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实证研究——以劳资关系中的社会保险为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秀龙 《政法论丛》 200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我国劳务派遣就业中的劳资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力供大于求,更在于现有法律制度对劳资关系制衡机制规制不力。完善劳务派遣就业平等法律保障机制,需设立平等就业保护委员会,完善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平等纠... 我国劳务派遣就业中的劳资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力供大于求,更在于现有法律制度对劳资关系制衡机制规制不力。完善劳务派遣就业平等法律保障机制,需设立平等就业保护委员会,完善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平等纠纷解决机制,培育就业平等的社会理念并树立起积极的维权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资关系 社会保险 劳资制衡
下载PDF
对现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从烈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一直颇具争议。而《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不久所呈现的劳务派遣用工"井喷"现象再度提醒理论与实务界应给予高度重视。为避免劳动法构筑的"千里和谐劳动关系长堤"... 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一直颇具争议。而《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不久所呈现的劳务派遣用工"井喷"现象再度提醒理论与实务界应给予高度重视。为避免劳动法构筑的"千里和谐劳动关系长堤"毁于劳务派遣"乱象"之蚁穴,我国应借鉴国外对劳务派遣谨慎而从严限制的经验做法,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务市场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人才流动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与劳务派遣机构的法律规范 被引量:5
3
作者 关凤荣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我国劳务派遣机构数量庞大。许多劳务派遣机构缺乏资质、经营地位不明确、混业经营,损害派遣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机构予以规范和限制,有利于劳务派遣的发展,保护了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机构 法律规范
下载PDF
跨省劳务派遣立法完善之我见——以广西为例
4
作者 黄谟媛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务派遣行业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应当重视跨省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有关异地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定有待完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有待强化,被派遣劳动者行使与维护权利的程序有待改进,劳动争议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务派遣行业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应当重视跨省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有关异地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定有待完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有待强化,被派遣劳动者行使与维护权利的程序有待改进,劳动争议案件管辖与法律适用的选择问题有待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跨省派遣 劳动保障监察
下载PDF
唐初统治集团的重农思想表现及其发展农业的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章翊中 尹集彬 《南昌高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李渊、李世民父子为首的唐初统治集团的重农思想主要表现在 :“抚民以静”的无为而治思想 ,“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农为邦本”的”农本思想 ,和“偃武修文”、“去奢从约”的思想。在这些重农思想的指导下 ,唐初统治集团在发展农... 以李渊、李世民父子为首的唐初统治集团的重农思想主要表现在 :“抚民以静”的无为而治思想 ,“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农为邦本”的”农本思想 ,和“偃武修文”、“去奢从约”的思想。在这些重农思想的指导下 ,唐初统治集团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裁汰冗员 ,择善任人 ;推行均田制 ,奖励垦荒 ;实行租庸调法 ;增殖人口 ,解决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 ;兴修水利 ,防治水旱灾害等一系列开明、进步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集团 重农思想 唐朝初期 农业发展 均田制 “租庸调法” 民本思想 劳动力
下载PDF
国际劳工标准的本土化探析——以第181号公约、第188号建议书为例
6
作者 魏敏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9,共5页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派遣的态度是从禁止到逐渐放开的,《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公约》(第181号公约)和《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建议书》(第188号建议书)确认了劳动派遣机构的合法地位,并对劳动派遣问题做出相关规定。我国在对劳动派遣进行法律...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派遣的态度是从禁止到逐渐放开的,《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公约》(第181号公约)和《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建议书》(第188号建议书)确认了劳动派遣机构的合法地位,并对劳动派遣问题做出相关规定。我国在对劳动派遣进行法律规制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第181号公约和第188号建议书本土化,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派遣 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建议书 本土化
下载PDF
论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微娜 王海兵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0-21,共2页
劳务派遣最大特点是劳动力的雇佣与使用的分离。劳务派遣发展,冲击传统用工方式,损害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规范劳务派遣、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劳务派遣 被派遣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 法律保护
下载PDF
我国船员外派机构规制的法律问题研究
8
作者 刘中梅 张宏帆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7-100,共4页
外派机构作为连接外派船员和境外船东的重要主体,在履行连接外派船员和境外船东的主体义务中存在外派机构法律定位模糊、外派机构的责任划分不明确、职责履行缺乏监管等问题。因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在规章制定层面明确外派机构的法律... 外派机构作为连接外派船员和境外船东的重要主体,在履行连接外派船员和境外船东的主体义务中存在外派机构法律定位模糊、外派机构的责任划分不明确、职责履行缺乏监管等问题。因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在规章制定层面明确外派机构的法律定位,界定外派机构与境外船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定情形,在执法层面,海事管理机构应从加强对外派机构的资质审查、履职监督以保证船员外派信息透明的监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派机构 外派船员 劳动权益 法律保障
下载PDF
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鄢伟波 《世界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154,共27页
本文以劳务派遣企业为切入点,使用全样本工商注册数据和2008-2016年税收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视野分析和断点回归设计、双重差分等因果推断方法,研究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劳务派遣在1994-2021年的演进呈现政策任... 本文以劳务派遣企业为切入点,使用全样本工商注册数据和2008-2016年税收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视野分析和断点回归设计、双重差分等因果推断方法,研究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劳务派遣在1994-2021年的演进呈现政策任务承担、加速、井喷、规范普及和收缩五个阶段特征;2008年和2013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修订分别导致劳务派遣企业注册数量增加42.4%、减少51.4%;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对劳务派遣的规制短暂降低了派遣劳动者数量,提升了用工企业成本,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2015年后重新进入上升通道。“市场力量扩张”与“经济脱嵌社会引起的反向社会保护”此消彼长,刻画了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以自上而下劳动力市场规制作为主要工具的反向社会保护,应正视发展中大国对灵活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求,并注重时机选取。在保就业压力突出的后疫情时期,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应侧重职工安全健康、基本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遵从等职工基本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演进历程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员工-组织关系的比较研究--来自汽车企业一线员工的数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玉华 肖巧玲 +2 位作者 Anita Chan 赵炜 Yiu Por Chen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劳务派遣工的滥用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被称之为劳动关系领域的一个"毒瘤",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基于对6省市、12家汽车乘用车整车厂的1091名派遣工与正式工进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员工—组织关系的... 劳务派遣工的滥用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被称之为劳动关系领域的一个"毒瘤",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基于对6省市、12家汽车乘用车整车厂的1091名派遣工与正式工进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员工—组织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劳务派遣工的员工—组织关系劣于正式工,得到的物质性投入和发展性投入均低于正式工,其组织承诺及其各要素得分均低于正式工,且其工作满意度各项得分也低于正式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企业 员工 劳务派遣工 正式工 劳动合同 员工一组关系
原文传递
劳务派遣的经济合理性及其前提条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建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5,共9页
形式化的演绎逻辑分析表明,劳务派遣制度具有经济合理性,不过这种经济合理性的发挥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即政府管制、市场竞争和社会调节,而目前劳务派遣领域的种种乱象,主要归因于这三个条件未能在各自的限度内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具体表... 形式化的演绎逻辑分析表明,劳务派遣制度具有经济合理性,不过这种经济合理性的发挥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即政府管制、市场竞争和社会调节,而目前劳务派遣领域的种种乱象,主要归因于这三个条件未能在各自的限度内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政府管制过度、市场竞争不充分和社会调节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经济合理性 政府管制 市场竞争 社会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