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早期感染
1
作者 李正远 郝琳 +3 位作者 陈圣洪 彭凯 王俊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46-5350,共5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万古霉素是一种存在争议的切口感染预防策略,目前国内对于此预防措施的疗效评估缺乏相关证据。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6月在安徽医...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万古霉素是一种存在争议的切口感染预防策略,目前国内对于此预防措施的疗效评估缺乏相关证据。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观察组患者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1 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万古霉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术后连续7 d发热率、膝关节肿胀程度、累计引流量及术后1年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发生率,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对于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连续7 d发热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和累积引流量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均未发生假体周围关节感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在术后早期预防切口感染方面未见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万古霉素 切口感染 发热 关节假体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引流
下载PDF
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艳 袁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住院急性痛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体温分为中高热组(n=25)、低热组(n=25)和无发热组(n=135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及用药的资料差异。再根据有无...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住院急性痛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体温分为中高热组(n=25)、低热组(n=25)和无发热组(n=135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及用药的资料差异。再根据有无膝关节疼痛分为膝关节疼痛组(n=69)和无膝关节疼痛组(n=116)比较2组炎症指标及穿刺治疗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痛风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在白细胞计数(9.2±2.3 vs.8.6±3.3 vs.7.7±2.5,P=0.02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7±4.0 vs.70.5±10.6 vs.67.7±12.1,P=0.001)、疼痛VAS评分[3(3.0,4.0) vs.2(2.0,3.0) vs.2(1.5,3.0),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02(49,137) vs.36(22,83) vs.15(5,53),P=0.001]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50(41,66) vs.28(16,45) vs.27(14,46),P=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热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无发热组高(P=0.012、P=0.001);中高热组在疼痛VAS评分、CRP、ESR比无发热组及低热组高(P=0.001、P=0.001、P=0.001及P=0.014、P=0.033、P=0.011)。低热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比例高于无发热组(92%vs 68.1%,P=0.015)及中高热组(92%vs.60.0%,P=0.008)。3组在膝关节疼痛(56.0%vs.48.0%vs.31.9%,P=0.036)、第一足趾关节疼痛(6.0%vs.0.0%vs.25.9%,P=0.007)、上肢关节疼痛(40.0%vs.16.0%vs.17.8%,P=0.034)及多关节受累(56.0%vs.24.0%vs.25.9%,P=0.008)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膝关节疼痛者ESR[43(21,56) vs.25(14,41),P=0.001]、CRP[45(11,115) vs.17(5,49),P=0.001]和关节腔局部治疗的比例(58.0%vs.6.9%,P=0.001)较无膝关节受累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OR=1.171,95%CI=1.037~1.323,P=0.01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053,95%CI=1.020~1.087,P=0.002)、CRP(OR=1.015,95%CI=1.008~1.021,P=0.001)、血沉(OR=1.023,95%CI=1.008~1.039,P=0.003)、疼痛VAS评分(OR=1.674,95%CI=1.228~2.282,P=0.001)、膝关节疼痛(OR=2.428,95%CI=1.252~4.709,P=0.009)为住院痛风发热的危险因素;第一足趾关节疼痛(OR=0.233,95%CI=0.068~0.804,P=0.021)为住院痛风发热的保护因素。其中CRP水平升高(OR=1.011,95%CI=1.005~1.018,P=0.001)和疼痛VAS评分的升高(OR=1.446,95%CI=1.035~2.019,P=0.031)为住院痛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出现发热的比例为27%(50/185),发热患者有更高的炎症水平及疼痛评分,出现膝关节疼痛和多关节受累疼痛的比例更高,第一足趾关节疼痛的比例更低,需要更强的抗炎止痛治疗;尤其是CRP水平高,疼痛VAS评分高为住院痛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膝关节 发热 炎症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特点及趋势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鲁昕 翁习生 +2 位作者 金今 林进 钱文伟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背景:围手术期发热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关节术后感染尤其是假体周围感染可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骨科医师对其患者术后发热仍难免特别担心。目的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背景:围手术期发热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关节术后感染尤其是假体周围感染可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骨科医师对其患者术后发热仍难免特别担心。目的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与感染等因素的潜在关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7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术前1 d至术后10 d每天的最高体温,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是否输血、麻醉方式、是否发生感染及感染类型等。结果结果:351例(50.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术后发热。在发热患者中,第1次发热症状最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204例,占所有发热病例数的58.1%),手术当日(55例,15.7%)和术后第2天(62例,17.7%)次之。整个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最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168例,47.9%)、第2天(125例,35.6%)。25例(3.6%)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事件,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丢失、麻醉方式等因素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感染事件中,呼吸系感染最易引起术后发热。结论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明显相关,而连续发热、超过39℃的发热尤其需要引起医师对术后感染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发热 全膝关节置换术 感染
下载PDF
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发作期风湿热痹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雪君 王海东 金芳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发作期风湿热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分层、分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60 mg/次,1次/d,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片,0.628g/次,3次/d,... 目的观察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发作期风湿热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分层、分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60 mg/次,1次/d,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片,0.628g/次,3次/d,口服;康复训练,每日2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热逐风合剂,50 mL/次,3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骨代谢指标(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并对2组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期间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脱落5、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78.4%(40/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指标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能有效减轻KOA发作期风湿热痹证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清热逐风合剂 康复综合疗法 膝骨关节炎 风湿热痹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八)
5
作者 潘远根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病案26腰背疼痛四肢发软尿频尿急案齐某某,男,81岁。2015年6月16日初诊:背部从颈椎开始到尾椎都痛,发病半年左右;四肢发软,走路有时不太稳,手指有时发麻僵硬,腰痛;尿频尿急;大便有时干燥,听力差,既往肺气肿,痰多,时咳嗽,痛风,高血压,... 病案26腰背疼痛四肢发软尿频尿急案齐某某,男,81岁。2015年6月16日初诊:背部从颈椎开始到尾椎都痛,发病半年左右;四肢发软,走路有时不太稳,手指有时发麻僵硬,腰痛;尿频尿急;大便有时干燥,听力差,既往肺气肿,痰多,时咳嗽,痛风,高血压,白内障病史。脉细滑,舌极浅淡,润胖,苔薄白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尿频 腿麻 四肢冰凉 膝下发热 腹胀 抽筋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 d内非感染性发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宗侠 孙保安 汪宗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7 d内非感染性发热(NIF)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为临床早期诊断NIF提供简洁的量化工具。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行单侧TKA的20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7 d内非感染性发热(NIF)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为临床早期诊断NIF提供简洁的量化工具。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行单侧TKA的20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NIF将患者分为NIF组57例和无NIF组14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IF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NIF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多于或长于无N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模型共筛选出4个具有非零特征的变量,即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和手术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失血量(OR=3.652,95%CI为2.856~3.958,P<0.001)、术后引流量(OR=2.857,95%CI为2.242~3.234,P<0.001)、输血(OR=4.001,95%CI为3.562~4.659,P<0.001)和手术时间(OR=1.859,95%CI为1.326~2.525,P<0.001)均为TKA患者术后7 d内NIF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总分120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NI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CI为0.799~0.901),提示该模型的区分度较好;Calibration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的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NIF发生的风险阈值超过8%时,列线图模型的临床价值最大。结论 TKA患者术后7 d内NIF发生率较高,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和手术时间均为NIF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视化效果较好,且预测NIF发生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非感染性发热 膝骨关节炎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辨证护理膝关节骨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S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护理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即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施护。护理组30例辨证施护,结合四诊资料采取不同施护措施:①风湿热郁型:风... [目的]观察辨证护理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即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施护。护理组30例辨证施护,结合四诊资料采取不同施护措施:①风湿热郁型:风湿邪气侵入,久郁化热和湿热互结所致,应以镇痛解热原则施护,加强饮食干预,辅以清热祛湿药物服用。②风湿寒凝型:风寒湿邪导致膝关节血运受阻所致,护理过程中应给予膝关节充足温暖,并给予远红外理疗,促进血运通畅。③肝肾亏虚型:肝肾亏虚导致筋骨失养,且长期伴有基础性疾病,存在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护理中以心理干预为主,加强营养物的支持,加强膝关节屈伸运动。④痰郁混困型:气血瘀阻和痰湿互结所致,护理中应活血化瘀和祛湿的护理方法为主,叮嘱患者多摄入清淡食物,辅以针灸和红外线治疗。同时,给予被动活动锻炼,促进膝关节血运恢复。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连续护理30d为1疗程。观测护理效果、不良反应。连续护理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健康教育达标28例,遵守医嘱25例,3个月内门诊复诊率6.70%。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20例,遵守医嘱30例,3个月内门诊复诊率33.3%。护理效果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护理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风湿热郁型 风湿寒凝型 肝肾亏虚型 痰郁混困型 辨证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随机平
下载PDF
柴葛解肌汤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急性发热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谷右天 安龙 +2 位作者 于秀梅 张宏国 谷越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97-98,共2页
创伤性膝关节炎临床常规采用抗炎、消肿药物进行治疗。文章探讨了临床中遇到的1例急性期发热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师承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临床症状和脉象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拟通过病例分析,阐述疾病... 创伤性膝关节炎临床常规采用抗炎、消肿药物进行治疗。文章探讨了临床中遇到的1例急性期发热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师承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临床症状和脉象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拟通过病例分析,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用药特点,进一步总结老师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葛解肌汤 创伤性膝关节炎 发热 师承 痹证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敬恒 何德利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的疗效。方法:将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用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汤。监...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的疗效。方法:将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用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汤。监测两组体温与临床症状积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d、5 d、7 d体温、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18/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可有效改善自汗、气短、神疲、发热等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气虚发热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阴虚发热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一非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阴虚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5月到沈阳市骨科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5±1.4)岁。...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阴虚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5月到沈阳市骨科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5±1.4)岁。按1:1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治疗组术后24h后开始服用沙参麦冬汤和清骨散煎剂加减联合,对照组给予冷敷等物理降温法及消炎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3d体温变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5、7d体温变化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参麦冬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阴虚发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清骨散 老年患者 膝关节置换术 阴虚发热
下载PDF
宣痹汤加减对风湿热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利涛 朱华亮 +1 位作者 周宗波 黄兹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05-110,共6页
目的:观察宣痹汤加减对风湿热痹型膝骨性关节炎(KOA)发作期的控制效果及对急性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以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1次/d;口服... 目的:观察宣痹汤加减对风湿热痹型膝骨性关节炎(KOA)发作期的控制效果及对急性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以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1次/d;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1粒/次,2次/d。对照组口服四妙丸,6 g/次,2次/d;观察组内服宣痹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治疗2周。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患者每日记录活动时和静息时的VAS评分,并记录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和风湿热痹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3.05%(49/59)(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3,7,10,14 d时点,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WOMAC,肿胀程度和风湿热痹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IL-6,TNF-α和MM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患者服用宣痹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宣痹汤加减内服治疗风湿热痹型KOA发作期患者可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了病程,并可控制急性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发作期 风湿热痹型 宣痹汤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