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a County Town:A case study of Wan’an County,Ji’an City
1
作者 YU Zhijie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Taking the change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over the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were analyzed,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 Taking the change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over the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were analyzed,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onstruction land utilization in Wan’an County were revealed.From the aspects of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intensity,land input intensity and output benefit,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level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re of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level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was 56.92,which was the lowest among all th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Ji’an City.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corresponding economizing and intensive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an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were explored.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the deline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and the potential exploit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stock,hoping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Wan’an County to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land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被引量:3
2
作者 Rui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0期85-90,共6页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the devel...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the development zone,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s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vary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various industries also vary; the industry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s still in the transition phase from inefficient use to low level of use to intensive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land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Evalu
下载PDF
平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类识别研究——基于江汉平原21个市县的熵权法评价研究
3
作者 林颖 张娴 +1 位作者 卢有朋 祝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142,共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析与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批量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类,揭示市级城市、省直管城市、县级城市等不同行政级别管辖差异下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异情况,为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熵权法 中心城区
下载PDF
基于自然-经济综合视角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建勋 方斌 +1 位作者 阚红云 何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9-2215,共17页
生态盈亏与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两者时空关联并预测未来演进方向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LU... 生态盈亏与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两者时空关联并预测未来演进方向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LUS模型、双变量自相关、耦合协调度及面板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预测并分析淮海经济区2000—2036年3种情景下碳排放强度、生态盈亏的演化特征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1)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生态性呈下降趋势,强耕地保护情景下生态性微有下降,强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性有所上升,自然要素是主导。(2)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碳排放量逐渐加大,强耕地保护及强生态保护情景下,则呈下降趋势;三种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时间轴2010—2020年降幅较大,空间序河流水系地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较大。(3)淮海经济区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呈负相关关系,低低和低高聚类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周边,高低和高高聚类分布在人类干扰较少的自然区域;高高聚类主要位于河流水系交汇区,表明水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功能。(4)淮海经济区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东西高、中部低的态势,高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于低高聚类,即自然地区域,低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及二产占比对耦合协调度呈正影响,城镇化率、道路密度呈负影响。研究认为,淮海经济区当前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建议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管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域保护,以耕地质量提升和水域保护加强提升粮食主产区环境质量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情景 碳排放强度 生态盈亏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佳琳 刘艳芳 +4 位作者 赵金梅 安睿 胡艺川 孙文杰 辛格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2-884,共13页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伴随的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或高质量发展状态,较少讨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测度201...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伴随的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或高质量发展状态,较少讨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测度2018年宁夏22个区县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状态,并采用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和影响协调力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18年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呈现出“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态势,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格局,宁夏大部分区县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且两系统关系呈良性循环。(3)创新和安全子系统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起反向阻滞作用;绿色和协调子系统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起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情境下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相对发展度 宁夏
下载PDF
顾及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经济权衡的四川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预测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怡凡 宋长青 +2 位作者 王元慧 叶思菁 高培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58-3969,共12页
中国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目标贡献力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变化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重要的生态地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从土地... 中国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目标贡献力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变化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重要的生态地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从土地管理的角度为中国的碳中和提供政策支持,本文在顾及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经济权衡的情景下预测了四川省2030年的土地变化,提出了顾及土地利用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未来碳储量估算方法,并估算了四川省2030年的碳储量。结果表明,四川省若能在未来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在2030年同时实现经济生产总值(相对于2020)增加约34%和碳储量增加约3%。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省未来具体需加强西北部高原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地区的林地和湿地的保护与扩张,并促进以成都为核心的四川省东南部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城市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土地变化模拟 碳储量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下载PDF
Urban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New evidence behin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China 被引量:2
7
作者 YANG Qingke WANG Lei +2 位作者 LI Yongle FAN Yeting LIU Cha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12期2453-2474,共22页
Over the past 20 years,China has experienced multiple economic transitions characterized by marketization,glob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and urbanization;as a result,urban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ULDI)has become a ... Over the past 20 years,China has experienced multiple economic transitions characterized by marketization,glob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and urbanization;as a result,urban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ULDI)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 China’s largest globalized urban area,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created a huge demand for urban land.We appl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 four-dimensional analysis tool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ULDI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transition.It reveals that marketization,glob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and urbanization affect the ULDI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Marketization,especiall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and marketization,optimizes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courages urban land users to improve ULDI.Globalization promotes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through an increas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 the process of decentralization,local governments rely on developing a mode of land finance,resulting in a disordered urban space and low ULDI.Population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 during urbanization stimulates residents’consumption capacity and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thus creating a greater demand for urban land.However,a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development intensity.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land-intensive use by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optimization,and upgrade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fluence mechanism economic transition Yangtze River Delta
原文传递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based on emerg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of China 被引量:7
8
作者 XIE Hualin HE Yafen +1 位作者 ZOU Jinlang WU Qu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10期1412-1430,共19页
Taking the emergy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input indexes as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from 2000 to... Taking the emergy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input indexes as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from 2000 to 2010. 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 (1)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ha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tensity has been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inputs, comprising more than 99.50% and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indicates that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a basic trend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2) The total number of counties belonging to the moderate- and low- 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categories is the largest, while the number of counties belonging to the high-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extensive cultivated land use categories is the smallest. (3) This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an eastern area of high-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 central and eastern area of low-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 central area of low-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 southern area of moderate-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a northern area of moderate-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4) The counties which had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and thei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crease year by year,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ad increasingly obvious effects on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especially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nsity among coun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land use intensive emergy term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原文传递
贵州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
9
作者 窦婷婷 邹秋雨 +1 位作者 孙建伟 韦沅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63-66,共4页
以贵州省88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熵值法及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东西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贵州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分布有较... 以贵州省88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熵值法及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东西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贵州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分布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热点区分布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乌当区、白云区及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播州区、仁怀市和绥阳县;冷点区则主要在铜仁南部石阡、江口,黔东南州北部施秉、镇远等地集中连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空间分布特征 县域 贵州省
下载PDF
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
10
作者 蒙烨铭 刘彦花 +2 位作者 覃宇恬 覃玲萍 胡清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协调好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构建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1-2020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市的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 协调好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构建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1-2020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市的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在时间上,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集约利用和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广东段有3个市呈波动下降趋势,广西段各市均达到勉强协调发展和初级协调发展;在空间上,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的协调发展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耕地生态安全 协调发展度 珠江-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例
11
作者 黄晓龙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2期44-46,共3页
本文以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2015-2022年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为25%;经与目标比对,对完成结果进行了分析。经测算,福建云霄常山... 本文以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2015-2022年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为25%;经与目标比对,对完成结果进行了分析。经测算,福建云霄常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5.64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从建设用地规模,土地报批、供应、盘活情况分析建设用地强度控制情况。针对评价反映出的特征、问题等情况,从合理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盘活存量土地、提质增效低效用地、健全市场和监管机制四个方面对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低效用地再开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强度 土地集约利用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下载PDF
基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全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要点研究——以厦门市侨英编制单元详细规划为例
12
作者 吴元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05-108,共4页
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实践中,如何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命题。侨英编制单元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环境优美,单元内包含东部新城、工业园区、郊野公园三大功能板块,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 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实践中,如何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命题。侨英编制单元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环境优美,单元内包含东部新城、工业园区、郊野公园三大功能板块,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尝试基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以侨英编制单元详细规划为例,统筹全资源要素,分别从减少土地资源占用和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编制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在详规尺度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思想,为全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编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节约集约用地 低效用地盘活
下载PDF
水利工程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探讨
13
作者 李行 韦志诚 李森源 《红水河》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针对水利工程用地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的要求,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介绍了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分析要点,并对水利工程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建议,为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在其他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提供... 针对水利工程用地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的要求,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介绍了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分析要点,并对水利工程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建议,为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在其他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用地 水利工程 论证分析
下载PDF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14
作者 陈艺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各市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趋向优化,发展状态由失调衰退阶段进入基本协调阶段,且同步发展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两大子系统明显得到改善;(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每万人国际互联网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是阻碍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度
下载PDF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2 位作者 吕贻忠 安萍莉 严良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127-4133,共7页
【目的】揭示耕地利用集约度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了自然条件相似而经济水平不同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两个研究区,计算了其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耕地利用集约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经... 【目的】揭示耕地利用集约度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了自然条件相似而经济水平不同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两个研究区,计算了其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耕地利用集约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兴区,其耕地利用集约度要高于曲周县。此外,从近20年的数据分析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利用集约度先是快速上升,而后上升速度减缓,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不同种植制度之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越来越大,出现集约度两极分化的现象。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构建了一个曲线模型来总结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结论】经济发展显著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度 规律 经济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演进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吕晓 牛善栋 +3 位作者 黄贤金 赵雲泰 赵小风 钟太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8,26,共9页
研究目的:概括总结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数量由1978—1998年间合计4项演变为1999—2014年间的年均4项,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分别占9.84%、3.... 研究目的:概括总结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数量由1978—1998年间合计4项演变为1999—2014年间的年均4项,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分别占9.84%、3.28%、31.15%和55.73%;(2)政策形式多为通知、意见等,效力层级较低;(3)政策内容经历了由萌芽探索、基本确立到不断完善再到成熟发展的演进过程,涉及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监督考评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研究结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基本完备,但仍需加强批后监管,细化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与机制,探索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实现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体化,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 土地集约利用 节约用地 内容分析法 政策演进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85
17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2 位作者 安萍莉 张卫峰 严良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3个处于不同经济区位和发展水平下的典型区县,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2000~2004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和种植结构。结果显示,3个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次序同经济发展水平次...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3个处于不同经济区位和发展水平下的典型区县,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2000~2004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和种植结构。结果显示,3个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次序同经济发展水平次序是一致的,依次为:大兴>曲周>武川。同时,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耕地利用集约度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同时,集约度的内部构成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资金集约度的比重会逐渐上升,而劳动集约度比重会逐渐下降,体现了资金投入逐步替代劳动投入的趋势。另外,农业种植结构同耕地利用集约度关系也十分密切,以蔬菜瓜果为主的种植结构集约度会大于以大田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集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集约度 经济发展水平 种植结构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宁波市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李伟芳 吴迅锋 杨晓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7,共5页
研究目的:综合评价宁波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为指导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1)宁波市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与工业行业有关;(2)工业用地所在地经济... 研究目的:综合评价宁波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为指导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1)宁波市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与工业行业有关;(2)工业用地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研究结论:通过加强工业用地管理、制定不同行业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用地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和土地市场机制等措施,促进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工业用地 节约和集约利用 评价 宁波市
下载PDF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孟媛 张凤荣 +1 位作者 姜广辉 陈铁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1,139,共5页
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北京市18个区(县)作为案例区。首先,采用人均GDP和产业产值结构等指标对各区(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各区... 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北京市18个区(县)作为案例区。首先,采用人均GDP和产业产值结构等指标对各区(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各区(县)各类产业用地的结构特征;第三,采用地均产值(VA)指标分析各类产业的用地效益,采用产值占地比值比(OR)指标分析各个产业的产值与用地量之间的关联方式。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地均产值高于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但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全市三次产业的产值与用地之间都不是完全协调的关系。结论是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途径,集约用地政策也是引导和约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结构 土地集约利用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区域土地利用节地潜力评估 被引量:25
20
作者 周克昊 谭荣辉 +1 位作者 刘艳芳 孔雪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2-231,F0003,共11页
为定量测算和分析湖北省区域节约用地情况,依照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2009年为基期年,通过限制性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估算了湖北省83个县(市、区)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潜力,并调查了各个县(市、区)规划期间闲置空闲与废弃... 为定量测算和分析湖北省区域节约用地情况,依照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2009年为基期年,通过限制性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估算了湖北省83个县(市、区)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潜力,并调查了各个县(市、区)规划期间闲置空闲与废弃地复垦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土地利用以粗放利用为主,限制性修正系数与地形地貌存在一致性,置换潜力与闲置空闲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存在空间上的负相关性;到2020年湖北省共可节约土地25.24万hm2,其中城乡置换潜力占18.66万hm2,闲置空闲与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占6.58万hm2,今后全省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向是以现有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为主,且逐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无序蔓延。该文为今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计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理 农村地区 集约节约用地 潜力估算 湖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