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op Trying Too Hard to Kill Bacteria
1
作者 Maggie Fox 范武邱 《当代外语研究》 2001年第7期15-19,共5页
“细菌”带给人们的是不快的感觉。因此长期以来,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抗生素与细菌作斗争,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不少细菌进化成了耐抗生素的物种。对此,专家疾呼“住手”,细菌,并非都是人类的敌人,不知下面这句颇具人情味的话会使你产生... “细菌”带给人们的是不快的感觉。因此长期以来,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抗生素与细菌作斗争,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不少细菌进化成了耐抗生素的物种。对此,专家疾呼“住手”,细菌,并非都是人类的敌人,不知下面这句颇具人情味的话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Let’s make peace。We should say’be kind tobacteria。They are our fri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Stop Trying Too Hard to kill bacteria
原文传递
后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2
作者 谢莹莹 庞旭 +6 位作者 周海泳 徐健 祁姣姣 朱剑锋 李雪玲 杨美艳 胡文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363,共10页
后生元是由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的微生物细胞和/或其成分,以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等功效。与由活性细胞组成的益生菌相比,后生元更安全、更稳定、更有效和更方便。本文... 后生元是由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的微生物细胞和/或其成分,以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等功效。与由活性细胞组成的益生菌相比,后生元更安全、更稳定、更有效和更方便。本文概述了后生元的由来、来源菌株、制备途径及其优点,并与益生菌进行对比,阐述了后生元的作用机制。此外,本文从功能性食品补充剂、食品品质改良剂、食品防腐剂以及食品脱毒剂4个方面介绍后生元在食品的应用。相信随着后生元的定义、分类、作用成分变得更加清晰,它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普通食品、营养保健品、特殊医学食品、婴幼儿食品和个护日化产品等领域,还将推动一系列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灭活乳酸菌 作用机制 食品 应用
下载PDF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Lavender (Lavandula) Flavor (Volatile)
3
作者 Jin-ichi Sasaki Kanako Yamanouchi +3 位作者 Masahiko Nagaki Hiroaki Arima Naoto Aramachi Takashi Inaba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年第2期95-102,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essential oil-emitted flavor (volatile) of lavender by bacteria killing potency using Escherichia coli,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enterohemorrh...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essential oil-emitted flavor (volatile) of lavender by bacteria killing potency using Escherichia coli,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O157:H7,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Candida albican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creating of the bacterial growth curve in the liquid medium cultivation and the growth inhibition on the agar plate cultivation. Citronellal, one of compounds in Rosa rugose oil, was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for comparison in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vender and citronellal flavor (volatile) or oil respectively demonstrated bacteria killing effect in both analytical manners. However, P. aeruginosa resisted bacteria killing potency of lavender (citronellal) oil or oil-emitted flavor.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both lavender oil-emitted flavor and oil showed bacteria killing potency. Lavender oil (or oil-emitted flavor) will be expected to apply for the patient waiting room to disinfect in air along with the mental relaxation of th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nder flavor (volatile) citronellal flavor (volatile) bacteria killing potency growth curve of bacteria.
下载PDF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ryptotanshinone and antibiotics in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 被引量:1
4
作者 Jeong-Dan Cha Mi-Ran Jeong +3 位作者 Kyung-Min Choi Jeong-Hye Park Su-Mi Cha Kyung-Yeol Lee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3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Cryptotanshinone (CT), a major tanshinone of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demonstrated effectiv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oral bacteria test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antibacterial act... Cryptotanshinone (CT), a major tanshinone of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demonstrated effectiv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oral bacteria test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CT against oral bacteria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checkerboard and time-kill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ampicillin or gentamicin. The CT was determined against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 with MIC and MBC values ranging from 0.5 to 16 and 1 to 64 μg/mL;for am- picillin from 0.0313 to 16 and 0.125 to 32 μg/mL;for gentamicin from 2 to 256 and 4 to 512 μg/mL respectively. The range of MIC50 and MIC90 were 0.0625 - 8 μg/mL and 1 - 64 μg/mL, respectively.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CT with antibiotics were synergistic (FIC index < 0.5) against tested oral bacteria except additive, Streptococcus sobrinus, S. criceti, and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FIC index < 0.75 - 1.0). The MBCs were shown reducing ≥4 - 8-fold, indicating a synergistic effect as defined by a FBCI of ≤0.5. Furthermore, a time-kill study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he tested bacteria was completely attenuated after 3 - 6 h of treatment with the 1/2 MIC of C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was administered alone or with ampicillin or gentamici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T could be employed as a natural antibacterial agent against cariogenic and periodontopathogenic bac- 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TOTANSHINON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ral bacteria CHECKER Board METHOD Time-kill METHOD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Impact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hysical Storage Extracts on Pathogenic Bacteria
5
作者 Ashwag Al-Zahrani Hanan Omer Awatif Al-Judaib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6年第4期54-62,共9页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can lead to resistance among pathogenic bacteria. A new antibiotic that is effective against new and resistant bacterial strains is needed. Plants and marine organisms may offer such novel t...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can lead to resistance among pathogenic bacteria. A new antibiotic that is effective against new and resistant bacterial strains is needed. Plants and marine organisms may offer such novel treatments. In this study, extracts of the seaweed U. lactuca, and the plant seeds N. sativa were tested against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cocci and Gram-negative bacilli S. aureus, and P. aeruginosa. The results of the bacterial inhibitor showed high activity in both extracts with inhibition of S. aureus growth up to 30 mm and 20 mm and P. aeruginosa growth inhibition was up to 12 mm and 15 mm, after the treated with 100 μl U. lactuca and N. sativa extracts, respectively. The MICs and MBCs were reflected with the growth inhibitor with values of 2 μl, 8 μl and 4 μl, 8 μl for S. aureus and P. aeruginosa after treated with N. sativa respectively. Kill-time increases as concentrations of U. lactuca and N. sativa extracts increase. Moreover, extracts stored in the transparent bottle decreased in effectiveness after one month of storage with percentage of 58.85%. After three months, heating the extracts of U. lactuca and N. sativa to 90°C increase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ant bacteria S. aureus P. aeruginosa U. lactuca N. sativa kill-Time
下载PDF
杀菌剂对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灭活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文中 刘世念 +1 位作者 陈越 凌敏婵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5-8,共4页
微生物腐蚀是火电厂二次水管道的主要腐蚀方式之一。本文探究了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投加浓度为0.10 mg/L、0.05 mg/L、0.02 mg/L,反应时间为1 min、5 min、10 min、40 min、80 min)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投加浓度为50 mg/L,反... 微生物腐蚀是火电厂二次水管道的主要腐蚀方式之一。本文探究了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投加浓度为0.10 mg/L、0.05 mg/L、0.02 mg/L,反应时间为1 min、5 min、10 min、40 min、80 min)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投加浓度为50 mg/L,反应时间为2 d,4 d,5 d,6 d,7 d)对给水管道中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杀菌效果优于异噻唑啉酮,浓度大于0.05 mg/L的次氯酸钠可基本杀灭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50 mg/L的异噻唑啉酮在2 d内对这2种细菌可以达到100%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微生物腐蚀 铁细菌 硫酸盐还原菌 杀灭
下载PDF
含聚六亚甲基胍接触抗菌聚氨酯的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王润平 彭开美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33-36,共4页
采用高效、正交的点击化学为连接策略,制备了侧链含有PHMG的抗菌聚氨酯(PU-PHMG)。抗菌测试表明,当PHMG在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85%时,其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的接触杀菌率达到99%。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 抗菌剂 聚氨酯 接触杀菌
下载PDF
脉冲高电压液体灭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为民 李树杰 许东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共5页
介绍了脉冲高电压液体灭菌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脉冲高电压可以在常温条件下100%地杀灭液体中的细菌.对液体食品还能保持其色泽、品味不变、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份不受破坏,还对灭菌机理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脉冲高压 灭菌 强电场 液体制品
下载PDF
高压静电喷洒消毒机的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贞涛 王军锋 +2 位作者 杨敏官 罗惕乾 闻建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94,共4页
静电喷雾技术应用于防疫消毒,具有经济、高效、低污染等特点。传统的消毒灭菌方式普遍存在消毒死角或二次污染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根据“非典”期间消毒防疫的实际需要,研制了新型消毒剂喷洒机具—高压静电喷洒消毒机... 静电喷雾技术应用于防疫消毒,具有经济、高效、低污染等特点。传统的消毒灭菌方式普遍存在消毒死角或二次污染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根据“非典”期间消毒防疫的实际需要,研制了新型消毒剂喷洒机具—高压静电喷洒消毒机。机具的现场性能测试表明:该机具具有工作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等优点;同时节省消毒药剂,避免消毒死角及二次污染;特别是在低量喷洒时,静电喷雾灭菌效果比传统方式高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静电喷雾 设计 卫生防疫 消毒效率 灭菌
下载PDF
昆虫的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牛宝龙 翁宏飚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327-334,共8页
昆虫的性别决定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果蝇的性别决定是一个阶梯式的调控过程 ,原始信号是X∶A ,性别决定的调控核心是sxl,体细胞性别分化、剂量补偿及生殖细胞分化都是通过SXL对mRNA剪切的调控而实现的。研究昆虫的性别决定是人们进行... 昆虫的性别决定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果蝇的性别决定是一个阶梯式的调控过程 ,原始信号是X∶A ,性别决定的调控核心是sxl,体细胞性别分化、剂量补偿及生殖细胞分化都是通过SXL对mRNA剪切的调控而实现的。研究昆虫的性别决定是人们进行昆虫的性别控制的基础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 ,人们可以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性别特异性致死基因、杀雄微生物等多字方法对昆虫的性别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性别决定 性别控制 剂量补偿 生殖细胞分化 性连锁平衡致死 武装打靶 杀雄微生物
下载PDF
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中手机消毒的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国珍 李美华 王伟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为了控制口腔科门诊由手机引起的交叉感染对手机消毒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 6 0个样本 ,分成 2组 ,分别采用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和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的方法对手机进行消毒 ,一年内观察消毒后细菌阳性率 ,且观察手机轴承损... 目的 :为了控制口腔科门诊由手机引起的交叉感染对手机消毒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 6 0个样本 ,分成 2组 ,分别采用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和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的方法对手机进行消毒 ,一年内观察消毒后细菌阳性率 ,且观察手机轴承损耗情况。结果 :三次预真空消毒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对照组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方法阳性率为 5 3% ,P <0 0 1。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 ,且三次预真空消毒手机轴承损坏为 0 ,而对照组手机轴承损伤 3个。结论 :三次预真空消毒方法严格地控制了由口腔门诊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 ,且对轴承损伤性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交叉感染 手机 消毒 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法 细菌培养
下载PDF
辐照对冻干武昌鱼的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学玲 程薇 +4 位作者 熊光权 叶丽秀 陈玉霞 关健 何建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376,共3页
本工作报道了辐照技术对冻干武昌鱼进行杀菌贮藏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武昌鱼经冻干处理后,再经60Co不同辐照剂量杀菌处理,细菌总数由3100cfu/g降低至小于10cfu/g,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辐照杀菌最佳剂量确定为1kGy;冻干与辐照技术相结... 本工作报道了辐照技术对冻干武昌鱼进行杀菌贮藏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武昌鱼经冻干处理后,再经60Co不同辐照剂量杀菌处理,细菌总数由3100cfu/g降低至小于10cfu/g,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辐照杀菌最佳剂量确定为1kGy;冻干与辐照技术相结合,能有效延长武昌鱼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武昌鱼 辐照 杀菌效果
下载PDF
高压蒸汽灭菌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树森 王华生 孙雪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94-1395,共2页
目的分析高压蒸汽灭菌失败原因。方法采用快读生物指示剂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器常规监测。结果当灭菌压力、温度、时间均合格时,由于突然机械故障,试验包内有残留冷气团,致使监测结果一阴一阳。结论应加强灭菌柜系统检测,采用国际先进的B-... 目的分析高压蒸汽灭菌失败原因。方法采用快读生物指示剂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器常规监测。结果当灭菌压力、温度、时间均合格时,由于突然机械故障,试验包内有残留冷气团,致使监测结果一阴一阳。结论应加强灭菌柜系统检测,采用国际先进的B-D过程质询装置及灭菌过程质询装置,以保证每批次灭菌均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蒸汽灭菌 失败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双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孟琳 周丽萍 +1 位作者 葛双启 白云平 《化学工程师》 CAS 2005年第4期59-60,共2页
利用自制的双卤代醚与长链叔胺,合成了双季铵盐杀菌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评价了其杀菌效果,并与12 2 7进行了杀菌性能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双季铵盐对SRB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而且杀菌能力也明显优于12 2 7,在菌量较高的情况下(... 利用自制的双卤代醚与长链叔胺,合成了双季铵盐杀菌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评价了其杀菌效果,并与12 2 7进行了杀菌性能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双季铵盐对SRB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而且杀菌能力也明显优于12 2 7,在菌量较高的情况下(1.5×10 8个·mL-1)杀菌浓度仅为5 0mg·L-1,就能10 0 %杀死SRB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杀菌剂 性能研究 合成 杀菌性能 新型杀菌剂 杀菌效果 双季铵盐 杀菌能力 SRB 浓度仪 叔胺 卤代
下载PDF
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效果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宝清 陈珍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正确的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将不同用途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清洗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清洗法。结果:对实验组清洗后的器械用目测和带灯放大镜检查、血红蛋白检测显示,器械清洗合格率... 目的:探讨正确的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将不同用途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清洗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清洗法。结果:对实验组清洗后的器械用目测和带灯放大镜检查、血红蛋白检测显示,器械清洗合格率高。结论: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采用单纯的手工清洗、单纯的超声波清洗、单纯的清洗机清洗均不能使器械达到100%清洁,而只有根据器械的不同用途采用分类、综合的清洗方法才能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综合清洗 清洗质量 灭菌成功
下载PDF
非热放电对室内空气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益民 王晓臣 公维民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为了考察非热放电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净化效果 ,对现场室内人工发生的悬浮颗粒物和细菌及有害化学气体等污染物净化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NTP - 8T型净化器在 84m3 室内密闭运行 6 0min ,可使空气中悬浮颗粒下降 83%以上 ,自然... 为了考察非热放电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净化效果 ,对现场室内人工发生的悬浮颗粒物和细菌及有害化学气体等污染物净化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NTP - 8T型净化器在 84m3 室内密闭运行 6 0min ,可使空气中悬浮颗粒下降 83%以上 ,自然菌下降 97% ;甲醛、氮气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显著降低。结果证明 ,该净化器可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细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放电 杀菌 除尘 有害气体
下载PDF
沿面放电产生的臭氧对空气中微生物杀灭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顾春英 薛广波 居喜娟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43-146,共4页
按照析因试验设计,以沿面放电臭氧消毒器进行臭氧对空气中细菌芽胞杀灭效果受温、湿度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温度或相对湿度升高,臭氧对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均明显增强,尤以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 按照析因试验设计,以沿面放电臭氧消毒器进行臭氧对空气中细菌芽胞杀灭效果受温、湿度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温度或相对湿度升高,臭氧对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均明显增强,尤以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温度与相对湿度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杀菌 影响因素 相对湿度 温度
下载PDF
二氧化氯杀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影响因素试验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希真 陈春田 +2 位作者 宋承辉 李岩 王春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400mg/L二氧化氯溶液杀灭布片上大肠杆菌O157:H7的D值为1.53min,浓度系数为1.36,温度系数为1.63。溶液呈酸性时,杀菌效果较好,pH值>7者明显下降。当菌悬液含20%小牛血清时,杀菌作用明显减弱。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杀菌 影响因素 大肠杆菌 肠出血性
下载PDF
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中细菌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成桂 李旋 +4 位作者 杨世平 李晓筠 史黎黎 陈兆明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152-154,161,共4页
[目的]探讨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中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富氯、漂粉精和次氯酸钠等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进行处理,测定不同时间段细菌的杀灭率。[结果]0.50-1.00 mg/L的二溴海因对细... [目的]探讨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中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富氯、漂粉精和次氯酸钠等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进行处理,测定不同时间段细菌的杀灭率。[结果]0.50-1.00 mg/L的二溴海因对细菌无明显的杀灭效果;0.50-1.00 mg/L的聚维酮碘对细菌在3和6 h的杀灭率为24.50%-44.30%,其他浓度的聚维酮碘对细菌的杀灭药效较二溴海因持久,说明聚维酮碘的杀菌效果强于二溴海因;仅5.00 mg/L的福尔马林在12 h的杀灭率略高于二溴海因,相同浓度的二溴海因对细菌的药效要强于福尔马林;漂粉精在12 h对细菌无杀灭效果;2.50 mg/L富氯在1 h对细菌的杀灭率为99.90%,说明富氯对细菌的药效强于漂粉精;各浓度的次氯酸钠对细菌的药效都强于富氯。仅5.00和10.00 mg/L聚维酮碘对细菌的杀灭效果低于相同浓度的二溴海因和福尔马林。[结论]6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依次为福尔马林〈二溴海因〈聚维酮碘〈漂粉精〈富氯〈次氯酸钠,而其杀灭弧菌的效果依次为聚维酮碘〈福尔马林〈二溴海因〈漂粉精〈富氯〈次氯酸钠,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强于非含氯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养殖海水 细菌 杀灭效果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杀菌剂的合成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金营 魏慧芳 +2 位作者 郑家燊 杜清珍 王胜利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介绍了两种双季铵盐类化合物(杀菌剂1号,2号)的合成路线,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杀菌性能试验和杀菌机理探讨。当药剂浓度为80~100mg/L时,合成的两种双季铵盐对SRB的杀菌性能均优于通常使用的... 介绍了两种双季铵盐类化合物(杀菌剂1号,2号)的合成路线,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杀菌性能试验和杀菌机理探讨。当药剂浓度为80~100mg/L时,合成的两种双季铵盐对SRB的杀菌性能均优于通常使用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而且杀菌剂1号优于2号,这是由于两个季氮原子之间所连的基团结构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铵盐 硫酸盐还原菌 微生物腐蚀 杀菌性能 杀菌机理 合成 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