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陕西关中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晚播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 |
董剑
赵万春
陈其皎
李哲清
刘俊
庞红喜
高翔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6
|
|
2
|
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
乔玉强
曹承富
杜世州
赵竹
蔡海涛
李玮
陈欢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3
|
|
3
|
晚播小麦灌浆期光合物质同化、分配及群体调节的效应 |
王振林
贺明荣
尹燕枰
曹鸿鸣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4
|
晚播冬小麦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
杨勇
郭文善
朱新开
封超年
彭永欣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
2002 |
10
|
|
5
|
稻茬晚播小麦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的粒位差异 |
闫素辉
杨兵兵
许峰
邵庆勤
张从宇
李文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6
|
黄淮麦区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花后氮素代谢和利用率的影响 |
张金宝
秦霞
孙佩贤
胡根海
曹银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7
|
冀东晚播高产冬小麦氮磷钾吸收特性的研究 |
吴旭银
吴贺平
李彦生
周印富
张淑侠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 |
王龙俊
陈维新
郭文善
朱新开
|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
1999 |
24
|
|
9
|
放线菌剂使用方法对晚播冬小麦生长及光合性状的影响 |
张东旭
胡丹珠
闫金龙
冯丽云
邬志远
杨斌
李岩华
张俊灵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0
|
淮北地区晚播小麦产量构成分析及抗晚播品种筛选研究 |
乔玉强
曹承富
杜世州
赵竹
李玮
陈欢
张向前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
3
|
|
11
|
江苏晚播冬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可行性分析 |
杨勇
郭文善
王少锋
彭永欣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2 |
1
|
|
12
|
不同生育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何井瑞
韩必荣
张明
张洪树
陈雪梅
刘海红
刘红
王伟中
杜小凤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
1
|
|
13
|
晚播条件下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 |
胡文静
刘业宇
李东升
朱冬梅
程晓明
韩丽娟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4
|
旱地晚茬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甘吉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5
|
北京地区晚播小麦高产、高效益综合农艺要素优化的初步研究 |
李华
郭蓓
韩宝平
姜子英
|
《北京农学院学报》
|
1993 |
1
|
|
16
|
晚播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
吴锡冬
汪保军
高大翔
|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
1996 |
0 |
|
17
|
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实施措施及建议 |
郑天存
戴景瑞
马志强
邱军
邓士政
谷登斌
王天宇
|
《农学学报》
|
2016 |
23
|
|
18
|
不同栽培方式对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刘锋
孙本普
李秀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9
|
密肥组合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杨佳凤
丁锦峰
顾后文
訾妍
朱新开
彭永欣
郭文善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20
|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物质积累特性研究 |
杨佳凤
丁锦峰
顾后文
潘婷
訾妍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郭文善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