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 Precambrian Scissors--Type Opening--Closing Tectonics and Its Dynamics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Xu Zhigang Institute of Mineral Deposit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9-122,共14页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irst reviews 6 major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Precambrian geologyand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nd then proposes the following new modelof Late Precambrian scissors-typ...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irst reviews 6 major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Precambrian geologyand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nd then proposes the following new modelof Late Precambrian scissors-type opening-closing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region. (1) Besidesthe Middle-Late Proterozoic low-grade metamorphic basement, there existed a LateArchaean-Early Proterozoic medium- to high-garde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South China;both of them formed the united Yangtze-Cathaysia (craton)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Proterozoic,with the Jiangxi-Anhui-Zhejiang palaeogulf extending into the inland and the Jiangxi-Anhui-Jiangsu Peninsula lying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palaeogulf.(2) From the Middle Proterozoic,the present Guangxi-Guizhou-Hunan area in the western-central oldland was subjected toextensional rifting and became a rift trough, thus resulting in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Cathaysian block' and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Yangtze block'; moreover, the southwardcompression of the Dabie-Jiaonan block which split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China plate and was accreted to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Jiangxi-Anhui-Jiangsu Peninsula ledto the scissors-type closing of the Jiangxi-Anhui-Zhejiang palaeogulf during the Middle-earlyLate Proterozoic, which further influenced the Early Pala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Cathaysia Jiangxi-Anhui-Zhejiang palaeogulf late precambrian scissors-type opening-closing tectonics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西次凹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特征
2
作者 王清华 杨威 +1 位作者 周慧 缪卫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87,共17页
乌什西次凹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隶属于库车坳陷的乌什凹陷。它位于南天山主山脉(哈尔克山)和塔里木盆地柯坪—温宿凸起之间。区域构造格局上,这里是塔里木克拉通向西北自然延伸的部分。次凹北缘的阿合奇断裂是南天山造山带和塔里木克... 乌什西次凹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隶属于库车坳陷的乌什凹陷。它位于南天山主山脉(哈尔克山)和塔里木盆地柯坪—温宿凸起之间。区域构造格局上,这里是塔里木克拉通向西北自然延伸的部分。次凹北缘的阿合奇断裂是南天山造山带和塔里木克拉通的分界。乌什西次凹内发育与柯坪—温宿凸起相似的晚前寒武纪—古生代地层系统,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的烃源岩。新近系—第四系碎屑岩建造直接不整合于变形的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之上;剖面上,向南天山方向加厚,向塔里木克拉通方向减薄,呈现典型的前陆盆地剖面结构特征。这是一个晚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叠加在晚海西期—燕山期古隆起之上。这里的构造变形主要有3期,分别是中海西期、晚海西期—印支期和晚喜山期。变形以厚皮冲断构造及其相关褶皱为主,薄皮构造不发育。平面上,主构造线走向NE-SW。剖面上,以南天山向塔里木冲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古生代地层系统 被动大陆边缘 二叠纪末—三叠纪冲断和褶皱 晚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 基底卷入型构造 乌什西次凹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南天山造山带
下载PDF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热水沉积作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彭军 田景春 +1 位作者 伊海生 夏文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晚前寒武纪在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 ,岩石化学成分较单一 ,硅质矿物含量 90 %以上 ,岩石富Fe、Mn ,相对贫Al、Ti、Mg。岩石贫微量元素 ,但富Ba、As、Sb、Ag、U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 ,Ce呈明显的负异常 ,轻稀... 晚前寒武纪在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 ,岩石化学成分较单一 ,硅质矿物含量 90 %以上 ,岩石富Fe、Mn ,相对贫Al、Ti、Mg。岩石贫微量元素 ,但富Ba、As、Sb、Ag、U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 ,Ce呈明显的负异常 ,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δ3 0 Si值变化范围为 0 .0‰~ 0 .7‰ ,δ18O值变化范围为2 0 .1‰~ 2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 热水沉积 晚前寒武纪 扬子板块
下载PDF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彭军 夏文杰 伊海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41,共8页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为0.0‰—0.7‰,δ^(18)O为20.2‰—23.6‰。利用δ^(30)Si和δ^(18)O分析硅质岩成,认为硅质岩为原生沉积,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沉积在下斜坡边缘到棚缘盆地的环境中。根据燧石-海水间...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为0.0‰—0.7‰,δ^(18)O为20.2‰—23.6‰。利用δ^(30)Si和δ^(18)O分析硅质岩成,认为硅质岩为原生沉积,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沉积在下斜坡边缘到棚缘盆地的环境中。根据燧石-海水间氧同位素平衡分馏方程计算岩石的形成温度为66.0—89.7℃,沉积温度低于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 层状硅质岩 硅氧同位素 硅质岩成因
下载PDF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9
5
作者 彭军 伊海生 夏文杰 《地质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9,共7页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 ,岩石化学成分纯净 ,硅质矿物含量 95%以上。岩石贫微量元素 ,但富Ba、As、Sb、Ag、U元素 ;稀土元素总量低 ,Ce呈明显的负异常 ,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 ;δ30 Si值变化范围为 0 .0‰...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 ,岩石化学成分纯净 ,硅质矿物含量 95%以上。岩石贫微量元素 ,但富Ba、As、Sb、Ag、U元素 ;稀土元素总量低 ,Ce呈明显的负异常 ,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 ;δ30 Si值变化范围为 0 .0‰~ 0 .7‰ ,δ18O值变化范围为 2 0 .1‰~ 2 3 .6‰。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为介于热水沉积与生物沉积之间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湘黔桂地区 晚前寒武纪
下载PDF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7
6
作者 彭军 夏文杰 伊海生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2期29-37,共9页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平均含量95%以上。岩石富Fe、Mn,相对贫Al、Ti、Mg,富含Ba、As、Sb、Ag、U等微量元素。Fe/Ti、(Fe+Mn)/Ti、Al/(Al+Fe+Mn)、U/...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平均含量95%以上。岩石富Fe、Mn,相对贫Al、Ti、Mg,富含Ba、As、Sb、Ag、U等微量元素。Fe/Ti、(Fe+Mn)/Ti、Al/(Al+Fe+Mn)、U/Th比值及AlFeMn、FeMn(Ni+Co+Cu)三角图均表明岩石为热水来源沉积岩。稀土元素总量低,Ce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显示主要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δ30Si、δ18O值及岩石的形成温度清楚地表明组成岩石的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岩石的MnO/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晚前寒武纪 湘西
下载PDF
中国叠层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瑞骥 袁训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4,共10页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在 2 0世纪 70 - 80年代 ,中国学者对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描述了类型众多的叠层石属种 ,并把叠层石组合应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近年来 ,为了揭示叠层石的形态发生 ,中国学者正在探讨硅质...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在 2 0世纪 70 - 80年代 ,中国学者对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描述了类型众多的叠层石属种 ,并把叠层石组合应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近年来 ,为了揭示叠层石的形态发生 ,中国学者正在探讨硅质叠层石的生物组构模式和叠层石微层理的成因 ,以及叠层石中微生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生物组构 微生物 晚前寒武纪 中国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栾川群的形成时代、物源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振生 贾超 +3 位作者 赵卓娅 霍金晶 李全忠 张交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6-1066,共21页
栾川群沿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分布,其时代归属和构造意义长期存在争议。本文从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角度对栾川群进行物源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为合理地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供重要证据。... 栾川群沿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分布,其时代归属和构造意义长期存在争议。本文从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角度对栾川群进行物源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为合理地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供重要证据。栾川群上部大红口组浅变质粗面岩的结晶年龄为854±8Ma,成因以古元古代晚期陆壳物质的再循环或改造为主。栾川地区栾川群变碎屑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大红口组浅变质粗面岩及相关侵入岩的结晶年龄限定栾川群沉积时代在917~844Ma,属于新元古代青白口纪。白术沟组中上部、煤窖沟组和鱼库组变碎屑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一致,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在1.85~1.10Ga之间,北秦岭地体是最可能的物源区;Hf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33~2.92Ga,揭示源区经历了~1.45Ga、~1.8Ga、~2.1Ga和~2.5Ga四期元古代陆壳增生。栾川群白术沟组下部和白术沟组中上部至鱼库组之间截然不同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图表明白术沟组沉积期间物源区由华北克拉通转变为北秦岭块体,沉积构造背景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碰撞造山和后碰撞伸展环境。北秦岭地体原来应属于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至少在华北克拉通南缘至东缘地区曾存在与北秦岭地体类似的中、新元古代构造带。该构造带强烈地参与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和Rodinia超大陆汇聚及裂解过程,在新元古代早期与华北克拉通曾短暂的拼合并造山,转变为华北克拉通周缘沉积盆地的主要物源供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川群 物源分析 晚前寒武纪 北秦岭 华北克拉通 地壳增生历史
下载PDF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国祥 钱逸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近 2 0年来才相继发现的一类微体化石 ,主要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含磷地层。研究初期其生物亲缘就存在动植物之争 ,但多数专家将其作为分类位置未定的球状化石。近年来 ,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部分...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近 2 0年来才相继发现的一类微体化石 ,主要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含磷地层。研究初期其生物亲缘就存在动植物之争 ,但多数专家将其作为分类位置未定的球状化石。近年来 ,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具有后生动物胚胎发育序列的特征 ,认为它们可能是刺细胞动物或两侧对称动物的胚胎化石 ,从而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 ,尤其是藻类和疑源类专家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在总结球状化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 ,对其当前的研究焦点 ,如归属问题、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保存机制及分类命名 ,进行了简略的评述 ;同时 ,简要介绍了其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化 球状化石 动物胚胎化石 寒武纪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约2.5Ga的二长花岗岩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云鹏 刘建明 +2 位作者 曾庆栋 高帅 王路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2,共12页
本文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发现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二长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和锆石Hf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研究表明,这套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 527±25)Ma,属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整体为块状构造... 本文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发现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二长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和锆石Hf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研究表明,这套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 527±25)Ma,属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整体为块状构造,局部呈似片麻状构造,中粗粒结构,并可见暗色包体。主量元素显示其富Na和K,低P,A/CNK=0.80~0.96,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方面,富集轻稀土元素并基本无Eu异常,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Ta、P等高场强元素。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εHf(t)值在-4.0~4.8,均值为-0.6,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在2 712~3 221Ma,暗示二长花岗岩可能为中新太古代新生下地壳熔融后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近年来少郎河地区新发现太古宙绿岩带和TTG岩石,提出在该地区存在前寒武基底,存在形式可能为一古老的微陆块。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是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华北陆块克拉通化的重要标志。虽然二长花岗岩地化特征具有俯冲背景的特点,我们依然认为在新太古末期华北微陆块之间仅有有限的和小规模的弧-陆或陆-陆的俯冲和碰撞,与板块构造的体制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新太古代末期 前寒武基底 少郎河地区 华北克拉通北缘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和演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振生 江柔柔 +3 位作者 马学婷 张妍 李全忠 张交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34-3255,共22页
熊耳盆地发育华北克拉通最齐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地区。依据收集和自测的38个碎屑岩和2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年代学数据,结合岩相区域对比、沉积古地理格局继承关系等,细化年代地层... 熊耳盆地发育华北克拉通最齐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地区。依据收集和自测的38个碎屑岩和2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年代学数据,结合岩相区域对比、沉积古地理格局继承关系等,细化年代地层格架和分析盆地构造属性,重塑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及沉积古地理格局。重新厘定的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将熊耳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早长城世裂陷、晚长城世断陷、蓟县纪坳陷、待建纪早期坳陷、青白口纪坳陷及晚震旦世冰期坳陷,以及早长城世末期、待建纪中晚期和南华纪—早震旦世三期重要的沉积间断。熊耳盆地存在晚长城世和青白口纪两期碰撞型—伸展型的盆地属性转换,支持北秦岭地体与华北克拉通多期拼贴—裂解的演化模式。中元古代早长城世—待建纪早期的火山-沉积岩系及1.64~1.47 Ga非造山岩浆事件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地质响应,青白口纪早期碰撞型沉积岩系和晚期伸展型火山-沉积岩系分别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地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 盆地构造属性 超大陆演化 熊耳盆地 北秦岭
下载PDF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Neoproterozoic Liujiaping Group Volcanics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Implications For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被引量:8
12
作者 LI Zuochen PEI Xianzhi +6 位作者 LI Ruibao PEI Lei LIU Chengjun CHEN Youxin XU Tong YANG Jie WEI 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13-1225,共13页
Investigation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he origin of zircons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Liujiaping Group of the back-Longmenshan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is conducted by analysis o... Investigation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he origin of zircons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Liujiaping Group of the back-Longmenshan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is conducted by analysis of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Results show that selected zirc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ternal oscillatory zonings and high Th/U ratios (0.43-1.18), indicating an igneous origin.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of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Liujiaping Group zircons yield an age of 809 - 11 Ma (MSWD = 2.2), implying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Geochem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ocks are calc-alkaline, supersaturated in AI, and metaluminous to weakly peraluminous. Rare-earth elements are present at high concentrations (96.04-265.48 ppm) and show a rightward incline and a moderately negative Eu anomaly, similar to that of continental rift rhyolite.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evident negative anomalies of Nb, Ta, P, Th, Ti, inter alia, and strong negative anomalies of K, Rb, Sr, et al. We conclude that the Liujiaping Group volcanic rocks resulted from typical continental crust source petrogenesis and were formed in a continental margin setting, which had no relation to subduction, and thus, were the products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lower crust due to crustal thickening caused by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subduetion and arc-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y in the northwestern Yangtze Block and were triggered by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zircon LA-ICP-MS U-Pb age late precambrian TECTONICS Shaanxiprovince
下载PDF
中国晚前寒武纪的宏体化石概观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孟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4-255,共12页
本文综述了目前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宏体化石,从18亿年起直到6亿年左右。蓟县剖面高于庄组(14亿年)中发现Grypanta等大化石,再次证明生物演化大阶段的世界性。包括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在内的淮南生物群可能是前冰期的,也就是先伊... 本文综述了目前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宏体化石,从18亿年起直到6亿年左右。蓟县剖面高于庄组(14亿年)中发现Grypanta等大化石,再次证明生物演化大阶段的世界性。包括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在内的淮南生物群可能是前冰期的,也就是先伊迪卡拉期的。震旦纪晚期的西陵峡生物群,现有伊迪卡拉期的典型分子,又有丰富的蠕虫管和高级的红藻、绿藻类。蠕虫管的大量出现预告了带硬部动物时代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宏体 化石 生物群
下载PDF
华南的格林威尔造山带及其坍塌:在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44
14
作者 吴根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华南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始自约1200MaB.P.,在约1000~950MaB.P.扬子与湘赣—华夏微大陆发生碰撞 ,继之以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和造山带的快速坍塌 ,在仰冲板片和下插板片上分别形成华南裂谷的北支和南支 ,部分地区可能有新生洋壳出现。裂谷... 华南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始自约1200MaB.P.,在约1000~950MaB.P.扬子与湘赣—华夏微大陆发生碰撞 ,继之以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和造山带的快速坍塌 ,在仰冲板片和下插板片上分别形成华南裂谷的北支和南支 ,部分地区可能有新生洋壳出现。裂谷以北地区的造山活动持续到约740MaB.P.,碰撞高原控制了长安冰期的沉积 ,至南沱冰期沉积时它已近剥蚀夷平。文章重塑了新元古代时华南裂谷的演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威尔造山运动 大陆演化 坍塌
下载PDF
罗圈组冰下融出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道凯 崔之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8-356,共9页
华北地台南缘晚前寒武纪的罗圈组对研究华北及扬子区大地构造、古地理、古气候及区域地层有重要意义。它以成因上有争议的杂砾岩长期为人们所关注。最近,在早期确定的块状杂砾岩中,识别出一种交错层理构造,对沉积作用过程的分析表明,它... 华北地台南缘晚前寒武纪的罗圈组对研究华北及扬子区大地构造、古地理、古气候及区域地层有重要意义。它以成因上有争议的杂砾岩长期为人们所关注。最近,在早期确定的块状杂砾岩中,识别出一种交错层理构造,对沉积作用过程的分析表明,它为冰下融出过程的产物,其形态为冰川底部富碎屑冰层内原生构造的反映。这一沉积构造的发现,将有助于罗圈冰期冰川发育特征及环境条件的理解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构造 冰川融出过程 罗圈组
下载PDF
初论开合构造方式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志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8-245,共8页
开合构造方式是开合构造学中的一项重要要素,涉及开合构造动力学。开合构造方式可根据开裂带和聚合带的形态和方向性,以及扩张应力与挤压应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平行式、斜交式、剪刀式和夹子式。夹子式开合方式是本文首次提出的,故举蒙... 开合构造方式是开合构造学中的一项重要要素,涉及开合构造动力学。开合构造方式可根据开裂带和聚合带的形态和方向性,以及扩张应力与挤压应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平行式、斜交式、剪刀式和夹子式。夹子式开合方式是本文首次提出的,故举蒙古-鄂霍次克中生代岩浆岩带和华南晚前寒武纪构造2个典型例子予以较详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合构造方式 夹子式开合方式 蒙古-鄂霍次克带 华南晚前寒武纪构造
下载PDF
辽南晚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宏体化石之地层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孟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0-128,T001,共10页
辽南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中多层位宏体化石的发现,使序列更完善。根据化石生物机体的复杂程度,可列入前冰期的辽南系,它介于震旦系和青白口系之间。其南关岭组的宏体化石组合类似淮南地区的九里桥组,提高了两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度... 辽南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中多层位宏体化石的发现,使序列更完善。根据化石生物机体的复杂程度,可列入前冰期的辽南系,它介于震旦系和青白口系之间。其南关岭组的宏体化石组合类似淮南地区的九里桥组,提高了两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度。复州湾沙山村赵家坎子剖面再次证明大连市南、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史发育的一致性及原区调队等单位对地层叠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体化石 化石 地层 晚关寒武纪
下载PDF
华南前侏罗纪构造 被引量:56
18
作者 舒良树 陈祥云 楼法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60,共28页
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 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多地体的构造格架、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华夏古陆问题、新元古代变质作用)、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构造属性(陆内造山前构造、早古生代地层序列与沉积环境、陆内造山的证据、陆内构造-岩浆作用特征、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晚古生代含放射虫硅质岩问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华南地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期盼借此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促进华南地质研究的前进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前寒武纪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华南
下载PDF
辽南、苏皖北部、鲁西鲁东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丕孚 《地质与资源》 CAS 2001年第1期11-17,共7页
辽南、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 ,以及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的上下层位 ,存在着“叠接”与“叠置”的错误 .本文通过对辽南及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和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层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厘清地层层... 辽南、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 ,以及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的上下层位 ,存在着“叠接”与“叠置”的错误 .本文通过对辽南及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和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层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厘清地层层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 .新方案中这些地层在我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柱中的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晚前寒武系 地层对比 苏皖北部 辽南地区 山东 震旦系 青白口系
下载PDF
论淮南群形成时期的古海水温度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文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利用淮南群中δ18O与δ13C的测试结果,首次揭示了该套岩系形成时的古海水温度及其演变规律.此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地层对比和探讨准南生物群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更填补了我国中、晚无古代δ13C演变曲线中在90... 利用淮南群中δ18O与δ13C的测试结果,首次揭示了该套岩系形成时的古海水温度及其演变规律.此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地层对比和探讨准南生物群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更填补了我国中、晚无古代δ13C演变曲线中在900~650Ma左右时间段上的空白,从而使我国前寒武纪δ13C演变曲线更加系统完整、特征突出、规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 淮南群 古海水温度 演变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