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玉米青贮饲料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杨云贵 张越利 +2 位作者 杜欣 刘桂要 曹社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3,共7页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最后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在玉米青贮密封后60d内,水分含量变化很小。pH在第2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5左右,带穗切段玉米青贮pH低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乳酸菌数量剧增,在第6、7天时达到最高峰,为109数量级,之后数量缓慢下降,于第15~20天时稳定在107数量级,去棒揉丝玉米青贮的乳酸菌数量在第7天达到最高峰,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在第6天出现最高峰,其稍高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酵母菌在青贮初期数量有些波动,出现最高峰到达107数量级后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去棒揉丝玉米青贮时酵母菌数量迅速下降,第4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在青贮12h之内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第5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霉菌因密封后氧气缺乏而数量很快减少,最晚在第11天左右便检测不到,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中霉菌数量下降较迅速,第4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比较平缓,直到第11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综上所述,在玉米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随时间大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对玉米秸秆进行纵切揉丝处理有利于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青贮 乳酸菌 酵母菌 霉菌 微生物培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微生物的变化 被引量:48
2
作者 程银华 雷雪芹 +2 位作者 徐廷生 王青青 田英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方法】制作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各70瓶,分别于装瓶前及装瓶后的第1,2,3,5,6,7,8,9,10,11,12,15,16,18,20,22,26,28,30和35天取样,用...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方法】制作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各70瓶,分别于装瓶前及装瓶后的第1,2,3,5,6,7,8,9,10,11,12,15,16,18,20,22,26,28,30和35天取样,用电子酸度计测pH;同时分别用MRS培养基和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样品,测定样品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结果】1)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pH在第6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8左右,整体低于传统青贮饲料。2)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中的乳酸菌数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峰,为5.58×1011CFU/g,之后开始下降,直至第11天出现第2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在第20天之后趋于稳定;而传统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于第6天达最高峰,为8.00×1010 CFU/g,在第22天之后趋于稳定。3)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发酵初期的酵母菌数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第26天之后再未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传统青贮饲料在发酵1d后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到第30天之后未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4)玉米秸秆揉丝微贮和传统青贮饲料中的霉菌数量均迅速减少,到第3天后几乎检测不到霉菌的存在。【结论】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前者的变化更利于玉米秸秆的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揉丝微贮饲料 传统青贮饲料 PH 乳酸菌 酵母菌 霉菌
下载PDF
葡萄糖对发酵蔬菜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鑫磊 燕平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6,共4页
研究利用甘蓝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葡萄糖浓度下(0,1%,2%,3%,4%)的甘蓝泡菜中细菌、酵母菌、霉菌和乳酸菌进行计数,每隔4天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涂菌培养后计数,4次计数发酵泡菜过程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葡萄... 研究利用甘蓝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葡萄糖浓度下(0,1%,2%,3%,4%)的甘蓝泡菜中细菌、酵母菌、霉菌和乳酸菌进行计数,每隔4天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涂菌培养后计数,4次计数发酵泡菜过程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葡萄糖浓度下的各种菌变化趋势相似,大致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都在某一时间段达到最大值,而且泡菜中乳酸菌的生长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对其他菌种产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葡萄糖浓度为泡菜发酵的最适糖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发酵 细菌 霉菌 乳酸菌
下载PDF
乳酸菌对果蔬中霉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白凤翎 宋闪闪 +3 位作者 吕欣然 石金鑫 李莹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59-162,共4页
应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4种乳酸菌对从梨、黄瓜、葡萄等果蔬中分离的6种霉菌进行拮抗作用... 应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4种乳酸菌对从梨、黄瓜、葡萄等果蔬中分离的6种霉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短横线软琼脂拮抗孢子法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对6种霉菌生长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7.59%、69.37%和70.18%。菌饼法研究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对根霉A和D以及曲霉E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对霉菌D的抑制率分别为63.16%和57.17%,保加利亚乳杆菌对霉菌E抑制率为72.20%。保加利亚乳杆菌对霉菌E拮抗作用最强,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对霉菌D的生长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在7d内拮抗作用稳定,乳酸乳球菌对所有霉菌没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果蔬 霉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乳酸菌抗真菌生物防腐剂作用机理和前景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成妮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0-433,共4页
食品在储藏过程中易受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许多研究发现有些乳酸菌能够通过产生的有机酸、短肽、过氧化氢、以及其自身的吸附能力等抑制霉菌生长,吸附真菌毒素,以降低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的含量,延长食品货架期... 食品在储藏过程中易受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许多研究发现有些乳酸菌能够通过产生的有机酸、短肽、过氧化氢、以及其自身的吸附能力等抑制霉菌生长,吸附真菌毒素,以降低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的含量,延长食品货架期。对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的深入研究表明,乳酸菌作为生物防腐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生物防腐剂 霉菌 真菌毒素 抗真菌
下载PDF
微生物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春芝 江志国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9期28-31,共4页
香气是葡萄酒的重要感官质量指标之一,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其本质是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代谢活动的过程,使葡萄酒产品的香气表现得复杂和多样性。综述了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乳酸菌及霉菌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酿酒微生物... 香气是葡萄酒的重要感官质量指标之一,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其本质是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代谢活动的过程,使葡萄酒产品的香气表现得复杂和多样性。综述了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乳酸菌及霉菌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酿酒微生物糖苷酶在酿酒过程中促进葡萄酒香气糖苷水解释放的研究进展。最后,就酿酒微生物应用于葡萄酒酿造,改善葡萄酒风味特征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手段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香气 酵母菌 乳酸菌 霉菌
下载PDF
保鲜乳酸菌在搅拌型酸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骆鹏飞 俞兰秀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69-1773,共5页
对6组保鲜乳酸菌(RP80、RP81、RP82、YM-C、GP100、GP101)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在搅拌型酸乳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剂产酸能力的影响、终止发酵后,4℃后熟24 h对酸乳感官品质的影响、贮藏过程中对酸乳后酸的影响以及对酵母菌和霉菌的抑... 对6组保鲜乳酸菌(RP80、RP81、RP82、YM-C、GP100、GP101)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在搅拌型酸乳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剂产酸能力的影响、终止发酵后,4℃后熟24 h对酸乳感官品质的影响、贮藏过程中对酸乳后酸的影响以及对酵母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6组保鲜乳酸菌均对发酵剂的产酸能力没有影响;接入保鲜菌RP82的酸乳4℃后熟24 h的感官评分最高,后酸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无不良后味;6组保鲜菌在试验接种量下均对酵母菌和霉菌有抑制作用,其中RP80对酵母菌的抑制效果较好,YM-C对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乳酸菌 搅拌型酸乳 酵母菌 霉菌
下载PDF
产酸细菌对湿谷霉变的抑制作用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黄锐之 诸葛根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在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稻谷收获时,经常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稻谷不能及时干燥,以致发生严重湿谷霉变而造成大量损失,粮食生产和贮运部门都极为重视湿谷的应急防护措施。目前,在湿谷和高水分粮的贮藏中较为常用的是物理方法和防霉剂应用等... 在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稻谷收获时,经常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稻谷不能及时干燥,以致发生严重湿谷霉变而造成大量损失,粮食生产和贮运部门都极为重视湿谷的应急防护措施。目前,在湿谷和高水分粮的贮藏中较为常用的是物理方法和防霉剂应用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细菌 湿谷 霉变 抑制作用 应用
下载PDF
制麦过程中乳酸菌对霉菌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于春丽 周志营 +2 位作者 苏红旭 徐凯 石殿瑜 《啤酒科技》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本文从乳酸菌添加时间和培养时间两个方面研究了乳酸菌对出炉麦芽表面霉菌的抑制作用并考察添加后对出炉麦芽常规指标是否有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在湿浸阶段添加效果较好,浸麦结束和发芽第一天添加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将划线培养后的乳酸菌... 本文从乳酸菌添加时间和培养时间两个方面研究了乳酸菌对出炉麦芽表面霉菌的抑制作用并考察添加后对出炉麦芽常规指标是否有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在湿浸阶段添加效果较好,浸麦结束和发芽第一天添加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将划线培养后的乳酸菌直接加入,添加量为(1.0-2.0)&#215;108个/克绝干大麦时,乳酸菌对出炉麦芽表面霉菌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种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效果呈下降趋势.添加一定量乳酸菌后对麦芽一般理论指标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乳酸菌 霉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酸奶保藏过程中微生物学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秀娟 韩亮亮 +1 位作者 王萍 王玉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4-65,70,共3页
对市售酸奶产品保藏过程中菌相分布进行研究,探讨酸奶制品保藏期间微生物学变化趋势,为酸奶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平皿菌落计数法对凝固型和饮料型2种酸奶制品在保质期内乳酸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数量测定,判断酸奶的品质... 对市售酸奶产品保藏过程中菌相分布进行研究,探讨酸奶制品保藏期间微生物学变化趋势,为酸奶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平皿菌落计数法对凝固型和饮料型2种酸奶制品在保质期内乳酸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数量测定,判断酸奶的品质情况。结果表明酸奶保质期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保藏 乳酸菌 霉菌 酵母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