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niversity Employed Subcontractor Laborer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Work
1
作者 Seher Ersoy Quadlr Fatih Altun Kaan Sevim 《Psychology Research》 2018年第8期397-410,共14页
关键词 州立大学 劳动者 质量 生活 社会工作 上下文 伊斯坦布尔 家庭收入
下载PDF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家政学》开设的理念、策略与启示
2
作者 刘璐 殷世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74,共13页
《家政学》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大概念课程模式,注重能力驱动和概念导向,开展家庭生活知识与技能、家庭成员关系、家庭财务管理、家政服务、家政政策和法律等方面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日常... 《家政学》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大概念课程模式,注重能力驱动和概念导向,开展家庭生活知识与技能、家庭成员关系、家庭财务管理、家政服务、家政政策和法律等方面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生活问题解决、产品创新、处理家庭关系、家庭理财和家政服务等方面能力的有教养公民为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幸福生活、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实施的过程中,取得良好育人成效,与我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之中的“日常生活劳动”领域功能类似。但我们国家的日常生活劳动设置的理念与内容,因受到“减负”的教育理念与政策的影响,课程功能与内容等方面不健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家政学》开设的理念,以及长期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政学 日常生活劳动 生活能力 劳动素养 有教养公民 幸福生活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3
作者 高晓红 单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2,共11页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由时间指不被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占去,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在其中自主活动,并能够用于自我发展的时间,其价值旨向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深受工作日延长与劳动强度增加的双重挤压,不仅...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由时间指不被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占去,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在其中自主活动,并能够用于自我发展的时间,其价值旨向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深受工作日延长与劳动强度增加的双重挤压,不仅无法在劳动中享受自由,而且在资本的规训中丧失生命活动原有的丰富性。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有充裕的自由时间,并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然而,由于工作与生活边界的模糊化,消费主义下的空虚与不安,加上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自由时间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都面临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坚持数字经济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保障自由时间量的增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以实现自由时间质的丰盈,引导人民群众在体面劳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时间 劳动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追寻“创造的生活”:劳动的技术本性及其教育意蕴
4
作者 位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1,共9页
关于劳动的教育需要理解劳动的本性。在存在论意义上,劳动的起源、现实形态以及目的指向都意味着其本身蕴含着技术的本性,也即劳动作为关涉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实践,是人借助各种“技术”的生存与创造性活动。劳动创造性的实现是其技术本... 关于劳动的教育需要理解劳动的本性。在存在论意义上,劳动的起源、现实形态以及目的指向都意味着其本身蕴含着技术的本性,也即劳动作为关涉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实践,是人借助各种“技术”的生存与创造性活动。劳动创造性的实现是其技术本性的现实展现。劳动的技术本性要求教育引导一种“创造的生活”,培养个体创造性实践的能力。同时,劳动是人的身体与对象化的现实世界交往与创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等关系的实现及协调,有赖于劳动中身体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合理运用,及其所包含着的集历史性与现实性为一体的实践创造性:劳动的身体技术关涉到教育的起点问题,其目的在于引发合理的“感性”实践,引导人的身体的解放;劳动的社会技术关系到教育的现实展开过程,其目的在于建构合理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之,劳动的技术本性在历史发展性和现实实践性两个维度上指引着人的自我规定、社会物质—文化生产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展开过程。关于劳动的教育需要引导个体在群体性的历史实践中,通过改造自然与变革社会的统一实现人的创造性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的技术本性 创造的生活 劳动教育 身体技术 社会技术 劳动创造性
下载PDF
高职劳动教育生活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张艳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59-61,共3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生活化目的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实践育人是其关键和核心。为此,本文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合理规划,使劳动素质在学生成长中融入和渗透,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涯和未来发展...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生活化目的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实践育人是其关键和核心。为此,本文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合理规划,使劳动素质在学生成长中融入和渗透,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涯和未来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完善劳动教育观念、建设劳动教育评价系统和保障制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始终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高职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生活化 科学内涵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生活为本: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转向与经验嬗变——以T市J高职院校为例
6
作者 沈晓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J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的研究发现,该校立足双元制办学特色,坚持让学生深度参与,从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三个层面构建了以生活为本位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意...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J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的研究发现,该校立足双元制办学特色,坚持让学生深度参与,从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三个层面构建了以生活为本位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意识唤醒与行动自觉的自主机制、情感引发与责任联动的认同机制以及技能提升与个体成长的发展机制。这种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推进和发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为本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实践转向 经验嬗变
下载PDF
高职院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困境及对策分析
7
作者 唐娜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两方面,阐释高职院校日常生活教育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并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日常生活劳动教育“4321”实践平台体系构建为例,探讨高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 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两方面,阐释高职院校日常生活教育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并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日常生活劳动教育“4321”实践平台体系构建为例,探讨高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以期有效发挥高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手工驱动下的浸入式美育与劳动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新珂 徐晓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手工艺以“技”和“艺”融合的双重身份,与“生活美育”教育观念深度契合,成为美育和劳动教育双向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从手工美育教育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现状、手工美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本质和以手工为主导的美育实践课改革策略三个方面,... 手工艺以“技”和“艺”融合的双重身份,与“生活美育”教育观念深度契合,成为美育和劳动教育双向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从手工美育教育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现状、手工美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本质和以手工为主导的美育实践课改革策略三个方面,探索以手工为主导的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高校美育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为五育融合提供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生活美育 劳动教育 浸入式教学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精神生活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梦琪 汪盛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基于劳动异化和需要异化两个重要维度阐述了精神生活异化思想,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严重束缚。一方面,劳动异化成为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桎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通...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基于劳动异化和需要异化两个重要维度阐述了精神生活异化思想,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严重束缚。一方面,劳动异化成为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桎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对人的精神需要的剥夺和限制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从扬弃私有财产出发,旨在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实现自由自觉的精神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解放。青年马克思的精神生活异化思想对于我们基于新时代语境理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现代精神生活中的异化问题,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迈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精神生活 劳动 需要 异化
下载PDF
“文明”的雕刻:“一战”华工战壕艺术的传统意蕴
10
作者 杨位俭 李玥融 《上海视觉》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一战”赴欧华工在做工之余,曾制作了相当数量的战壕艺术品(Trench Art),因其特有的东方风格而受到欧洲人的喜爱,它们以馈赠礼品或艺术商品方式流入欧洲家庭和当地社会。区别于欧洲战壕艺术多为纪念战争标志性事件而制作的特点,华工战... “一战”赴欧华工在做工之余,曾制作了相当数量的战壕艺术品(Trench Art),因其特有的东方风格而受到欧洲人的喜爱,它们以馈赠礼品或艺术商品方式流入欧洲家庭和当地社会。区别于欧洲战壕艺术多为纪念战争标志性事件而制作的特点,华工战壕艺术作品更多采用中国古典符号和民间元素,如吉祥纹、古诗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龙图腾等,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了东方文明对战争之物独特的雕刻与重塑,凝结了和合、贵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战”华工 战壕艺术 和合 贵生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实践的美好生活价值指向
11
作者 李思雯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在新时代劳动实践之中所创造出来的。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劳动实践不仅满足劳动主体的物质需求,而且也关涉和影响着劳动主体的具体价值取向。就新时代劳动实践而言,它表现出鲜明的美好生活价值指向:以美好生活...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在新时代劳动实践之中所创造出来的。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劳动实践不仅满足劳动主体的物质需求,而且也关涉和影响着劳动主体的具体价值取向。就新时代劳动实践而言,它表现出鲜明的美好生活价值指向:以美好生活作为价值目标,以程序正义意义上的“如何劳动”和实质正义意义上的“如何分配”作为价值原则,并将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落实于劳动实践主体多样化的价值期许之中。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实践所具有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价值期许等价值意蕴,既可以深入体会新时代劳动实践的本质所在,也可以为新时代劳动价值取向教育提供切实的教育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实践 美好生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纾解
12
作者 焦月丽 秦程节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7-91,共5页
美好生活驱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反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在特征上呈现出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在目的上展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在形态上表现出单一与整合的统一。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参与主体缺位导致... 美好生活驱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反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在特征上呈现出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在目的上展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在形态上表现出单一与整合的统一。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参与主体缺位导致的内驱力不足、生态圈层缺失引发的支撑力不够、实践形式异化造成的落脚点不稳。纾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可通过探索科学研究新生态、重视多主体共育新形态、构建评价体系新样态。“三态一体”能有效强化大学生对“劳动致美”的认同感,激励大学生用诚实的劳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高校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学会积极生活: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
13
作者 夏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16,共7页
从柏拉图、斯宾塞到马克思和杜威,对教育之生活价值的关注一直贯穿于西方教育哲学的传统之中。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劳动生活相联系和结合的产物,本身内蕴着十分丰富的生活价值。然而,一直以来,传统劳动观念、现代劳动实践以及现... 从柏拉图、斯宾塞到马克思和杜威,对教育之生活价值的关注一直贯穿于西方教育哲学的传统之中。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劳动生活相联系和结合的产物,本身内蕴着十分丰富的生活价值。然而,一直以来,传统劳动观念、现代劳动实践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所造成的各种困扰,导致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一直隐而不彰。而现当代社会生活不断增长的闲暇时间增多与生活空心化、社会竞争加剧与生活消极化、消费主义泛滥与生活物欲化以及媒介技术失范与生活娱乐化等困境则使得通过劳动教育来引领和解决现实生活难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呼之欲出。学会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德等,既是劳动教育关涉美好生活的必要方向,也是劳动教育引领青少年成功应对当下及未来生活挑战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生活价值 积极生活 美好生活 育人价值
下载PDF
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图景描绘与幻象揭示——从阿尔都塞、列斐伏尔到奈格里
14
作者 卢斌典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五月风暴”后,资本主义的幸存问题引发了阿尔都塞、列斐伏尔以及奈格里的重视。他们从各种角度对生产关系再生产进行描绘和揭示。阿尔都塞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宏观和微观两种机制把握,指出生产关系是一种剥削关系,同时建构了一个伪... “五月风暴”后,资本主义的幸存问题引发了阿尔都塞、列斐伏尔以及奈格里的重视。他们从各种角度对生产关系再生产进行描绘和揭示。阿尔都塞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宏观和微观两种机制把握,指出生产关系是一种剥削关系,同时建构了一个伪主体。列斐伏尔创造性地区分了生产的关系和关系的生产,从日常生活、空间和都市等层面反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奈格里认为以往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已经过时,他从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经济以及帝国的再生产等角度解析新的再生产机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但是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力度,诉诸哲学批判和审美救赎,陷入一种乌托邦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产 意识形态 非物质劳动 空间生产 生命政治
下载PDF
“双减”政策助力劳动教育的可为、应为与何为——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
15
作者 黄小珏 《科教文汇》 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育”,具有强大的综合育人价值。“双减”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改革措施,旨在回归良好的教育生态。在个体生命历程中,“双减”政策对于落实劳动教育具有价值体认,而且极具现实可能性。基于生命...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育”,具有强大的综合育人价值。“双减”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改革措施,旨在回归良好的教育生态。在个体生命历程中,“双减”政策对于落实劳动教育具有价值体认,而且极具现实可能性。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中的“能动性”“时机性”“时空性”“关联性”等原则,“双减”政策为助力劳动教育提供了应为理路。在“双减”格局下,落实劳动教育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劳动教育回归价值理性,助力劳动教育大有可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劳动教育 生命历程理论
下载PDF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刍探
16
作者 于艳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2期125-128,共4页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观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领着当代教育的优化与创新。基于目前劳动教育存在的缺乏正确认识、明确目标以及生活化劳动教育不足等问题,文章重点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观下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观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领着当代教育的优化与创新。基于目前劳动教育存在的缺乏正确认识、明确目标以及生活化劳动教育不足等问题,文章重点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观下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开发综合劳动教育课程、夯实劳动教育的根基,关注劳动素养培养、合理设置劳动教育目标,立足于生活实际、优化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实施场域、丰富劳动实践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观 劳动教育 素养 目标 场域 实践
下载PDF
城市美好生活中劳动幸福权的三重维度
17
作者 张向荣 《山东工会论坛》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宜居宜业是人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人的劳动幸福权是良善社会的必备条件。劳动幸福权主要包括三重维度:从价值维度来看,劳动幸福权是城市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美好生活的人”存在... 宜居宜业是人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人的劳动幸福权是良善社会的必备条件。劳动幸福权主要包括三重维度:从价值维度来看,劳动幸福权是城市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美好生活的人”存在的理想状态是获得劳动幸福权;从动力维度来看,不断增长的劳动幸福权是美好生活的发展动因,有助于推动美好生活意蕴深化;从实践维度来看,劳动幸福权是助推城市美好生活实现的具体途径。人们通过赢得劳动幸福权而获取自我价值认同,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探讨劳动幸福权与城市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对于践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新时代使命要求,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宜居宜业 城市治理 劳动幸福权
下载PDF
责任助产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曾小庄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究责任助产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模式。比较两... 目的:探究责任助产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模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总产程、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责任助产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较好,可缩短总产程、产后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与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责任助产模式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产程
下载PDF
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的三重维度探赜——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9
作者 孙竞峰 赵海月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愿景。美好生活观体现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始终,他用终生的奋斗诠释了“何为美好生活”,以批判的视角论证了“为何生活不美好”,指明了“美好生活何为”的实现道路并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未来社会图景,...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愿景。美好生活观体现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始终,他用终生的奋斗诠释了“何为美好生活”,以批判的视角论证了“为何生活不美好”,指明了“美好生活何为”的实现道路并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未来社会图景,体现出马克思对人们生活境遇的深切关怀。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生动地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手稿》,从价值旨归、批判进路、实现路径三重维度探赜马克思美好生活观,对深化新时代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观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解放
下载PDF
以时效性激励理念为中心的延续性干预模式对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产妇疼痛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张霞 鲍建中 +4 位作者 赵英杰 许凤云 张爱荣 王月新 石松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3665-3669,共5页
目的 分析时效性激励理念为中心的延续性干预模式对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PIEB)分娩镇痛产妇疼痛症状、心理状况、分娩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行PIEB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 分析时效性激励理念为中心的延续性干预模式对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PIEB)分娩镇痛产妇疼痛症状、心理状况、分娩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行PIEB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IEB镇痛及围产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以时效性激励理念为中心的延续性干预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初产妇分娩疼痛症状、心理状况、分娩结局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潜伏期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时间节点2组产妇的焦虑与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EB前较入院6 h内高,产后3个月较出院时高,分娩结束后2 h及出院时较PIEB介入前低,产后6个月较产后3个月低(P<0.05),且观察组焦虑与抑郁得分在各个时间节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在不同时间节点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6 h内较产后2 h、产后3个月得分高,产后6个月较产后2 h、产后3个月得分更高,且观察组在各个时间节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时效性激励理念为中心的延续性干预模式能够缩短PIEB干预产妇的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症状,并能够改善产妇围产期及产后6个月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产妇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性激励理念 延续性干预 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 疼痛 心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