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radation Behavior and Saf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30% Kresoxim-methyl SC in Cucumber and Soil
1
作者 Ge Qian Gou Chunlin Jiang Ru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4年第6期36-40,共5页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determine the residue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30% kresoxim-methyl SC applied on cucumber under green- house conditions. [Method] Referring to Test Standard of Pesticide Resi...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determine the residue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30% kresoxim-methyl SC applied on cucumber under green- house conditions. [Method] Referring to Test Standard of Pesticide Residues, the residue dynamics of kresoxim-methyl SC in cucumber was determined by GC. [ Result ] The half lives of kresoxim-methly in cucumber of Yinchuan, Changsha, Harbin were 2.8 - 3.1,2.4 - 3.7, 2.1 - 5.1 d, respectively, and the final resi- due in cucumber after application for 3,5,7 d was less than 0.500 0 mg/kg that was the limited standards of the state. [ Conclusion] Under the proposed cultiva- tion condi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maximum dosage formulation of 270 g. a. i/ha ( preparation 0.09 g/m2 ), with spraying up to three times and the safe interval of 3 -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kresoxim-methyl SC Cucumber residue Degradation dynamics Residue analysis
下载PDF
Stereoselective Synthese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E)-α-(Methoxyimino)-2-[1-(aryloxy)methyl]-benzeneacetates
2
作者 LI Yan LIU Jie +3 位作者 ZHOU Ye-bing ZHANG Hong-quan CHEN Zu-xin LIU Zhao-ji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50,共6页
(E) -α- ( Methoxyimi no ) -2 - [ 1-(aryloxy) methyl ]-benzeneacetates, the analogues of Kresoxim-methyl, were ste- rcoselectively synthesized with the coupling reaction of 2-methylphenyldiazonium chloride and m... (E) -α- ( Methoxyimi no ) -2 - [ 1-(aryloxy) methyl ]-benzeneacetates, the analogues of Kresoxim-methyl, were ste- rcoselectively synthesized with the coupling reaction of 2-methylphenyldiazonium chloride and methyl 2-hydroxyimino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CuSO4/Na2SO3 as a key step, and it was first found that the coupling reaction could give the key intermediate material( E)- and(Z)-methyl 2-(hydroxyimino)-2-o-tolylacetate with a molar ratio of 14: 1. The (E)-configurations of all these compounds were as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2D-NOESY spectra of ^1H NMR. The preliminary bioassay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compounds show an activity against a wide variety of fun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esoxim-methyl FUNGICIDE Stereoselective coupling reaction Strobilufin
下载PDF
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3
作者 胡长效 曹丹 +1 位作者 王昊晗 张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复配比,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及二者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对草莓...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复配比,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及二者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对草莓白粉病的LC50值分别为0.416 8、2.673 7 mg·L^(-1),二者质量比在3∶7~6∶4范围内呈现增效作用,以4∶6复配时增效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49。基于该质量比的400 g·L^(-1)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组合物,在用药量25 g·(667 m^(2))^(-1)时防效最佳,第1、2、3次施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8.67%、87.00%、9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氯氟醚菌唑 醚菌酯 生物活性 田间药效
下载PDF
醚菌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慢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浩泽 王卢燕 +4 位作者 李烨青 张昌朋 赵学平 张鑫 蒋金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5-285,共11页
为探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对水生生物早期生命阶段的慢性毒性,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测定了醚菌酯长期暴露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亚致死效应。将斑马鱼胚胎持续暴露于不同浓度醚菌酯(0.000750~0.180 mg·L^(-1))34 d后... 为探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对水生生物早期生命阶段的慢性毒性,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测定了醚菌酯长期暴露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亚致死效应。将斑马鱼胚胎持续暴露于不同浓度醚菌酯(0.000750~0.180 mg·L^(-1))34 d后,醚菌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144 h和34 d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41 mg·L^(-1)和0.0106 mg·L^(-1)。研究发现,醚菌酯暴露34 d后,0.00460、0.0115和0.0288 mg·L^(-1)醚菌酯可显著降低仔鱼的体质量,0.0115 mg·L^(-1)和0.0288 mg·L^(-1)醚菌酯能够降低仔鱼体长,而0.180 mg·L^(-1)醚菌酯会增加仔鱼的体长和体质量。醚菌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体长的34 d-NOEC为0.00460 mg·L^(-1),34 d-LOEC为0.0115 mg·L^(-1),对早期生命阶段体质量的34 d-NOEC为0.00185 mg·L^(-1),34 d-LOEC为0.00460 mg·L^(-1)。在试验期间,分别于1、3、7、14、21和34 d测定斑马鱼胚胎/仔鱼体内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活性和水平。研究发现,醚菌酯长期暴露会导致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此外,醚菌酯长期暴露期间,斑马鱼体内钙离子(Ca2+)水平和钙离子腺苷三磷酸酶(Ca2+-ATP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研究表明,醚菌酯长期暴露会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生长指标和抗氧化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醚菌酯可能通过调控ATP和Ca2+水平、Ca2+-ATP酶活性,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进而诱导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产生氧化应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斑马鱼 慢性毒性 早期生命阶段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尔成 朱晓丹 +3 位作者 郑尊涛 贾春虹 余苹中 贺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明确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条件下在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于2012—2013年在北京的日光温室进行了醚菌酯和腐霉利喷施草莓的3次田间农药残留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草莓果实中农药残... 为明确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条件下在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于2012—2013年在北京的日光温室进行了醚菌酯和腐霉利喷施草莓的3次田间农药残留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草莓果实中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及风险进行了评估。草莓样品经乙腈提取,PSA(乙二胺-N-丙基硅烷)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四极杆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草莓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醚菌酯为c=0.804 7e-0.114t,R2=0.935 6,半衰期为6.1 d;腐霉利为c=3.283 9e-0.098t,R^2=0.927 9,半衰期为7.1 d10当醚菌酯有效成分用量为97.5和195 g/hm^2,腐霉利有效成分用量为375和750 g/hm^2时,喷药2次和3次,施药间隔期7 d,于末次喷药后1、2、3和5 d采收草莓,其残留量分别在0.09-1.52和0.12-5.81 mg/kg之间。两种药剂的最终残留量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膳食暴露慢性和急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1-5 d采收的草莓中,醚菌酯和腐霉利对2-6岁、7-14岁、18-30岁和60-70岁的男、女共8类不同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醚菌酯 腐霉利 日光温室 风险评估 残留
下载PDF
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静 孔德洋 +2 位作者 宋宁慧 孔祥吉 单正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05-2011,共7页
为了掌握甲氧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在环境中的行为归趋,评价其在环境中的风险性,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法,对嘧菌酯、氰烯菌酯和醚菌酯3种Strobilurins杀菌剂在不同温度、pH水体中,不同类型土壤中及氙灯光照环境下的降解特... 为了掌握甲氧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在环境中的行为归趋,评价其在环境中的风险性,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法,对嘧菌酯、氰烯菌酯和醚菌酯3种Strobilurins杀菌剂在不同温度、pH水体中,不同类型土壤中及氙灯光照环境下的降解特性展开实验。结果表明:在25℃,pH5.0、7.0、9.0条件下嘧菌酯和氰烯菌酯水解缓慢,醚菌酯则较快,降解半衰期范围为0.105d至1a以上,其水解特性差异与水体pH值和农药本身结构相关;50℃时3种Strobilurins杀菌剂水中降解较25℃时水解速率快,其水解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醚菌酯、氰烯菌酯和嘧菌酯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0d、107~330d、223~407d,3种土壤中降解速率排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人工光源氙灯(光强为4000lx,紫外强度25.0IxW·cm。)下,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的光解速率依次为0.6664、0.5611、0.0235h~1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水体和土壤中滞留期较长,建议关注其在环境中的污染影响,对其使用和残留状况跟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丙烯酸酯类 降解 嘧菌酯 氰烯菌酯 醚菌酯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共强 宋玉立 +1 位作者 何文兰 孙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3-155,共3页
为了筛选对小麦白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7.5%氟环唑乳油、50%醚菌酯干悬浮剂等13种杀菌剂进行喷雾,25 d后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为40.5%~86.8%。其中50%醚菌酯干悬浮剂... 为了筛选对小麦白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7.5%氟环唑乳油、50%醚菌酯干悬浮剂等13种杀菌剂进行喷雾,25 d后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为40.5%~86.8%。其中50%醚菌酯干悬浮剂、7.5%氟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3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6.8%、85.1%、79.3%;其次为50%禾瑞水分散粒剂、5%烯肟菌胺乳油、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氯啶菌酯乳油、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防效在60.8%~69.3%。以上9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醚菌酯 氟环唑 丙环唑 小麦白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埃天 李鑫 +4 位作者 刘景梅 宋晓兵 陈玉托 陈霞 杨绍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64-66,共3页
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是香蕉上的重要病害,每年夏秋季节在华南蕉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2003 ̄2004年进行新型杀菌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的毒力测定和防治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 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是香蕉上的重要病害,每年夏秋季节在华南蕉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2003 ̄2004年进行新型杀菌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的毒力测定和防治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香蕉叶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香蕉安全;第3次施药后15 d,50%醚菌酯干悬浮剂1 500倍的防治效果达到82.6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敌力脱乳油1 500倍的防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杀菌剂 香蕉叶斑病 毒力测定 药效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 被引量:9
9
作者 陈长龙 李建中 +1 位作者 吴宪 胡继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建立了杀菌剂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其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和弗罗里硅土净化后,通过GC-NPD检测。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9×10^-12g,在黄瓜和土壤中... 建立了杀菌剂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其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和弗罗里硅土净化后,通过GC-NPD检测。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9×10^-12g,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和0.010mg/kg,添加回收率为89.4%~104.3%,变异系数为4.6%~7.0%。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的两倍时(有效成分300g/hm^2),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4和10.3d。在有效成分为150和300g/hm^2的剂量条件下,施药3~4次,施药后第5d黄瓜中醚菌酯残留量低于欧盟规定的MRL值(0.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醚菌酯 黄瓜 土壤 残留试验
下载PDF
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及其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珊宇 朱桂宁 +1 位作者 颜梅新 贤小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筛选瓜类白粉病防治药剂,为瓜类白粉病的抗性预防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7-2012年从广西南宁、桂平、北海等地采集苦瓜、冬瓜、甜瓜、黄瓜和葫芦... 【目的】了解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筛选瓜类白粉病防治药剂,为瓜类白粉病的抗性预防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7-2012年从广西南宁、桂平、北海等地采集苦瓜、冬瓜、甜瓜、黄瓜和葫芦瓜白粉病菌样品,采用叶碟保湿培养法检测供试菌株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并选取高抗菌株测定其对多菌灵、肟菌酯和丙森锌的敏感性。【结果】供试的83个瓜类白粉病菌均已对醚菌酯产生了抗药性,抗性菌株主要集中在苦瓜白粉病菌,其抗性频率最高,为63.89%;在西葫芦上的抗性菌株频率最低,为6.67%。2007-2012年南宁市苦瓜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有所发展,高抗菌株群体已经形成。药剂筛选结果显示,对醚菌酯高抗的白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有极高的耐药性,且对肟菌酯产生了交互抗性,但对丙森锌仍然敏感。【结论】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已产生较高的抗药性,生产中可与丙森锌交替使用防治瓜类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 白粉病菌 醚菌酯 抗药性 敏感性 广西
下载PDF
新型杀菌剂醚菌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焰 周叶兵 +2 位作者 刘杰 陈祖兴 刘钊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醚菌酯是一种优秀的新型杀菌剂,具有很高的活性,以邻溴甲苯和乙二酰氯单甲酯为原料通过有机铜试剂进行偶联反应得到酮酯,进而与甲氧胺盐缩合得到重要的中间体肟酯,再经溴化后与邻甲苯酚反应最终制得(E)-醚菌酯,本合成路线步骤较少且产... 醚菌酯是一种优秀的新型杀菌剂,具有很高的活性,以邻溴甲苯和乙二酰氯单甲酯为原料通过有机铜试剂进行偶联反应得到酮酯,进而与甲氧胺盐缩合得到重要的中间体肟酯,再经溴化后与邻甲苯酚反应最终制得(E)-醚菌酯,本合成路线步骤较少且产率较高,总产率可达到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研究 产率 新型杀菌剂 合成路线 缩合 醚菌酯 甲酯 有机铜 优秀 活性
下载PDF
2002年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及苯氧菌酯敏感基线的建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夏烨 周益林 +1 位作者 段霞瑜 刘学敏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4-78,共5页
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2002年采自北京、江苏、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和四川7省市部分麦区的109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对三唑酮和苯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EC50平均值是63.70 μg/mL,平均抗性水平为30... 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2002年采自北京、江苏、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和四川7省市部分麦区的109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对三唑酮和苯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EC50平均值是63.70 μg/mL,平均抗性水平为30.48倍,最高抗性水平达142.97倍。其中江苏、山东、四川三地的菌株抗药性水平明显高于河北、北京、山西和新疆。同时测得病菌群体对苯氧菌酯的敏感基线EC50值为85.82μg/mL,且白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氧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之间无交互抗性。该结果可为这两类杀菌剂在生产上的合理应用和抗药性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自粉菌 三唑酮 苯氧菌酯 抗药性监测 敏感基线
下载PDF
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用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卫刚 胡伟群 +1 位作者 张蕊蕊 陈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X期85-88,共4页
醚菌酯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新型杀菌剂,为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配组合,通过活体盆栽试验对草莓白粉病进行复配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与10%苯醚甲环唑WG(质量比分别为1:1、1:3、... 醚菌酯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新型杀菌剂,为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配组合,通过活体盆栽试验对草莓白粉病进行复配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与10%苯醚甲环唑WG(质量比分别为1:1、1:3、1:5、1:7、1:9)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57.91、121.83、116.65、114.07和108.08;5个配比中,1:1和1:3配比表现增效作用,其余3个配比表现相加作用。综合增效作用和防治效果两方面考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1配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苯醚甲环唑 草莓白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葡萄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醚菌酯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29
14
作者 叶佳 张传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法检测了78株采自浙江省杭州、嵊州和嘉兴3地的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病菌已对甲基硫菌灵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抗性频率为51.3%,且均为高水平抗... 采用菌丝生长法检测了78株采自浙江省杭州、嵊州和嘉兴3地的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病菌已对甲基硫菌灵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抗性频率为51.3%,且均为高水平抗药性菌株;78个供试菌株对戊唑醇的EC50值在0.04~21.56μg/mL之间,平均为1.63μg/mL,其中L-58菌株的敏感性最低,EC50值为21.6μg/mL。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处理对醚菌酯抑制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无SHAM存在时,醚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EC50Q)值在0.03~436.55μg/mL之间,平均为27.77μg/mL;当SHAM的处理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EC50(EC50Q+S)值在0.01~15.20μg/mL之间,平均为4.40μg/mL。旁路氧化的相对贡献值F最低为0,最高为155.47,平均为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菌 敏感性检测 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醚菌酯 旁路氧化
下载PDF
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辉 张玉婷 +3 位作者 郭永泽 邵辉 刘磊 宋淑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596-9597,共2页
[目的]明确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方法]于2007~2008年,在天津、吉林、南京和昆明,设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2个剂量,对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结果]在天津地区... [目的]明确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方法]于2007~2008年,在天津、吉林、南京和昆明,设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2个剂量,对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结果]在天津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4 和12.6 d; 在吉林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3和16.2 d;在南京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2 和8.3 d; 在昆明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3和12.3 d。施药后间隔3、5、7 和14 d的草莓中醚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1 mg/kg。[结论]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中合理使用的准则为:按3 000倍液在草莓上喷雾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 d,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草莓 土壤 残留动态
下载PDF
醚菌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素利 金淑惠 刘丰茂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1-282,共2页
介绍了醚菌酯原药样品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选用HP - 5石英毛细管柱 ,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 ,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 2 5 0℃ ,柱温为 2 30℃ ,对醚菌酯原药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0 14 9,回收率为 98 12 %~ 10 1 4 5 % ... 介绍了醚菌酯原药样品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选用HP - 5石英毛细管柱 ,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 ,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 2 5 0℃ ,柱温为 2 30℃ ,对醚菌酯原药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0 14 9,回收率为 98 12 %~ 10 1 4 5 % ,线性相关系数r =1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气相色谱分析 磷酸三苯酯
下载PDF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玉婷 郭永泽 +3 位作者 邵辉 刘磊 李辉 宋淑荣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8-669,共2页
为了评价醚菌酯在苹果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天津、西安两地同时进行了醚菌酯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醚菌酯在苹果上的半衰期为10.2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6d;在西安地区,醚菌酯在苹果上的半衰期为7... 为了评价醚菌酯在苹果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天津、西安两地同时进行了醚菌酯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醚菌酯在苹果上的半衰期为10.2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6d;在西安地区,醚菌酯在苹果上的半衰期为7.3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6d。施药后间隔14d和21d的苹果中醚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苹果 土壤 残留动态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杀菌剂混配对香蕉黑星病菌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星 蒲金基 +2 位作者 陈照 谢艺贤 张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92-93,100,共3页
在室内采用抑制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腈菌唑与醚菌酯混配剂对香蕉黑星病菌生长抑制的增效作用及最适混配比例优选。试验结果表明:腈菌唑与醚菌酯混配比的增效区间为9∶1~2∶8,其中配比为6∶4和2∶8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毒力比率高,分别为1.9... 在室内采用抑制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腈菌唑与醚菌酯混配剂对香蕉黑星病菌生长抑制的增效作用及最适混配比例优选。试验结果表明:腈菌唑与醚菌酯混配比的增效区间为9∶1~2∶8,其中配比为6∶4和2∶8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毒力比率高,分别为1.93和2.24;共毒系数也大,分别为844.85和1 18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菌唑 醚菌酯 香蕉大茎点霉 增效作用
下载PDF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杀菌剂醚菌酯的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玉梅 吴燕华 +3 位作者 刘吉平 李艳芳 李楠 覃兆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70-2374,共5页
农药通过与环糊精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可使其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环糊精对农药分子的识别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RAMEB),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 农药通过与环糊精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可使其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环糊精对农药分子的识别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RAMEB),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杀菌剂醚菌酯的分子识别作用,并考察了温度及溶剂的极性对识别作用的影响,探讨了包合过程的驱动力和形成的包合物的可能结构。结果表明,他们与醚菌酯均可形成1∶1型包合物,在298.15K时,其结合常数值大小依次是KHP-β-CD>Kβ-CD>KRAMEB,随着温度的升高,包合物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在温度≥303.15K时,Kβ-CD值最大。溶剂极性的改变可显著地影响结合常数值,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结合常数值迅速降低。对包合物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包合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体系自由能减少的过程。包合过程是焓驱动的,符合熵焓互补原则,推测氢键和疏水作用是识别反应的主要驱动力。本文研究结果为醚菌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环糊精 醚菌酯 分子识别 包合物 光谱分析
下载PDF
4种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查仙芳 张亚峰 +3 位作者 杜玉宁 沈瑞清 郭文忠 李晓凤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0-761,共2页
对4种杀菌剂(50%醚菌酯WG150.0ga.i./hm2、8%氟硅唑ME72.0ga.i./hm2、25%三唑酮WP127.5ga.i./hm2、75%百菌清WP450.0ga.i./hm2)防治温室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4种杀菌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69.75%~79.59%... 对4种杀菌剂(50%醚菌酯WG150.0ga.i./hm2、8%氟硅唑ME72.0ga.i./hm2、25%三唑酮WP127.5ga.i./hm2、75%百菌清WP450.0ga.i./hm2)防治温室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4种杀菌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69.75%~79.59%之间,二次施药后12d,防治效果在92.50%~95.41%之间。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氟硅唑 三唑酮 百菌清 辣椒白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