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Twin Micro-Watersheds, Melekote and Rajagatta Dodballapur Taluk, Bangalore Rural District, Karnataka State through Morphometry, Land Formation and Water Quality
1
作者 S. G. Ramachandraiah M. Inayathulla +2 位作者 P. S. Nagaraj G. Ranganna R. Druvashree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2年第12期1071-1078,共8页
The paper discusses assessment of various chemical constituents present in groundwater besides morphology, and land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twin micro-watersheds (viz., Melekote and Rajaghatta) Dodballapur Taluk, (Kar... The paper discusses assessment of various chemical constituents present in groundwater besides morphology, and land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twin micro-watersheds (viz., Melekote and Rajaghatta) Dodballapur Taluk, (Karnataka) coming under semi-arid climatic zone. Farmers who are mainly depending on agricultural yields for their living are disappointed due to vagaries of monsoons and undependable rainfall.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These regions suffer from water scarcity, soil degradation, low crop yield, high soil erosion and gradual depletion of soil fertility. All these factors culminate in planning for conservation and storage of water in small watersheds for future needs, i.e., during drought conditions. In many area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water table levels are declining resulting in problems of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olutes and deterior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All aspects of hydrological studies are covered in relation to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formulate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rphometry, landform and topograph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response of any watershed. Quantitative morphometric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watershed along with landform and topographical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MORPHOMETRY GROUNDWATER land form
下载PDF
农地流转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应良 崔超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4,共14页
农地流转可以促进农地的集中使用和规模化经营,会降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化学品和机械等生产性投入强度,并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进而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采用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检验农地流转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 农地流转可以促进农地的集中使用和规模化经营,会降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化学品和机械等生产性投入强度,并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进而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采用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检验农地流转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率提高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流转能够通过减少农业化学品和机械投入强度、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占比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因流转对象和形式的不同,农地流转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相比流入农户、企业的农地流转,流入合作社的农地流转具有更为显著的碳减排效应;相比采用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形式的农地流转,采用股份合作形式的农地流转具有更为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因此,应积极推动农地有序流转,不断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合理引导农地流转方向,并鼓励农地流转与农业碳减排项目相结合,以有效减少农业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碳排放 农业化学品投入 农业机械投入 种植结构 农地流转对象 农地流转形式
下载PDF
复掺聚合物改性水下不分散浆液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戴圣 徐菲 +2 位作者 李飞 韩雪松 韦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针对掺入聚丙烯酰胺(PAM)水泥浆液在水工建筑物水下修补时存在的施工性差、水陆强度比偏低的问题,采用外掺占水泥质量5%~25%聚丙烯酸酯乳液(PAE),通过截锥圆模、贯入阻力法、称重法测取水泥流失量和浊度仪测试悬浊物含量测定改性水泥基... 针对掺入聚丙烯酰胺(PAM)水泥浆液在水工建筑物水下修补时存在的施工性差、水陆强度比偏低的问题,采用外掺占水泥质量5%~25%聚丙烯酸酯乳液(PAE),通过截锥圆模、贯入阻力法、称重法测取水泥流失量和浊度仪测试悬浊物含量测定改性水泥基材料施工性能,研究水陆成型养护条件下PAE和PAM混合改性水泥浆液在3、7和28 d时的力学性能,并以扫描电镜(SEM)分析PAE对掺PAM水泥浆液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PAE的掺入可明显改善浆体流动性,延长凝结时间,但对水下抗分散性能有所削弱;显著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抗折和粘结强度,但会导致抗压强度有所降低;聚合物与水泥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膜填充孔隙区域并与钙矾石(AFt)等水化产物的缠绕包裹,是其力学性能提升的原因;陆上成型养护的水泥试件膜结构更加致密,力学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乳液 聚丙烯酰胺 水陆成型养护 水泥浆液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河流阶地累积位错
4
作者 李路瑶 丁锐 +1 位作者 姜大伟 张世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69,共23页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其东段与NW走向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斜接。文中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SfM)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阿尔金断裂带东段长约127km的段落开展了详细解译,并对其中9个典型河流阶地位错点进...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其东段与NW走向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斜接。文中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SfM)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阿尔金断裂带东段长约127km的段落开展了详细解译,并对其中9个典型河流阶地位错点进行测量与统计。沿阿尔金断裂带向E,晚第四纪左旋累积位移总体呈衰减趋势,且以断裂带东侧NW走向斜接逆冲断裂或逆冲走滑断裂为界,其累积位错量在同一断裂段内大致相当,但相邻断裂段之间表现为阶梯状递减,指示了斜接断裂的构造转换关系及可能的地震破裂分段作用,为阿尔金断裂带活动性分段研究与潜在发震能力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高分辨率地形数据 累积位移 断错地貌构造转换
下载PDF
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汛 邱倩倩 钟丽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开展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可以为决策优化和方案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国土三调数据,通过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提取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并类村庄的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在两期建设用... 开展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可以为决策优化和方案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国土三调数据,通过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提取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并类村庄的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在两期建设用地图斑的基础上,构建建设用地变化量与紧凑度指标,开展村庄建设进程和村庄形态的分析评价,并以盱眙县穆店镇为例,对2019—2022年近期规划的四类村庄进行方法验证,为不同村庄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村布局规划 遥感影像 国土三调 建设进程 村庄形态
下载PDF
2000—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扩张及其热岛响应
6
作者 姚灵筠 王力 +2 位作者 牛铮 尹子琪 付雨文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城市热岛效应同城市居民福祉息息相关,特别是近20 a我国的中西部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扩张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也随之不断增加。为探究城市及城市群扩张与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的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利用... 城市热岛效应同城市居民福祉息息相关,特别是近20 a我国的中西部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扩张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也随之不断增加。为探究城市及城市群扩张与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的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利用Boyce-Clark形状指数分析城市扩张进程及空间形态变化。首先,利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的实用单通道算法进行温度反演;然后,使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温度等级区并定义和提取城市热岛范围;最后,提取城市重心和热岛重心,采用重心迁移方法分析城市扩张与热岛效应之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城市热岛变化与城市群城市扩张趋势一致,研究结论如下:①2015年后长株潭城市群进入高速发展关键时期;②城市扩张是热岛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③城市热岛重心与城市重心迁移趋势基本一致,城市热岛范围增加的方向也同城市扩张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空间形态 地表温度 Boyce-Clark形状指数 重心迁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形态特征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
7
作者 吴凤敏 郑稚棚 +5 位作者 李睿桐 钱进 秦松 蒲冠宇 曾攀 林晋鑫 《北京测绘》 202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城市建筑形态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能够为城市未来空间形态优化、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等提供科学参考。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数据和城市建筑物调查数据,开展地表温度与城市建筑形态指标(平均建筑密度、平均建筑高度、建筑... 城市建筑形态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能够为城市未来空间形态优化、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等提供科学参考。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数据和城市建筑物调查数据,开展地表温度与城市建筑形态指标(平均建筑密度、平均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平均建筑体积、天空开阔度)相关性研究,分析不同梯度视角下地表温度与城市建筑形态指标的线性关系特征,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建筑形态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结果显示:城市建筑形态指标中仅平均建筑密度与地表温度相关性较高,其余指标相关系数均较小,表明在山地城市区域地表温度对建筑形态指标响应不强;建立城市建筑形态指标与地表温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因子数量越多模型越准确,但计算复杂度越高,且超过3个因子后模型虽然与地表温度相关性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在兼顾模型准确性和计算复杂度时考虑2因子或3因子模型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形态 地表温度 平均建筑密度 天空开阔度
下载PDF
周代里制性质索隐 被引量:1
8
作者 臧知非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6,共13页
西周里之民居单位说和度制单位说各有依据,但各执一偏。从国家形态和社会结构层面考察,在西周宗族城邦时代,里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民居单位和土地管理单位的统一体;里君由贵族担任,是国家政务官,既治民亦治地,而以治民为主。随着... 西周里之民居单位说和度制单位说各有依据,但各执一偏。从国家形态和社会结构层面考察,在西周宗族城邦时代,里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民居单位和土地管理单位的统一体;里君由贵族担任,是国家政务官,既治民亦治地,而以治民为主。随着宗族城邦向领土国家转变,国野之别消弭,原隶属统治宗族由宗主支配的农夫、土地逐步隶属国家,里在国家行政结构中的地位下沉,“书社”即这一过程的历史体现,而非史家认为的农村公社。至战国,领土国家形成,宗族血缘关系从国家行政中剥离,新型户籍制度形成,国家直接控制编户和土地,以人量地、以地治民、人地合一控制体系法典化,里成为人地并治并以治民为主以保证国家赋役最大化的基层行政单位。西汉授田制瓦解,里蜕变为基层民居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国家形态 人地合一
下载PDF
KQLandPS在安徽省农村土地二调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宁 《安徽地质》 2010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以濉溪县为例,介绍...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以濉溪县为例,介绍安徽省农村土地二调内业建库流程及数据库维护步骤,发现并解决了内业建库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QlandPS 土地大调查 建库流程 数据库维护
下载PDF
基于Python开源库的“变更调查”举证信息表制作工具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王春 张寿雨 张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7期136-138,141,共4页
举证图斑信息表是“变更调查”中连接内业图斑数据和外业举证信息的重要载体,其随着内业建库数据的变化而改变,每一年的变更作业需要多次制作。针对常规制作方式的不足之处,本文基于Python第三方开源库开发了举证图斑信息表制作工具,通... 举证图斑信息表是“变更调查”中连接内业图斑数据和外业举证信息的重要载体,其随着内业建库数据的变化而改变,每一年的变更作业需要多次制作。针对常规制作方式的不足之处,本文基于Python第三方开源库开发了举证图斑信息表制作工具,通过实际项目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工具能够满足“变更调查”作业过程中举证图斑信息表制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更调查 举证图斑信息表 PYTHON 开源库
下载PDF
2000—2020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珺嫦 华轩轲 +1 位作者 贾梦瑶 岳帅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3,共8页
[目的]研究河南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特征,为北方集约粮食主产区耕地合理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构建耕地利用变化贡献度、幅度、速度模型,从显性视角定量刻画耕地数量... [目的]研究河南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特征,为北方集约粮食主产区耕地合理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构建耕地利用变化贡献度、幅度、速度模型,从显性视角定量刻画耕地数量形态和空间形态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3S”手段予以空间可视化。[结果]①2000—2020年河南省耕地利用转型数量形态经历了剧烈的转型过程,耕地净减少量为5609.93 km^(2),减少幅度达22.78%。②分阶段而言,2015—2020年河南省耕地利用转型数量变化幅度最大。③耕地空间形态上整体呈现以郑州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分布特征;豫中片区耕地利用转型幅度变化最大,豫西片区耕地利用转型幅度变化最小,豫北、豫南和豫东片区变化适中。[结论]2000—2020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特征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差异,需要重点关注耕地利用转型数量和豫中片区耕地利用转型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转型 显性形态 时空特征 河南省
下载PDF
Study on Continuity of Temple of Local Land God in R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lace Spirit
12
作者 LU Si'ao LUO Qi NI Shaom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1期71-74,79,共5页
Temple of local land god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sacrificial architecture in China's village,and is cultural landscape generated under special farming system of China,which reflects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wor... Temple of local land god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sacrificial architecture in China's village,and is cultural landscape generated under special farming system of China,which reflects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working people and bears the history of the village. Its protection and continuity must take inheriting the cultural spiri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requisite,and "place spirit" established by Norberg Schultz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 basis for it. In this paper,based on "place spirit","place spirit" of temple of local land god is interpreted,and important role of "place spirit" in its protection and continuity and the ways to create "place spirit" of temple of local land god are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 spirit Temple of local land god CONTINUITY Architectural form Plac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Urban Sprawl and Fertile Agricultural Lands in Iranian Cities Case Study: Tehran and Karaj
13
作者 Saeed Zanganeh Shahraki Faranak Seifolddini Ahmad Pourahmad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2期204-210,共7页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德黑兰 农业用地 伊朗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积 农田灌溉
下载PDF
生活圈视角下丘陵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健 丁雅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丘陵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差异化的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进而影响居住用地空间形态建构。本文以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特征的大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空间研究基本单元,通过内部地貌特征、近邻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归... 丘陵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差异化的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进而影响居住用地空间形态建构。本文以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特征的大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空间研究基本单元,通过内部地貌特征、近邻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归纳不同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分析居住用地空间演变过程与空间形态特征,并提出居住用地发展策略。研究表明,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分为山谷式、边坡式、山麓式、城鞍式、近港式;不同地理区位模式的居住用地在空间演变过程与形态特征方面构成着对应关系,以此提出生态补偿与查漏补缺、地域要素向城市渗透、因势附形与虚实结合、整合预控与高效供给并置的适地性居住用地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城市 社区生活圈 居住用地 空间形态演变 地理区位模式
下载PDF
基于景观审美视角的乡村旅游本质探讨
15
作者 王瑞花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1,57,共5页
在生态文明和美学经济驱动的背景下,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审美体验和精神满足提出更高要求。从景观审美的视角分析乡村景观的审美特征,并从建立系统认识、感悟生存智慧、传承乡土文化、感受生存动力、解读地域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乡村旅游... 在生态文明和美学经济驱动的背景下,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审美体验和精神满足提出更高要求。从景观审美的视角分析乡村景观的审美特征,并从建立系统认识、感悟生存智慧、传承乡土文化、感受生存动力、解读地域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乡村旅游的审美本质,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审美 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 四生融合
下载PDF
海岛聚落人地关系初探——以平潭海坛岛为例
16
作者 张燕来 潘阳剑 《当代建筑》 2023年第9期101-105,共5页
海岛人地关系反映了人类与特殊海岛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海岛聚落的核心。本文以平潭海坛岛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海岛聚落的整体地理分布情况、内外空间形态和建筑单体特征,探讨海岛聚落在特殊人居环境下的组织... 海岛人地关系反映了人类与特殊海岛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海岛聚落的核心。本文以平潭海坛岛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海岛聚落的整体地理分布情况、内外空间形态和建筑单体特征,探讨海岛聚落在特殊人居环境下的组织模式和演变规律,为海岛人地关系的协调及传统海岛聚落的保护与传承、更新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传统海岛聚落在新型人地关系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海岛聚落 空间形态 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斌 王丛 +2 位作者 李娜 郝亚睿 寻天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当下城市群聚集发展模式下,以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为导向的TOD发展模式对其规划建设区域土地利用产生长期影响.本文采用文献总结与理论分析法,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进行系统的分类,从城轨对用地结构、土地价值及城市... 在当下城市群聚集发展模式下,以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为导向的TOD发展模式对其规划建设区域土地利用产生长期影响.本文采用文献总结与理论分析法,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进行系统的分类,从城轨对用地结构、土地价值及城市空间形态三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轨对土地利用影响的研究内容,并总结了相关研究方法.在评述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估方法,纳入环境能源等影响因素,强化土地储备开发机制,注重行政边界与区域交通融合等以供未来进一步研究二者互动关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TOD 土地价值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广州市地铁TOD站域空间功能分异及典型站域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秋萌 滕丽 +2 位作者 陈信余 林仰乐 张佳宁 《城市观察》 2023年第4期63-79,161,162,共19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被视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规划策略。文章主要通过构建TOD站域空间功能指标体系,对广州市220个地铁站点TOD站域空间功能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在站域空间功能分异的基础上,再根据空间功能指数数值大...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被视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规划策略。文章主要通过构建TOD站域空间功能指标体系,对广州市220个地铁站点TOD站域空间功能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在站域空间功能分异的基础上,再根据空间功能指数数值大小将220个地铁TOD站域划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站域,并从这三种站域类型中分别选取三个典型站点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TOD站域为Ⅰ型站域和Ⅱ型站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广州市轨道交通TOD开发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建设需进一步紧密结合“站城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理念,同时应重点关注地铁TOD上盖开发引导城市结构的整体优化,以期适应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TOD站域 功能地域 空间分异 土地利用 空间形态
下载PDF
2000-2020年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形态及碳排放量的演变分析
19
作者 孔德臻 王梅梅 +1 位作者 杨永春 王文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对西宁都市圈不同地类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修正,采用2000、2005、2010、2015、2020年共5期Landsat影像数据,测算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选择最大斑块指数等8个代表城市用地形态变化的指标,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城市... 对西宁都市圈不同地类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修正,采用2000、2005、2010、2015、2020年共5期Landsat影像数据,测算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选择最大斑块指数等8个代表城市用地形态变化的指标,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城市形态指标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部大城市相比,2000-2020年西宁都市圈建设用地强度、总面积均较小,碳排放量增速平稳且缓慢.面积占比仅2.67%的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重要来源;与平原城市相比,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扩张方向以西北、东南和正北为主,除中心区外,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空间上表现为星状或不规则的团状;耕地变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建设用地面积和形态变化对都市圈的碳排放量具有明显影响;内部连通性高、破碎度高和形状复杂的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量,不规则的建设用地和内部主导建筑类型的集聚同样会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建设用地的紧凑程度对碳排放量增长有抑制作用.揭示了土地利用形态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形态 碳排放量 影响机制 西宁都市圈
下载PDF
城市的“孔洞”:环泉州湾区域城乡粘连地区低效用地的分布特征与弥合策略探析
20
作者 张方圆 杨俊宴 +1 位作者 史宜 郑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43,共9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由多城镇集群组成的城市在其城乡粘连区域出现了逐渐被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反向包围的低强度低效“孔洞”空间,这种在整体空间形态层面表现的“孔洞”现象鲜有研究关注。文章基于空间形态与功能使用大数据,通过“形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由多城镇集群组成的城市在其城乡粘连区域出现了逐渐被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反向包围的低强度低效“孔洞”空间,这种在整体空间形态层面表现的“孔洞”现象鲜有研究关注。文章基于空间形态与功能使用大数据,通过“形态-效用”关联模型的综合评估,以环泉州湾区域为例,总结城市“孔洞”的空间特征及其低效成因,旨在从整体效用最优的动态视角出发,探索弥合城市“孔洞”与优化空间效用的策略,为城市的高效统筹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粘连地区 低效用地 空间形态 功能效用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