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e Style of the Tianping Mountain Landscape in the Ming Dynasty
1
作者 XIONG Jingwen CHEN Xiaoga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3期123-126,共4页
Starting from the Tianping Mountain theme painting in Suzhou in the Ming Dynasty, we explore how did the painters and literati in this period shape the image of the Tianping Mountain through their works, thereby refle... Starting from the Tianping Mountain theme painting in Suzhou in the Ming Dynasty, we explore how did the painters and literati in this period shape the image of the Tianping Mountain through their works, thereby reflect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n many landscapes on the Tianping Mountain. By exploring a series of paintings and poems, we try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Tianping Mountain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osition of the Tianping Mountain natural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in Su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ing DYNASTY The Tianping MOUNTAIN of SUZHOU landscape image Travel atlas LITERATI painting
下载PDF
仙境题材山水画中“洞天福地”景观构成研究——以西岳华山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璐 蔡宇威 杨豪中 《园林》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洞天福地”作为现实世界对神仙世界的再现,是道教修行的理想仙境,在山水画中多有体现。通过分析山水画图式语言的内在依据与表示手段两方面来说明道教之“道”与绘画之“道”的关系;以相关题材画作为例,分析此类绘画作品的图像系统及... “洞天福地”作为现实世界对神仙世界的再现,是道教修行的理想仙境,在山水画中多有体现。通过分析山水画图式语言的内在依据与表示手段两方面来说明道教之“道”与绘画之“道”的关系;以相关题材画作为例,分析此类绘画作品的图像系统及蕴含的道教景观意象,梳理其仙境景观构成要素,提取出“洞”“道观”“植物”“云气”4类主要构成要素;进一步解读各要素在建成景观西岳华山“洞天福地”景观意象中的内涵与表现。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丰富西岳华山洞天福地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画 洞天福地 景观构成 西岳华山
下载PDF
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的审美转换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仁腾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0期165-168,共4页
《只此青绿》是以北宋王希孟所绘制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卷为基石创作的舞蹈诗剧。该剧通过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的“穿越”之旅展现了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过程,创作者打破“青绿”固有色彩符号印象,着重表现人文之美,以... 《只此青绿》是以北宋王希孟所绘制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卷为基石创作的舞蹈诗剧。该剧通过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的“穿越”之旅展现了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过程,创作者打破“青绿”固有色彩符号印象,着重表现人文之美,以叙事和舞美营造“虚实相生”的意境,体现“丰亨豫大”的美学思想,用现代语言叙说画卷中蕴含的传统美学的魅力,实现了由“画”到“诗”的审美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只此青绿》 审美转换 再创作
下载PDF
初探中国山水画独立成科并发展成熟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文波 罗智超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2期70-72,共3页
中国的山水画是乐水乐山者在游历山水后记录现实生活的方式,也是乐水乐山者在品读山水时从真山真水中参悟到生命哲学后寄托灵魂的方式。中国山水画能独立、发展成熟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完善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理论体系、丰富中国山水画... 中国的山水画是乐水乐山者在游历山水后记录现实生活的方式,也是乐水乐山者在品读山水时从真山真水中参悟到生命哲学后寄托灵魂的方式。中国山水画能独立、发展成熟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完善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理论体系、丰富中国山水画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乐水乐山 精神思想 发展成熟
下载PDF
借鉴与再造——范宽《溪山行旅图》与关仝《山溪待渡图》之关系探讨
5
作者 范士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经典,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受到太多的讨论与研究,其创作母题亦是备受关注。对《溪山行旅图》与五代关仝的《山溪待渡图》作品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极有可能是从后者借鉴、变化而来的。文章从构图安排...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经典,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受到太多的讨论与研究,其创作母题亦是备受关注。对《溪山行旅图》与五代关仝的《山溪待渡图》作品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极有可能是从后者借鉴、变化而来的。文章从构图安排、物象表现、笔墨处理、意境营造等角度阐释了《溪山行旅图》何以更加经典,同时从传统基础、造化元素、心源条件以及时代气息等方面对《溪山行旅图》的借鉴与再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下中国画的修习与创作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宽 关仝 《溪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心源 借鉴 再造
下载PDF
论中国本土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在日本的接受
6
作者 赵冬黎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4-62,69,共10页
中国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于2001年引进日本,这部当年在本土票房惨淡的影片出人意外地在异域他乡大放异彩,票房一路高走,创下历史记录。该片在日本持续多年上映,至今仍有相当影响。中日两国相似的父子情感表达方式、两代人在承担家庭和... 中国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于2001年引进日本,这部当年在本土票房惨淡的影片出人意外地在异域他乡大放异彩,票房一路高走,创下历史记录。该片在日本持续多年上映,至今仍有相当影响。中日两国相似的父子情感表达方式、两代人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上的角色转化、淳朴真挚的乡土人情以及充分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元素的电影视觉审美趣味等等是影片在日本被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山那人那狗》 父子 乡土人情 山水画 接受
下载PDF
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1∶5万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选择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帆 孔牧 +5 位作者 刘华忠 岑况 徐仁廷 宋云涛 王成文 郝志红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2,332,共6页
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选择试验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工作。对比结果认为,两种方法均可在该类景观区圈定出明显、完整的矿致异常。在残山和剥蚀戈壁相间分布区,土壤测量较水系沉积物测量覆盖面积大,异常强... 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选择试验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工作。对比结果认为,两种方法均可在该类景观区圈定出明显、完整的矿致异常。在残山和剥蚀戈壁相间分布区,土壤测量较水系沉积物测量覆盖面积大,异常强度高,效果好,缺点是较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量大。实际工作时,可根据工区水系发育情况合理采用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测量 甘肃北山
下载PDF
小西弓金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帆 刘华忠 +8 位作者 宋云涛 王成文 喻劲松 徐仁廷 韩伟 王乔林 郭志娟 孔牧 张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小西弓金矿是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北山区段重要的金矿床。选择具干旱荒漠景观区典型特征的小西弓金矿床及其外围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对比,系统研究了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中风积物的干扰特点、测量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 小西弓金矿是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北山区段重要的金矿床。选择具干旱荒漠景观区典型特征的小西弓金矿床及其外围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对比,系统研究了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中风积物的干扰特点、测量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小西弓金矿区及与其相似的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应首选土壤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西弓金矿 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 地球化学勘查 土壤测量 水系沉积物测量
下载PDF
《画云台山记》的园林设计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庭风 陈志菲 刘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39,共3页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不仅是一篇山水画的教学篇,更是一篇山水园的教学篇。因为绘画和造园在要素上的共同性,可以从通篇文字中找到与造园规划布置一一对应的要点。文中提出的山脉三段式、横向如龙式、纵向直顿式都是山景创作的重要法...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不仅是一篇山水画的教学篇,更是一篇山水园的教学篇。因为绘画和造园在要素上的共同性,可以从通篇文字中找到与造园规划布置一一对应的要点。文中提出的山脉三段式、横向如龙式、纵向直顿式都是山景创作的重要法式。另外,堆石重势、峰根空绝、半露半隐、双阙呼应、阴阳向背、水面倒影等手法,都是景观创作的重要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顾恺之 画云台山记 堆山
下载PDF
水墨与彩色——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传统风景画中的色彩意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逸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当把山水画与风景画放在各自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中,我们才能认清其艺术本质及美学特征的差异。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美学意识上不是追求对自然事物的客观真实的描绘,而是在于"传道",借山水之形抒写生活世界的本体,它超越现象界... 当把山水画与风景画放在各自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中,我们才能认清其艺术本质及美学特征的差异。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美学意识上不是追求对自然事物的客观真实的描绘,而是在于"传道",借山水之形抒写生活世界的本体,它超越现象界诸物,在似与不似之间传达出高妙的人与本体合一的自由自在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本体论的特征。西方传统风景画的美学意识则受其科学性文化背景的影响,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逼真刻画,从而使其表现出认识论的特征。在绘画色彩方面。山水画采取了远离现实自然景色的水墨,以利于表达超越诸物的本体之境;而风景画则出于其科学文化的要求,追求客观真实性,采用了与自然景色一致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西方艺术 山水画 风景画 艺术作品 色彩意识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8-102,共5页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画坛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分析和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画坛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分析和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发展历程,从而透视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油画 比较异同
下载PDF
从范宽《溪山行旅图》看中国画的意象构成 被引量:6
12
作者 牛勇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意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特征,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抽象的笔墨语言符号是中国画意象构成外化的主要手段。文章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例,重点从以点造意、以线造型、以面造势三方面探讨中国画的意象构成及对当代中... 意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特征,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抽象的笔墨语言符号是中国画意象构成外化的主要手段。文章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例,重点从以点造意、以线造型、以面造势三方面探讨中国画的意象构成及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山行旅图》 中国画 意象构成
下载PDF
新疆山水画“前史”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万里 杜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8,7,共10页
在水墨形态的新疆山水画出现之前,几千年的新疆风景风物,或以史籍记述,或以诗歌吟颂,以岩画壁画的事件背景,或宫廷绘画和西画民俗题材的样式展现于出现;新疆山水风情以被中原民众所熟悉接受的途径和新疆地域美术演进的双重路径迁延至二... 在水墨形态的新疆山水画出现之前,几千年的新疆风景风物,或以史籍记述,或以诗歌吟颂,以岩画壁画的事件背景,或宫廷绘画和西画民俗题材的样式展现于出现;新疆山水风情以被中原民众所熟悉接受的途径和新疆地域美术演进的双重路径迁延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热衷于西北风情的画家那里,初露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山水画 岩画 洞窟壁画 唐诗意象
下载PDF
中国文人山水画折射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琼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53-58,共6页
中国文人山水画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趣和精神世界,其中折射出质朴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以现代生态伦理观深入挖掘和梳理这一传统文化精华,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育当代生态审美、推动生态伦理学走向民间具... 中国文人山水画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趣和精神世界,其中折射出质朴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以现代生态伦理观深入挖掘和梳理这一传统文化精华,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育当代生态审美、推动生态伦理学走向民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山水画 自然山水 生态伦理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移山入园与以画代园——以兔柴为引 被引量:2
15
作者 鞠培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兔柴是晚明重臣张延登的山中别业,董其昌为作《兔柴记》.通过对文献、绘画等相关材料分析,认为随着城市的繁荣,晚明文人大多选择城市便利,但又不愿舍弃山林,获取山林意境因此成为造园目标;董其昌延续中唐以来文人园精神.却轻视具体做法... 兔柴是晚明重臣张延登的山中别业,董其昌为作《兔柴记》.通过对文献、绘画等相关材料分析,认为随着城市的繁荣,晚明文人大多选择城市便利,但又不愿舍弃山林,获取山林意境因此成为造园目标;董其昌延续中唐以来文人园精神.却轻视具体做法,选择以画代园;张延登则在城中移山入园,试图使小黄山成为兔柴的替代与补偿,但其后的石峰改筑显然不知画脉,且偏离移山主题.董、张的不同选择显示晚明文人园林思想与做法的纷扰,但也预示、孕育出一种可能:移山与画意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张延登 移山入园 董其昌 以画代园
下载PDF
云山与潇湘:米家山水与江南传统的复兴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湘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9,I0002,共10页
"江南传统"是中国绘画史上十分重要的绘画传统,其发端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米芾的推动。①米家山水以"云山"创格,其中"潇湘"主题的云山绘画更是成为后世绘画之典范。从米芾到米友仁,米家父子通过云... "江南传统"是中国绘画史上十分重要的绘画传统,其发端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米芾的推动。①米家山水以"云山"创格,其中"潇湘"主题的云山绘画更是成为后世绘画之典范。从米芾到米友仁,米家父子通过云山与潇湘实现了"江南传统"的追溯与发展。本文在理解"江南传统"真实意义的基础上,还原"米氏云山"形成的历史情境与思想内核,以此揭示米家山水中的"云山潇湘"是对"江南传统"的具体实践,其中包蕴了深刻的文人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山 米家山水 江南传统 潇湘绘画
下载PDF
“当代画圣”:古典山水画的巅峰——王石谷绘画艺术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普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2期31-35,共5页
“圣”在中国文艺史上,一般要求有三方面含义:一为集大成,二为对后世影响深刻而广泛,三为符合正统的儒家文艺美学观。古典山水要求画家,在现实山水、理想山水与夫笔墨为代表的内形式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石谷之画,既符合古典山水画的审... “圣”在中国文艺史上,一般要求有三方面含义:一为集大成,二为对后世影响深刻而广泛,三为符合正统的儒家文艺美学观。古典山水要求画家,在现实山水、理想山水与夫笔墨为代表的内形式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石谷之画,既符合古典山水画的审美趣味,又合乎圣的诸般要求,所以能得到同时及其后200年的崇高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石谷 “当代” “画圣” “古典山水画” 绘画 山水
下载PDF
绘画性的建筑 富春山馆建筑群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一平 《时代建筑》 2018年第4期56-69,共14页
富春山馆建筑群是业余建筑工作室近期完成的最完整的一组建筑作品。文章分析了王澍在富春山馆的设计理念中关于园林及山水画论的相关思考与论述,指出富春山馆建筑群作为一种建筑宣言,验证了王澍所倡导的"另一种建筑学"的理论。
关键词 《富春山居图》 山水画 绘画性建筑 建筑漫步 本土建筑学
下载PDF
虚薄之境——重新发现自然的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可君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89-94,共6页
在传统山水自然观解构之后,面对现代风景与生态的危机,试图在后现代重新发现自然,化解现代性与当代艺术的双重危机,回到现代性对自然发现的起点上,重写现代性,融合自然的发现、抽象的表现与现成品的观念,打开一个既非"乌托邦"... 在传统山水自然观解构之后,面对现代风景与生态的危机,试图在后现代重新发现自然,化解现代性与当代艺术的双重危机,回到现代性对自然发现的起点上,重写现代性,融合自然的发现、抽象的表现与现成品的观念,打开一个既非"乌托邦"也非"异托邦"的"虚托邦"之境,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屏风画以及园林空间所隐含的场域,梦想一座诗意的家园。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发现自然美,重新面对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内在差异及其后果,当代艺术有必要重新面对自然的多重性:作为对象的、作为艺术手法的、作为观察方式的、作为精神意境的、作为图像生成的自然,并以新的视觉技术,再次发现自然的灵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山水画 风景画 灵晕 虚托邦
下载PDF
“身即山川而取之”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玉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21-124,146,共5页
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很容易被我们简单地解读为近似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论,或者被认为是西方近代美学中的"移情"现象。而这都不符合此命题的内在含义。文... 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很容易被我们简单地解读为近似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论,或者被认为是西方近代美学中的"移情"现象。而这都不符合此命题的内在含义。文章认为,"身即山川而取之"不能等同于西方美学中的"摹仿"论,也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移情",它是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孕育的绘画理论,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郭熙 林泉之心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