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矩作用下姿势性脊柱后凸的生物力学响应
1
作者 王磊 王晨艳 +2 位作者 郭媛 李晓娜 陈维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73-3777,共5页
背景:关于脊柱后凸的生物力学研究大多集中在躯干肌肉力量以及矢状面平衡等方面,关于脊柱后凸过程中脊柱内部的生物力学响应鲜有报道。目的:通过模拟姿势性脊柱后凸过程,探究姿势性脊柱后凸过程中脊柱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建立正常人... 背景:关于脊柱后凸的生物力学研究大多集中在躯干肌肉力量以及矢状面平衡等方面,关于脊柱后凸过程中脊柱内部的生物力学响应鲜有报道。目的:通过模拟姿势性脊柱后凸过程,探究姿势性脊柱后凸过程中脊柱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建立正常人胸腰段三维有限元模型(T_(1)-S1节段),通过在T_(1)、T6、T_(12)椎骨上施加三点力系的方式施加1.15-11.52 N·m共10组等距递增的弯曲载荷,模拟正常人姿势性脊柱后凸过程,分析载荷与Cobb角关系和弯曲载荷作用下胸椎、肋骨、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与结论:①姿势性脊柱后凸过程中,T_(1)-T_(12)节段Cobb角与载荷大小呈线性关系;②胸椎、肋骨和椎间盘上的最大应力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③在11.52 N·m力矩作用下,胸椎、肋骨和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出现在T6椎骨的前侧、第10对肋骨的肋头处和T5-T6节段椎间盘的右后侧;④结果提示,姿势性脊柱后凸会导致胸椎、肋骨和椎间盘上应力增大,其中T6椎骨前侧、第10对肋骨的肋头处与T5-T6节段椎间盘前后侧应力增加最明显,可能会增加胸椎、肋骨和椎间盘的损伤风险,为脊柱后凸矫形器的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性脊柱后凸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脊柱 cobb
下载PDF
Radiological imaging findings of scheuermann disease 被引量:2
2
作者 Erkan Gokce Murat Beyhan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6年第11期895-901,共7页
AIM To find accompanying anomalies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Scheuermann's disease(SD) is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METHODS Study included 20 patients(16 men and 4 women) who had radiological imaging radiograph... AIM To find accompanying anomalies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Scheuermann's disease(SD) is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METHODS Study included 20 patients(16 men and 4 women) who had radiological imaging rad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f available, due to back pain, curved back and low back pain in November 2011-February 2016 period.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ypical and atypical patterns based on the region involved. Thoracic kyphosis values were measured using real Cobb angle. Accompanying disc degeneration, herniations and spinal cord pathologies were studied using MRI.RESULTS Age of the patients ranged from 11.0 to 23.0(mean 17.2 ± 3.0). Typical pattern of SD were detected in 15 patients while atypical pattern were detected in 5 patients. Cobb angle range was 40.2-67.2(mean 55.5 ± 8.7) in typical Scheuermann's patients and 24.7-49.9(mean 36.7 ± 10.8) in atypical ones. Intervertebral level was affected and had the measures of 3-8(mean 5.3 ± 1.6) and 7-9(mean 8.2 ± 0.8) in typical and atypical Scheuermann's patients, respectively. Level of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in MRI was 1-7 discs(mean 4.1 ± 1.7) in typical patients and 5-10 discs(mean 7.6 ± 1.9) in atypical patients.CONCLUSION SD can be seen in typical and atypical patterns, typical being more frequent. Because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herniations and cord pathologies such as syringomyelia can accompany SD(albeit more common in atypical pattern),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se patients with plain radiography and MRI toge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b angl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uvenile kyphosis scheuermann’s disease Thoracic kyphosis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冠状面Cobb角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伟 何希 +4 位作者 王季 林鹏 孙枫原 李宗远 杨宗德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脊柱冠状面Cobb角与矢状面胸椎后凸角(TK)、骨盆倾斜角(PT)、骨盆指数(PI)、骶骨倾斜角(SS)等参数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根据Cobb角将患者分为轻度(Cobb<40°)和重度(Cobb≥40°)两类,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脊柱冠状面Cobb角与矢状面胸椎后凸角(TK)、骨盆倾斜角(PT)、骨盆指数(PI)、骶骨倾斜角(SS)等参数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根据Cobb角将患者分为轻度(Cobb<40°)和重度(Cobb≥40°)两类,分析253例Lenke 1型AIS患者的冠状面Cobb角与TK的相关性,分析156例AIS患者的冠状面Cobb角和PT、PI、SS的相关性。结果253例AIS患者Cobb角与TK呈显著正相关(P<0.05);96例重度AIS患者Cobb角与TK呈显著正相关(P<0.05),157例轻度AIS患者Cobb角与TK无显著相关性(P>0.05)。156例AIS患者Cobb角与PT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I、SS无显著相关性(P>0.05);91例轻度AIS患者Cobb角与PT、PI、SS无显著相关性(P>0.05),65例重度AIS患者Cobb角与PT、PI、S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重度有手术指针的Lenke 1型AIS患者中脊柱Cobb角度与矢状面TK角度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在脊柱侧凸矫形过程中需同时矫正矢状面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cobb 胸椎后凸角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术(PPS)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确诊并治疗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开放内固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术(PPS)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确诊并治疗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开放内固定术,研究组应用微创PPS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患者使用微创PPS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与开放内固定术相比,患者椎间隙高度水平、后凸Cobb角水平恢复情况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术 后凸cobb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垫枕复位结合单侧PKP对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文军 吴爱国 +1 位作者 谢剑龙 柯友鹏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2期1613-1614,共2页
目的探讨垫枕复位结合单侧PKP对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影响。方法78例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单侧PKP治疗,观察组给予垫枕复位结合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的椎... 目的探讨垫枕复位结合单侧PKP对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影响。方法78例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单侧PKP治疗,观察组给予垫枕复位结合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的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d,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垫枕复位结合单侧PK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恢复椎体高度,降低后凸Cobb角,缓解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骨质疏松性腰胸椎压缩骨折 垫枕复位 单侧PKP 椎体高度 后凸cobb 疼痛
下载PDF
经伤椎植入同种异体骨和富血小板血浆并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章戈 王绍刚 +5 位作者 张财义 张庆 陶忠亮 左才红 王根林 杨惠林 《骨科》 CAS 202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植入同种异体骨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并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采用经伤椎植入同种异体骨和PRP并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 目的探讨经伤椎植入同种异体骨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并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采用经伤椎植入同种异体骨和PRP并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3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35例病人均随访12个月以上,手术时间为(112.97±17.09)min,术中出血量为(104.86±25.82)mL,所有病人无切口并发症、断钉断棒发生。病人术后1周、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但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植入同种异体骨和PRP并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cobb 伤椎高度 同种异体骨 富血小板血浆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闫龙涛 汪海滨 +1 位作者 王泽宇 鞠杰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南京南钢医院骨科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4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均分,对照组24例,接受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24...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南京南钢医院骨科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4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均分,对照组24例,接受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24例,接受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比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障碍程度和功能,以及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程度、障碍程度、胸腰椎功能和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80±0.32)分、ODI评分为(13.27±2.18)分,Cobb角为(7.56±1.32)°,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椎骨高度分别为(22.18±1.78)分和(25.12±1.96)m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3、7.581、8.843、8.699、9.318,P<0.001)。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可促进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可缓解疼痛感,对腰椎功能和影像学指标有改善作用,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折 疼痛程度 胸腰椎功能 cobb
下载PDF
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伴脊髓空洞症患者应否外科处理脊髓空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宏其 陈凌强 +5 位作者 郭超峰 刘少华 陈静 罗继 向伟能 鲁世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伴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在无神经症状且达到矫形指征时应否于矫形之前对脊髓空洞进行外科处理。[方法]实验组(A组):回顾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科采用单纯矫形手术而不外科干预脊髓空洞的方法治疗的15例无神经症... [目的]探讨伴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在无神经症状且达到矫形指征时应否于矫形之前对脊髓空洞进行外科处理。[方法]实验组(A组):回顾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科采用单纯矫形手术而不外科干预脊髓空洞的方法治疗的15例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s角以及脊髓空洞的长度、位置,空洞最大直径及S/C比值;对照组(B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段同一手术组医生采用相同方法治疗的20例AIS患者,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s角。比较A、B两组病例的冠状面矫形率和丢失率;比较A组术前和随访时脊髓空洞的长度、最大直径、S/C比值。[结果]A、B两组矫形率和丢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脊髓空洞情况术前与随访时进行比较,空洞直径、S/C比值及脊髓空洞长度较随访时明显变小(P〈0.05)。[结论](1)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并脊髓空洞患者,脊髓空洞可自发性的减小、吸收,使侧凸停止或减慢进展,进而使该类病人于矫形术后不会产生过多的矫形丢失。(2)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并脊髓空洞患者,脊髓空洞的存在会让术者在矫形时有所顾忌,但只要方法得当,尽量避免牵拉脊髓,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仅行矫形手术而不对脊髓空洞做外科处理,并不会影响矫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髓空洞 矫形 cobb's
下载PDF
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许勇 官众 +2 位作者 李永霞 陈锋 任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3-1828,共6页
背景: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容易出现椎体骨小梁不能完全恢复,影响脊柱矢状位力学稳定。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抗屈力、抗扭转力明显增加,增加了椎体在屈曲、后伸、旋转等各种活动的承载负荷,可更好地维持伤椎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背景: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容易出现椎体骨小梁不能完全恢复,影响脊柱矢状位力学稳定。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抗屈力、抗扭转力明显增加,增加了椎体在屈曲、后伸、旋转等各种活动的承载负荷,可更好地维持伤椎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目的:对比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胸腰段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案分为跨伤椎组、经伤椎组。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皮下血肿发生情况,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随访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角。结果与结论:①经伤椎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组、术中出血量大于跨伤椎组,但术后卧床时间比跨伤椎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前及术后2周随访:2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6,12个月随访:经伤椎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跨伤椎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跨伤椎组,后凸Cobb角小于跨伤椎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跨伤椎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30%)高于经伤椎组(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⑤提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椎体的生理高度及曲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置钉 内固定 伤椎高度 后凸cobb 并发症
下载PDF
复位五法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念虎 马良 李刚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8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技术在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至2017年共诊治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37例,采用山东省名中医徐展望"牵压旋扳撑"复位五法,手术切开前先行手法复位,术中椎弓根...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技术在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至2017年共诊治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37例,采用山东省名中医徐展望"牵压旋扳撑"复位五法,手术切开前先行手法复位,术中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固定矫正残余移位及维持复位后位置。对照组35例只采用术中器械撑开复位固定。术后3 d所有患者均佩戴支具在床上坐起,下肢肌力在3级以上者下地活动。比较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的改善以及侧方角度的改善情况,两组椎骨旋转角度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在侧方角度改善及椎骨旋转角度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侧方成角从平均17.46°±3.67°恢复到4.39°±1.23°;对照组从18.39°±4.12°恢复到8.12°±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椎骨旋转角度方面,治疗组恢复到6.02°±1.64°,对照组则恢复到14.91°±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VAS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7例患者中治愈16例(43.24%),好转19例(51.35%),优良率94.59%。对照组35例中治愈11例(31.43%),好转19例(54.29%),优良率为85.7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取典型病例,详细介绍了复位五法的应用情况。结论:手法复位可明显改善移位复杂严重的胸腰段骨折脱位,特别是脊柱的侧方成角以及椎骨的旋转移位。配合术中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固定可达到满意的复位,且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脱位 复位五法 神经损伤 后凸cobb 椎骨旋转角度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龙龙 陈家麟 +1 位作者 刘晨 管国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与跨伤椎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患者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100例TLBF患者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每组各50例。经伤椎组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跨伤椎组行跨...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与跨伤椎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患者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100例TLBF患者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每组各50例。经伤椎组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跨伤椎组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骨愈合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伤椎组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组、住院费用高于跨伤椎组(均P<0.05)。经伤椎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的伤椎高度、骨密度(T值)高于跨伤椎组(P<0.05),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跨伤椎组(P<0.05);术后12个月,经伤椎组伤椎高度、后凸Cobb角丢失少于跨伤椎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治疗对TLBF患者伤椎恢复更有利,可明显增强脊柱稳定性及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伤椎高度 经伤椎 跨伤椎 后凸cobb
下载PDF
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旭 于海洋 +5 位作者 梁成民 翟云雷 王伟 刘彬 袁玉山 张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6-521,共6页
目的 :探讨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17例,年龄63.5±7.5岁(47~75岁)。... 目的 :探讨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17例,年龄63.5±7.5岁(47~75岁)。患者术前均行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行站立位位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影像学测量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和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计算"后凸柔韧度"(站立位LKCA-俯卧位LKCA)/站立位LKCA×100%,根据其指导手术方案。分别比较术前俯卧位加压脊柱全长CT和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得的LKCA、TK和LL。结果:术前站立侧位X线片所测得的LKCA、TK和LL分别是52.46°±15.63°、36.13°±9.55°和33.31°±10.33°,术前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定位像测得的LKCA、TK和LL分别是36.94°±15.69°、28.09°±7.62°和26.99°±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柔韧度(31.6±9.89)%(16.4%~60.6%)。术后2周LKCA和TK、LL分别为18.30°±3.57°、18.23°±6.75°和26.99°±6.75°,同末次随访LKCA、TK和LL分别是20.86°±5.34°、17.92°±6.31°和18.54°±4.7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术前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的LKCA、TK、LL同术前俯卧位脊柱全长CT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加压脊柱全长CT定位像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型影像学技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的准确评估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局部后凸cobb 胸椎后凸cobb 腰椎前凸cobb 骨质疏松 后凸畸形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像学特征
13
作者 黄海榆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2期76-77,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有16例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分析其影像学资料,测量后切线角度和Cobb’s角度,并计算曲度指数和后凸指数。结果 Cobb’s平均角度(52.6&...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有16例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分析其影像学资料,测量后切线角度和Cobb’s角度,并计算曲度指数和后凸指数。结果 Cobb’s平均角度(52.6±16.3)°,后凸节段后切线平均角度(53.8±17.4)°,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2,P<0.01)。C2-7Cobb’s角度平均为(34.1±15.5)°,后切线角度为(35.8±14.2)°。KI和CI与Cobb’s角度及后切线角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的影像学特点:后凸顶点位多于椎体后上缘,C4多见,CI和KI与Cobb’s角和后切线角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 影像学 cobbs 后切线角
下载PDF
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14
作者 李健 杨健齐 +3 位作者 赵洪普 高梁斌 张志 肖斌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后凸角,CT测量椎管占位比。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52.63%(20/38)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值的95%以上,平均恢复至(89.73±9.01)%;术后、末次随访Cobb’s角[(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3.96±5.48)°减少(P〈0.05),椎管占位比[(16.29±11.38)%,(12.38±8.11)%]也较术前(34.23±19.65)%减少;所有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脱断裂,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改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椎管占位恢复好,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爆裂 胸腰椎 内固定 植骨 椎弓根钉 cobbs后凸角 椎体前缘高度 脊髓损伤
下载PDF
Mil waukee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与应用体会 被引量:16
15
作者 包岳丰 邱勇 +2 位作者 朱丽华 王成转 陆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评估Milwaukee支具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 4例AIS患者接受支具规范治疗与非规范治疗平均随访 2 1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规范治疗组免于手术率及治疗有效率与非规范组存在显著性差... 目的 :评估Milwaukee支具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 4例AIS患者接受支具规范治疗与非规范治疗平均随访 2 1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规范治疗组免于手术率及治疗有效率与非规范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Milwaukee支具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的进展 ,应提倡早期规范化治疗 ,切忌非规范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 Miluaukee支具 治疗
下载PDF
颅盆牵引软组织松解加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36例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朝国 梁益建 +1 位作者 石化洋 胡正军 《现代临床医学》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价颅盆环牵引软组织松解加脊柱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盆牵引软组织松解加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36例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行颅盆环牵引,牵引过程中行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经牵... 目的:评价颅盆环牵引软组织松解加脊柱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盆牵引软组织松解加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36例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行颅盆环牵引,牵引过程中行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经牵引脊柱畸形得到较理想矫正后行脊柱后路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脊柱侧弯Cobb’s角及身高,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脊柱侧弯Cobb’s角由手术前的(95.9±28.4)°矫正至(35.2±12.3)°,矫正率63.3%;身高由手术前的132.7±15.4 cm增高至146.7±15.4 cm,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身体外形、行走姿势得到明显的改善,脊柱额状面失平衡得到明显的纠正。本组病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及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经颅盆环牵引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加后路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简化操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畸形 颅盆牵引 cobbs 简化操作
下载PDF
枕颈融合术后Takami枕颈角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根锋 廖文胜 +2 位作者 高延征 朱忠培 吴研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分析枕颈融合术后Takami枕颈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术中枕颈固定合适的TOCA范围。方法:收集50例无颈部畸形、颈椎退变、颈部外伤史及手术史的成人(对照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TOC... 目的:分析枕颈融合术后Takami枕颈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与下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术中枕颈固定合适的TOCA范围。方法:收集50例无颈部畸形、颈椎退变、颈部外伤史及手术史的成人(对照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TOCA及C2-C7 Cobb角。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后路枕颈融合手术并成功获得随访的17例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BI组),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TOCA及C2-C7 Cobb角,并以术后即刻TOCA为依据,参考正常组TOCA大小,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TOCA<83°;B组TOCA为83°~89°;C组TOCA>89°),收集A、B、C三组中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TOCA与C2-C7 Cobb角大小,以及正常组中TOCA与C2-C7Cobb角大小,进行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TOCA平均为86.2°±2.7°,C2-C7 Cobb角平均为17.4°±3.9°;对照组及BI组术前、末次随访时TOCA与C2-C7 Cobb角均呈正相关(P<0.05)。A组中C2-C7Cobb角术前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但A组中C2-C7 Cobb角均值由术前15.4°±3.5°减至末次随访时11.7°±2.6°;B组中术前C2-C7 Cobb角(20.0°±4.5°)与末次随访时(21.8°±4.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中术前C2-C7 Cobb角(21.6°±2.3°)与末次随访时(30.0°±4.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底凹陷症患者行枕颈融合术中TOCA固定在83°~89°能够减少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Takami枕颈角 C2-C7 cobb 下颈椎曲度 枕颈融合
下载PDF
外科矫形手术治疗1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永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9-82,86,共5页
目的分析114例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患者接受不同外科矫形手术的矫正效果。方法 114例AS后凸畸形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腰椎单节段椎体截骨术,n=60)、B组(椎板"V"型截骨术,n=54)。统计2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通过X线片... 目的分析114例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患者接受不同外科矫形手术的矫正效果。方法 114例AS后凸畸形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腰椎单节段椎体截骨术,n=60)、B组(椎板"V"型截骨术,n=54)。统计2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通过X线片测量脊柱后凸Cobb's角、站立位颌眉垂线角、矢状面失平衡距离及身高等,并评价术后脊柱疼痛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P<0.05),且B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A组的28.33%(P<0.05)。2组术后脊柱后凸Cobb's角、站立位颌眉垂线角、矢状面失平衡距离均显著减小,身高显著增高(P<0.05)。2组术后3个月脊柱疼痛及功能恢复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工作情况及社交情况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术后3个月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A、B组术后6个月脊柱疼痛及功能恢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单节段椎体截骨术和椎板"V"型截骨术治疗AS后凸畸形均可取得较好的矫正效果,但后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外科矫形手术 单椎体截骨 椎板截骨 后凸cobbs
下载PDF
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辉 王永祥 +5 位作者 胡乐 蔡俊 张亮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和对照组21例(单纯后路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的矫正度丢失均小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和连接棒断裂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Frankel评级均为E级。结论 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能维持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安全三角区 植骨术 内固定术 椎体前缘高度 cobb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维科 刘圆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17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局。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骨密度、疼痛程度VAS评分水平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③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控制疼痛的同时改善椎体状态和骨密度,使治疗效果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症 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仙灵骨葆胶囊 椎体后凸cobb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