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 human activities influence survival and orientation abilities of larval fishes in the ocean?
1
作者 Ulrike E.SIEBECK Jack O’CONNOR +1 位作者 Christoph BRAUN Jeffrey M.LEIS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65-82,共18页
The larval stages of most marine fishes spend days to weeks in the pelagic environment,where they must find food and avoid predators in order to survive.Some fish only spend part of their life history in the pelagic e... The larval stages of most marine fishes spend days to weeks in the pelagic environment,where they must find food and avoid predators in order to survive.Some fish only spend part of their life history in the pelagic environment before returning to their adult habitat,for example,a coral reef.The sensory systems of larval fish develop rapidly during the first few days of their lives,and here we concentrate on the various sensory cues the fish have available to them for survival in the pelagic environment.We focus on the larvae of reef fishes because most is known about them.We also review the major threat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have worldwide impact and evaluate how these threats may impact larval-fish survival and orientation abilities.Many human activities negatively affect larval-fish sensory systems or the cues the fish need to detect.Ultimately,this could lead to decreased numbers of larvae surviving to settlement,and,therefore,to decreased abundance of adult fishes.Although we focus on species wherein the larvae and adults occupy different habitats(pelagic and demersal,respectively),it i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potential anthropogenic effects we identify may also apply to larvae of species like tuna and herring,where both larvae and adults are pelag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larval fish POLLUTION sensory systems teleost fish
原文传递
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聚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中家 田佳丽 +2 位作者 王银平 黎加胜 刘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5,共9页
为掌握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变化,于2021年4月18日至8月14日开展长江安庆段仔稚鱼逐日采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鉴定仔稚鱼338922尾,鉴定出鱼类39种,隶属于6目9科31属,鲤科鱼类的物种数和数量占据优势,占比分别为7... 为掌握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变化,于2021年4月18日至8月14日开展长江安庆段仔稚鱼逐日采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鉴定仔稚鱼338922尾,鉴定出鱼类39种,隶属于6目9科31属,鲤科鱼类的物种数和数量占据优势,占比分别为79.48%和96.59%。在生态类型上,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数量和物种数占比分别为92.27%和48.71%。在产卵类型上,产漂流性卵鱼类占绝对优势,物种数和数量占比分别为46.15%和92.27%。在群落结构上,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为第一优势种,数量占比44.53%,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为主要优势种。在资源丰度时间分布上,5—7月仔稚鱼丰度最高,均值为1093 ind./100 m^(3),峰值出现在7月6日,为4097 ind./100 m^(3)。同往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物种数方面,2016—2020年的物种数变幅为37至49种,2021年为39种;仔稚鱼丰度方面,2016—2020年的平均丰度变幅为355—1185 ind./100 m^(3),2021年为916 ind./100 m^(3);2016—2020年的丰度峰值变幅为823—8081 ind./100 m^(3),2021年为4097 ind./100 m^(3)。冗余分析(RDA)表明,仔稚鱼丰度与调查期间的流量、水位、水温和浊度呈正相关(P<0.05)。研究探明了禁捕初期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的资源现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过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捕首年 长江安庆段 仔稚鱼 物种组成 丰度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仔稚鱼分布模式及其栖息地环境特征
3
作者 陶渝镇 王丽英 +3 位作者 黄青峰 邓楚可 陈凡刚 夏继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6-1723,共8页
为揭示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仔稚鱼分布模式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从而推测产卵场并为该物种早期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研究选取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蒲峪河及其支流木拉石沟河作为研究样地,并设定100... 为揭示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仔稚鱼分布模式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从而推测产卵场并为该物种早期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研究选取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蒲峪河及其支流木拉石沟河作为研究样地,并设定100个样点(2 m×2 m)作为详细抽样调查生境。研究发现:(1)分布在支流的仔稚鱼数量显著多于干流(P<0.05);(2)仔稚鱼种群数量随海拔变化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干流与支流的最适分布海拔分别是1460和1446 m;(3)仔稚鱼分布的环境驱动因子在干流与支流不尽相同,干流仔稚鱼数量与流速和青苔数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石蛾幼虫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支流仔稚鱼数量与流速显著负相关(P<0.05)、与蝌蚪和石蛾幼虫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揭示了秦岭细鳞鲑仔稚鱼分布模式及其栖息地环境特征,并构建了栖息地各类环境驱动因子关系网络热图。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细鳞鲑仔稚鱼种群调研与监测、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必要且亟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分布模式 海拔 底质 产卵场 秦岭细鳞鲑
下载PDF
长江口鳗苗定置网多样性调查
4
作者 陈昱颖 王晓东 +6 位作者 施金金 赵度宾 陆天宇 刘企昂 钟俊生 汤建华 熊天舒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5期94-102,共9页
为探明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后长江口鳗苗定置网兼捕鱼类种类组成,于2023年2—4月在长江口禁捕区北界外海域(31°42′—31°43′N,122°10′—122°16′E),收集鳗苗定置网内渔获物118网次。共采集到兼捕鱼类5482尾,隶... 为探明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后长江口鳗苗定置网兼捕鱼类种类组成,于2023年2—4月在长江口禁捕区北界外海域(31°42′—31°43′N,122°10′—122°16′E),收集鳗苗定置网内渔获物118网次。共采集到兼捕鱼类5482尾,隶属25科47属64种。其中,海洋性鱼类26种,河口性鱼类31种,洄游性鱼类5种,淡水性鱼类2种。发育阶段包括从后弯曲期到成鱼期,其中幼鱼最多,占总兼捕鱼类尾数的52.39%,其次是稚鱼,占23.61%。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重要种为刀鲚(Coilia nasus)、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安氏新银鱼(Neosalanx anderssoni)、莱氏舌鳎(Cynoglossus lighti)、鲻(Mugil cephal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凤鲚(Coilia mys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以上11种鱼类占总兼捕鱼类尾数的84.77%,占总兼捕鱼类重量的87.51%。兼捕鱼类数量2月最高,4月最低,渔获物重量也呈相同趋势。渔获物中兼捕经济鱼类共47种,平均每网44.13尾。采集鳗苗1363尾,平均每采集1尾鳗苗,兼捕经济鱼类3.82尾。结果表明,鳗苗定置网对非目标兼捕鱼类以及一些经济性鱼类的早期资源存在严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鳗苗网 兼捕鱼类 鳗苗 种类组成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金沙鲈鲤仔鱼形态发育及生长特性研究
5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8 位作者 冷云 王志飞 吴俊颉 于虹漫 邓育林 祖学鹏 李明辉 王建波 张星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8-90,94,共4页
为了解金沙鲈鲤仔鱼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仔鱼发育阶段进行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初孵仔鱼全长9.24 mm,体长8.97 mm;8日龄开始摄食,摄食率为10%;9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34日龄鳍条... 为了解金沙鲈鲤仔鱼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仔鱼发育阶段进行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初孵仔鱼全长9.24 mm,体长8.97 mm;8日龄开始摄食,摄食率为10%;9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34日龄鳍条基本分化完毕,进入稚鱼期,此时全长27.04 mm,体长22.13 mm;仔鱼生长模型为y=0.0059x^(2)+0.322x+10.09(R^(2)=0.99),快速生长转为慢速生长的拐点发生在8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鲈鲤 仔鱼 形态发育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浙江舟山近海仔稚鱼时空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峻 徐志进 +3 位作者 李铁军 王慧君 张冰妍 钱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9-810,共12页
为探明舟山近海海域仔稚鱼丰度的分布、出现概率及与环境因素的综合关系,进一步研究该海域渔业资源的补充机制,根据2019年3、4、7、11月在舟山近海海域开展的4个航次仔稚鱼生态调查资料,研究了舟山近海仔稚鱼的出现概率、群落结构(种类... 为探明舟山近海海域仔稚鱼丰度的分布、出现概率及与环境因素的综合关系,进一步研究该海域渔业资源的补充机制,根据2019年3、4、7、11月在舟山近海海域开展的4个航次仔稚鱼生态调查资料,研究了舟山近海仔稚鱼的出现概率、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仔稚鱼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环境变化对仔稚鱼补充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空间上,调查海区水深范围5~50 m,仔稚鱼集中分布于水深10~20m的近岸河口岛礁区;时间上的季节变化比较大,春夏季丰度高,冬季少。GLM模型结果显示:近岸河口型仔稚鱼在近岸出现的概率为0.65~0.95,在近海出现的概率为0.26~0.60;近海型仔稚鱼在近岸出现的概率为0.12~0.34,在近海出现的概率为0.32~0.54。仔稚鱼优势种春夏季各出现1种,秋冬季各出现2种,全年仔稚鱼优势种有4种。数量分布为:仔稚鱼种类数春季(19种)、夏季(16种)、秋季(10种)、冬季(5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按种类适温属性划分,调查海区仅出现暖温性和暖水性两种,其中暖温性15种(占已知适温类型种类的60%),暖水性10种(占40%);按生态类型划分,主要包括河口型(9种,36%)、沿岸型(9种,36%)、近海型(7种,28%)。研究结果揭示了仔稚鱼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舟山近海产卵场保护区、资源量化管理等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舟山近海 仔稚鱼 生态类群 动态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光唇鱼仔稚幼鱼肠道菌群与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珊珊 张伟佳 +2 位作者 高阳 储张杰 李海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3-1322,共10页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系统研究了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仔鱼、稚鱼和幼鱼肠道菌群组成及与同时期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稚鱼和幼鱼的肠道菌群中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没有显著变化(P>...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系统研究了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仔鱼、稚鱼和幼鱼肠道菌群组成及与同时期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稚鱼和幼鱼的肠道菌群中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随着光唇鱼幼体的发育,养殖水体中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光唇鱼仔鱼和稚鱼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门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而同时期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光唇鱼幼鱼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门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同时期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组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光唇鱼幼体发育,在光唇鱼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时序变化趋势与其在养殖水体中相同。在属水平上,光唇鱼仔鱼、稚鱼肠道菌群中优势菌属均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而幼鱼肠道菌群中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稀有菌群和条件稀有菌群是光唇鱼肠道菌群和养殖水体细菌群落中的主要细菌分类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唇鱼肠道菌群与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组成相关性不显著(P>0.05)。研究揭示了光唇鱼仔鱼、稚鱼、幼鱼肠道菌群及养殖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演替变化,为深入研究光唇鱼仔稚幼鱼肠道菌群及健康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养殖水体 细菌群落 光唇鱼 仔稚幼鱼
下载PDF
原油和燃油对南海重要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47
8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1 位作者 蔡文贵 甘居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6,32,共5页
测定了南海原油、0号柴油和 2 0号柴油对 3种仔虾、4种仔鱼和 4种贝类的急性毒性。油类对仔鱼和仔虾的毒性大小顺序为 :0号柴油 >2 0号柴油 >南海原油 ;对 3种贝类 (文蛤除外 )的毒性大小顺序为 0号柴油 >南海原油。油类分散... 测定了南海原油、0号柴油和 2 0号柴油对 3种仔虾、4种仔鱼和 4种贝类的急性毒性。油类对仔鱼和仔虾的毒性大小顺序为 :0号柴油 >2 0号柴油 >南海原油 ;对 3种贝类 (文蛤除外 )的毒性大小顺序为 0号柴油 >南海原油。油类分散液的毒性大于其水溶性组分。在曝油的 3种仔虾中 ,刀额新对虾对 0号柴油和 2 0号柴油的耐受力最弱 ,而日本对虾对南海原油最为敏感。曝油仔鱼对 3种油类的耐受力顺序为 :黄鳍鲷 >前鳞鲻 >黑鲷 ,而七星鲈对 0号柴油最为敏感。贝类对 2种油类的耐受力顺序为 :文蛤 >波纹巴菲蛤 >毛蚶 >翡翠贻贝。在三类受试生物中 ,对油类的耐受力顺序为 :贝类 >鱼类 >虾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虾 仔鱼 贝类 急性毒性 原油 燃油 海水污染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仔鱼的摄食节律及日摄食量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海发 刘晓春 +5 位作者 林浩然 刘付永忠 王云新 黄国光 王宏东 欧春晖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9-674,共6页
鱼类的日摄食节律分为白天摄食、晚上摄食、晨昏摄食和无明显节律四种类型。为了解斜带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日摄食量及昼夜摄食规律,对孵化15天的仔鱼(全长4.86±0.38mm)在不同昼夜节律下的日摄食量和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鱼类的日摄食节律分为白天摄食、晚上摄食、晨昏摄食和无明显节律四种类型。为了解斜带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日摄食量及昼夜摄食规律,对孵化15天的仔鱼(全长4.86±0.38mm)在不同昼夜节律下的日摄食量和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包括自然昼夜组(对照组)、持续光照组和持续黑暗组,各组对轮虫的日摄食量分别为142个/尾、156个/尾和47个/尾;白天摄食量比例分别为总摄食量的91.3%,80.5%和71.7%。对照组在正午(14:00)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高峰;持续光照组在下午(16:00~18:00)出现明显的摄食小高峰;黑暗组则未出现明显的摄食峰。持续光照组在夜间的群摄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黑暗组在白天的群摄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光照组摄食强度小幅度增加,日摄食量为对照组的109.9%;而黑暗组摄食强度则明显下降,日摄食量为对照组的33.1%。综上所述,斜带石斑仔鱼摄食节律明显,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仔鱼的摄食与光照有着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仔鱼 摄食节律 日摄食量 昼夜节律
下载PDF
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分布 被引量:20
10
作者 黄凤鹏 黄景洲 +2 位作者 杨玉玲 王宗灵 陈士群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8-473,共6页
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胶州湾海域逐月进行连续13个航次的调查,对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主要种类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到的鱼卵均为浮性鱼卵。鱼卵丰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5.02粒/m3),次之为5月(4.97粒/m3)... 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胶州湾海域逐月进行连续13个航次的调查,对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主要种类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到的鱼卵均为浮性鱼卵。鱼卵丰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5.02粒/m3),次之为5月(4.97粒/m3)。共采集到仔、稚鱼10种,隶属9科10属,优势种为刺鱼叚虎鱼、斑鱼祭和玉筋鱼。根据出现的季节和出现时间的长短,将仔、稚鱼分为暖季类群、暖季短时类群和冷季类群三种类群。暖季类群较冷季类群占有明显的优势。暖季短时类群的种数、丰度和站位出现率都比较低。仔、稚鱼的丰度、种数的季节变化显著,最大值均出现在6月份,丰度是16.34尾/m3,种数为7种,与海水月平均温度的季节变化节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鱼卵 仔鱼和稚鱼 类群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新疆裸重唇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牛建功 张涛 +3 位作者 刘鸿 米乃瓦尔.木衣提 蔡林钢 刘春池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 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胚胎发育 仔鱼 裂腹鱼
下载PDF
胜利原油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幼鱼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田丽粉 任仲 +4 位作者 崔毅 陈碧鹃 矫国本 王学端 张旭光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00,共6页
实验研究了胜利原油污染物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对肝脏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胜利原油为低毒性污染物,其对褐牙鲆仔鱼的毒性主要是通过使水体与空气的交换量减少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仔鱼中毒表现为乏力、身体失去... 实验研究了胜利原油污染物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对肝脏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胜利原油为低毒性污染物,其对褐牙鲆仔鱼的毒性主要是通过使水体与空气的交换量减少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仔鱼中毒表现为乏力、身体失去平衡、打旋和下沉死亡;而稚鱼主要中毒表现为身体特别是尾部出现糜烂,最终导致死亡。胜利原油对褐牙鲆仔鱼的96hLC50为1.194~4.15mg/L,对稚鱼的96hLC50为7.87~11.86mg/L。低浓度的胜利原油对实验牙鲆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有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对其活性影响越大。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曝油时间的延长先升高然后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原油 褐牙鲆 仔鱼 稚鱼 急性毒性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珠江中下游鲴亚科鱼苗发生规律与年际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跃飞 李新辉 +3 位作者 谭细畅 杨计平 帅方敏 李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6-823,共8页
为了解珠江鱼类补充群体发生规律及资源量状况,2005-2011年在珠江中下游肇庆江段设置定点采样点,通弶过定量网连续采集漂流性鱼苗样品,对珠江中下游鲴亚科(Xenocyprininae)鱼苗补充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中下游鲴亚科鱼... 为了解珠江鱼类补充群体发生规律及资源量状况,2005-2011年在珠江中下游肇庆江段设置定点采样点,通弶过定量网连续采集漂流性鱼苗样品,对珠江中下游鲴亚科(Xenocyprininae)鱼苗补充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中下游鲴亚科鱼苗稳定出现在4~10月,每年持续(183±12)d,平均出现率为40.1%。在5~8月伴随洪水过程有多个漂流高峰期,鲴类鱼苗密度与径流之间显著正相关(n=876,P〈0.01)。2007年鲴类鱼苗密度显著高于2009年(P=0.012)和2011年(P=0.009),而与其他各年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鲴类鱼苗密度峰值出现时,白天平均密度高于早上和晚上,采样期间内整体3个时间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鲴类鱼苗资源量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长洲水利枢纽可能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其通过保证鱼道正常运行和生态调度两种途径减小对珠江中下游鱼类资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鲴亚科 鱼苗 补充群体
下载PDF
盐度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先成 周忠良 +3 位作者 赵云龙 王艳 秦芬 徐晓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5,共7页
提要在淡水、1.00、2.00、3.00、4.00盐度等条件下,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测定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NH3-N排泄率,并对不同盐度下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流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 提要在淡水、1.00、2.00、3.00、4.00盐度等条件下,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测定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NH3-N排泄率,并对不同盐度下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流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期,盐度对耗氧率和NH3-N排泄率都有显著影响,以1.00盐度条件下的耗氧率为最低,而NH3-N排泄率则在淡水条件下为最低并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增高;盐度对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收支有显著影响,以1.00盐度条件下的能量分配模式为最佳模式,代谢耗能占食物能的比例(R/C)最低,为35.06%,而生长能占食物能的比例(G/C)最高,达到58.55%,能量收支方程为:100C=6.40U+35.06R+58.5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胚胎 仔鱼 盐度 耗氧率 NH3-N排泄率 能量收支
下载PDF
长江口和杭州湾碎波带仔稚鱼群聚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渊戈 毛成责 +2 位作者 林楠 钟俊生 徐兆礼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0-790,共11页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每月大潮前后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碎波带的12个站点采集仔稚鱼,共采集到仔稚鱼14 907尾,隶属24科74种,主要优势种有刀鲚(Coilia nasus,47.84%)、普氏缰虾虎鱼(Amoya pflaumii,11.58%)、属(Hemiculter spp.,9.12%)、飘...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每月大潮前后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碎波带的12个站点采集仔稚鱼,共采集到仔稚鱼14 907尾,隶属24科74种,主要优势种有刀鲚(Coilia nasus,47.84%)、普氏缰虾虎鱼(Amoya pflaumii,11.58%)、属(Hemiculter spp.,9.12%)、飘鱼属(Pseudolaubuca spp.,6.29%)、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5.62%)。分析了碎波带仔稚鱼群聚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水温、盐度、底质、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聚类和排序的结果显示,全年仔稚鱼群聚在时间序列上可分为4组,各组间存在明显的种类更替,出现的主要优势种分别是12月–翌年4月的乔氏新银鱼(Neosalanx jordani),5月的中国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6月–9月的刀鲚、普氏缰虾虎鱼、属、飘鱼属、多鳞四指马鲅,以及10月、11月的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在空间梯度上可分为长江口碎波带站点和杭州湾碎波带站点两组,两组间相异性贡献度最高的种类是刀鲚和普氏缰虾虎鱼(>10%),多个组内的独有种类显示出不同生态类型鱼类仔稚鱼对碎波带栖息地的生境选择分化。CCA结果显示,所选的5个环境因子中只有水温和盐度对仔稚鱼群聚整体的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但是对整个时空分布特征的解释度并不算高,意味着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饵料生物、径流等。对主要种类在单种的尺度上进行了丰度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GAM曲线拟合,发现底质和地形对特定种类的仔稚鱼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地形开阔平坦、底质为沙质的站点仔稚鱼种类和丰度都相对较多,如优势种中的飘鱼属种类、多鳞四指马鲅、日本须鳎(Paraplagusia japonica)等都倾向选择栖息在开阔平坦的沙质底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 碎波带 时空分布特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眼斑拟石首鱼胚胎及仔鱼、稚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波 房慧 +3 位作者 张榭令 张进兴 郭文 刘洪杰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初步观察描述了眼斑拟石首鱼胚胎发育及仔鱼、稚鱼的形态特征。眼斑拟石首鱼的卵径平均为0.95mm,大多数含1个油球,约<10×10-2含2个油球,1cm3卵含量约1000粒。受精卵在23~24.3℃约26h孵化... 本文初步观察描述了眼斑拟石首鱼胚胎发育及仔鱼、稚鱼的形态特征。眼斑拟石首鱼的卵径平均为0.95mm,大多数含1个油球,约<10×10-2含2个油球,1cm3卵含量约1000粒。受精卵在23~24.3℃约26h孵化出仔鱼。在25℃条件下,前半个月仔鱼日增长约0.2mm,稚鱼期日增长约1.0mm,幼鱼期日增长约1.5mm。仔鱼鳍的发育顺序为尾鳍、臀鳍、背鳍和腹鳍,最后为胸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拟石首鱼 胚胎 仔鱼 稚鱼 发育
下载PDF
菊黄东方鲀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发育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惠东 钟建兴 +2 位作者 蔡良侯 许鼎盛 杨火盛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本文报道了菊黄东方鲀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情况.其结果表明:在水温20-21℃、盐度20-30、pH值8.0-8.3的条件下,受精卵受精后2h为2细胞期、15h为囊胚期、30h为原肠期、55h为胚体期、152h孵出仔鱼;孵出仔鱼在水温19-28℃、盐度20-30、pH8.0-... 本文报道了菊黄东方鲀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情况.其结果表明:在水温20-21℃、盐度20-30、pH值8.0-8.3的条件下,受精卵受精后2h为2细胞期、15h为囊胚期、30h为原肠期、55h为胚体期、152h孵出仔鱼;孵出仔鱼在水温19-28℃、盐度20-30、pH8.0-8.3条件下,孵化后5d开口、18d进入稚鱼期、40d进入幼鱼期.此外,对胚胎及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进行较详细描述、测量并给出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东方纯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下载PDF
铜、锌、镉对唐鱼胚胎及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锌(Zn2+)和镉(Cd2+)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结果显示,Cu2+对唐鱼胚胎12、24h LC50分别为2.4092mg/L和0.4039mg/L;Zn2+和Cd2+对唐鱼胚胎24h LC50分别为3...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锌(Zn2+)和镉(Cd2+)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结果显示,Cu2+对唐鱼胚胎12、24h LC50分别为2.4092mg/L和0.4039mg/L;Zn2+和Cd2+对唐鱼胚胎24h LC50分别为372.9mg/L和50.0mg/L。Cu2+对唐鱼初孵仔鱼12、24和48h LC50都是0.3228mg/L,其安全浓度为0.0986mg/L;Zn2+对唐鱼初孵仔鱼24、48h LC50分别为72.44mg/L和25.17mg/L,其安全浓度为0.9116mg/L;Cd2+对唐鱼初孵仔鱼24、48h LC50分别为36.5mg/L和20.59mg/L,其安全浓度为1.9654mg/L。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对唐鱼胚胎和初孵仔鱼毒性依次为Cu2+>Cd2+>Z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胚胎及初孵仔鱼 急性毒性和安全浓度
下载PDF
春季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仔稚鱼时空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渊戈 钟俊生 +1 位作者 徐兆礼 陈佳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4,共11页
根据2011年春季(3月29日—5月27日)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有害藻华高发水域(28°15′36″~30°30′16″N、121°52′36″~123°15′6″E)的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以及主要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调... 根据2011年春季(3月29日—5月27日)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有害藻华高发水域(28°15′36″~30°30′16″N、121°52′36″~123°15′6″E)的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以及主要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27种,前几位优势种分别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鰕虎科sp.(Gobiidae sp.)、六丝钝尾鰕虎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该4种占据了总丰度的91.23%。优势种丰度和发育阶段组成的时空变化显示,日本鳀在调查期间有两次产卵小高峰,其仔鱼孵化后向岸漂流;小黄鱼和六丝钝尾鰕虎在此期间只有一次产卵高峰,其仔鱼在舟山群岛邻近水域进行保育。可以看出,调查水域及邻近水域是部分鱼类产卵,仔稚鱼保育、向岸漂流的场所或途径,是鱼类早期生活史中重要生境,一旦暴发有害藻华,补充群体将受到不良影响。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环境因子对几位优势种仔稚鱼的分布影响不大,推测产卵场位置和保育方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 时空分布 东海 有害藻华
下载PDF
西江肇庆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谭细畅 李新辉 +4 位作者 陶江平 李捷 王超 罗建仁 赖子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0,共4页
2006年5~7月对西江肇庆江段鱼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17日及6月1日前后该江段有苗汛发生,鱼苗密度平均值为0.83尾/m3,最大值为7.9尾/m3;鱼苗密度昼夜分布有显著性差异(n=26,P<0.01),夜间的密度比白天的高;鱼苗的种类... 2006年5~7月对西江肇庆江段鱼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17日及6月1日前后该江段有苗汛发生,鱼苗密度平均值为0.83尾/m3,最大值为7.9尾/m3;鱼苗密度昼夜分布有显著性差异(n=26,P<0.01),夜间的密度比白天的高;鱼苗的种类在昼夜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四大家鱼鱼苗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夜间;鱼苗的分布具空间差异性,近岸的鱼苗密度高于江中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 鱼类早期资源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