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目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118
1
作者 许冲 徐锡伟 +3 位作者 吴熙彦 戴福初 姚鑫 姚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44,共20页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触发了超过197000处滑坡。首先,基于GIS与遥感技术构建了汶川地震滑坡的3类编目图,分别为单体滑坡面分布数据、滑坡中心点位置和滑坡后壁点位置。构建方法为基于地震前后高分辨率遥感影...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触发了超过197000处滑坡。首先,基于GIS与遥感技术构建了汶川地震滑坡的3类编目图,分别为单体滑坡面分布数据、滑坡中心点位置和滑坡后壁点位置。构建方法为基于地震前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方法,区分单体滑坡并圈定其边界,对滑坡后壁进行识别与定点,并开展了部分滑坡的野外验证工作。这些滑坡分布在一个面积大约为110000km2的区域内,滑坡总面积约为1160km2。选择一个面积约为44031km2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区内滑坡数量为196007个,滑坡面积为1150.622km2,这是最详细完整的汶川地震滑坡编录成果,也是单次地震事件触发滑坡最多的记录。其次,开展研究区内的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基于滑坡面与滑坡中心点分别构建滑坡空间分布面积密度图与点密度图,结果表明:滑坡多沿着映秀—北川断裂分布,多发生在断裂的上盘。滑坡的高密度区位于"映秀—北川"同震地表破裂的南西段(映秀镇与北川县之间)的上盘区域,这一区域恰对应着逆冲分量为主的断裂上盘,表明逆冲断裂对上盘区域发生滑坡的极强烈的控制作用,而该区域正是形变最大的区域,因此说明是地震滑坡发生的强烈控制作用。基于滑坡面密度(LAP)、滑坡中心点密度(LCND)与滑坡后壁点密度(LTND)这3个衡量指标,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了汶川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地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LAP、LCND与LTND这3个衡量指标与坡度、地震烈度与PG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距离震中、距离映秀—北川同震地表破裂存在负相关关系;斜坡曲率越接近0,滑坡越不易发生;LAP、LCND与LTND的高值高程区间为1200~3000m;滑坡发生的优势坡向为E、SE、S方向;滑坡发育的易发岩性为砂岩与粉砂岩(Z)、花岗岩;滑坡与坡位的相关关系不太明显。统计结果还表明LCND与LTND两个衡量指标的差异对地震与地质因子不敏感,而对地形因子较敏感。最后将本文的统计结果与以往的汶川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统计成果进行了一些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某些因子,如高程、岩性、距离震中、距离映秀—北川断裂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不完整的滑坡分布数据或点数据,与采用较完整的滑坡分布面数据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并未出现在针对坡度与坡向等因子的统计对比结果中。总之,作者认为一个完备、详细的地震滑坡分布面要素编目图是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定量分析、危险性定量分析与滑坡控制的地震区地貌演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否则,与实际情况相比,得到统计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本文的研究成果与以往成果的对比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滑坡 编目图 统计分析 空间分布 滑坡面密度 滑坡点密度
下载PDF
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的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 被引量:24
2
作者 许冲 徐锡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2-540,共9页
以玉树地震滑坡为实例,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坡位、水系、地层岩性、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8个因子,以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LAP)与滑坡点密度(LND)为指标,研究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分析... 以玉树地震滑坡为实例,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坡位、水系、地层岩性、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8个因子,以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LAP)与滑坡点密度(LND)为指标,研究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分析这些影响因子的断裂两盘的差异的基础上,基于LAP与LND两个指标详细分析断裂两盘每个因子内部级别滑坡发育的情况。结果表明,总体上北盘的滑坡较南盘发育,除了个别因子级别内南北盘滑坡差别较大外,大部分表现为南北盘滑坡分布情况类似。总之,玉树地震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基本类似,只是在某些因子分级内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玉树地震滑坡 空间分布差异 滑坡点密度 滑坡面积百分比
下载PDF
俯冲带地区压扭断裂型地震触发滑坡及其剥蚀厚度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许冲 徐锡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2-744,共13页
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我们基于GIS与遥感技术构建了3类详细完备的海地地震滑坡编录图,分别为单体滑坡面分布数据,滑坡中心点位置数据与滑坡后壁点位置数据。结果表明海地地震触发了30828处滑坡,这些滑坡大致... 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我们基于GIS与遥感技术构建了3类详细完备的海地地震滑坡编录图,分别为单体滑坡面分布数据,滑坡中心点位置数据与滑坡后壁点位置数据。结果表明海地地震触发了30828处滑坡,这些滑坡大致分布在一个面积为3192.85km2的区域内,滑坡覆盖面积为15.736km2。基于滑坡中心点密度(LCND)、滑坡后壁点密度(LTND)、滑坡面积百分比(LAP)与滑坡剥蚀厚度(LET)这4个衡量指标,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地地震滑坡及其剥蚀厚度与地震参数、地形参数、公路参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与坡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存在大致的正相关关系;与距离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水系存在大致的负相关关系;滑坡沿着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的统计结果表明,震中以西距离震中22~26km与8~12km的区域,与震中以东距离震中6~18km的区域是地震滑坡易发区域;斜坡曲率值越接近0,也就是坡面较平的斜坡越不容易在地震条件下发生滑动;LCND、LTND、LAP与LET高值对应的高程区间为200~1200m;滑坡发生的优势坡向为E方向;滑坡的发生与距离震中、距离公路没有太明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地震滑坡 编录图 滑坡点密度 滑坡面密度 滑坡剥蚀厚度 统计分析
下载PDF
Detailed Inventory Mapping and Spatial Analyses to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2013 Ms 6.6 Minxian Earthquake of China 被引量:11
4
作者 Yingying Tian Chong Xu +1 位作者 Xiwei Xu Jian Che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016-1026,共11页
On July 22, 2013, an earthquake (Ms 6.6) occurred in Minxian, Gansu Province of China,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s.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before and after this event, we made the vi... On July 22, 2013, an earthquake (Ms 6.6) occurred in Minxian, Gansu Province of China,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s.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before and after this event, we made the visual interpretation to these coseismic landslides, and prepared a detailed inventory. The inventory registers totally 6 478 landslides in the study area. Of them, 3 322 landslides are larger than 100 m2. Based on 5 m resolution DEM, these landslides were used to perform spatial analyses using landslide number density (LND) and landslide area percentage (L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LND and LAP values are in the elevation range of 2 300-2 500 m and steeper slopes. Slopes facing E, SE, S and SW directions, slopes with larger absolute curvature values, ridges, scopes of gravel beds of Late Pleistocene (Qp) and the VIII-degree seismic intensity are more prone to sliding with high LND and LAP values. The largest LND and LAP values are in the scopes of 0.08 and 0.24 g,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landslide distribution, we infer that F2-2 branch of Lintan-Dangchang fault is the seismogenic fault.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s to this branch fault and drainages, LND and LAP values tend to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xian Earthquake landslide inventory spatial analyses landslide number density (lnd landslide area percentage (LAP).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及其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80
5
作者 黄润秋 李为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5·12”汶川地震由于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质环境复杂,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震一年来,作者根据灾后对崩滑地质灾害的应急排查,并结合震后有限的ALOS、ASTER以及航空摄影等多源数据对地震重灾区的崩滑体数量进... “5·12”汶川地震由于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质环境复杂,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震一年来,作者根据灾后对崩滑地质灾害的应急排查,并结合震后有限的ALOS、ASTER以及航空摄影等多源数据对地震重灾区的崩滑体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确定性的崩滑灾害点有16704处,但是,由于排查范围及遥感数据的局限性,上述数据并不能代表这次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总的数量。为了查明这个问题,本文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烈度地区典型抽取样本统计的方法,获得了不同烈度区崩塌滑坡的发育密度,进而根据不同烈度区面积统计得出了本次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的估计值,并与国际上若干大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及分布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作者给出了灾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密度分布图,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数量约为3.5万处,分布面积约为10×10^4km^2,发育密度最高在映秀一北川断裂上盘都江堰和彭州段以及沿岷江河谷的映秀一草坡段,约为5~6处/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崩塌滑坡 数量 发育密度 遥感解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