(8)、槲皮素(9)、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锥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锥苷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属 没食子酸 槲皮素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锥苷A
原文传递
洋紫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蒙 王亚凤 +5 位作者 李小梅 何瑞杰 谢桃结 阳丙媛 朱鸿杰 黄永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427-4432,共6页
目的 对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Sephadex LH-20、Chromatorex C_(18)、Diaion HP20SS等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应用HR-ESI-MS、NMR、ECD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洋紫荆花... 目的 对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Sephadex LH-20、Chromatorex C_(18)、Diaion HP20SS等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应用HR-ESI-MS、NMR、ECD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洋紫荆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二羟基亚环己基乙腈-8-β-D-葡萄糖苷(1)、L-色氨酸(2)、咖啡酸甲酯(3)、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5)、山柰酚-3-O-β-芸香苷(6)、山柰酚-5-O-[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kaempferol3-O-β-glucopyranosyl(1→2)[α-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蝙蝠葛氰苷G,化合物2~6、8为首次从洋紫荆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紫荆 生物碱 蝙蝠葛氰苷G 咖啡酸甲酯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山柰酚-3-o-β-芸香苷
原文传递
HPLC同时测定山腊梅清感茶中4种黄酮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福祖 王云洁 周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山腊梅清感茶中4种黄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山腊梅清感茶中4种黄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5℃。结果:芦丁在7.012~70.1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 3.3%,山柰酚-3-O-β-D-半乳糖-(6-1)-α-L-鼠李糖苷在5.126~51.26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 1.7%,山柰酚-3-O-芸香糖苷在2.631~26.31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82%,RSD 1.9%,紫云英苷在2.634~26.34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02%,RSD 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山腊梅清感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紫云英苷 山柰酚-3-o-β-D-半乳糖-(6-1)-α-L-鼠李糖苷 山腊梅清感茶
原文传递
柳叶五层龙中的1个新的木栓烷型三萜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广求 尤慧梅 +6 位作者 赵佳文 赵志恒 王韦 张丽珠 蒋云涛 何永辉 江志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266-4271,共6页
目的 对柳叶五层龙Salacia cochinchi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柳叶五层龙90%乙醇... 目的 对柳叶五层龙Salacia cochinchi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柳叶五层龙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8-羟基大籽五层龙酸(1)、pachysandiol A(2)、pristimeronol(3)、28-hydroxy-friedelan-3-one-29-oicacid(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5)、6,7-dimethoxy-4-hydroxyl-1-naphthoicacid(6)、蚱蜢酮(7)、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8)。结论 木栓烷型三萜为该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化合物1为新木栓烷型三萜,化合物2~8为首次从五层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五层龙 木栓烷型三萜 28-羟基大籽五层龙酸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蚱蜢酮
原文传递
New Iso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the Rhizomes of Iris leptophylla Lingelsh.
20
作者 Min-Jian Qin Rong Li +1 位作者 Xin Wang Wen-Cai Y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3-217,共5页
Two new isoflavonoid glucosides, 5-hydr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4'-O-D-glucopyranosyl (2→〉l)-L-rhamnoside (irilone-bioside) (compound 1) and 5,4'-meth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3'-O-β-D-gluc... Two new isoflavonoid glucosides, 5-hydr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4'-O-D-glucopyranosyl (2→〉l)-L-rhamnoside (irilone-bioside) (compound 1) and 5,4'-meth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3'-O-β-D-glucoside (irisleptophyllidin) (compound 2),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nigricanin- 4'-O-β-D-glucoside (compound 3), irifloside (compound 4), irigenin (compound 5), 5, 3', 4'-trimeth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 (compound 6), and nigricanin (compound 7)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lcoholic extract of rhizomes of Iris leptophylla Lingelsh.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ydroxy-6 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4'-o-D-glucopyranosyl (2→1)-l-rhamnoside (irilone-bioside) 5 4'-methoxy-6 7- methylenedioxyisoflavone-3-o-β-D-glucoside (irisleptophyllidin) IRIDACEAE Iris leptophylla isoflavonoid glycosid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