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ying and Tracing Single Products During Their Entire Life Cycle Through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System
1
作者 Saeed A. Mousa 《Management Studies》 2017年第6期502-507,共6页
This study covers the problem that most products become less competitive especially in the decline stages of their life cycle as most companies do not put adequate emphasis on using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 This study covers the problem that most products become less competitive especially in the decline stages of their life cycle as most companies do not put adequate emphasis on using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a single product. The study employed a non-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collect data. The research paper relied on secondary data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secondary sources used in this paper have been referenced progressively in the entire paper. The paper found that most companies are often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coping with quality management in a product life cycle. Also, it found that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have provided a new paradigm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t various life stages. The paper is divided as following parts: section 1 is about the background and problem statement. Section 2 com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theoretical & empirical review. Section 3 explains the procedures and methods that were used in carrying out the study. It explains how data collec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how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Section 4 is about the results the paper found. Section 5 is a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product life cycle potential of market growth industrial automation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王青 赵胤宏 金刚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共9页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究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建立新质生产力和制造...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究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建立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不同省(区、市)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负面影响较小,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市场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数字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 理论机理与实证分析
3
作者 李松庆 胡志菊 《财经理论研究》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数字化将重构制造业劳动分工和价值体系,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测度指标并用熵权法测算我国各省份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二者乘积的双重视角测算各省份制造业的全... 数字化将重构制造业劳动分工和价值体系,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测度指标并用熵权法测算我国各省份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二者乘积的双重视角测算各省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地区发展水平、出口贸易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为控制变量,以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生产率、低技能劳动力为中介效应变量,构建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为被解释变量、以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为解释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测算和分析数字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能够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长期比短期更显著,即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数字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区域和数字化要素的异质性,即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果最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果不显著,数字化环境的影响效应最大,数字化支撑次之,数字化成果影响效应最弱;数字化转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替代低技能劳动力两种途径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而生产率提升不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地位 产业结构升级 制造业生产率 低技能劳动力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兼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5,共16页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广泛兴起、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新态势,中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新趋势、前沿科技创新潮流,也是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逐步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广泛兴起、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新态势,中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新趋势、前沿科技创新潮流,也是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逐步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本文认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科技金融体系和科技投融资服务。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的科技金融建设明显加快,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及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发挥着愈加突出的作用。本文从广义范畴出发,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背景,阐释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兼论科技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归纳总结中国科技金融的创新探索。同时,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金融发展的高标准,提出中国需要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远战略考量,深化科技金融创新,构建兼具政策引领和市场化配置的科技金融体系,着眼于建立健全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配套投融资服务,再到科技产业市场化和规模化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生态,发挥各类金融主体功能作用,增强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科技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以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 先进制造业 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China catches up with the U.S. a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er
5
作者 殷醒民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6期20-30,共11页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he U.S. from 1998 to 2005 and leads to three major discoveries: First, the gap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s manufacturing ...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he U.S. from 1998 to 2005 and leads to three major discoveries: First, the gap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s manufacturing capacity have been narrowing at a high speed in the last seven years, during which the share of added valu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that of the U.S. increased from 13% to 52%, and then reached 76% in 2007. Second, the labor force employed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creased by 50%, of which the increase in capital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ion sectors exceeded that in labor-intensive sectors. Meanwhile, the labor force employed in the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creased. Third, lab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creased by 2.78 times, and profits increased by 2.21 times, much higher than the U.S. growth rates of 18.2% and 49.5%. Obviously, the narrowing gap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s production capacities mean China's industrial progress and the hierarchy of world industrial powers will be rearran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and the U.S.’s PRODUCTION industries PRODUCTION growth labor productivity sectoral structure
下载PDF
产业分工、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庆 苏皑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文章以广东省21市为样本,收集了样本市2004—202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对广东全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分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全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均... 文章以广东省21市为样本,收集了样本市2004—202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对广东全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分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全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冲击,而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分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冲击。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转移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经济增长
下载PDF
“鲍莫尔现象”:现实依据、国际启示与相关建议
7
作者 周景彤 刘晨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6,共14页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升,并与一、二产业逐步拉开差距。同时,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由此引发对于我国经济是否出现“鲍莫尔现象”的讨论。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工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存在明显差异,服务业...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升,并与一、二产业逐步拉开差距。同时,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由此引发对于我国经济是否出现“鲍莫尔现象”的讨论。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工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存在明显差异,服务业占比上升趋势或将持续,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鲍莫尔现象”且可能进一步加剧。从长远来看,为了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要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作为关键指标,又要维持合理的中低端制造业比重,夯实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根基。未来,应当进一步增强制造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支撑能力;同时,着力提升服务业附加值,带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莫尔现象” 制造业 服务业 产业链 产业转型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动力与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基于改进的动态Olley-Pakes生产率变化分解方法
8
作者 徐妍 郑冠群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239,共7页
本文修正了动态Olley-Pakes分解方法在分解多期加总生产率变化时存在的偏误,并将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和退出企业衰退效应纳入分解框架,提出了解释加总生产率增长的一个新视角。利用改进方案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动力进行归因分析发现... 本文修正了动态Olley-Pakes分解方法在分解多期加总生产率变化时存在的偏误,并将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和退出企业衰退效应纳入分解框架,提出了解释加总生产率增长的一个新视角。利用改进方案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动力进行归因分析发现: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是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对1999~2006年间制造业加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超过10%;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对分解窗口长度敏感,且表现出产权性质、产品特征以及地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总生产率分解 超级成长效应 中国制造业
下载PDF
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产品附加值视角
9
作者 李卓尔 陈娜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20期124-131,共8页
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靠拢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上嵌入成本发现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因素;从附加值低这一短板因素出发,采用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将辽宁省与部分地区的竞争... 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靠拢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上嵌入成本发现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因素;从附加值低这一短板因素出发,采用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将辽宁省与部分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并加以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除了人均资本积累、人均自然资源存量,还有内部知识的积累、外部知识的获得、国家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附加值 装备制造业 内生增长理论模型 成本发现模型 聚类分析法 竞争力评价得分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对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秦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共6页
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分析了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它提高了产业垂直分工程度和产业规模,但却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不... 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分析了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它提高了产业垂直分工程度和产业规模,但却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就业影响不同。初始集聚度高的产业一般就业密度较高,其变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初始集聚程度低的行业就业密度低,其集聚度的下降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且趋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地理集聚 就业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模式与解释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军 刘晓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9-100,共12页
在对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局1998—2007年间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现状、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 在对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局1998—2007年间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现状、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其工资水平,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随时间扩大的趋势,而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正相关性则有所下降。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之间的关联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企业的规模、劳均固定资本存量,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企业 劳动生产率 工资
下载PDF
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新探——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钱书法 贺建 程海狮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4,共6页
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报酬递增,都是社会分工制度演进的具体表现。本文以江苏省数据为例对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尤其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对制造业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为社会分工制度及其... 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报酬递增,都是社会分工制度演进的具体表现。本文以江苏省数据为例对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尤其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对制造业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为社会分工制度及其理论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也为江苏省及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工制度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企业网络分工 结构转型
下载PDF
财政性支出与城市制造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解释与证据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新雨 王叶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81,共16页
本文通过在Baldwin等建立的LS模型中引入教育因素,构建起分析基础设施和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制造业集聚机制的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基础上,本文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面板估计方法,对2004—2013年全国224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 本文通过在Baldwin等建立的LS模型中引入教育因素,构建起分析基础设施和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制造业集聚机制的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基础上,本文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面板估计方法,对2004—2013年全国224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教育财政支出对全国和不同地区城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对城市制造业集聚的带动作用存在"门槛效应",西部地区城市因基础设施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阻碍了制造业的转移和集聚;教育财政支出则通过提升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知识溢出接收,显著地带动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制造业集聚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基础设施 教育 劳动生产率 制造业集聚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增长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朝亮 符建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76-88,共13页
服务业增长是规律还是幻觉长期以来争议较大,主要质疑包括统计技术的进步、市场范围扩大以及鲍莫尔-富克斯假说。随着基础统计工作与统计调查制度的完善,关于统计技术进步、市场范围扩大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实际已越来越弱化,"服务... 服务业增长是规律还是幻觉长期以来争议较大,主要质疑包括统计技术的进步、市场范围扩大以及鲍莫尔-富克斯假说。随着基础统计工作与统计调查制度的完善,关于统计技术进步、市场范围扩大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实际已越来越弱化,"服务业增长之谜"的主要争论都围绕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展开。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中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要高于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服务业"成本病"正在缓解或痊愈,服务业增长是真实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的基本特征与派生属性发生改变,尤其服务业能将人力资本、信息、知识等报酬递增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的飞轮,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增长 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还是要素积累效应——基于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8,共9页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远高于资本投入,各省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资本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强于资本要素积累效应;由于资本和中间投入一阶系数显著时变上升,资本和中间投入的技术进步偏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来源,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积累效应
下载PDF
区域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的作用——以1973~1988年我国九省市国营工业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令勋 曹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以1973~1988年我国九省市国营工业为例,运用生产函数对不同省区国营工业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进步等要素对产出的贡献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区域工业经济 增长 劳动力 资金 技术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进口多样化及其生产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野青 曹彩云 巫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21-27,共7页
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会提高其生产率。首先利用UNCOMTRADE数据测算2001—2014年我国25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进口多样化程度,发现制造业总体进口多样化程度先下降后上升,呈现阶段性波动;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的进口多样化程度存在差异... 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会提高其生产率。首先利用UNCOMTRADE数据测算2001—2014年我国25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进口多样化程度,发现制造业总体进口多样化程度先下降后上升,呈现阶段性波动;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的进口多样化程度存在差异,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最高、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最低。其次提出制造业进口多样化可以通过横向竞争效应、横向学习效应和纵向溢出效应提高其生产率,集中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上升。最后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数据,证实我国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的确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中存在差别,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显著促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多样化 劳动生产率 制造业
下载PDF
中国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4-19,共6页
从静态和动态分析均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仅次于第二产业,而且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政策导向应... 从静态和动态分析均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仅次于第二产业,而且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政策导向应以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GDP
下载PDF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中文 熊炬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2,75,共6页
通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1998—2009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估计发现: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和TFP之间存在显著的面板协整关系,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区内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且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有助于提高该产业的生产... 通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1998—2009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估计发现: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和TFP之间存在显著的面板协整关系,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区内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且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有助于提高该产业的生产率,技术溢出降低了集聚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R&D投资将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同方向的变化,且R&D对短期影响的调整速度较快,而产业集聚的调整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 技术溢出 生产率增长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变化趋势——以2002—2016年数据为依据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2,共19页
利用细化数据测算2002—2016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力成本、小时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并与28个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2016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力成本和小时劳动生产率都经历了快速增长,小时劳... 利用细化数据测算2002—2016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力成本、小时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并与28个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2016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力成本和小时劳动生产率都经历了快速增长,小时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小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单位劳动力成本先基本不变,后快速上升。中国城市制造业的小时劳动力成本、小时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力成本都比乡镇要大。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超过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较墨西哥、俄罗斯、哥伦比亚、智利、土耳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基本消失。中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单位劳动力成本过快上升的问题,防范倒逼机制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小时劳动力成本 小时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力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