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的测定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英 杜明华 《现代医学》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3项肝纤维化指标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血清中的变化,并探讨肝纤维化、肝肿瘤和肝功能指标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8例、转移性肝癌组23例。采... 目的了解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3项肝纤维化指标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血清中的变化,并探讨肝纤维化、肝肿瘤和肝功能指标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8例、转移性肝癌组2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HA、LN、PCⅢ3项肝纤维化指标,罗氏Elecsys1010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3项肿瘤指标,同时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氨转酞酶(-γGT)3项肝功指标。结果51例病人HA、LN、PC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A、AFP、肝功能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组明显升高,与转移性肝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LN、PCⅢ原发性肝癌组和转移性肝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Ca-199在转移性肝癌组明显升高,和原发性肝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肿瘤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3项肝纤维化指标的测定对了解肝内占位性病变的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帮助,但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肿瘤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层黏蛋白 Ⅲ型前胶原 肝癌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纤维及工艺对高膨松性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任杰 李勇进 Hans Schreiber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双组分热熔聚酯纤维粘合法制得高膨松性非织造布 ,讨论了所用纤维性能及加工工艺参数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了利用双组分热熔纤维粘合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参数的选择 ,结果表明对于皮层熔点低的双组分纤维其加工温度范... 采用双组分热熔聚酯纤维粘合法制得高膨松性非织造布 ,讨论了所用纤维性能及加工工艺参数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了利用双组分热熔纤维粘合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参数的选择 ,结果表明对于皮层熔点低的双组分纤维其加工温度范围较宽 ,而对皮层熔点高的双组分纤维最佳加工温度约比其多 1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膨松性 非织造布 双组分热熔纤维 撕裂强度
下载PDF
血清和尿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Ⅲ型胶原测定在高血压性肾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桂馨 王建东 +3 位作者 江晓津 丁维珍 邢晓博 杨颖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7-518,共2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和尿中Ⅳ型胶原 (C Ⅳ )、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胶原(C Ⅲ )水平变化及与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间的关系 ,探讨其在高血压性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5 7例常规检...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和尿中Ⅳ型胶原 (C Ⅳ )、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胶原(C Ⅲ )水平变化及与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间的关系 ,探讨其在高血压性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5 7例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血清和尿C Ⅳ、LN、C Ⅲ水平及晨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 ,并与 5 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比较 ,同时观察高血压组患者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与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和尿C Ⅳ、LN及C Ⅲ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 ,除尿C Ⅳ外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0 1) ;高血压组患者尿 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与血、尿C 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尚无肾脏损伤临床表现的早期 ,即可表现为血和尿C Ⅳ、LN及C Ⅲ水平的升高 ,尤其是血和尿C Ⅲ水平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Ⅲ型胶原 高血压性肾脏损伤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血清与尿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的测定
4
作者 丁维珍 刘桂馨 +1 位作者 江晓津 王建东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①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及尿中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变化 ,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和 36例正常对照者晨尿清蛋白 (uAlb)、β2 微球蛋白 ... ①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及尿中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变化 ,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和 36例正常对照者晨尿清蛋白 (uAlb)、β2 微球蛋白 (β2 MG)排泄量及血清和尿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③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t =3.38~ 8.32 ,P <0 .0 5、0 .0 1) ;且均与uAlb呈正相关 (r =0 .316 8~ 0 .6 4 76 ,P <0 .0 5、0 .0 0 1) ,而与 β2 MG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 =- 0 .1774~ 0 .0 137,P >0 .0 5 )。④结论 血与尿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 ,其水平升高的幅度 ,可反映糖尿病病人肾小球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 尿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测定
下载PDF
HBV感染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值与Fibroscan检测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邓林 张凡 钱晨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值与Fibroscan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11例HBV感染者,按肝影像学Fibroscan检测值将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非肝硬化组患者再根据Fibroscan分期分为无肝纤...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值与Fibroscan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11例HBV感染者,按肝影像学Fibroscan检测值将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非肝硬化组患者再根据Fibroscan分期分为无肝纤维化组、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所有患者均采集其相近时间内Fibroscan及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检测数据。结果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Ⅲ、C-Ⅳ、HA、LN检测值与Fibroscan检测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404、0.445、0.557、0.470,P<0.01),其中以HA检测值与Fibroscan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557,P<0.01)。结论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值与Fibroscan检测值之间相关性显著。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在肝纤维化程度较重时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三型前胶原 四型胶原 FIBROSCA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