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Glass Products Based on L1 Regulariz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1
作者 Yuqiao Zhou Xinyang Xu Wenjing Ma 《Applied Mathematics》 2024年第1期51-64,共14页
In view of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glass products, L1 regularization,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elbow rule and other methods were comprehensively used to build logical regression, cluste... In view of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glass products, L1 regularization,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elbow rule and other methods were comprehensively used to build logical regression, cluster analysis, hyper-parameter test and other models, and SPSS, Python and other tools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classification rules of glass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fluxes, sub class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hyper-parameter K value test and rationality analysis.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ancient glass rel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s Composition L1 Regulariz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K-Means Clustering analysis Elbow Rule Parameter Verification
下载PDF
武都地区初榨橄榄油酚类和脂肪酸组成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凤霞 李川 +3 位作者 周昊 陈虹霞 张昌伟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稳定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多酚和脂肪酸含量及油脂氧化稳定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均符合欧盟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初榨橄榄油中油酸质量分数在(56.12±0.24)%(豆果)和(71.45±0.42)%(科拉蒂)之间,亚油酸质量分数在(5.73±0.06)%(皮瓜尔)和(15.80±0.05)%(阿斯)之间,棕榈酸质量分数在(12.67±0.12)%(科拉蒂)和(18.76±0.04)%(豆果)之间。裂环烯醚萜类是主要的酚类成分,总酚质量分数最高为奇迹,为(471.35±29.34)mg/kg,最低为豆果,仅(165.65±8.08)mg/kg。主成分分析表明:富含橄榄苦苷苷元、女贞子苷元、橄榄裂环烯醚萜、油酸、芹菜素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高,而富含棕榈酸、亚油酸、酪醇、羟基酪醇、刺激醛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低。基于芹菜素、橄榄裂环烯醚萜、木犀草素和亚油酸建立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可以预测90.70%的油脂氧化稳定性变化(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裂环烯醚萜类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春妹 廖道龙 +2 位作者 刘子凡 符厚隆 陈贻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5,共8页
本研究以27个苦瓜自交系4叶1心的幼苗为材料,预培养1 d后,置于39℃高温培养,观察其高温胁迫72 h后的热害情况,通过计算热害指数(TDG)筛选评价出高、中、低耐热性的苦瓜种质;从中选取6个不同耐热性的自交系,测定39℃胁迫0 h和48 h的株高(... 本研究以27个苦瓜自交系4叶1心的幼苗为材料,预培养1 d后,置于39℃高温培养,观察其高温胁迫72 h后的热害情况,通过计算热害指数(TDG)筛选评价出高、中、低耐热性的苦瓜种质;从中选取6个不同耐热性的自交系,测定39℃胁迫0 h和48 h的株高(PH)、茎粗(SD)、鲜物质量(SFW)和干物质量(SDW)等形态学指标以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电导率(REL)、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和可溶性糖含量(SS)等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上述12个指标的耐热系数(α),综合评价6个自交系材料的耐热性;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获得苦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以TDG为依据,27个苦瓜自交系中有耐热型3个,中等耐热型18个,热敏型6个;6个不同耐热性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与热害指数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耐热性的评价数学模型为:Y=-0.426+0.049X1-0.011X2-0.009X3-0.018X4,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预测值与Y值基本一致。说明SFW(X1)、POD活性(X2)、CAT活性(X3)和SS含量(X4)这4个指标的耐热系数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苦瓜耐热性差异,可用作苦瓜耐热性鉴定指标。本研究筛选出苦瓜耐热种质并构建苦瓜耐热性评价体系,为海南夏季耐热苦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耐热性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法
下载PDF
苦豆子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及其抗炎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4
作者 康建国 李芳 +3 位作者 牛淳 米文文 魏彦明 华永丽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7期35-43,共9页
目的:建立苦豆子总黄酮、总生物碱、总多糖配伍后的指纹图谱,研究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与细胞活力以及抗炎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不同配伍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苦豆子总黄酮、总生物碱、... 目的:建立苦豆子总黄酮、总生物碱、总多糖配伍后的指纹图谱,研究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与细胞活力以及抗炎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不同配伍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苦豆子总黄酮、总生物碱、总多糖配伍后的指纹图谱,以LPS刺激RAW264.7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对不同配伍组合对炎症细胞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以细胞活力进行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苦豆子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筛选苦豆子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结果:苦豆子生物碱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有8个,指认出5个共有峰,分别是槐果碱、槐定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有15个,指认出3个共有峰,分别为槲皮素、紫铆因和芹菜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槐果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与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槲皮素与细胞活力呈负相关,紫铆因、芹菜素与细胞活力呈正相关,槐定碱、氧化苦参碱与细胞活力呈负相关,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与细胞活力呈正相关。结论:槐果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可能是苦豆子抗炎的物质基础,可为挖掘苦豆子的质量标志物以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高效液相色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谱效关系
下载PDF
壮药蛇尾草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
5
作者 马雯芳 吴剑丽 +4 位作者 张秀丽 蓝昌斌 甘洁雪 周华锋 王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壮药蛇尾草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间的谱效关系,建立了蛇尾草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 为研究壮药蛇尾草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间的谱效关系,建立了蛇尾草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谱效分析。结果表明,以3号峰(毛蕊花糖苷)为参照峰,确定了11个共有峰,大部分批次蛇尾草的相似度>0.900;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22批样品分为两类;不同产地间蛇尾草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38%~4.82%;22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良好,共有峰1、2、3(毛蕊花糖苷)、6、8、10、11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1、2、3(毛蕊花糖苷)、6、10号峰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呈正相关。建立的蛇尾草HPLC指纹图谱可靠、准确,可为蛇尾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尾草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下载PDF
生态条件对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孙视 刘晚苟 +2 位作者 潘福生 庞自洁 贺善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3期1-7,共7页
以千年银杏(GinkgobilobaL.)古树叶片为材料对不同生境与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关系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叶黄酮积累的重要生境因子是纬度、日照百分率、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4因子的多元逐... 以千年银杏(GinkgobilobaL.)古树叶片为材料对不同生境与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关系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叶黄酮积累的重要生境因子是纬度、日照百分率、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4因子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百年以上银杏叶的黄酮含量预测具良好的拟合效果。曲线回归分析表明,在纬度28°19′±2°34′N或38°6′±2°34′N,年降水量762.3±114.5mm,日照百分率35.3%±6.3%,年平均温度15.95±2.15℃的条件下,最利于银杏叶黄酮的积累。但有利于叶内黄酮积累的生态条件并非银杏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因此认为,选择有一定逆境胁迫的次适宜环境建立银杏采叶园,有利于提高叶内黄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栽培 黄酮 生态条件 回归分析 银杏叶
下载PDF
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2 位作者 李浩杰 张启行 蒋梁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587-590,共4页
本试验对30份国外引进种、47份四川地方品种、20份推广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从回归系数、简单相关、偏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看,三类材料构成单株产量的关键因素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考察的6个农艺... 本试验对30份国外引进种、47份四川地方品种、20份推广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从回归系数、简单相关、偏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看,三类材料构成单株产量的关键因素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考察的6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贡献组成在三类材料中不同。推广品种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这三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远大于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国外引进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差异较推广品种中小;地方品种中除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较大外,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通过与其它性状相互作用,也很大程度上对单株产量起了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这三类材料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在产量育种中,可针对育种材料的产量限制因素,合理选用不同遗传背景的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玉米籽粒比重与灌浆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丽 张吉旺 +2 位作者 樊昕 刘鹏 董树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7-2334,共8页
【目的】玉米籽粒比重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容重偏低一直是中国玉米低商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旨在探讨玉米籽粒比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建成动态及其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籽粒比重和容重,改善玉米商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玉米籽粒比重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容重偏低一直是中国玉米低商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旨在探讨玉米籽粒比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建成动态及其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籽粒比重和容重,改善玉米商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普通型品种农大108(ND108)、硬粒型品种费玉4号(FY4)、高淀粉型品种费玉3号(FY3)和郑单18(ZD18)为供试材料,对授粉后玉米籽粒的干比重、鲜比重、百粒干重、单粒鲜体积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回归分析讨论比重与灌浆特性的关系。【结果】籽粒鲜比重授粉后随着籽粒的发育呈上升趋势,到成熟期趋于稳定;而干比重在灌浆前期处于下降趋势,授粉后20—35 d是其增长的快速时期,到灌浆后期基本趋于稳定;成熟期FY4、FY3及ZD18籽粒干比重和鲜比重均大于对照ND108。百粒干重和单粒鲜体积在灌浆前期增长迅速,之后增长速率变缓,至成熟期逐渐趋于稳定,其授粉后的变化趋势均可用Logistic曲线较好的模拟,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86—0.999,均达到显著水平,FY4、FY3和ZD18成熟期百粒干重和单粒鲜体积均大于ND108;授粉后随着干物质的不断积累,籽粒水分含量迅速下降,平均每天下降1.302个百分点。籽粒鲜比重与百粒干重(R2=0.851,P<0.01)、单粒鲜体积(R2=0.594,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水分含量(R2=0.803,P<0.01)呈显著负相关。以灌浆期的百粒干重,单粒鲜体积和水分含量为自变量x,籽粒干比重为依变量y,用二次曲线方程y=a+bx+cx2对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拟合,方差分析表明各方程回归系数在0.623—0.748,F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其中干比重与籽粒水分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r=0.731,P<0.01)。当百粒干重、单粒鲜体积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8.75 g、0.589 cm3和61.5%时,干比重处于最小值,此时对应的各品种授粉后天数分别在24.0—28.1 d、16.3—20.7 d和21.1—23.6 d,均处在籽粒快速增长期,说明在16—28 d内籽粒快增持续期阶段内,是籽粒干比重形成的关键时期。【结论】籽粒干比重在灌浆前期处于下降趋势,之后快速增长到灌浆后期基本趋于稳定;籽粒灌浆快增持续期是干比重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间影响籽粒灌浆将显著影响干比重的大小;干比重与籽粒水分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回归系数达0.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比重 籽粒灌浆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板栗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及回归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李广会 郭素娟 +2 位作者 邹锋 熊欢 吕文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46,共6页
以板栗"3113"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营养和土壤养分含量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板栗对养分的需求特征,以期为板栗的营养诊断和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板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明显季节性,其中开... 以板栗"3113"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营养和土壤养分含量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板栗对养分的需求特征,以期为板栗的营养诊断和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板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明显季节性,其中开花授粉期对N、P、K、Ca、B和果实膨大期对N、P、K、Ca需求量较大;果实发育期间板栗对Fe、Mn的吸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物候期板栗对Cu、Mg的吸收量变化较小;(2)7月中旬~8月中旬可作为营养诊断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Mn、Fe、B、Cu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103±0.162)%、(0.131±0.016)%、(0.723±0.044)%、(2.240±0.130)%、(0.709±0.037)%、859.768±187.401 mg/kg、615.199±43.965 mg/kg、46.223±1.073 mg/kg、13.171±0.891 mg/kg;(3)回归分析发现,迁西地区板栗叶片N、P、K含量与土壤速效Fe含量呈正相关,速效Fe是影响板栗生产的一个重要因子。总之,栗园的养分管理应根据板栗的养分需求特征,合理控制N、P、K肥料用量,注意Fe、Mn、B等微肥的平衡配施,以实现板栗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物候期 叶片营养 土壤养分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菊苣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伏兵哲 米福贵 +2 位作者 郭顺美 李显利 蔚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5-408,共4页
采用正交施肥试验设计与大样本取样,于2007年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明确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和提高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以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结... 采用正交施肥试验设计与大样本取样,于2007年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明确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和提高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以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菊苣的花序数、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主要受水肥条件控制;每株生殖枝数、每株花序数和千粒重是影响菊苣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回归模型为Y=-13.8887+1.73862X2+0.00241X3+21.7579X6;提高每株生殖枝数和每株花序数是菊苣种子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 回归模型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9
11
作者 田志宏 陈诗波 +1 位作者 刘碧波 李志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9,共3页
以17个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考察了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植株叶面积指数及主花序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粗、叶片数、株高及有效分枝部位相关不显著;在生物学性状之间,叶片数与主... 以17个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考察了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植株叶面积指数及主花序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粗、叶片数、株高及有效分枝部位相关不显著;在生物学性状之间,叶片数与主花序长度间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有效分枝部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物学性状 产量 单株产量 植株 叶面积指数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白羊草干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武路广 霍梅俊 +5 位作者 刘思奇 张亚茹 马婷婷 王欣 张毅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701,共5页
对10个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的干草产量与千粒重、青绿期、株高、节间长、茎粗、花序重和茎叶比共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探寻影响白羊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 对10个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的干草产量与千粒重、青绿期、株高、节间长、茎粗、花序重和茎叶比共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探寻影响白羊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育高产白羊草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株高与干草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株高对干草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986),相关系数最高(r=0.774)。因此,株高是决定干草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选育白羊草高产品种时可首先根据株高对植株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干草产量 农艺性状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珠政 康建坂 +3 位作者 李永平 李大忠 林国强 温庆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单荚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株结荚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荚重(x1)、单株结荚数(x2)、单叶重(x7)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52.827+10.701x1+14.108x2+0.441x7(r=0.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豇豆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亚麻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邓欣 邱财生 +4 位作者 陈信波 龙松华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540,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份亚麻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亚麻的生长特点,确定构成亚麻种子产量和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90%~64.58%,平...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份亚麻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亚麻的生长特点,确定构成亚麻种子产量和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90%~64.58%,平均变异系数为26.6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亚麻的种子产量与分枝数、分枝习性、单株茎重、蒴果数、茎粗、干茎制成率、分茎数、全生育日数、千粒重正相关,与工艺长度、出麻率及开花日数呈负相关,种子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分枝数、开花日数、分枝习性.亚麻的纤维产量与出麻率、株高、工艺长度、干茎制成率呈正相关,与抗倒性、全生育日数、蒴果数、分枝数成负相关,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出麻率、株高、干茎制成率.研究表明本研究选用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可为亚麻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产量决定因子
下载PDF
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谭勇 张强 +1 位作者 潘伯荣 康晓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6,共9页
对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天然群落15个物种所形成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度组成、土壤酸碱度、有效P、K^+、Na^+、HCO3^-、Cl^-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粗砂粒(0.5... 对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天然群落15个物种所形成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度组成、土壤酸碱度、有效P、K^+、Na^+、HCO3^-、Cl^-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粗砂粒(0.5—0.25mm)、土壤酸碱度、有效P和K^+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最好拟合为二项式,即高或低的物种多样性出现在梯度中间位置;细砂粒(0.1~0.05mm)和C1一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表现较为复杂,包括线性和二项式关系;Na^+和HCO3^-分别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显著线性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表明Na^+含量越多,物种多样性越小,HCO3^-含量越多,物种多样性则越高。年降雨量仅与均匀度指数拟合为二项式,而与其他指数的关系表现不显著,年均温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拟合较好的为二项式,仅与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与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属 土壤因子 物种多样性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苦瓜幼苗耐低温弱光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山 钟开勤 +3 位作者 许端祥 林碧英 陈中钐 钟凤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91-2198,共8页
以23个不同基因型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幼苗为试材,研究低温弱光胁迫对苦瓜生理生化的影响,采用主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苦瓜的耐低温弱光能力。结果表明,12个生理生化指标在参试的23份苦瓜自交系间存在... 以23个不同基因型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幼苗为试材,研究低温弱光胁迫对苦瓜生理生化的影响,采用主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苦瓜的耐低温弱光能力。结果表明,12个生理生化指标在参试的23份苦瓜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运用主因子分析将12个苦瓜生理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将23不同基因型系按照耐低温弱光性的强弱划分为2类4组,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苦瓜幼苗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并筛选出6个耐寒性鉴定指标,可对苦瓜种质资源耐低温弱光特性进行快速鉴定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低温弱光 主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隶属函数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与产地气象因子及土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锐 王远会 +1 位作者 马鹏 李隆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9-522,共4页
比较了62个黄花蒿产地的环境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差异,各产地的气象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青蒿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了显著影响青蒿素含量的气象因子:年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青蒿素含量主... 比较了62个黄花蒿产地的环境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差异,各产地的气象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青蒿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了显著影响青蒿素含量的气象因子:年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青蒿素含量主要受年降水量和7月最高温度的影响;分类回归分析表明,年降雨量和7月平均温度分别出现在分类回归树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年降雨量>970.5 mm、7月平均温度>27.55℃,土壤类型在紫色土、黄红壤和黄壤的条件下,青蒿素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青蒿素含量 气象因子 土壤类型 产地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不同林分内茶树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和小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程鹏 马永春 +3 位作者 肖正东 佘诚棋 蔡新玲 王其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板栗-银杏-茶(Castanea mollissima-Ginkgo biloba-Camellia sinensis)和板栗-茶(Castanea mollissima-Camelliasinensis)复合林分和纯茶(Camellia sinensis)林分内3个小气候因子〔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空气温度(Ta)和空气相... 对板栗-银杏-茶(Castanea mollissima-Ginkgo biloba-Camellia sinensis)和板栗-茶(Castanea mollissima-Camelliasinensis)复合林分和纯茶(Camellia sinensis)林分内3个小气候因子〔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空气温度(Ta)和空气相对湿度(RH)〕和茶树光合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茶树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测定时期3种林分内PAR、Ta和RH差异较大;同一时期纯茶林分内的PAR和Ta基本都高于2种复合林分,但纯茶林分内的RH总体上均低于2种复合林分;与纯茶林分相比,板栗和银杏与茶树复合种植有助于调节林分内的PAR、Ta和RH。2种复合林分内茶树的生长均受到板栗或银杏阴蔽的影响,纯茶林分中茶树的Pn最高,与板栗-银杏-茶复合林分内茶树的Pn有显著差异;而纯茶林分中茶树的Gs总体上高于复合林分、Ci与复合林分间差异不显著,且3种林分中茶树的Tr总体上也无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生理生态因子(Gs、Ci、Tr、PAR、Ta和RH)中,Tr对3种林分内茶树的Pn影响最大,其次是Ta,其他因子在各种林分内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复合种植可调节林分内的水热状况,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值得在现有茶园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种植 小气候因子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谷子抽穗期与农艺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小平 李剑峰 +6 位作者 赵渊 全建章 董志平 戴凌峰 张小梅 张博 袁玺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4-645,共12页
抽穗期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决定着作物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明确不同谷子品种适合的种植区域,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地区连续2年调查了160份谷子资源的抽穗期、株高、穗长、穗重等9个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 抽穗期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决定着作物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明确不同谷子品种适合的种植区域,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地区连续2年调查了160份谷子资源的抽穗期、株高、穗长、穗重等9个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地区抽穗期与千粒重均呈负相关,而在海南、洛阳2个地区抽穗期与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码数、穗粒重均呈正相关,吉林地区抽穗期与穗粒重呈负相关,说明随着抽穗期的适当延长,谷子主要通过增加子粒数目提高产量,而抽穗期过度推迟,则可能导致产量潜力下降;方差分析表明,3个地区抽穗期对千粒重、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穗码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海南,随着抽穗期的延长穗粒重递增,抽穗期40 d以上品种穗粒重最大;在洛阳,抽穗期50~60 d的品种穗粒重最高;在吉林,抽穗期70~80 d的品种穗粒重最高。求得每个品种在3个地区的穗粒重均值,以此为依据筛选出53份广生态适应性品种,在3个地区成功建立了叶片数、株高、穗码数对抽穗期的最佳回归方程。本研究表明一定抽穗期范围内谷子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而不是千粒重来实现增产,筛选出的广生态适应性谷子资源以及建立的回归方程为开展广适应育种、利用抽穗期信息对叶片数、株高、穗码数进行准确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抽穗期 地区适应性 农艺性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湘西地区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贺建武 曾赣宾 +4 位作者 陈功锡 田向荣 刘祝祥 谭志鹏 黄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83-2486,共4页
目的:研究气候因子对湘西地区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指导菝葜引种驯化栽培和规范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湘西地区8个县市野生菝葜药材主要药效成分黄杞苷和落新妇苷的含量,并以此为因变量,以各样地的年均温... 目的:研究气候因子对湘西地区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指导菝葜引种驯化栽培和规范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湘西地区8个县市野生菝葜药材主要药效成分黄杞苷和落新妇苷的含量,并以此为因变量,以各样地的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10℃有效年积温、年最高温、年最低温、年降水量、年日照量、无霜期和相对湿度10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结果:相对湿度、年最低温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年最低温、年均温和≥10℃有效年积温与菝葜品质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和无霜期与菝葜品质呈负相关。结论:气候因子与药效成分相关性的基础工作为菝葜资源的保护、引种驯化栽培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菝葜 药效成分 相关性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