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序列的6种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梦荣 田雪 +5 位作者 庞小磊 王良炎 胡菊 董传举 李学军 王团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8,共6页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Ogon Koi)和全红锦鲤(C.carpio Higoi Koi)6个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养殖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6。6个品系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遗传距离和AMOVA等结果显示品种间变异高于品种内变异,黑锦鲤和黄金锦鲤间、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其余品系间差异显著。根据COI和Cytb基因单倍型构建的品系间NJ系统进化树得到相同结果,黑锦鲤和全红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三色锦鲤、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全白锦鲤与其他品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单独形成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 COI基因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体色
下载PDF
Fish Production, Water Quality and Bacteriological Parameters of Koi Carp Ponds Under Live-food and Manure Based Management Regimes
2
作者 Prithwiraj Jha Sudip Barat Chitta R. Nayak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3,共9页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roducing live zooplankton against direct manuring in ornamental fish ponds upon their survival and production, larvae of koi carp, Cyprinus carpio L., were cultured for 11 weeks in eart...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roducing live zooplankton against direct manuring in ornamental fish ponds upon their survival and production, larvae of koi carp, Cyprinus carpio L., were cultured for 11 weeks in earthen ponds maintained according to four management regimes: (1) live zooplankton fed to carp larvae (LF); (2) direct fertilization with poultry manure (PM); (3) direct fertilization with cowdung (CD); and (4) a control treatment (C). There were three replicates for each treatment. The growth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like Aeromonas sp. and Pseudomonas sp. were also examined in response to pond management. Values of dissolved oxyg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in the water of LF ponds,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s, while the PM and CD treatments recorde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values of PO4 - P, NH4 - N, NO3 - N, NO2 - N, specific conductivity, alkalinity, and BOD, compared to the LF and C treatments. The percentages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the bottom sediments were higher in the PM and CD treatments compared to LF (P〈0.05). Average counts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in the water of PM and CD pon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P〈0.05). The development of Aeromonas sp. and Pseudomonas s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in the PM and CD treatments. Weight gain of koi carp stocked in L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an that of fish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 of koi carp among the treatments ranging from 67.21% in C to 90.11% in LF.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aising koi carp larvae in ponds and feeding them exogenously with zooplankton would support high rates of survival and production through maintenance of better water quality and greater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 in the system. Significantly lower abundance of Aeromonas sp. and Pseudomonas sp. in the LF treatment considerably lowered any possibility of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i carp ponds cyprinus carpio L. Management Growth Water quality BACTERIOLOGY
下载PDF
Immunomolecular response of CD4^(+),CD8^(+),TNF-α and IFN-γ in Myxobolus-infected koi(Cyprinus carpio)treated with probiotics
3
作者 Uun Yanuhar Nico Rahman Caesar +1 位作者 Nur Sakinah Junirahma Rachmat Noer Soelistyoadi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CSCD 2023年第5期514-527,共14页
A poor environment increases fish’s susceptibility to myxosporean infection that can cause the death of larval fish,especially for koi fish(Cyprinus carpio).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robiotics,loca... A poor environment increases fish’s susceptibility to myxosporean infection that can cause the death of larval fish,especially for koi fish(Cyprinus carpio).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robiotics,local anti-parasitic drugs(kutuklin),and the chemical compound diflubenzuron treatments on the koi immune response.This study used PCR with specific primer 18S SSU rDNA and DNA sequencing to detect Myxobulus phylogenetic.The treatmen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Treatment(A)(healthy koi without treatment),(B)(infected koi without treatment),(C)(infected koi with 0.55 mL/30 L probiotics),(D)(infected koi with 1μL/g of feed kutuklin),and(E)(infected koi with 0.02 mg/5 L dimilin).Myxospore has observ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fluorescence staining.The histological analysis using semi-quantitative scoring methods,and flow cytometry was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immune response of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Interferon gamma(IFN-γ)cells in the gills.Results show that the histological analysis indicated edema,hyperplasia,lamella fusion,congestion,and hypertrophy lesions in infected koi.Treatment with probiotics shows the lowest damage(30.6%).The immune responses of CD4^(+)and CD8^(+)cells to dimilin treatment were 10.54%and 16.86%,respectively.The largest TNF-αand IFN-γresponse were for the kutuklin treatment(29.26%)and probiotics treatment(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rinus carpio FLOWCYTOMETRY Immune responses Myxobolus koi Probiotic
原文传递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林鑫 毛述宏 +2 位作者 杨阳 林仕梅 罗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0-1865,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0.01)g的锦鲤8周。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表明:150 mg/kg组锦鲤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25 mg/kg组(P<0.05),而与7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锦鲤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和摄食量(F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25 mg/kg组锦鲤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5 mg/kg组(P<0.05),与15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锦鲤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用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各抗菌肽添加组锦鲤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增强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促进其生长;锦鲤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锦鲤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力 抗病力
下载PDF
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韩娜娜 刘万建 +2 位作者 耿伟光 黄倢 史成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29-732,共4页
为鉴定2009年山东某养殖场锦鲤病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编号为A400502的分离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大小为0.5μm~0.7μm×1.0μm~1.5μm。其生化特征为鸟氨酸脱羧... 为鉴定2009年山东某养殖场锦鲤病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编号为A400502的分离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大小为0.5μm~0.7μm×1.0μm~1.5μm。其生化特征为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酚红反应阳性,赖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比对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菌与登录号为EF455493的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26种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复达欣、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摩氏摩根氏菌 16S RDNA 鉴定 药物敏感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GZ1301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莹莹 王庆 +6 位作者 曾伟伟 潘厚军 王英英 刘春 梁红茹 石存斌 吴淑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9-1166,共8页
2013年4月,广东省一锦鲤养殖场暴发不明病因疾病,濒死锦鲤在塘边游动缓慢直至死亡,死亡率高达100%。现场采样发现,发病锦鲤体长25 cm,眼球凹陷,胸鳍及腹鳍出现出血斑点,解剖发现内脏器官包括肝、脾、肾肿大。细菌分离结果显示,内脏器官... 2013年4月,广东省一锦鲤养殖场暴发不明病因疾病,濒死锦鲤在塘边游动缓慢直至死亡,死亡率高达100%。现场采样发现,发病锦鲤体长25 cm,眼球凹陷,胸鳍及腹鳍出现出血斑点,解剖发现内脏器官包括肝、脾、肾肿大。细菌分离结果显示,内脏器官肝脏和肾脏中未分离到细菌。提取自然发病鱼的肝、脾、肾、鳃组织DNA作为模板,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产物。NCBI的Blast搜索结果显示,扩增序列与KHV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病鱼内脏组织研磨过滤除菌后,腹腔注射20尾锦鲤,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并于7 d内全部死亡。取病鱼的鳃和肾脏研磨过滤除菌后进行细胞感染实验,结果显示,组织滤液感染CCB细胞后,盲传5代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将出现典型CPE的CCB细胞进行超薄切片制备和电镜观察,电镜下病毒呈对称20面体,直径约100 nm。将出现典型CPE的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可以观察到特异性荧光。根据TK基因全长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证实该毒株为KHV亚洲型毒株,暂命名为KHV-GZ1301株。研究结果可为KHV起源进化、分类以及疾病防控提供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锦鲤疱疹病毒 TK基因 病毒鉴定
下载PDF
锦鲤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锦鲤品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巍 胡红霞 +1 位作者 孙向军 牛翠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58-1666,共9页
为了解色素控制基因与体色分布的关系,实验用分子克隆技术得到了锦鲤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cDNA基因序列,并利用半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酪氨酸酶基因在锦鲤不同品系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验得到了长约1 779 bp锦鲤酪氨酸酶cDNA基因,... 为了解色素控制基因与体色分布的关系,实验用分子克隆技术得到了锦鲤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cDNA基因序列,并利用半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酪氨酸酶基因在锦鲤不同品系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验得到了长约1 779 bp锦鲤酪氨酸酶cDNA基因,其包括长1 60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535个氨基酸。cDNA、蛋白水平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都表明酪氨酸酶在鱼类间的保守性要高于鱼类与其他脊椎动物间的保守性。半定量分析研究显示,酪氨酸酶基因在皮肤、肝、心、脑和眼中都有表达,其中眼部和黑色皮肤表达最高,其次是脑,红色和黄色皮肤,肝和心的表达最低。不同品系同组织间眼、肝、心、脑的酪氨酸酶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皮肤中有差异表达,黑色皮肤表达最高,其次是红色和黄色皮肤,在白色皮肤中也有少量表达。酪氨酸酶基因在非黑色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可能与存在多种形式酪氨酸酶有关,也有可能非黑色素细胞能转化为黑色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酪氨酸酶基因 半定量分析 黑色素
下载PDF
锦鲤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7
8
作者 沈晓静 胡秀彩 +4 位作者 兰云 李雪 朱爱华 张培 吕爱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3-446,共4页
对锦鲤赤皮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自患病锦鲤心脏、皮肤病变组织中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KC-1),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gyrB基因克隆测序以及构建发育进化树分析,测序结果获得该菌株的16SrRNA、gyrB基因片段大小... 对锦鲤赤皮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自患病锦鲤心脏、皮肤病变组织中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KC-1),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gyrB基因克隆测序以及构建发育进化树分析,测序结果获得该菌株的16SrRNA、gyr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501bp、1215bp,与荧光假单胞菌标准菌株LMG5831的16SrRNA序列同源性为99.87%,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KC-1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登录号:GU198110)的亲缘关系最近,自然聚类为一支,最终鉴定KC-1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KC-1菌株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四环素等8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24种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荧光假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四川地区一株锦鲤疱疹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俊杰 李媛瑗 +5 位作者 阳瑞雪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陈德芳 欧阳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8,共8页
2015年5月,四川某鲤养殖场暴发一种传染性疾病,导致鲤大面积死亡,死亡率高达80%。为研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病料进行解剖、细菌学检查、病理组织观察、PCR鉴定、病毒分离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发病鱼眼球凹陷,胸鳍及腹鳍出... 2015年5月,四川某鲤养殖场暴发一种传染性疾病,导致鲤大面积死亡,死亡率高达80%。为研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病料进行解剖、细菌学检查、病理组织观察、PCR鉴定、病毒分离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发病鱼眼球凹陷,胸鳍及腹鳍出现出血斑,病鱼鳃严重坏死,肾脏肿大。细菌检查为阴性。组织病理学观察,病变最明显的是鳃和肾脏。病鱼鳃丝血管扩张充血,鳃小片呼吸上皮细胞肿胀、脱落。鳃丝基部的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层次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肿胀,管腔变狭小,有崩裂和坏死现象。提取病鱼的肾脏和鳃组织DNA为模板,针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检测锦鲤疱疹病毒(KHV)的Sph基因进行PCR检测,出现特异性扩增产物。将病鱼的肾脏和肝脏组织研磨过滤灭菌后,腹腔注射20尾健康鲤,实验组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为90%),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将组织匀浆接种到普通鲤脑细胞系(CCB),盲传3代后可稳定地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物染色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为有囊膜的球状,病毒粒子直径为180~200 nm。对分离株的TK基因全长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证实该毒株属于KHV亚洲1型毒株。本研究首次报道我国西南地区养殖鲤中KHV感染引起大面积死亡,为KHV起源进化、分类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 鲤疱疹病毒III型(Cy HV-3) 分离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锦鲤致病性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阳 庄国庆 +4 位作者 林锋 蒋廷亚 袁少飞 高力 施海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30-1833,共4页
从发病的外塘锦鲤的肝、脾、肾等组织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经表型特征分析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发现该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通过对正常的锦鲤进行人工感染试验,7 d后锦鲤全部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表明该菌对... 从发病的外塘锦鲤的肝、脾、肾等组织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经表型特征分析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发现该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通过对正常的锦鲤进行人工感染试验,7 d后锦鲤全部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表明该菌对锦鲤有致病性;用含有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发现该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高敏,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中敏,对其他14种抗生素有耐药性。本研究旨在为锦鲤致病性病原的确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16S RDN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不同锦鲤血液指标比较研究
11
作者 王冬武 邓时铭 +2 位作者 邹利 李绍明 蒋国民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分析相同条件下锦鲤的血细胞、吞噬能力和酶活性指标,结果显示:红白锦鲤的红、白细胞数目最大,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吞噬百分比和NBT%最高,分别达到(46.75±3.39)%和(61±5.66)%;不同锦鲤的AKP、ACP、T-SOD差异无统计学意... 研究分析相同条件下锦鲤的血细胞、吞噬能力和酶活性指标,结果显示:红白锦鲤的红、白细胞数目最大,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吞噬百分比和NBT%最高,分别达到(46.75±3.39)%和(61±5.66)%;不同锦鲤的AKP、ACP、T-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不同锦鲤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免疫过程不尽相同,红白和三色锦鲤先吞噬后胞内杀伤菌体,黄金则是直接溶解菌体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血液指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热应激对大正三色锦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崇英 邢薇 +4 位作者 李铁梁 马志宏 姜娜 罗琳 李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6-342,共7页
为探讨锦鲤的抗逆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热应激对大正三色锦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2、6、10、14、18、22、26 h进行取样测定呼吸爆发、补体蛋白3(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 为探讨锦鲤的抗逆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热应激对大正三色锦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2、6、10、14、18、22、26 h进行取样测定呼吸爆发、补体蛋白3(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热应激后呼吸爆发降低,在应激后2、10、18~26h降低显著(P<0.05);热应激2 h后血清中C3含量略有上升,应激6~26 h过程中与应激前相比均下降,应激14~22 h显著地下降(P<0.05);热应激下血清中SOD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血清中MDA浓度升高,应激10~18 h上升显著(P<0.05);应激后2、26 h 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应激前相比显著性地上升了5.93倍、2倍(P<0.05),应激后6~22 h 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应激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影响锦鲤非特性免疫指标,降低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力;HSP70的表达受热应激调节,热应激下诱导合成的HSP70对锦鲤起到一定的应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三色锦鲤 热应激 非特异性免疫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体外培养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瑶佳 涂尊方 +5 位作者 税斐 阳瑞雪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欧阳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证实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CyHV-3体外增殖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CyHV-3-EGFP病毒株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病毒滴度,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体外增殖,研究病毒的热稳定性、以及温度对病毒的体外培养和体内... 【目的】证实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CyHV-3体外增殖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CyHV-3-EGFP病毒株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病毒滴度,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体外增殖,研究病毒的热稳定性、以及温度对病毒的体外培养和体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CyHV-3在4~36℃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温度超过36℃后,病毒活力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50℃时病毒活力完全丧失。感染温度对CyHV-3病毒活力影响不大,高温(37℃)和低温(4℃)时病毒都具有感染能力。但是,孵育温度明显影响病毒活力,温度高于30℃时,CyHV-3的增殖能力减退甚至消失。鲤鱼感染CyHV-3病毒后,低温组(15℃)的死亡率为26.67%,常温组(25℃)的死亡率为73.33%,高温组(30℃)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均为0。【结论】证实了CyHV-3病毒在低温下能够增殖并且具有致病性,解释了近年来锦鲤疱疹病毒(KHVD)的暴发及流行不再受限于春秋季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Ⅲ型 鲤鱼 锦鲤疱疹病毒病 温度 致病性 增殖 感染
下载PDF
葡萄糖酸铬对锦鲤生长、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彬彬 崔培 +2 位作者 王景倩 尤宏争 白东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4-549,共6页
为研究饲料中葡萄糖酸铬添加量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4.18"0.38)g的锦鲤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鱼共525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葡萄糖酸... 为研究饲料中葡萄糖酸铬添加量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4.18"0.38)g的锦鲤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鱼共525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葡萄糖酸铬的试验饲料,其中Cr3+含量分别为0、0.1、0.2、0.4、0.8、1.6、3.2 mg/kg(饲料)。结果表明: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为0.4 mg/kg时,锦鲤增重率(B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添加葡萄糖酸铬能显著提高锦鲤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P<0.05),血糖(GLU)含量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为0.4~1.6 mg/kg时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为0~0.4 mg/kg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量超过0.8 mg/kg时TG和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锦鲤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力均随葡萄糖酸铬添加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分别出现在0.4、0.8、1.6 mg/kg葡萄糖酸铬添加组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超过0.4 mg/kg时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能促进锦鲤生长,降低血糖含量,提高肝胰脏抗氧化能力,以增重率为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锦鲤饲料中最适Cr3+含量为0.24 mg/kg(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葡萄糖酸铬 生长 血液生化指标 肝胰脏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池塘养殖锦鲤体表溃疡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明志 潘连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临床诊断和防治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皮肤溃疡病,采用病理解剖方法对患病锦鲤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用患病锦鲤取自上海市朝阳锦鲤养殖场发病池塘,确定病鱼10尾(编号1-10),取每条病鱼的组织进行病理解剖、石蜡切片、... 为临床诊断和防治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皮肤溃疡病,采用病理解剖方法对患病锦鲤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用患病锦鲤取自上海市朝阳锦鲤养殖场发病池塘,确定病鱼10尾(编号1-10),取每条病鱼的组织进行病理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患病锦鲤体表溃疡病处的病灶组织出现严重淤血、炎性细胞浸润并聚集、肌束溶解和坏死等典型病理表现;体表溃疡病是由致病菌局部感染所致,并未全身性感染,10尾病料的脾组织均表现出血管扩张、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的实质组织凝固变性,伴有红细胞坏死和凝固变性区域内部分组织坏死等较为一致的病理特征,可以诊断为血液中有毒物质引起的脾组织病变,导致脾功能低下;肝胰组织和肾组织较脾组织病变相对较轻;肠、心、鳃、头肾组织等基本正常。研究表明,本病例全部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凝固变性、肝组织淤血、肾组织间质充血及其组织中血管扩张、管壁增厚的病理变化,这与体表溃疡病变无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皮肤溃疡病 脾凝固变性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一株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凤贤 刘晓丽 +4 位作者 李全振 王凤敏 王圆圆 蒋红艳 杨蕾 《河北渔业》 2022年第6期5-8,F0003,共5页
从邯郸魏县患病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经人工感染试验,发现菌液浓度3.0×10^(10)CFU/mL下感染锦鲤... 从邯郸魏县患病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经人工感染试验,发现菌液浓度3.0×10^(10)CFU/mL下感染锦鲤发病,对发病锦鲤进行病原菌分离、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与感染试验菌株为同一种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盐酸多西环素、恩诺沙星、氟甲喹、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对硫酸新霉素中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分离鉴定 人工感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锦鲤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晨 刘倩 +6 位作者 顾宪明 何川 黄文 陈燕 汤理思 刘鑫 王文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5,共6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锦鲤Cyprinus carpio(初始体质量为195.88 g±0.98 g)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并与日本优质锦鲤商品饲料进行增重和增色效果对比,进行了增重和增色两部分试验,其中增重部分以三色锦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验...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锦鲤Cyprinus carpio(初始体质量为195.88 g±0.98 g)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并与日本优质锦鲤商品饲料进行增重和增色效果对比,进行了增重和增色两部分试验,其中增重部分以三色锦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验增重饲料与商品增重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增色部分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验对比饲料、试验增色饲料和商品增色饲料对其体色的影响,各组均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60 d,每隔15 d测定锦鲤的生长和体色指标。结果表明:添加L-肉碱、血球蛋白粉、螺旋藻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对三色锦鲤的促生长效果与商品增色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饲料具有更低的饲料系数;添加虾青素、螺旋藻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对红白锦鲤体色的增艳效果与商品增色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两种试验增色料和商品增色料的锦鲤体表各部位对色素的沉积程度相似。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添加剂组合的两种试验饲料与日本优质锦鲤饲料的功效水平相当,能够分别满足对锦鲤快速增重和增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饲料 生长 体色
下载PDF
锦鲤肠道不同部位菌群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中石 范艳蕊 +4 位作者 吕爱军 胡秀彩 石洪玥 陈丽梅 孙敬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3-490,共8页
【目的】研究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肠道的菌群组成结构及多样性,为深入研究锦鲤肠道菌群的功能及肠道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的分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锦鲤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肠道细菌,通过传统培养技术,采用细菌微量生化鉴定... 【目的】研究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肠道的菌群组成结构及多样性,为深入研究锦鲤肠道菌群的功能及肠道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的分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锦鲤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肠道细菌,通过传统培养技术,采用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对肠道细菌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别提取3个肠段的肠道菌群基因组DNA,进一步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个肠段的菌群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前肠、中肠和后肠样本测序后分别得到48659、47013和47819条有效序列,按97%相似性水平划分OTU后,分别得到1555、1294和1423个OUTs。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后肠菌群样本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最高。在门水平上,前肠、中肠和后肠丰度最高的5个菌门均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推测这些菌门是锦鲤肠道的核心细菌类群,但各菌门在不同部位的相对丰度有差异。构建的物种丰度热图显示相对丰度最高的前10类菌属相同,但某些菌属在肠道不同部位的相对丰度有较大差异,如代尔夫特菌属(Delft)、弓形菌属(Toxoplasma)。UniFrac分析显示中肠和后肠的肠道菌群聚为一支,表明这2个部位菌群组成结构相似度较高。【结论】锦鲤肠道不同部位具有独特的菌群结构,可能会影响肠道不同部位功能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肠道菌群 多样性 16S rDNA
下载PDF
芦荟粉对红白锦鲤生长、消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芳 朱浩然 +7 位作者 杨广 曾祥茜 王洋 朱国霞 张宝龙 高微微 吴旋 白东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4-50,共7页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芦荟粉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尾初始体重为(8.21±0.52)g的健康红白锦鲤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25%、0.50%、0.75%、1....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芦荟粉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尾初始体重为(8.21±0.52)g的健康红白锦鲤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25%、0.50%、0.75%、1.00%、1.25%芦荟粉的饲料,标记为L1,L2~L6,试验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3组和L4组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了42%、33%,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31%、36%(P <0.05)。L4组红白锦鲤前肠的蛋白酶活性、中肠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9%、206%和596%(P <0.05)。与对照组相比,L4组肝胰脏、脾脏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70%、26%(P <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升了144%、251%(P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分别升高了221%、30%(P <0.05);L4组肝胰脏和脑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40%、773%(P <0.05);L4组肝胰脏、头肾、中肾中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1%、29%、36%(P <0.05)。L5组头肾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91%、377%,MDA含量较对照组下降了20%(P <0.05)。总之,饲料中添加芦荟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且适宜添加水平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 芦荟粉 生长性能 消化 抗氧化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病鲤组织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涛 宋文华 +6 位作者 富丽静 胡宗云 李赫 闫有利 杜华 张健 张继飞 《水产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27,共4页
应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患有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 virus,KHV)的鲤Cyprinus carpio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增粗、变性、脱落;脾组织出现弥散性脓疡灶和纤维性变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上... 应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患有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 virus,KHV)的鲤Cyprinus carpio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增粗、变性、脱落;脾组织出现弥散性脓疡灶和纤维性变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紊乱、肿胀,伴有崩裂和坏死,肾小球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间质中局灶性坏死;肝细胞呈玻璃样变,肝间质可见局灶性坏死;肠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病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