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lsatile electroosmotic flow of a Maxwell fluid in a parallel flat plate microchannel with asymmetric zeta potentials
1
作者 M.PERALTA O.BAUTISTA +1 位作者 F.MENDEZ E.BAUTISTA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667-684,共18页
The pulsatile electroosmotic flow (PEOF) of a Maxwell fluid in a parallel flat plate microchannel with asymmetric wall zeta potentials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linear Maxwell viscoelastic model, t... The pulsatile electroosmotic flow (PEOF) of a Maxwell fluid in a parallel flat plate microchannel with asymmetric wall zeta potentials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linear Maxwell viscoelastic model, the Cauchy equation, and the electric field solution obtained from the linearized PoissomBoltzmann equation, a hyperbolic par- 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obtained to derive the flow field. The PEOF is controlled by the angular Reynolds number, the ratio of the zeta potentials of the microchannel walls, the electrokinetic parameter, and the elasticity number. The main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analysis show strong oscillations in the velocity profiles when the values of the elas- ticity number and the angular Reynolds number increase due to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elastic, viscous, inertial, and electric forces in the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atile electroosmotic flow (PEOF) flat plate microchannel asymmetric zeta potential Maxwell fluid
下载PDF
The Study of Microchannel Plate Gain Using SIMION
2
作者 Yifan Zhao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0年第1期1-17,共17页
Microchannel plates (MCP) are widely used for particle detection. The gain of chevron MCPs is related to geometrical parameters, but no study has been done through SIMION sim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 Microchannel plates (MCP) are widely used for particle detection. The gain of chevron MCPs is related to geometrical parameters, but no study has been done through SIMION sim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del a chevron MCP and its secondary emission process using SIMION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channel plate gain, voltage, channel bias angle, and diameter. Two geometry files simulated MCP electric field and shape, and a Lua program simulated secondary emiss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MCP gain is proportional to voltage, angles between 5 and 15 degrees maximize gain, and gain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iameter. This study accurately simulates a chevron MCP and yiel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in, voltage, channel bias angle, and diameter.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simulate electron trajectories for improved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hannel plate SIMION SECONDARY EMISSION Ion Simulation
下载PDF
可见光脉冲输入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动态范围研究
3
作者 魏佳男 刘虎林 +9 位作者 陈萍 李阳 李奎念 韦永林 贺峦轩 赵鑫楠 赛小锋 刘登 田进寿 赵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研究了在可见光脉冲输入条件下频率以及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脉冲频率的增大,微通道板壁面电荷补充不充分致使阳极输出偏离线性,并逐渐...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研究了在可见光脉冲输入条件下频率以及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脉冲频率的增大,微通道板壁面电荷补充不充分致使阳极输出偏离线性,并逐渐趋于饱和。当输入可见光脉冲宽度为50 ns,频率为500 Hz时,阳极的最大线性输出达到2 V(即40 mA);当输入光频率增加到1000 Hz,阳极输出在1 V(即20 mA)时线性偏离程度达到10%以上;当输入光频率增加到5000 Hz,阳极输出在0.3 V(即6 mA)时线性偏离程度达到约15%。随着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的增大,阳极最大线性输出电压呈现波动性变化而非与其呈线性关系。当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的电势差在200 V左右时,阳极线性输出电压达到峰值,随着电势差不断增大,阳极线性输出电压开始出现波动,在电势差为500 V左右时达到第二个峰值,这主要是由于极板间电场强度与空间电荷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可为提升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动态范围提供指导,便于其应用于强辐射脉冲测量、激光通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动态范围 输入光脉冲频率 微通道板-阳极电压 线性偏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超薄316L板微流道成形精度的影响
4
作者 韩昊霖 张宝 +4 位作者 李细锋 祖宇飞 付雪松 周文龙 陈国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目的研究在金属双极板脉冲电流辅助冲压工艺中,将脉冲电流单独作用于保压阶段、冲压阶段以及作用于整个冲压过程(冲压阶段+保压阶段)3种通电方式对极板流道深度及壁厚分布的影响。方法以316L不锈钢薄板作为实验材料,调节流经样品的电流... 目的研究在金属双极板脉冲电流辅助冲压工艺中,将脉冲电流单独作用于保压阶段、冲压阶段以及作用于整个冲压过程(冲压阶段+保压阶段)3种通电方式对极板流道深度及壁厚分布的影响。方法以316L不锈钢薄板作为实验材料,调节流经样品的电流参数,分别为0、10、20、30 A,分析脉冲电流参数和通电方式对极板流道深度及壁厚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在高电参数下,当采用在冲压阶段通电、在保压阶段断电的方式2时,在保压阶段可促进应力松弛,具有最佳的回弹抑制效果,其成形深度回弹可减小73.88%。在不同电参数下,3种成形方式对双极板流道壁厚分布具有相似的影响。槽顶和槽底的壁厚减薄相对较小,减薄量为原板材厚度的2%~6%;流道直壁壁厚减薄为原板厚度的9%~15%;而外圆角和内圆角区域的壁厚减薄较大,达到27%~30%。结论在金属双极板脉冲电流辅助冲压工艺中,以不同方式施加脉冲电流,均可以显著提升流道深度,对壁厚影响并无明显差别。特别地,采用在冲压阶段通电、在保压阶段断电的方式2可以显著提升对流道回弹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板 不锈钢 电辅助成形 微通道 精密成形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钌/氧化铝复合纳米薄膜的制备与电阻调控
5
作者 廉卓禧 朱香平 +1 位作者 王丹 李相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180,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微通道板(MCP)导电层电阻可调范围窄、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MCP导电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在硅片上沉积不同厚度的Al_(2)O_(3)和Ru薄膜,以获得较优的纳米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 目的针对目前微通道板(MCP)导电层电阻可调范围窄、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MCP导电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在硅片上沉积不同厚度的Al_(2)O_(3)和Ru薄膜,以获得较优的纳米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得到薄膜的截面厚度及成膜质量,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表征了薄膜的元素组成。基于获得的优选工艺参数,在MCP基板上应用ALD工艺交替沉积Al_(2)O_(3)和Ru 2种材料,并且改变Ru与Al_(2)O_(3)的ALD循环比例,制备了一系列Ru/Al_(2)O_(3)复合纳米薄膜作为MCP导电层。对制备的一系列MCP导电层进行体电阻测试,并在不同偏压下进行体电阻稳定性测试。结果由SEM与EDS结果可知,利用ALD制备的Al_(2)O_(3)和Ru纳米薄膜成膜特性良好,且薄膜沉积速率稳定。对于镀覆于MCP内表面的Ru/Al_(2)O_(3)导电层,体电阻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复合薄膜中Ru的ALD循环次数增加,MCP体电阻明显降低,适用于MCP导电层制备的工艺参数为:Ru的ALD循环数为28~40,Al_(2)O_(3)的ALD循环数为10。在导电层制备过程中延长吹扫时间并在烘烤后随炉冷却,MCP导电层体电阻在不同偏压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利用ALD制备Ru/Al_(2)O_(3)复合纳米薄膜作为MCP导电层,实现了体电阻从几至几百兆欧的调控,工艺优化后的导电层体电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扩展导电层可选材料范围,提升MCP器件性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原子层沉积 导电层 氧化铝 体电阻
下载PDF
超薄空间复杂边界条件下气体流动压降实验
6
作者 董可豪 周敬之 +3 位作者 周峰 陈海家 淮秀兰 李栋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5-2521,共17页
随着超薄热管等元件进一步超薄化,蒸汽腔厚度减小导致蒸汽流动压降急剧增大,传热热阻增加,传输极限降低。搭建了超薄受限空间气体流动压降实验装置,开展空气流动实验,获得了不同通道高度(0.1~0.5 mm)、不同表面丝网孔径(0.036~0.104 mm... 随着超薄热管等元件进一步超薄化,蒸汽腔厚度减小导致蒸汽流动压降急剧增大,传热热阻增加,传输极限降低。搭建了超薄受限空间气体流动压降实验装置,开展空气流动实验,获得了不同通道高度(0.1~0.5 mm)、不同表面丝网孔径(0.036~0.104 mm)和不同流速(1~10 m/s)下的压降变化。结果表明:通道高度和流速对压降产生显著影响,而表面丝网孔径并不会;3个影响因素按显著程度依次为通道高度、流速、表面丝网孔径;随表面丝网孔径的减小,压降逐渐增大;随通道高度的减小,压降先缓慢增大,在减至0.3 mm后压降开始剧烈上升;随流速的增加,压降增大且近似呈正比例变化关系。最后基于实验数据修正了微通道层流情况下沿程阻力系数相关性预测关联式,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气体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流动 摩擦因子 微尺度 压降 超薄均热板 超薄环路热管
下载PDF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neutron-sensitive image intensifier used in neutron imaging
7
作者 谭金昊 宋玉收 +14 位作者 周健荣 杨文钦 蒋兴奋 刘杰 张超月 周晓娟 夏远光 刘术林 闫保军 刘辉 王松林 赵豫斌 庄建 孙志嘉 陈元柏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80-387,共8页
As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neutron im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including material science,nuclear engineering,and fundamental science.An imaging detector with a neutron-sensitive ima... As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neutron im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including material science,nuclear engineering,and fundamental science.An imaging detector with a neutron-sensitive image intensifie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to achieve good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iming resolution.However,the influence of the working volt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utron-sensitive imaging intensifier has not been studied.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utron-sensitive image intensifier at different voltages,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at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neutron beamline.The change in the light yield and imaging quality with different voltages has been acquired.It is shown that the image quality benefits from the high gain of the microchannel plate(MCP)and the high accelerating electric field between the MCP and the screen.Increasing the accelerating electric fiel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increasing the gain of MCP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maging quality.Increasing the total gain of the MCP stack can be realized more effectively by improving the gain of the standard MCP than that of the n MCP.These results offer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image intensifier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n detector neutron imaging microchannel plate image intensifier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微通道板现状及发展
8
作者 邱祥彪 杨晓明 +7 位作者 孙建宁 王健 丛晓庆 金戈 曾进能 张正君 潘凯 陈晓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6,共7页
微通道板(MCP)是超二代、三代微光像增强器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其空间分辨能力对于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传函、光晕(Halo)等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最先进的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所采用MCP的新技术发展,整理国内外已经开展的研究成果报道... 微通道板(MCP)是超二代、三代微光像增强器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其空间分辨能力对于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传函、光晕(Halo)等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最先进的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所采用MCP的新技术发展,整理国内外已经开展的研究成果报道,从像增强器成像过程中与MCP直接相关的光电子入射至MCP输入面、MCP电子倍增、倍增电子图像输出3个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明确先进像增强器对于微通道板高空间分辨的具体性能需求。提出国产MCP的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几年研制孔径5μm、开口面积比70%左右、输出电极优化的MCP并批量应用;应用于超二代像增强器的MCP需要开展小孔径扩口以及电子减速膜等新技术研究,使MCP开口面积比达到90%以上、像增强器传函与对比度性能显著提升;应用于三代像增强器的MCP需要开展低放气、低离子反馈MCP研究以支撑无膜三代像增强器的研发,抑制Halo、提高信噪比,在实现无膜MCP的基础上,扩口技术、输入增强膜层技术、电子减速膜等MCP技术均有应用于三代像增强器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分辨力 小孔径 扩口微通道板 输出电极 电子减速膜
下载PDF
非溶剂组分对有机载膜及防离子反馈MCP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杨凯莉 张妮 +4 位作者 孙超 朱宇峰 郝子恒 郭欣 李朋博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33,共6页
有机载膜作为制备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的临时衬底,其膜层致密性及厚度显著影响Al_(2)O_(3)膜的致密性、电子透过性和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电特性。将非溶剂组分由超纯水改为NaCl溶液,通过金相显微镜及台阶... 有机载膜作为制备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的临时衬底,其膜层致密性及厚度显著影响Al_(2)O_(3)膜的致密性、电子透过性和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电特性。将非溶剂组分由超纯水改为NaCl溶液,通过金相显微镜及台阶仪分析不同NaCl溶液质量浓度所制有机载膜的膜层致密性及厚度;并测量相应有机载膜应用所制Al_(2)O_(3)膜的致密性、电子透过性及防离子反馈MCP的电特性。研究发现,NaCl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1)时,有机载膜具备高致密性;且制备的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致密,MCP的增益损失量较小,是最佳的非溶剂组分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 有机载膜 非溶剂组分 电子透过特性 电特性
下载PDF
过电位抛光增材制造双极板流道结构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简冉 董伟菘 林开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目的 研究过电位抛光对不锈钢异形截面微流道内壁成形性及双极板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化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粗糙度测试分别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成形异形截面微流道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抛光时间对微流道内壁表面形貌、典型... 目的 研究过电位抛光对不锈钢异形截面微流道内壁成形性及双极板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化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粗糙度测试分别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成形异形截面微流道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抛光时间对微流道内壁表面形貌、典型缺陷、表面粗糙度及双极板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 在抛光前10 min,微流道内壁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抛光时间的延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稳定值,同时典型缺陷也由黏粉、半熔金属颗粒等局部缺陷逐渐变化到球化、挂渣、阶梯效应等大范围缺陷,直至出现点蚀现象。抛光时间在5~15 min内,LPBF成形316L不锈钢表面质量提升,随着抛光时间的增加,其耐腐蚀性下降。结论 采用过电位抛光工艺并选择适当的过电位抛光时间,能有效提升微流道内壁成形质量及双极板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位抛光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 316L 微流道 双极板 耐腐蚀性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based on multi-tool milling process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敏强 李金恒 汤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228-234,共7页
A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based on multi-tool milling process was developed. Several slotting cutters were stacked together for simultaneously machining several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s wi... A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based on multi-tool milling process was developed. Several slotting cutters were stacked together for simultaneously machining several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s with manifold structures. On the basis of multi-tool milling proces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manifold side height, microchannel length, width, number, and interval were analyzed.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s with two different manifolds we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gnitude of heat transfer area per unit volume dominates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plate-type micro heat exchanger, while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between microchannels has little effects on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ASPECT-RATIO microchannel multi-tool milling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velocity distribution
下载PDF
某微通道液冷板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健 马雷 +1 位作者 倪志江 蔡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这里以某雷达T/R组件的液冷散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两进两出U型微通道液冷冷板设计。在保证计算机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利用ICEPAK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仿真结果,对原单层支流道的冷板进行结构优化,引入双层微通道支流... 这里以某雷达T/R组件的液冷散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两进两出U型微通道液冷冷板设计。在保证计算机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利用ICEPAK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仿真结果,对原单层支流道的冷板进行结构优化,引入双层微通道支流道设计理念。同时,对这两种总体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ICEPAK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双层微通道流道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冷板的散热性能;综合分析液冷板散热效果和进出口冷却液压差,最终选定双层梯形微通道流道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冷板设计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双层流道 散热性能
下载PDF
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提高方法
13
作者 李廷涛 龚燕妮 +7 位作者 曾进能 常乐 赵恒 谭何盛 褚祝军 陈超 周善堃 李晓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分析了阴极输入窗、多碱光电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等对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阴极近贴距离、减小微通道板通道孔径、减小光纤面板输出窗丝径以及对微通道板镀制防电子弥散膜来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分析了阴极输入窗、多碱光电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等对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阴极近贴距离、减小微通道板通道孔径、减小光纤面板输出窗丝径以及对微通道板镀制防电子弥散膜来提高分辨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阴极近贴距离的不断减小,分辨力可以得到逐步提高。阴极近贴距离为0.08mm的条件下,缩小光纤面板输出窗的丝径,缩小微通道板的孔径,且在微通道板的输出面镀制防电子弥散膜,可以使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达到72 lp/mm,最高可达到76 lp/mm,比原有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提高了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分辨力 荧光屏 光纤面板 微通道板
下载PDF
应用于微通道板导电层的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
14
作者 李继超 朱香平 +3 位作者 李相鑫 胡景鹏 李存钰 赵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6,共9页
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提出了一种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作为微通道板导电层材料。根据微通道板的规格参数以及体电阻要求,推导出微通道板导电层薄膜的方块电阻范围为1.73×10^(13)~5.20×10^(13)Ω/□;研究了TiO_(2)... 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提出了一种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作为微通道板导电层材料。根据微通道板的规格参数以及体电阻要求,推导出微通道板导电层薄膜的方块电阻范围为1.73×10^(13)~5.20×10^(13)Ω/□;研究了TiO_(2)循环百分比与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方块电阻之间的关系,发现当TiO_(2)循环百分比在30.27%~37.06%时复合薄膜电阻率满足微通道板导电层要求;设计制备了20 nm的Al_(2)O_(3)过渡层以及100 nm的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测量厚度约为122 nm,且薄膜表面平整光滑,实现了微通道板微孔内壁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导电层的制备。在1000 V测试电压下,其体电阻为212.81 MΩ,增益为18357,表明TiO_(2)∶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作为微通道板导电层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微通道板 二氧化钛 氧化铝 导电层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金阴极MCP的冷阴极电子源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文静 刘术林 +4 位作者 闫保军 张斌婷 韦雯露 彭华兴 杨玉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
采用深紫外光子激发金阴极产生的冷阴极电子源具有诸多优点,将其应用于电子轰击离子源(EI)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离子源。本实验分别采用在JGS2石英玻璃上蒸镀金薄膜构成透射式金阴极、在微通道板(MCP)输入面蒸镀金薄膜构成反射式金阴极,... 采用深紫外光子激发金阴极产生的冷阴极电子源具有诸多优点,将其应用于电子轰击离子源(EI)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离子源。本实验分别采用在JGS2石英玻璃上蒸镀金薄膜构成透射式金阴极、在微通道板(MCP)输入面蒸镀金薄膜构成反射式金阴极,将二者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装配在一起,通过施加不同的间隙电压,从而获得较大范围的电子流输出,研制出电子束流可调(10^(-11)~10^(-5) A)、均匀分布(非均匀度6.5%)的稳定输出(稳定工作时间大于5 h)电子源,有望在高质量EI源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源 深紫外 金阴极 微通道板(MCP) 电子束流
下载PDF
均温板复合微通道液冷板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帆 范皓龙 +2 位作者 李帅 郑笑天 周晓东 《电子机械工程》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解决高功耗和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问题,设计了一款新组合形态的液冷板——均温板(Vapor Chamber,VC)复合微通道液冷板。首先介绍了均温板复合微通道液冷板的设计方法,接着开展了仿真评估,最后进行了测试及回归分析。测试结果表明:VC... 为解决高功耗和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问题,设计了一款新组合形态的液冷板——均温板(Vapor Chamber,VC)复合微通道液冷板。首先介绍了均温板复合微通道液冷板的设计方法,接着开展了仿真评估,最后进行了测试及回归分析。测试结果表明:VC复合微通道冷板能解决单芯片功耗650 W、热流密度100 W/cm^(2)的散热问题,此时VC复合微通道液冷板底面温度为63:3℃,热阻只有2.815E-2℃/W。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热源功耗的增加,液冷板热阻减小,散热效果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温板 微通道液冷板 热阻
下载PDF
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研究
17
作者 张亚龙 刘永安 +3 位作者 张蕊利 杨向辉 刘哲 盛立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8-266,共9页
基于微通道板的单光子探测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将其与位置灵敏阳极相结合能够准确记录光子到达的时间信息及位置信息。通过分析延迟线阳极探测器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制备的新型二维交叉延迟线阳极。与传统的电荷直... 基于微通道板的单光子探测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将其与位置灵敏阳极相结合能够准确记录光子到达的时间信息及位置信息。通过分析延迟线阳极探测器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制备的新型二维交叉延迟线阳极。与传统的电荷直接收集方式不同,该阳极基于电荷感应技术,由高阻感应层代替阳极收集电子,消除了阳极电子再分配带来的噪声。搭建了一套基于交叉延迟线阳极的实验系统并对研制的位敏阳极探测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空间分辨率最优为107 um,暗计数为0.23 counts/(cm^(2)·s)。研制的新型交叉延迟线阳极为大面阵单光子成像探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线阳极 单光子探测器 微通道板 电荷感应技术
下载PDF
基于脉冲功率合成技术的宽微带分幅成像驱动技术研究
18
作者 魏师铎 缑永胜 +7 位作者 杨阳 冯鹏辉 刘百玉 田进寿 王旭 刘恒博 徐晗滔 杨懿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8,共17页
针对行波选通分幅相机超宽画幅驱动需求,基于宽带多节威尔金森脉冲功率合成方法,设计了一款高压驱动脉冲源。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仿真软件对脉冲功率合成电路进行了仿真,系统分析了端口驻波比、插入损耗、端口隔离度、幅相一致性等... 针对行波选通分幅相机超宽画幅驱动需求,基于宽带多节威尔金森脉冲功率合成方法,设计了一款高压驱动脉冲源。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仿真软件对脉冲功率合成电路进行了仿真,系统分析了端口驻波比、插入损耗、端口隔离度、幅相一致性等参数。根据仿真分析完成了脉冲功率合成电路研制,验证系统最终能够利用8路峰值电压为1.3 kV左右、脉冲宽度为3.5 ns左右、脉冲前沿在600 ps左右的单路脉冲合成峰值电压超过3.2 kV的高压脉冲,脉冲宽度在3 ns以内,脉冲前沿在600 ps以内。脉冲频谱范围在300 MHz到3 GHz范围内的两路合成效率为83.5%,特定频率下为88%,八路脉冲合成效率为58%,特定频率下可以达到68%。通过该电路合成的高压脉冲可用于驱动宽20 mm、长95 mm、等效阻抗6Ω左右的微通道板实现选通成像,验证了基于宽带多节威尔金森电路实现脉冲功率合成,提高分幅相机驱动脉冲功率的可行性。目前基于该技术的高压驱动脉冲源已应用于I-MCP1.0型分幅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相机 超宽带脉冲 脉冲耦合 威尔金森功分器 超宽画幅 功率合成 微通道板
下载PDF
轻量化真空紫外光谱辐射计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豪 赵天琦 +2 位作者 占春连 邹艳霞 金尚忠 《光电子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对真空紫外光谱辐射计的探测系统、光学系统、真空舱开展了研究和设计,研制了一台轻量化、小型化的高灵敏真空紫外光谱辐射计,并对真空紫外辐射计的光谱范围、中心波长、光谱辐射亮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辐射计光谱范围覆盖... 对真空紫外光谱辐射计的探测系统、光学系统、真空舱开展了研究和设计,研制了一台轻量化、小型化的高灵敏真空紫外光谱辐射计,并对真空紫外辐射计的光谱范围、中心波长、光谱辐射亮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辐射计光谱范围覆盖了115 nm~200 nm的真空紫外波段,实现了最大响应度分别在121.2 nm、135.6 nm、160 nm、180 nm、200 nm五个工作波长附近,且中心波长的相对示值误差均小于3%,利用定标氘灯测量辐射计在全波段的真空紫外光谱辐射亮度在0.0064~3.9239μW/cm^(2)·nm·Sr之间,实现了对真空紫外光谱辐射亮度0.01量级以下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高精度 光电倍增管 辐射计 微通道板
下载PDF
基于微小通道冷却模块的流体分配均匀性分析
20
作者 罗应 《机电工程技术》 2023年第8期201-205,共5页
由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热量集中,芯片温度高,需要采用液体冷却模块进行强化换热。对于多个冷却模块,采用流体分配技术,冷却模块流体分配的均匀性至关重要。为提高电子器件液冷中微小通道冷却模块换热性能以及流体分配均匀性,采用基于流体... 由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热量集中,芯片温度高,需要采用液体冷却模块进行强化换热。对于多个冷却模块,采用流体分配技术,冷却模块流体分配的均匀性至关重要。为提高电子器件液冷中微小通道冷却模块换热性能以及流体分配均匀性,采用基于流体流热耦合的仿真方法进行评估优化。根据热源热耗大小及分布情况,设计一种菱形扰流柱流道结构提高冷却模块的换热性能。基于冷却模块的流量流阻特性,对流体分配器流道进行设计,采用CFD计算求解整个网络,得到微小通道冷却模块流体分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液流量以进出口温差5℃计算,使用菱形扰流柱形式的微小流道可解决热流密度140 W/cm^(2)芯片散热问题,实现散热温差不大于22℃,冷却模块表面最高温度不大于62℃,均温性5.5℃;通过等流体分配设计计算实现多模块流体分配均匀性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通道 冷却模块 流体分配 扰流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