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两次转向”及其当代效应 |
王雨辰
黄俊溶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凯尔纳技术资本主义视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
唐子晴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结构主义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分化发展 |
张亮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4
|
对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反思--与张一兵等教授商榷 |
田世锭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奥尼尔晚期剧作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解读 |
邹惠玲
周丽萍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6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追问——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关系 |
陈学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7
|
晚清系统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译作 |
鲜明
修刚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3 |
3
|
|
8
|
空间社会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
卓承芳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晚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探析 |
朱彦振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0
|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
赵家祥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1
|
论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观 |
梁苗
|
《理论观察》
|
2010 |
0 |
|
12
|
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12) |
程早霞
姜华帅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3
|
论詹姆逊《文化转向》中的二律背反 |
姚一诺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在日中两国的传播 |
杨鹏
孟玲洲
|
《襄樊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5
|
“五四”后期陈独秀人权思想探析 |
文卫勇
张学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辨析 |
王维杰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7
|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价值 |
贾淑品
李春林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8
|
20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面临的挑战 |
何懿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9
|
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逻辑探析 |
王新强
|
《晋中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0
|
关于“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几个问题 |
张建军
曾庆福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