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respiration in a Larix gmelinii forest and the response to prescribed fire in the Greater Xing0an Mountains,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Haiqing Hu Tongxin Hu Long Su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53-1162,共10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fire-prone region in the Greater Xing'an Mountains, the primary forested area of northeastern China. We measured soil respiration and the affecting soil factors, i.e., soil microbial bi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fire-prone region in the Greater Xing'an Mountains, the primary forested area of northeastern China. We measured soil respiration and the affecting soil factors, i.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moisture, within an experimental plot of Larix gmelinii Rupr. A low-intensity, prescribed fire was applied as the treatment. Traditional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respiration and the response of respiration to fire disturbanc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CVs) for pre-fire and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were 23.4 and 32.0 %, respec- tively. CVs for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increased signifi- cantly, with a moderate variation of all CVs. Soil respiration pre-fir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biomass nitrogen, and soil moisture (W);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se factors. From the geo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Co + C (sill) for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increased sig- nificantly, indicating that the post-fir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respir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nugget effect (nc) of soil respiration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pre-fire and post-fire disturbance were in the range of 12.5-50 %, with stro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Fire disturbance changed the components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ost-fire. The ranges (a) for pre-fire and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were 81.0 and 68.2 m, respectively. The homogene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decreased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creased, thus the range for post- fire soil respir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for soil respiration increased post-fi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respiration affected by random components increased, indicating that the change in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should be con- sidered within the scale of the forest stand. Following Kriging interpola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patchiness of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was illustrated using a contour map. Based on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the change in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post-fire soil respiration was likely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microbial activity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plot at the scale of the forest st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cribed fire - Soil respiration SPATIALHETEROGENEITY larix gmelinii forest
下载PDF
林床清理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呼吸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文杰 刘玮 +2 位作者 孙伟 祖元刚 崔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50-4756,共7页
林下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是当今森林资源利用的热点,通过林床清理可以获得廉价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但其对林分土壤碳收支的影响尚不清楚。运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法)连续两年观测了林床清理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呼吸及... 林下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是当今森林资源利用的热点,通过林床清理可以获得廉价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但其对林分土壤碳收支的影响尚不清楚。运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法)连续两年观测了林床清理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物理性质的影响,并估算了林床清理生物质资源利用对落叶松人工林碳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床清理能够降低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2a的平均值由2.20μmol·m-2s-1降低到1.18μmol·m-2s-1,平均降低幅度1.02μmo·lm-2s-1,年呼吸总量由41.2mol·m-2a-1降至22.4mol·m-2a-1,而且,使土壤呼吸Q10值从2.33降低到2.22,R0值从0.61μmol·m-2s-1降至0.36μmo·lm-2s-1;林床清理能够使林床土壤温度冬季低于对照,而夏季则有相反趋势,清理使得林床土壤湿度变化幅度加大,而且秋季和春季较对照低,而夏季偏高;林床清理使得表层土壤容重要比对照未清理样地高53%(p<0.05),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比未处理样地低49.5%(p<0.001),毛管孔隙度较对照未清理降低约15%(p<0.001)。林床清理导致林下生物质资源所储藏的碳非呼吸性释放约175.0mo·lm-2,当考虑到林床清理导致的土壤呼吸的降低作用时,所测定的2a内土壤净碳支出由175.0mol·m-2降低至137.4mol·m-2。林床清理措施增加生物质资源利用和其所导致的土壤呼吸释放减少,能够减少非再生资源利用导致的碳释放压力。但仍然需要注意到林床清理使得土壤物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不利于落叶松的生长和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床清理 生物质资源利用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呼吸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分级木转换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玉宝 乌吉斯古楞 +1 位作者 王百田 王立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0-5757,共8页
通过调查样地,作树干解析,分析了不同结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转换特征。研究表明:(1)不同结构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转换年龄、方向和转换率均不同。兴安落叶松分级木转换率29.4%。分级木中,优势木、平... 通过调查样地,作树干解析,分析了不同结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转换特征。研究表明:(1)不同结构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转换年龄、方向和转换率均不同。兴安落叶松分级木转换率29.4%。分级木中,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转换率分别35.3%、41.2%、11.8%。分级木转换中,优势木与平均木相互转换比例较高,优势木转平均木占83.3%,平均木转优势木占85.7%;优势木向被压木转换比例仅为16.7%;被压木不能转换成优势木,只能转换成平均木,被压木中无转换占88.2%,在森林经营和抚育采伐中应考虑伐除这些被压木。(2)在林分年龄36~65a范围内,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其转换率呈增加趋势。林分年龄30~39a、50~59a和60~69a时,其转换率分别0、33.3%和46.7%。(3)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分级木转换率呈增高趋势。当林分密度小于2500株.hm-2时,主要于优势木与平均木间转换。当林分密度大于2500株.hm-2时,才出现其它分级木与被压木相互转换现象。(4)不同林型分级木转换率和转换方向不同。草类-落叶松和杜香-落叶松林分级木转换率分别50%和9.5%。(5)不同水平格局林分分级木转换率不同。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时,其转换率分别61.1%和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分级木 转换 大兴安岭
下载PDF
移栽自不同纬度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林的春季土壤呼吸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庆丰 王传宽 谭立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83-1892,共10页
以往的土壤呼吸(RS)研究大多集中于生长季,而对非生长季RS的认知甚少。常见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事件,是RS年内变化格局的转折期。但是春季冻融交替期间RS的动态规律及其机理过程尚缺乏了解... 以往的土壤呼吸(RS)研究大多集中于生长季,而对非生长季RS的认知甚少。常见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事件,是RS年内变化格局的转折期。但是春季冻融交替期间RS的动态规律及其机理过程尚缺乏了解。研究以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类型——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林为对象,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将地处4个纬度(处理)的8年生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整体移至其分布区的南缘,以模拟气候暖化对RS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时期,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和根系排除法测定了移栽自不同纬度的落叶松林的RS和异养呼吸(RH)及其相关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RS与温度的耦联关系随土壤解冻进程而变化。在解冻初期和中期,RS的日进程与温度解耦联,但在土壤完全解冻后却强烈地依赖于土壤温度。从整个土壤解冻过程看,4个处理的RS和RH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相关极显著(R2=0.569~0.743,P<0.001)。解冻的初期和中期的RS基本上来自RH组分,土壤根际呼吸(RR)到4月底才出现。RS和RH均受到实验处理、解冻时期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RS和RH的平均值随着解冻的进程而增大,而且RS与RH之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RS波动在0.50~3.30μmolCO2m-2s-1之间;而RH则波动在0.52~3.04μmolCO2m-2s-1之间。在相同气候条件下,4个处理RS有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且RS对土壤温度的响应程度也随纬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壤解冻期间来自纬度较高的兴安落叶松林的R对气候变暖方案的响应可能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土壤呼吸 异养呼吸 根际呼吸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 北方森林 纬度梯度
下载PDF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预测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2
5
作者 沐钊颖 张兹鹏 +1 位作者 张浩 姜立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以小兴安岭201株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作为研究对象,以胸径(D)和树高(H)为变量,构建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等4种机器学习模型,并将机器学习算法... 为了准确预测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以小兴安岭201株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作为研究对象,以胸径(D)和树高(H)为变量,构建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等4种机器学习模型,并将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结果与传统二元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生物量模型,4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拟合效果与检验精度均有了大幅度提高。模型拟合精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回归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传统生物量模型;RF模型在各模型中的拟合精度最高,相对于传统生物量模型,RF模型的确定系数(R~2)提升了3.72%,均方根误差(R_(MSE))降低了44.47%,平均绝对误差(M_(AE))降低了42.81%,相对误差绝对值(M_(PB))降低了42.80%,赤池信息准则值降低了18.17%。模型检验精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梯度提升回归树、支持向量回归、传统生物量模型;RF模型在各模型中的预测精度最高,与传统生物量模型相比,RF模型的确定系数(R~2)提升了1.08%,均方根误差(R_(MSE))降低了10.95%,平均绝对误差(M_(AE))降低了10.34%,相对误差绝对值(M_(PB))降低了10.34%,赤池信息准则值降低了5.20%。因此,相对于传统生物量模型,4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均可以提高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的预测精度,RF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地上生物量 随机森林 人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梯度提升回归树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木竞争研究
6
作者 刘瑞婷 王冰 +1 位作者 张秋良 张永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目的】兴安落叶松是我国寒温带的优势树种,基于不同竞争指数对其开展竞争研究,为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邻体法和泰森多边形法(即Voronoi图)确定每株对象木周围与其最邻近的竞争木,计算Hegyi简单竞争指数和建立... 【目的】兴安落叶松是我国寒温带的优势树种,基于不同竞争指数对其开展竞争研究,为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邻体法和泰森多边形法(即Voronoi图)确定每株对象木周围与其最邻近的竞争木,计算Hegyi简单竞争指数和建立在简单竞争指数基础之上的综合竞争指数,采用Kendall、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简单竞争指数和包含多项林木因子的综合竞争指数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泰森多边形法在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中的适用性。【结果】1)竞争指数在与3种林木因子(胸径、树高和冠幅)的拟合中,简单竞争指数和综合竞争指数的拟合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1);2)在确定竞争单元方法相同的前提下,简单竞争指数与各林木基本因子的拟合度都低于综合竞争指数的拟合度;3)泰森多边形法构建的综合竞争指数、简单竞争指数与林木基本因子的拟合度分别优于传统四邻体法构建的综合竞争指数和简单竞争指数。【结论】对比4种竞争指数,基于泰森多边形法的综合竞争指数最优,此竞争指数与各林木因子的拟合度最好,更适合该天然林林木竞争的研究。当林木个体胸径达到20 cm,树高和冠幅分别达到20 m和6 m前可以实施一些必要的抚育、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兴安落叶松林的合理经营与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林 天然林 竞争单元 竞争指数 VORONOI图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3个主要树种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7
作者 王建军 陈科屹 +5 位作者 何友均 吕延杰 许单云 何亚婷 谢和生 卢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构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3个主要树种组的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提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预估精度,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动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树种组(兴安落... 【目的】构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3个主要树种组的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提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预估精度,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动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树种组(兴安落叶松、白桦、栎类)为研究对象,采用4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626块复测样地数据,首先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其次在最优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样地随机效应,建立单木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期初胸径(D)的倒数(1/D)、每公顷株数(N)、大于对象木的胸高断面积和(B_(L))、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算数平均胸径之比(B_(L)/D)、海拔(E)以及坡度和坡向的组合(T_(c))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断面积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考虑样地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的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明显降低,对数似然值(LogLik)明显增大。引入异方差函数和自相关结构后,提高了混合效应模型预估的精度;混合效应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比基础模型的低,兴安落叶松、白桦、栎类最优混合效应模型的R^(2)分别由0.435提高到0.658、由0.354提高到0.489、由0.307提高到0.379。【结论】与基础模型相比,考虑层次结构的混合效应模型能显著地改善模型的拟合效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动态预测提供了具有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学可靠性的断面积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积 异方差 自相关结构 混合效应模型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下载PDF
林下植被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8
作者 朱正青 满秀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50,363,共13页
[目的]由于大兴安岭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差异较大,其土壤理化性质也有较大差异,研究不同林下植被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及有效性,为科学评价寒温带森林土壤磷素供给水平及磷循环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大兴安岭寒温... [目的]由于大兴安岭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差异较大,其土壤理化性质也有较大差异,研究不同林下植被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及有效性,为科学评价寒温带森林土壤磷素供给水平及磷循环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大兴安岭寒温带4种林下植被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苔草-落叶松林和苔藓-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6,8,10月采集0-5,5-10,10-20 cm土层土壤样品,采用Hedley磷分级法测定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结果](1)观测期间4种林下植被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活性磷(H 2 O-Pi、NaHCO_(3)-Pi、NaHCO_(3)-Po)和中等活性磷(NaOH-Pi、NaOH-Po)在6-10月总体呈降低趋势,中等活性磷含量占全磷的30.08%~52.80%,且中等活性磷均表现出无机磷含量高于有机磷含量。兴安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0-20 cm土层活性磷、中等活性磷含量均高于苔草-落叶松林和苔藓-落叶松林。苔草-落叶松林土壤稳定性磷(HCl-Pi、HCl-Po、residual-P)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落叶松林,且稳定性磷占全磷的58.86%~65.81%。(2)4种林下植被落叶松林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和磷活化系数(PAC)在6-10月变化范围分别为391.81~1081.02,7.34~83.90 mg/kg和1.62%~7.76%,兴安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土壤AP含量和PAC高于另外2种落叶松林,表现出较高的磷有效性;而苔草-落叶松林和苔藓-落叶松林在8,10月5-10,10-20 cm土层则出现供磷不足现象。(3)土壤含水率是兴安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土壤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溶性碳是苔草-落叶松林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铵态氮对苔藓-落叶松林影响较大。[结论]林下植被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磷形态及磷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兴安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土壤活性磷组分、中等活性磷组分及有效磷含量较高,磷活化系数均在2.00%以上;而苔草-落叶松林土壤稳定性磷组分含量较高,土壤磷有效性相对较低。研究结果对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林下植被生态功能及土壤养分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落叶松林 土壤磷形态 活性磷 有效磷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物种多度格局模拟
9
作者 苏文浩 王晓楠 董灵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12-4422,共11页
为实现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天然林的全周期可持续经营,以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3块100m×100m不同演替阶段(白桦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落叶松林)的天然林固定调查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 为实现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天然林的全周期可持续经营,以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3块100m×100m不同演替阶段(白桦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落叶松林)的天然林固定调查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Zipf模型、Zipf-Mandelbrot模型)和中性模型(群落零和多项式模型、Volkov模型)对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的乔木层、幼苗层和由乔木层划分的不同林层的物种多度格局进行拟合,并用χ~2检验和Kolmogorov-Smirnov检验选择最佳模型。结果表明:(1)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演替阶段的落叶松天然林群落中,Zipf-Mandelbrot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最好。(2)对数正态模型对于稳定的演替阶段白桦林和落叶松林的群落相较于过渡阶段群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物种多度分布的拟合效果更好。(3)在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天然林中,生境过滤主导群落构建,随着群落不断演替生境过滤和中性过程减弱。(4)天然林群落乔木层的群落构建过程与乔木层内不同生长阶段林层的构建过程不同,生境过滤过程在落叶松林乔木层中逐渐减弱,而在落叶松林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层和更新层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阶段 落叶松 物种多度格局 天然次生林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汇量驱动因素
10
作者 梅雪松 董灵波 陈冠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汇量及其驱动机制,为提升该地区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7次和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获取的264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考虑林木生长、枯损、进界和采伐4个碳库,分... 【目的】探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汇量及其驱动机制,为提升该地区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7次和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获取的264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考虑林木生长、枯损、进界和采伐4个碳库,分别从林分、气候、多样性、土壤、地形和采伐6个方面选取24项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了各指标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汇量的影响。【结果】(1)2005—2010年间,该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平均碳汇量为(1.17±0.71)t/(hm^(2)·a)。(2)逐步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60、0.60 t/(hm^(2)·a)和0.45 t/(hm^(2)·a),表明所建模型精度较高。模型筛选出的变量包括Shannon-Wiener指数、郁闭度、土壤全氮、土壤全钾、优势木平均胸径、年平均降水量、坡度和林分平均年龄。(3)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变量对林分碳汇量的路径系数依次为Shannon-Wiener指数(0.462)>郁闭度(0.357)>优势木平均胸径(0.313)>土壤全氮(0.286)>土壤全钾(−0.142)>年平均降水量(−0.107)>坡度(−0.069)。【结论】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木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土壤条件是影响碳汇量的重要驱动因子,可在后续经营中通过合理抚育间伐或冠下补植来调整林分的树种组成、郁闭度和土壤肥力,以达到提升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汇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碳汇量 兴安落叶松 影响因子 逐步回归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天然落叶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空间结构参数的多元分布
11
作者 张佳旺 董希斌 +6 位作者 郭奔 刘慧 张莹 任允泽 滕弛 宋梓恺 张雨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2023年5月15—30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汤林林场建立不同演替阶段(中龄林、近熟林)固定监测样地,在森林群落中分别设立15块30 m×30 m的方形样地,将各样地划分为4个15 m×15 m的小样方,对胸径在5.0 cm及以上的乔木进行每木... 2023年5月15—30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汤林林场建立不同演替阶段(中龄林、近熟林)固定监测样地,在森林群落中分别设立15块30 m×30 m的方形样地,将各样地划分为4个15 m×15 m的小样方,对胸径在5.0 cm及以上的乔木进行每木调查、每木检尺,记录样地内林木的树种、胸径、树高;应用RStudio计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天然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密集度、角尺度)、统计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5种多元分布频率(零元分布、一元分布、二元分布、三元分布、四元分布),系统分析各林分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与功能。结果表明:(1)落叶松林的零元分布,两种不同演替程度的林分,整体呈随机分布、混交较好的中庸生长状态,但近熟林比中龄林较密集。(2)落叶松林的一元分布,林分内多数林木处于混交程度、密集程度良好,各大小比数等级占比处于比较相近的随机分布状态。(3)落叶松林的二元分布,两种林分在同一大小比数时的林木多数处于中度混交,同一密集度时的中龄林的密集程度分布相近,近熟林的密集度较集中。(4)落叶松林的三元分布,两种林分中,同一密集度和大小比数的林木,多数处于随机分布。(5)落叶松林的四元分布,两种林分在同一分布格局和生长状态时,相同密集度的林木多数处于中度混交或者混交状态较良好。(6)与比较传统的零元分布、一元分布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相比,使用多元分布能更加全面、清晰地分析不同演替阶段天然落叶松林的林分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落叶松林 林分空间结构 多元分布 不同演替阶段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转移矩阵模型研究
12
作者 王建军 冉啟香 张孝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径阶转移矩阵生长模型,用于预估主要树种的生长情况及林分结构参数,为森林结构与功能恢复提供参考。利用2期一类清查数据的667块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地数据,构建兴安落叶松、桦木、栎类、软阔... 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径阶转移矩阵生长模型,用于预估主要树种的生长情况及林分结构参数,为森林结构与功能恢复提供参考。利用2期一类清查数据的667块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地数据,构建兴安落叶松、桦木、栎类、软阔的可变参数转移矩阵模型(VM)和固定参数转移矩阵模型(FM),应用构建的生长、进界、枯损3个子模型,预测短期内的断面积变化以及长期内的林分参数变化。结果表明,VM拟合结果显示,林木大小、林木多样性、林分属性、竞争指数和立地条件对林木向上生长、进界和枯损具有显著影响(P<0.05);模型的R^(2)均在0.82以上,MAE在18%以内,VM和FM的预测精度相差不大。FM和VM对胸高断面积的短期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无差异;FM对林木大小多样性指数、树种多样性指数、胸高断面积和林分密度的长期预测值偏高,而VM的预测结果符合理论值。研究显示,转移矩阵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预测性,采用考虑林分状态的可变参数转移矩阵模型法可以合理预测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的林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转移矩阵生长模型 向上生长 进界 枯损
下载PDF
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为探究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兰州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栽培密度下落叶松生长性状及环境状况的差异,探讨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栽培密度下落叶松种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 为探究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兰州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栽培密度下落叶松生长性状及环境状况的差异,探讨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栽培密度下落叶松种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枯落物厚度以及灌草盖度均受到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落叶松树高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处理3的树高最高为18.13 m;胸径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处理1胸径最大为16.83 cm;冠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胸径变化趋势相同,冠幅最大的为处理1(4.16 m),最小的为处理4(2.61 m);落叶松人工林郁闭度呈增加趋势,处理4的郁闭度最高为87.25%;枯落物厚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处理4枯落物厚度最大为8.36 cm;灌草盖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处理3的落叶松灌草盖度最大为7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人工林 栽培密度 生长状况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径级分布和固碳速率的影响
14
作者 陆科霓 张欣 +2 位作者 菅亚男 吴浩 张秋良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抚育间伐是有效的营林措施,确定科学合理间伐强度对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年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20%、30%、40%)措施后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emlin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恢复5 a、10 a后不同抚育间伐强度... 抚育间伐是有效的营林措施,确定科学合理间伐强度对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年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20%、30%、40%)措施后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emlin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恢复5 a、10 a后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内的林木径级分布、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和恢复年份的增加,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中、大径级的林木频数逐步增加,小径级林木频数降低,由左偏正态分布逐渐右移;各间伐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随着抚育间伐强度增大呈现间伐初期先减小,5 a、10 a后增大的趋势,各组分碳密度分配均呈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固碳速率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抚育间伐强度40%样地内的固碳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径级分布 碳密度 固碳速率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RCH GROWTH AND FOREST SITE FACTORS
15
作者 Wang Zhcngquan (1) Wang Fenguou (1) Gong Weiguang (1)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2-54,共13页
Dahurian larch (Larix gmelinii Rupr.) Rupr is one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bothnatural and man-made f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Effects of site factors,including topography,soilproperties and nutrient elements(P,Ca,K... Dahurian larch (Larix gmelinii Rupr.) Rupr is one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bothnatural and man-made f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Effects of site factors,including topography,soilproperties and nutrient elements(P,Ca,K,Mg,Mn,Zn,Cu,Ag,Co and Ni)on the growth of larchwere analyzed in detail,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The ordin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groupthe site factors and to classify sites for larch.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eight growth,diameter(DBH)and volume of the larch varied among site types and this will b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ee in developing larch plan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gmelinii. forest SITE SITE factors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表层土壤冻融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鹏 贾丙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2-1128,共7页
基于2009—2019年地表土壤温度和积雪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变化特征,包括冻融循环次数和天数、冻融开始和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变动幅度等。表层土壤春季融化过程期主要发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秋... 基于2009—2019年地表土壤温度和积雪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变化特征,包括冻融循环次数和天数、冻融开始和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变动幅度等。表层土壤春季融化过程期主要发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秋季冻结过程期主要发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平均每年发生冻融39次或41 d。春季融化过程期相比秋季冻结过程期,平均冻融循环次数或天数相差并不大,研究期间内大于、小于和相近年份均有出现。但冻结期冻融循环变动幅度(主要在2.6~15.0℃)大于融化期(主要在2.6~12.5℃)。春季融化期开始时间与积雪结束时间基本吻合,而积雪开始时间均发生在秋季冻结期结束之后。因此,两个冻融期很少有积雪覆盖,冻融循环主要受气温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制定适宜的气候变化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多年冻土 寒温带 兴安落叶松林 冻融循环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气候适宜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荣荣 赵冰倩 +2 位作者 高露双 王康臣 陈金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目的】兴安落叶松是东北内蒙古林区重要的建群树种,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兴安落叶松林的潜在适宜区域分布和生产力正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准确评估东北内蒙古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潜在气候适宜性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对东北地区生态系统... 【目的】兴安落叶松是东北内蒙古林区重要的建群树种,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兴安落叶松林的潜在适宜区域分布和生产力正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准确评估东北内蒙古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潜在气候适宜性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对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基于东北内蒙古天然林区的68个兴安落叶松林样地实际调查数据和8个气候因子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预测兴安落叶松林的潜在地理分布,确定兴安落叶松林的潜在适宜区分布及面积,结合实测点分布概率、生产力和林分结构因子,探讨兴安落叶松林气候适宜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兴安落叶松林的适宜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中部以北及东南、吉林东南部,适生区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低适宜区(6.050×10^(5)km^(2))>高适宜区(4.087×10^(5)km^(2))>中适宜区(3.534×10^(5)km^(2))。兴安落叶松林的气候适宜性与生产力关系呈显著负相关性,以幼龄林为主的低适宜区生产力显著高于高适宜区。林分年龄对兴安落叶松林气候适宜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低林龄增强了气候性与生产力的负相关性,而高林龄中气候适宜性与生产力的关系较弱。【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兴安落叶松林气候适宜性与生产力的显著负相关关系,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可能受到林龄因素影响。在研究物种生境适宜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时,应综合考虑气候因子和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林 MaxEnt模型 生产力 林分因子 气候适宜性
下载PDF
不同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根系分解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同欣 宋浩然 +1 位作者 李飞 孙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细根分解作为陆地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为了解火干扰对细根分解的影响,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自然保护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解袋法分析火烧后土壤理化性质、根系质量残留率和营养元素变化情况,以及... 细根分解作为陆地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为了解火干扰对细根分解的影响,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自然保护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解袋法分析火烧后土壤理化性质、根系质量残留率和营养元素变化情况,以及驱动根系分解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①火烧后细根分解速率显著加快。轻度与重度火烧后,极细根(d<0.5 mm)细根质量残留率分别减少了10.15%和8.14%;中等细根(0.5 mm≤d<2.0 mm)在重度火烧处理下,细根质量残留率减少了4.78%;粗根(d≥2.0 mm)在重度火烧处理下,根系质量残留率显著增加了5.29%。②短期内,火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土壤化学计量特性是影响细根分解的主要因子,而细根碳质量分数始终是影响火烧前后细根分解的关键因子,其对分解的贡献率均在20%以上,轻度火烧条件下极细根碳在分解中的贡献率达到23.72%。③火烧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系分解和土壤有机碳具有积极影响,且根系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库具有显著作用,其总效应达到0.3。因此,火烧通过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加快了兴安落叶松细根分解速率,并且轻度火烧对根系分解产生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兴安落叶松根系 根系分解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水文调节层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睿奇 张秋良 赵亚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2,共8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的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内不同水文调节层的pH、浊度、电导率、Cu、Fe、Zn、Mn、Pb、Cr^(6+)、PO_(4)^(3-)、NH_(4)^(+)-N和NO_(3)^(-)-N等水质指标进行测定来探究各水文调节层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 以大兴安岭地区的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内不同水文调节层的pH、浊度、电导率、Cu、Fe、Zn、Mn、Pb、Cr^(6+)、PO_(4)^(3-)、NH_(4)^(+)-N和NO_(3)^(-)-N等水质指标进行测定来探究各水文调节层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林外雨pH均值为8.227,呈弱碱性,兴安落叶松林的林冠层和树干会对降水会造成明显的酸化作用;林外雨浊度均值仅为1.790 NTU,在流经各水文调节层面后浊度明显增加,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浊化作用最为明显;电导率的变化表明各个调节层总离子的淋溶量均大于吸收量;土壤层为主要净化层面但不具备净化Zn、Pb、Cr^(6+)的能力;整个森林仅对Mn和NH_(4)^(+)-N有净化作用,净化率分别为78.04%和12.01%;树干茎流决定了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各元素输入量,其次为枯落物渗透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不会对降水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兴安落叶松林 水文调节层 淋溶 水质
下载PDF
林火干扰对寒温带不同林型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鑫 丛日征 +1 位作者 王剑南 张吉利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4,共11页
北方针叶林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林火干扰,这对于森林土壤养分循环起到关键作用。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林火发生后的土壤养分特征,以大兴安岭呼中地区火烧迹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林龄、坡位相近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样地采集土样,测定并... 北方针叶林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林火干扰,这对于森林土壤养分循环起到关键作用。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林火发生后的土壤养分特征,以大兴安岭呼中地区火烧迹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林龄、坡位相近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样地采集土样,测定并分析火烧迹地不同区域(核心区、边缘区和未过火林分)土壤pH、全碳(Total carbon,T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等主要化学性质以及2种土壤酶活性(纤维素酶(CBH)、β-葡萄糖苷酶(βG))。结果表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养分条件最为丰富,且火后土壤养分含量仍优于其余3组样地。相较于未过火区,各林型边缘区TC和SOC含量显著降低,土壤水解酶CBH、βG活性总体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而相较于边缘区,以落叶松为主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核心区TC、TN和SOC显著降低(P<0.05),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核心区土壤TC、TN和SOC含量显著升高(P<0.05),核心区土壤CBH和βG活性相较于边缘区主要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核心区酶活性相较于边缘区显著回升(P<0.05)。火干扰对各林型土壤pH均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判别分析表明,以过火区域为因变量比以林型为因变量建立的判别函数整体区分度差。综上所述,林火可以显著影响当地4种林型(以偃松为主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以落叶松为主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塔头-落叶松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中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相关土壤酶活性,而对土壤pH影响较小,林型间的土壤养分差异大于不同火烧区域土壤养分差异,在火后恢复初期应结合火烧迹地养分情况及立地条件分别施策人工促进恢复。该研究可为评估火干扰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为北方针叶林火后恢复营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林火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森林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