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幼鼠模型肠黏膜通道蛋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玮玮 王彦彬 +4 位作者 王晓颖 徐国娟 梁翠才 戚敏敏 尉家森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14-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幼鼠模型肠黏膜通道蛋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腹泻幼鼠模型(n=42,采用番泻叶药液灌胃进行建模)随机平分为三组,分别为模型组、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三组分别给予参苓白术散0.0 g/kg(即0.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幼鼠模型肠黏膜通道蛋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腹泻幼鼠模型(n=42,采用番泻叶药液灌胃进行建模)随机平分为三组,分别为模型组、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三组分别给予参苓白术散0.0 g/kg(即0.9%氯化钠溶液)、1.2 g/kg、4.6 g/kg灌胃治疗,给药体积均为10 mL/kg,连续用药14 d,检测幼鼠肠黏膜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8(AQP8)、跨膜转运蛋白钠氢交换体3(NHE3)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变化情况,观察幼鼠体质量、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小肠组织绒毛长度等变化情况。结果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的幼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腹泻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与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的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也低于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14天的小肠组织绒毛长度高于模型组(P<0.05),隐窝深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与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14天的小肠组织AQP8蛋白、NH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CFT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与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在腹泻幼鼠模型中的应用能促进体质量的恢复,降低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与腹泻指数,还可延长小肠组织绒毛长度与降低隐窝深度,同时可促进小肠组织AQP8蛋白、NHE3蛋白的表达,抑制CFTR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腹泻 幼鼠模型 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 跨膜转运蛋白钠氢交换体3 水通道蛋白8
下载PDF
正常国人乳果糖和甘露醇排出率比值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卫 蒋朱明 +4 位作者 舒红 孙梅 李德敏 刘跃武 邓高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测定正常国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测试液后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比值(L/M)。方法用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仪(HPLC-PED)分别测定6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以往剂量(乳果糖10g、甘露醇5g)和小剂量(乳果... 目的测定正常国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测试液后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比值(L/M)。方法用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仪(HPLC-PED)分别测定6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以往剂量(乳果糖10g、甘露醇5g)和小剂量(乳果糖2g、甘露醇1g)测试液后,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浓度,并计算乳果糖和甘露醇尿中排出率及其比值。结果口服以往剂量和小剂量测试液6h后,正常国人尿中L/M比值分别为0.026±0.006和0.036±0.008。结论HPLC-PED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可减少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测试量,测定乳果糖与甘露醇排出率比值反映肠粘膜通透性是一种实用的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通透性 乳果糖 甘露醇 排出率比值
下载PDF
健康国人肠粘膜通透性的检测 被引量:17
3
作者 蒋小华 李宁 +2 位作者 刘放南 李元新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建立一项可靠、灵敏测定人尿乳果糖 (L)及甘露醇 (M)的实验方法 ,并研究健康国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 6h后尿中排泄率的比值 (L/M)。 方法 :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 (HPLC RI)检测法分别测定 2 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乳果糖 10 g、甘露醇... 目的 :建立一项可靠、灵敏测定人尿乳果糖 (L)及甘露醇 (M)的实验方法 ,并研究健康国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 6h后尿中排泄率的比值 (L/M)。 方法 :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 (HPLC RI)检测法分别测定 2 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乳果糖 10 g、甘露醇 5g测试液 ,6h后尿中的乳果糖和甘露醇浓度 ,计算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及其比值。 结果 :甘露醇和乳果糖 6h尿中的排泄率分别为 5 .74%± 0 .5 8% (0 .6 5 %~ 11.47% )和 0 .132 %± 0 .0 12 %(0 .0 0 5 %~ 0 .2 0 6 % ) ,L/M比值为 0 .0 2 8± 0 .0 10 (0 .0 13~ 0 .0 5 1)。 结论 :应用HPLC RI方法测量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含量是一种灵敏和可靠的方法 ,测量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可反映肠粘膜通透性 ,可作为监测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通透性 乳果糖 甘露醇 高压液相色谱 尿液检测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骆建军 方强 +2 位作者 方雪玲 戚晓平 周博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前瞻、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脓毒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入选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均给予口服含乳果糖10g、甘露醇5g的测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6h后尿中乳果糖和甘...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前瞻、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脓毒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入选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均给予口服含乳果糖10g、甘露醇5g的测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6h后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水平,计算出它们的比值(L/M);留取尿液的同时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浆D-乳酸和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观察并对比脓毒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以上指标,并对尿L/M比值、血浆D-乳酸和PC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的尿L/M比值、血浆D-乳酸和PCT水平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偏高(P<0.001);而脓毒症患者的尿L/M比值、血浆D-乳酸和PCT呈正相关(P<0.01或P<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的肠道黏膜通透性明显增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增高程度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D-乳酸 前降钙素 甘露醇 乳果糖 肠黏膜通透性
下载PDF
食物过敏儿童肠道通透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燕 黎海芪 +2 位作者 阳文琳 陈国民 瞿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通过双糖吸收试验评价食物过敏儿童肠粘膜屏障功能。方法研究对象食物过敏患儿及正常儿童各19例,平均年龄(8·1±1·7)个月。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研究对象口服测试液... 目的通过双糖吸收试验评价食物过敏儿童肠粘膜屏障功能。方法研究对象食物过敏患儿及正常儿童各19例,平均年龄(8·1±1·7)个月。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研究对象口服测试液2ml/kg(每100ml测试液含5g乳果糖(L)和2g甘露醇(M))后,5h内尿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的浓度,并计算乳果糖和甘露醇尿中排出率及其比值(L/M)。结果食物过敏儿童5h尿中L/M(0·18±0·06)较正常儿童(0·05±0·03)显著增高(P<0·001)。其原因可能是患儿乳果糖透过肠粘膜被吸收入血增加,而甘露醇透过肠粘膜被吸收入血正常或略有下降。结论HPLC检测肠道通透性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临床评价小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实用方法。食物过敏儿童肠道屏障功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肠粘膜通透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果糖 甘露醇
下载PDF
创伤应激下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15
6
作者 蒋小华 李宁 +3 位作者 李元新 刘放南 谭力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研究腹部大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应激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前瞻、随机选取胃肠道肿瘤患者 4 0例 ,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7天测定口服含乳果糖 10g、甘露醇 5g的测试液 ,测定 6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 (L/M)的变化 ,用高效... 目的 :研究腹部大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应激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前瞻、随机选取胃肠道肿瘤患者 4 0例 ,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7天测定口服含乳果糖 10g、甘露醇 5g的测试液 ,测定 6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 (L/M)的变化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浓度 ,并以 2 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 :2 0例健康志愿者L/M比值为 0 .0 2 8± 0 .0 10 ,4 0例患者术前L/M比值为 0 .0 2 5± 0 .0 0 2 ,与 2 0例健康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7天L/M比值为 0 .0 70± 0 .0 0 4 ,比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通透性 乳果糖 甘露醇 创伤后应激障碍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和乳糖含量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强 徐红兵 +3 位作者 李水军 刘罡一 陆品相 余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810-1813,1817,共5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和乳糖含量。方法尿样用水和乙腈直接稀释后,以LunaNH2(100×2.0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0.3mL/min流速进行色谱分离。采用负离子化电喷雾、...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和乳糖含量。方法尿样用水和乙腈直接稀释后,以LunaNH2(100×2.0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0.3mL/min流速进行色谱分离。采用负离子化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质谱定量分析,离子通道选择m/z为:甘露醇181.1/88.9,乳果糖和乳糖341.3/160.9,内标353.4/166.9。结果甘露醇、乳果糖、乳糖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9、4.1、4.7和4.7min。在0.1~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1μg/mL(甘露醇、乳果糖)和0.2μg/mL(乳糖)。日内、日间精密度(CV%)分别为0.60%~4.31%、2.55%~7.71%,准确度分别为86.4%~107.6%、95.9%~102.9%。回收率为84.7%~105.5%。结论该方法的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检测专一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肠通透性评价中甘露醇及乳果糖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甘露醇 乳糖 LC-MS/MS 尿样 肠通透性研究
下载PDF
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对肠粘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建勇 董家鸿 +2 位作者 詹国清 王槐志 杨占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2-433,共2页
目的 研究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单纯门静脉阻断 45min(PVC 45’)、60min(PVC 60’)组 ,进行门静脉血流阻断后 ,测定每组的尿中乳果糖 (L)、甘露醇 (M)排出率比值 (L... 目的 研究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单纯门静脉阻断 45min(PVC 45’)、60min(PVC 60’)组 ,进行门静脉血流阻断后 ,测定每组的尿中乳果糖 (L)、甘露醇 (M)排出率比值 (L/M )。结果 PVC 45’、60’组L/M均明显高于SO组 (P <0 .0 5 ) ;而PVC 60’略高于PVC 45’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通透性 门静脉 乳果糖 甘露醇排除率比值 血流阻断
下载PDF
Dual-sugar tests of small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re poor predictors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mortality in cirrh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8
9
作者 Anika Vogt Philipp A Reuken +2 位作者 Sven Stengel Andreas Stallmach Tony Brun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11期3275-3284,共10页
AIM: To p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P) on mortal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METHODS: IP was quantified using the lactulose/mannitol (L/M)... AIM: To p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P) on mortal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METHODS: IP was quantified using the lactulose/mannitol (L/M) test in 4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25 Child-Pugh A/B, 21 Child-Pugh C) and in 16 healthy controls.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LPS-binding protein, Interleukin-6 (IL-6)] and enterocyte death [intestinal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 (I-FABP)] were determined in serum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one year and assessed for surviv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necessity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The primary endpoint of the study was defined as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betwee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and without pathological lactulose/mannitol test.RESULTS: Thirty-nine (85%)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had a pathologically increased IP index (L/M ratio &#x0003e; 0.07) compared to 4 (25%) healthy controls (P &#x0003c; 0.0001). The IP index correlated with the Child-Pugh score (r = 0.484, P = 0.001) and with serum IL-6 (r = 0.342, P = 0.02). Within one year, nineteen (41%) patients developed a total of 33 episodes of hospitalization with bacterial or fungal infections. Although patients who developed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n = 7) had a higher IP index than patients who did not (0.27 vs 0.14, P = 0.018), the baseline IP index did not predict time to infection, infection-free survival or overall survival, neither when assessed as linear variable, as tertiles, nor dichotomized using an established cut-off. In contrast,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 Child-Pugh score, the presence of ascites, serum IL-6 and I-FABP were univariate predictors of infection-free survival.CONCLUSION: Although increased IP is a frequent phenomenon in advanced cirrhosis and may predispose to SBP, it failed to predict infect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thi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Liver cirrhosis lactulose/mannitol ratio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值及成人正常值 被引量:43
10
作者 刘放南 谭力 罗楠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观察尿中乳果糖 /甘露醇能否反映肠黏膜的通透性。 方法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 示差检测器测定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含量的方法。尿样经过超滤、离子交换处理后在LichrosherNH2 柱 (4 .6mm× 2 5 0mm ,5 μm)上 ,以乙腈、水 (... 目的 :观察尿中乳果糖 /甘露醇能否反映肠黏膜的通透性。 方法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 示差检测器测定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含量的方法。尿样经过超滤、离子交换处理后在LichrosherNH2 柱 (4 .6mm× 2 5 0mm ,5 μm)上 ,以乙腈、水 (体积比 72∶2 8)为流动相 ,示差检测器检测。 结果 :乳果糖、甘露醇的回收率分别为 (97.86±3.5 5 ) %与 (99.1 9± 3.1 4 ) %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 .1 2 %与 2 .0 4 %。测定 1 8例正常人口服乳果糖 1 0g和甘露醇5g ,6h后测定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含量 ,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为 (0 .0 2 75± 0 .0 1 1 3)。 结论 :尿中乳果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尿乳果糖 甘露醇 排出比值 成人正常值 肠黏膜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范才波 罗云 +4 位作者 谢志翔 彭雷 陈海琼 杨琼英 黄光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0期2531-2532,253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将6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Child-pugh B组(28例)和Child-pugh C组(3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d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ET)水平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将6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Child-pugh B组(28例)和Child-pugh C组(3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d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ET)水平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治疗前Child-pugh C组尿L/M比值、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Child-pugh B组(P<0.01),但血浆DAO水平低于Child-pugh B组(P<0.01)。治疗后7d,两组尿L/M比值、血浆ET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组DAO水平出现上升趋势而Child-pugh B组则出现下降趋势,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L/M比值、血浆ET水平和DAO活性作为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肠黏膜通透性升高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肠黏膜 乳果糖 甘露醇 内毒素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检测幼兔尿样中的乳果糖与甘露醇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博昊 杜一平 +1 位作者 谢小波 栾绍嵘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1,共3页
测定尿液中乳果糖(L)、甘露醇(M)的含量以及乳果糖/甘露醇排除率(L/M)可以检测肠道通透性,评估肠粘膜屏障功能。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幼兔尿样中的乳果糖和甘露醇,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微分处理计算,得出样本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含... 测定尿液中乳果糖(L)、甘露醇(M)的含量以及乳果糖/甘露醇排除率(L/M)可以检测肠道通透性,评估肠粘膜屏障功能。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幼兔尿样中的乳果糖和甘露醇,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微分处理计算,得出样本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含量以及乳果糖/甘露醇排除率(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甘露醇 离子色谱 MATLAB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晓昌 梅俏 +3 位作者 许建明 夏泉 许杜鹃 金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黏膜通透性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方法应用HPLC-RI检测15例UC患者和15例健康者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黏膜通透性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方法应用HPLC-RI检测15例UC患者和15例健康者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比较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分析肠黏膜通透性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结果 15例UC患者尿中L/M比值为,明显高于15例健康者(0.494±0.190vs0.039±0.014,P<0.05),表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明显高于健康者。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和SutherlandDAI评分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左半结肠病变患者ESR、CRP均在正常范围,但左半结肠肠黏膜通透性增高(P<0.05)。结论 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和健康者相比明显增高,并且反映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高于ESR、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乳果糖 甘露醇 血沉 色谱法 高压液相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大肠癌患者尿液中的甘露醇和乳果糖 被引量:21
14
作者 付晓伶 周荣耀 潘广文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8-611,共4页
建立了大肠癌患者尿液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的高效阴离子交换分离-脉冲积分安培(HPAEC-PAD)检测方法。样品经稀释、净化、过滤后进行色谱分析,采用Carbopac PA1(250mm×4mm)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以NaOH-乙酸钠梯度淋洗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 建立了大肠癌患者尿液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的高效阴离子交换分离-脉冲积分安培(HPAEC-PAD)检测方法。样品经稀释、净化、过滤后进行色谱分析,采用Carbopac PA1(250mm×4mm)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以NaOH-乙酸钠梯度淋洗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脉冲积分安培检测器(P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甘露醇和乳果糖的的线性范围为0.2~20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8,回收率为91.7%~102.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1%,检出限为0.05和0.06mg/L(S/N=3)。本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肠癌患者尿液中的甘露醇和乳果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 甘露醇 乳果糖 尿液
下载PDF
胃癌营养不良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云鹤 江志伟 +2 位作者 刘放南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胃癌癌性营养不良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胃癌营养不良病人15例,口服含乳果糖10 g、甘露醇5 g的测试液,测定6 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浓度,并以20例健康... 目的:前瞻性研究胃癌癌性营养不良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胃癌营养不良病人15例,口服含乳果糖10 g、甘露醇5 g的测试液,测定6 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浓度,并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20例健康志愿者L/M比值为0.028±0.010,15例病人为0.161±0.141,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营养不良病人尿中L/M明显增高(P<0.01)。结论:癌性营养不良病人的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通透性 乳果糖/甘露醇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趁意 刘霞 +1 位作者 徐刚 李振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83-685,共3页
目的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与甘露醇联合蓖麻油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4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在检查前给予20%甘露醇+蓖麻油,观察组70... 目的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与甘露醇联合蓖麻油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4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在检查前给予20%甘露醇+蓖麻油,观察组70例在检查前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乳果糖,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肠镜检查成功率、肠道准备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乳果糖 甘露醇 蓖麻油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对清解通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Ⅱ——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尚晓滨 吴咸中 +1 位作者 李东华 郭世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清下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制作腹膜炎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生素组、复方丹参方组、加味小承气汤组和活血清下汤组,每组6只动物,术后72h... 目的:研究活血清下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制作腹膜炎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生素组、复方丹参方组、加味小承气汤组和活血清下汤组,每组6只动物,术后72h以乳果糖(L)、甘露醇(M)混合溶液灌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者在尿中的含量和比值,以反映肠粘膜通透性的大小。结果:细菌性腹膜炎大鼠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主要由于尿中乳果糖含量较高引起;各治疗组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有所降低,尤以活血清下汤组效果显著(P<0.05或0.01)。结论: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可引起肠粘膜通透性增高,活血清下汤有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使肠粘膜通透性增高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肠通透性 乳果糖 甘露醇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血行感染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杨梓 傅强 华鹂鹂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与血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SAP患者按双侧上肢静脉血双瓶培养是否阳性分为确诊血行感染组(A组,18例)和可疑血行感染或无血行感染组(B组,37例)。按指南标准的诊治常规采用中...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与血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SAP患者按双侧上肢静脉血双瓶培养是否阳性分为确诊血行感染组(A组,18例)和可疑血行感染或无血行感染组(B组,37例)。按指南标准的诊治常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系统性治疗SAP,计算人组时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检测人组1、3、7d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外周血内毒素(ET)水平;提取粪便总DNA,获得反映肠道菌群组成特征的肠道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ERIC)的指纹图谱,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累及器官数,并统计患者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时间、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A组住SICU时间(d:11.75±4.83比7.68±3.33)及28d病死率(16.67%比5.40%)均较B组显著增加。两组人组1dL/M比值、ET水平、累及器官数、C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周内A组L/M比值、ET水平均显著上升,B组显著降低,且A组各时间点均高于B组(L/M比值3d:3.83±1.67比1.33±0.56,7d:4.37±1.95比0.95±0.30;ET(kEU/L)3d:110.40±50.32比45.19±15.68,7d:212.10±100.46比30.07±10.02,均P〈0.05];累及器官数(个)A组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B组7d较1d、3d显著下降,且3d,7d均显著低于A组[3d:2.17±1.11比3.12±1.51,7d:1.56±0.61比4.23±1.94,均P〈0.05]。两组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部患者各时间点L/M比值与ET呈正相关(r=0.867,P〈0.05)。A组ERIC优势条带数目、结构分布差异较大,B组优势条带数目、结构分布趋于相似。结论血行感染患者1周内肠屏障功能障碍显著加重,血ET水平显著上升,累及多器官,加快多器官衰竭的病程,病死率增加。故有效进行肠屏障功能的监测和保护,将成为在SAP病程中控制发展为血行感染、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屏障功能障碍 胰腺炎 重症 急性 乳果糖/甘露醇 血行感染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山羊血浆中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丽卫 陈闻 +7 位作者 耿梅梅 张丽萍 贺珍 袁红朝 彭灿 李春勇 贺志雄 王久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24-2830,共7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糖腈乙酰酯衍生反应的测定山羊血浆中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先对山羊血浆用2倍体积的乙腈进行处理,离心取其上清液;再用1倍体积的水对上述沉淀进行清洗,离心取其上清液,合并2次上清液,并...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糖腈乙酰酯衍生反应的测定山羊血浆中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先对山羊血浆用2倍体积的乙腈进行处理,离心取其上清液;再用1倍体积的水对上述沉淀进行清洗,离心取其上清液,合并2次上清液,并对其进行离心浓缩干燥,再进行糖腈乙酰酯衍生反应;衍生后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以蜜二糖一水作为内标物,HP-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内标物、甘露醇和乳果糖在22.7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结果表明:甘露醇和乳果糖的保留时间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5%和5.0%。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在0.18~10.00μg/mL和0.23~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检出限分别为0.052和0.071μ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1.3%~72.5%和89.8%~110.0%。综上可知,本试验建立的测定血浆中甘露醇及乳果糖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动物肠道通透性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甘露醇 内标法 糖腈乙酰酯衍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小鼠尿液中的甘露醇、单糖和乳果糖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利 刘菊 +2 位作者 郑婷 丁卉 施超欧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4-988,共5页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建立了小鼠尿液中甘露醇、单糖(包括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和乳果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离心沉淀除去蛋白并过分子膜,以CarboPacTMPA1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采用NaOH梯度淋洗,...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建立了小鼠尿液中甘露醇、单糖(包括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和乳果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离心沉淀除去蛋白并过分子膜,以CarboPacTMPA1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采用NaOH梯度淋洗,脉冲安培四电位检测。结果表明,甘露醇、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和乳果糖在0.1~5.0mg/L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88~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5%~104.2%,检出限为0.0013~0.0048mg/L。此法准确、快速、简便,能同时对6种糖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可以跟踪检测整个糖类代谢过程中甘露醇、单糖和乳果糖之间的代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法 乳果糖 甘露醇 单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