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cases of variant late infantile ceroid lipofuscinosis in Jordan
1
作者 Omar Nafi Bashar Ramadan +2 位作者 Olaf Riess Rebecca Buchert Tawfiq Froukh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BACKGROUND Late infantile ceroid lipofuscinosis is a rar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that appears between the ages of 2 and 4 years and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In this report we present two sisters with this conditi... BACKGROUND Late infantile ceroid lipofuscinosis is a rar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that appears between the ages of 2 and 4 years and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In this report we present two sisters with this condition, and the clinical course consisted of delayed developmental skills initially and later regression of previously acquired skills. The cases were initially considered as 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CDD); however, when 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 genetic testing was done, they proved to be variant late infantile ceroid lipofuscinosi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from Jordan.CASE SUMMARY Clinical presentation included developmental delay and initially speech delay,followed by lose of sphincter control. Motor development was normal until 4 years of age, then they developed ataxia(fear of going downstairs) and weakness while walking. Atonic and myoclonic seizures become intractable, and this was followed by inability to stand or sit and loss of expressive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complete blood count test, liver function test, kidney function test, serum electrolyte test, and blood sugar test, serum amino acid profile, B12 level test,thyroid function test, and a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were also normal.An electroencephalogram showed a generalized spike and wave patter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ed little to no abnormalities. After dealing with the cases as CDD, WES testing proved a final diagnosis of variant late infantile ceroid lipofuscinosis. Current treatment is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supportive care at home, and they are now in vegetative state.CONCLUSION This repor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W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 diseases, especially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oid lipofuscinosis 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VARIANT late INFANTILE Case report
下载PDF
童年晚期抑郁症状网络的演化及症状间的纵向关系
2
作者 陈嘉慧 任萍 +1 位作者 吕沐华 李添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1391,共11页
为揭示童年晚期抑郁症状网络的演化和症状间的纵向关系,对3042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进行了一年三次的追踪测量。通过三个时间点的偏相关网络分析发现,易激惹和自我憎恨在抑郁症状网络中均呈现较高的中心性。交叉滞后网络分析表明,自我憎... 为揭示童年晚期抑郁症状网络的演化和症状间的纵向关系,对3042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进行了一年三次的追踪测量。通过三个时间点的偏相关网络分析发现,易激惹和自我憎恨在抑郁症状网络中均呈现较高的中心性。交叉滞后网络分析表明,自我憎恨是影响网络中其他症状的核心症状;而易激惹更容易被其他症状影响;孤独感和负面身体意象对抑郁症状网络的影响存在时间特异性。这些结果揭示了童年晚期学生抑郁症状网络的核心症状及症状之间的纵向发展特征,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早期防范、干预和诊疗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童年晚期 正则化偏相关分析 交叉滞后网络分析 症状学
下载PDF
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 被引量:24
3
作者 魏星 吕娜 +2 位作者 纪林芹 陈亮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2-410,共9页
对2097名六年级儿童(平均年龄12.27岁,男生1093名)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多种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测量,主要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亲社会行为与孤独感、攻击等不良适应呈中... 对2097名六年级儿童(平均年龄12.27岁,男生1093名)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多种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测量,主要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亲社会行为与孤独感、攻击等不良适应呈中等程度负相关,与同伴接纳、社交自我概念等积极适应呈中等程度正相关;(2)童年晚期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与正常发展4种模式;(3)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越可能属于正常发展组,越不可能属于不良适应组;在各种不良适应组中,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更可能属于内化问题组,而非外化问题和同伴拒绝组;(4)高亲社会组的儿童有6.8%存在内化问题;低亲社会组的儿童有50.2%适应良好;与普通儿童相比,低亲社会组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适应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晚期 亲社会行为 心理社会适应 个体定向
下载PDF
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娟 陈亮 +2 位作者 纪林芹 王姝琼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2-416,共5页
本研究以2147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儿童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童年晚期身体和关系侵害均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关系侵害... 本研究以2147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儿童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童年晚期身体和关系侵害均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关系侵害的影响比身体侵害更大。只有身体侵害可以负向预测身体自我概念。性别仅在身体侵害对身体自我概念的预测中表现出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侵害 关系侵害 自我概念 童年晚期
下载PDF
儿童良性枕叶癫痫47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梅珍 杨朋范 +3 位作者 安榕榕 刘海云 林巧 钟忠辉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BECOP)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EEG)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47例BE—CO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BECOP)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EEG)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47例BE—CO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组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组,对比研究两组的起病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时间分布、临床特征、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5.2±2.8)岁,以自主神经症状发作为主,发作频率低而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10.3±3.2)岁,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视觉症状常见,可出现视幻觉,易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以白天发作为主。两组患儿头眼偏转发作、跌倒发作及发作后头痛、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发作间期EEG大部分显示枕区为主的棘、尖慢波,但EBOS组较局限且波形典型,LSO组易于泛化。发作期显示枕区或额区为主或全脑节律性棘慢波活动。EBOS对抗癫痫药物反应好,单药治疗23例(92%)可完全控制发作;LOS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稍差,14例(63.6%)可控制发作,5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EBOS和LOS在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发作时间分布、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视觉症状、EEG放电特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别,综合分析可作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良性枕叶癫痫(BECOP) 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 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 癫痫(LOS) 脑电图(EEG) 视频脑电图(V—EEG)
下载PDF
晚清幼儿师资培育及其职业化历程
6
作者 江露露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47-149,153,共4页
晚清幼儿师资职业化经历了立足于本土、不断积累、逐步获得突破的演进历程。本文梳理了晚清幼儿师资的来源,整理了清政府主动采取本土改造、"引进来、走出去"等措施培养幼儿师资的政策,描述了晚清有识之士从"女子无才便... 晚清幼儿师资职业化经历了立足于本土、不断积累、逐步获得突破的演进历程。本文梳理了晚清幼儿师资的来源,整理了清政府主动采取本土改造、"引进来、走出去"等措施培养幼儿师资的政策,描述了晚清有识之士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兴女学"培育幼儿师资的立场转变,并介绍了晚清幼儿师资职业化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幼儿教育 师资培育 女学
下载PDF
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归因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董会芹 张文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4-662,共9页
以929名8-12岁儿童为被试,运用多维同伴侵害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同伴侵害归因量表进行测量,考察归因在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归因包括互不喜欢、自身不足... 以929名8-12岁儿童为被试,运用多维同伴侵害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同伴侵害归因量表进行测量,考察归因在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归因包括互不喜欢、自身不足和同伴嫉妒三个维度;(2)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社交焦虑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通过互不喜欢的中介影响社交焦虑;(3)身体侵害对孤独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通过互不喜欢的中介影响孤独,关系侵害对孤独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同时通过三种归因方式的中介影响孤独。结论: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归因包括互不喜欢、自身不足和同伴嫉妒三个维度,归因的中介作用模式因同伴侵害、情绪适应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伴嫉妒的归因方式能够减少关系侵害后儿童的孤独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中晚期 同伴侵害 情绪适应 归因
下载PDF
运动对各年龄阶段人群脑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魏胜敏 高前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运动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脑健康。青少年时期进行有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肺适能,优化影响脑成熟的神经环境,增强认知功能发展;中年时期,运动通过增加脑灰质和心血管功能,阻止诱发老年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物学事件的发生,是人生维持认知... 运动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脑健康。青少年时期进行有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肺适能,优化影响脑成熟的神经环境,增强认知功能发展;中年时期,运动通过增加脑灰质和心血管功能,阻止诱发老年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物学事件的发生,是人生维持认知功能的核心阶段;在老年时期,运动对增加心肺适能、维持脑白质结构完整、预防认知功能降低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脑健康 认知功能 青少年 中年 老年 综述
下载PDF
晚清奉天幼儿教育发展的困境
9
作者 张明扬 《兰台世界》 2021年第9期152-157,共6页
晚清的文化教育改革,使得新式教育蓬勃发展,但是改革过程是艰难的。奉天省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不仅八旗官学根深蒂固,19世纪末又饱受沙俄、日本外国势力的威胁,幼儿教育作为奉天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都处于最末,面临的处境... 晚清的文化教育改革,使得新式教育蓬勃发展,但是改革过程是艰难的。奉天省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不仅八旗官学根深蒂固,19世纪末又饱受沙俄、日本外国势力的威胁,幼儿教育作为奉天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都处于最末,面临的处境也最艰难。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外部与内部困境,对于总结清末奉天幼儿教育转型中的经验教训,了解清末东北地区改革的社会环境,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教育转型问题,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奉天 幼儿教育 困境
下载PDF
The Authority of Age: Institutions for Childhood Development in China, 1895-1910
10
作者 Margaret Tillma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2年第1期32-60,共29页
The structure of aged-based educ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childhood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s of the Qing dynasty. Drawing on period textbooks, journal articles, and school documents for ... The structure of aged-based educ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childhood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s of the Qing dynasty. Drawing on period textbooks, journal articles, and school documents for women and children,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 childhood development helped shape socialized play and citizenship training in new schools. These new institutions followed scientific insights about childhood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both physical and emotional growth. Educators hoped to found schools that would inculcate respect for political authority within the classroom, and administrators took unprecedented steps in documenting and regulating children. Schools not only became places for disseminating learning, but also centers for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as well as about childhood itself.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chool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helped usher in new trends that denaturalized childrearing outside of the family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Qing educational reform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ge-based developmental learning caregivers (baomu)
原文传递
早发性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改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少青 廖卫平 +3 位作者 王延平 黎冰梅 刘晓蓉 方敏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的临床特点、EEG改变、治疗及预后,帮助临床诊治。方法30例患者,经临床和EEG诊断为枕部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CEOP),再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建议,区分为EBOS组1...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的临床特点、EEG改变、治疗及预后,帮助临床诊治。方法30例患者,经临床和EEG诊断为枕部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CEOP),再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建议,区分为EBOS组12例和LOS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时间分布、临床特征、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平均发病年龄(5.6±2.4)岁,发作频率少而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平均发病年龄(12.1±2.7)岁,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视觉症状常见,可出现视幻觉,易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白天发作为主。两组患者头眼偏转发作、跌倒发作及发作后头痛、呕吐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发作间期EEG大部分示枕叶为主的棘、尖慢波,但EBOS组较局限且波形典型;LOS组易于泛化。EBOS对多种抗癫痫药物(AED)反应好,单药治疗均可控制发作;LOS对AED治疗反应差,5例(27.8%)无效。结论EBOS和LOS在发病年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发作时间分布、视觉症状、EEG放电特点、对AED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别,综合分析上述特征可从临床上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部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 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