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Stage Ductile Deformation in Xiongdian-Suhe HP Metamorphic Unit, North-Western Dabie Shan, Central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uoShutian ZhongZengqiu +1 位作者 ZhouHanwen YouZhendo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3期262-274,共13页
New structural and petrological data unveil a very complicated ductile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Xiongdian-Suhe HP metamorphic unit, north-western Dabie Shan, central China. The fine-grained symplectic amphibolite-fa... New structural and petrological data unveil a very complicated ductile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Xiongdian-Suhe HP metamorphic unit, north-western Dabie Shan, central China. The fine-grained symplectic amphibolite-facies assemblage and coronal structure enveloping eclogite-facies garnet, omphacite and phengite etc., representing strain-free decompression and retrogressive metamorphism,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riteria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early-stage deformation under HP metamorphic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and the late-stage deformation under amphibolite to greenschist-facies conditions occurred in the post-eclogite exhumation processes. Two late-stages of widely developed, sequential ductile deformations D 3 and D 4, are recognized on the basis of penetrative fabrics and mineral aggregates in the Xiongdian-Suhe HP metamorphic unit, which shows clear, regionally, consistent overprinting relationships. D 3 fabrics are best preserved in the Suhe tract of low post-D 3 deformation intensity and characterized by steeply dipping layered mylonitic amphibolites associated with doubly vergent folds. They are attributed to a phase of tectonism linked to the initial exhumation of the HP rocks and involved crustal shorte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pright structures and the widespread emplacement of garnet-bearing granites and felsic dikes. D 4 structur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main episode of ductile extension (D 1 4) with a gently dipping foliation to the north and common intrafolial, recumbent folds in the Xiongdian tract, followed by normal sense top-to-the north ductile shearing (D 2 4) along an important tectonic boundary, the so-called Majiawa-Hexiwan fault (MHF), the westward continuation of the Balifan-Mozitan-Xiaotian fault (BMXF) of the northern Dabie Sha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two stages of ductile deformation observed in the Xiongdian-Suhe HP metamorphic unit, reflecting the post-eclogite compressional or extrusion wedge formation, the subhorizontal ductile extension and crustal thinning as well as the top-to-the north shearing along the high-angle ductile shear zones responsible for exhumation of the HP unit as a coherent slab,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recognized in the Dabie-Sulu UHP and HP metamorphic belt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in time and space. The Xiongdian-Suhe HP metamorphic unit thus forms part of the Triassic (250-230 Ma)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and can not connect with the South Altun-North Qaidam-North Qinling UHP metamorphic belt formed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500-4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western Dabie Shan Xiongdian-Suhe area high-pressure (HP) unit late-stage ductile deformation exhumation layering mylonitic amphibolite.
下载PDF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面状剪切带形成机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
2
作者 张忠义 肖文进 +1 位作者 杨国龙 高军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89-1502,共14页
东天山晚古生代康古尔塔格构造—金矿带的中段南带开展构造控矿研究,为区域金矿定位预测与勘探提供依据。采用区域构造分析和构造解析方法,在雅满苏北部厘定出一类已发生变形改造的大型面状脆韧性—韧性剪切带,构造恢复表明,其形成于晚... 东天山晚古生代康古尔塔格构造—金矿带的中段南带开展构造控矿研究,为区域金矿定位预测与勘探提供依据。采用区域构造分析和构造解析方法,在雅满苏北部厘定出一类已发生变形改造的大型面状脆韧性—韧性剪切带,构造恢复表明,其形成于晚古生代造山早期向北的分层剪切或低角度逆冲剪切(S1//S0)作用,并作为区域金矿的一级控矿构造而成为俯冲带深源成矿流体向上运移成矿的主通道。在造山过程中递进变形的分层剪切或低角度逆冲剪切晚期、向南北向横向缩短转换阶段,伴随区域抬升和断褶作用,拆离剪切带分支断裂开始成生并向上突破,导致封闭在拆离带内运移的深源含矿流体以断层阀方式分流排泄,成矿流体沿分支断裂向上运移,在断裂上盘或上盘背斜枢纽处的低序次的断裂、破裂中聚集卸载,形成充填石英脉和交代蚀变岩型(造山型)金矿,并有时限为276.5±2.9Ma的石英闪长斑岩侵入产出;晚期褶皱、断裂等叠加构造则对矿床(体)破坏、改造及保存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面状剪切带 金矿 晚古生代 控矿机制
下载PDF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70
3
作者 施炜 董树文 +2 位作者 胡健民 张忠义 刘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4-1327,共14页
大巴山前陆西段发育典型的横跨叠加褶皱,清楚地记录了自身构造演化历史,为查明大巴山前陆构造体制转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野外褶皱形态分析,结合层面和断层面滑动矢量的观测,获得大巴山前陆西段中生代主要的两期挤压构造应... 大巴山前陆西段发育典型的横跨叠加褶皱,清楚地记录了自身构造演化历史,为查明大巴山前陆构造体制转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野外褶皱形态分析,结合层面和断层面滑动矢量的观测,获得大巴山前陆西段中生代主要的两期挤压构造应力场,即早期(T3—J1)的构造应力场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大巴山地区受其控制,发生近东西向展布褶皱变形,这期构造变形与印支运动有关;晚期,即J3—K1期间,大巴山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本区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挤压转变为近东西向强烈挤压,大巴山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大巴山推覆构造带以断裂活动为主,镇巴—城口—房县断裂带强烈向大巴山前陆逆掩。而大巴山前陆则以强烈的近南北向延伸的褶皱变形为主,早期近东西向褶皱遭受强烈改造,形成大巴山前陆西段较为典型的横跨叠加褶皱构造。这期构造变形是燕山运动早期活动的结果。大巴山叠加变形的研究不仅为研究中国盆—山系统变形特征提供了具体例证,而且对大巴山前陆油气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前陆 叠加变形 构造应力场 印支运动
下载PDF
大巴山前陆北西向褶皱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忠义 董树文 +3 位作者 张岳桥 胡健民 施伟 刘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4,共15页
大巴山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与上扬子前陆交接部位,其西北缘地区发育规模大、方向各异、叠加特征明显的褶皱构造体系。通过关键地区的褶皱及其叠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空序列的研究鉴别出至少是三期褶皱构造,包括北东—近东西向、近南... 大巴山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与上扬子前陆交接部位,其西北缘地区发育规模大、方向各异、叠加特征明显的褶皱构造体系。通过关键地区的褶皱及其叠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空序列的研究鉴别出至少是三期褶皱构造,包括北东—近东西向、近南北—北北西向和北西向褶皱。本文详细介绍北西向褶皱的厘定依据和空间构造要素,研究其对晚侏罗世形成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叠加改造及过程。根据区域变形的特征分析,以及下白垩统地层卷入北西向褶皱变形的事实,推测这组褶皱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或其后的收缩变形事件有关,但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仍需进一步探讨。大巴山地区北西—南东向褶皱的厘定有助于完善和深化大巴山西缘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壳变形历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西向褶皱 叠加变形 弯滑擦痕 白垩纪 大巴山前陆
下载PDF
油气藏盖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38
5
作者 付晓飞 吴桐 +3 位作者 吕延防 柳少波 田华 卢明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71,共18页
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富集规模,大中型油气田盖层岩性主要为泥岩、膏盐岩和碳酸盐岩。近几十年来,盖层封闭性研究在封闭机理与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同学者先后提出了毛细管封闭、水力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机理,针对不同... 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富集规模,大中型油气田盖层岩性主要为泥岩、膏盐岩和碳酸盐岩。近几十年来,盖层封闭性研究在封闭机理与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同学者先后提出了毛细管封闭、水力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机理,针对不同封闭机理建立了盖层封闭性评价行业标准,在区带评价和勘探目标选择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盖层封闭性主要是静态评价,经历多期埋藏-抬升的盖层封闭能力是变化的。金之钧等建立了盖层封闭能力动态演化过程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埋藏过程孔隙度-毛细管压力、抬升过程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关系和OCR定量预测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变化过程,为多期构造演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提供了合理依据。基于对以上机理和方法的研究,指出断层、构造裂缝和水力裂缝是盖层完整性破坏的关键因素,明确了油气穿越盖层运移条件,为寻找次生油藏提供了思路。断裂和裂缝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盖层完整性破坏取决于盖层岩石力学特征,即盖层脆-韧性变形,基于泥岩密度和岩石力学特征建立了泥质岩脆-韧性变形转换判别方法;基于拜尔利摩擦定律和盖茨准则建立了膏盐岩脆-韧性变形转换判别方法,明确了断裂和裂缝在脆性、脆-韧性和韧性盖层中形成演化机理和对盖层破坏作用。现今,盖层封闭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包括不同级别盖层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宏观地质因素对盖层封闭能力的影响,泥页岩岩石成岩阶段划分及封闭能力动态演化过程,盖层脆-韧性转化及破裂条件定量表征,深层断层对油气输导和保存,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演化 脆韧性变形 毛细管压力 岩石力学特征 封闭机理 盖层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大巴山前陆叠加构造力学特征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武红岭 施炜 +1 位作者 董树文 田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0-196,共7页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应力场、位移场和形变场的流变学特征,分析叠加褶皱的相干形式和联合弧的形态特征,展现了大巴山弧形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提供了一组与大巴山前陆叠加构造相适应的边界外力和...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应力场、位移场和形变场的流变学特征,分析叠加褶皱的相干形式和联合弧的形态特征,展现了大巴山弧形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提供了一组与大巴山前陆叠加构造相适应的边界外力和约束条件。研究表明:(1)模型选用的蠕变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非常缓慢,使得我们有条件通过应力迹线去研究构造变形的形态特征。(2)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早晚两期褶皱的干涉形式大致为构造横跨叠加、斜跨叠加和共轴叠加三种。(3)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的关键条件是北东向区域应力的作用和东西两个基底构造结的存在;而与大巴山弧联合构成收敛双弧的川东弧形构造带主要为来自南东方向的动力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前陆 叠加构造 应力迹线 非线性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浙皖赣相邻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28
7
作者 余心起 张达 +2 位作者 汪隆武 颜铁增 邓国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84,共9页
浙皖赣相邻区在加里东时期受到华南加里东构造事件的影响,前震旦纪基底及早古生代早期盖层强烈隆升并褶皱变形,皖浙赣邻接部位早—中石炭世地层直接覆盖在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上,东端清凉峰一带的中石炭统覆盖在上寒武统之上,但尚未见... 浙皖赣相邻区在加里东时期受到华南加里东构造事件的影响,前震旦纪基底及早古生代早期盖层强烈隆升并褶皱变形,皖浙赣邻接部位早—中石炭世地层直接覆盖在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上,东端清凉峰一带的中石炭统覆盖在上寒武统之上,但尚未见到有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证据。同时,古陆南侧及东侧震旦纪—早志留世盖层向南(东)滑脱,接触带附近与基底一并形成倒转产状及倒转褶皱;北侧向北滑脱形成滑覆褶皱及临溪盆地、兰田残留向斜盆地。印支、燕山事件对加里东构造形迹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改造,最终形成了基本延续至今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构造事件 基底隆升 滑脱伸展 倒转褶皱 滑覆褶皱 后期叠加改造 浙皖赣相邻区
下载PDF
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洪瑞 杨天南 +5 位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杨竹森 田世洪 刘英超 王富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5-1155,共11页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矿区发育中-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上二叠统那益雄组碎屑岩、上三叠统结扎群甲丕拉组碎屑岩和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4套地层系统,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局部被近南北向逆断层代替。北西向逆断层横亘矿区,断层上盘三叠纪碎屑岩和灰岩整体北倾,断层下盘三叠纪岩石被左右两条走滑断层夹持向南挤出。在图面和露头尺度上矿区叠加褶皱明显,南北向剖面上多见紧闭的倾伏褶皱,近东西向剖面上则为开阔水平的斜歪褶皱,表明南北向剖面上观察到的是已被叠加的早期褶皱,为矿区第一期变形,其形成与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有关。始新世晚期印-亚大陆碰撞地壳缩短形成矿区第二期构造,即北西向逆断层和褶皱叠加。第三期近南北向逆断层可能形成于始新世末,与印-亚大陆碰撞引起的侧向旋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层 叠加褶皱 变形序列 东莫扎抓 三江北段
下载PDF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渔渡地区侏罗纪叠加变形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国利 陈虹 +2 位作者 田密 施炜 高卫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30-136,148,共8页
大巴山构造带是秦岭造山带南部发育的一个以逆冲推覆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带。通过在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渔渡地区进行的详细构造解析发现,大巴山构造带在侏罗纪以来经历了至少两期变形叠加,变形地层三叠系嘉陵江组—侏罗系沙溪庙组。早期... 大巴山构造带是秦岭造山带南部发育的一个以逆冲推覆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带。通过在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渔渡地区进行的详细构造解析发现,大巴山构造带在侏罗纪以来经历了至少两期变形叠加,变形地层三叠系嘉陵江组—侏罗系沙溪庙组。早期变形以与滑脱构造相关的轴向北西—北北西向箱状或隔挡状褶皱为主,并在深部发育顺层滑脱构造,变形时代为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变形与北侧逆冲相关,导致右行走滑变形,主要形成右行走滑断层和北西—北北西向紧闭褶皱,变形时代比第一期稍晚,为晚侏罗世之后到早白垩世。两期变形形成的褶皱延伸方向一致,与区域构造线的方向协调,而且在远离北侧镇巴断裂的地区变形强度有减弱的趋势,两期变形叠加形成共轴或斜交叠加构造。研究表明,变形与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向南逆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构造带 叠加变形 箱状褶皱 大巴山 秦岭
下载PDF
鄂西利川齐岳山高陡背斜带的古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令占 田洋 +2 位作者 涂兵 曾波夫 谢国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0-503,共14页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该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五期构造应力作用,从早到晚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J3-K1)、近东西向挤压(K1)、近南北向挤压(K1-K2)、北西-南东向引张(K2)和北东-南西向挤压(E3)。该区侏罗纪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深入认识齐岳山高陡背斜带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构造变形 古应力 齐岳山高陡背斜带 利川地区 鄂西
下载PDF
大巴山西北缘叠加褶皱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忠义 董树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3-936,共14页
大巴山晚侏罗纪叠加褶皱可能是世界上区域规模或填图规模最典型的褶皱叠加构造之一,具有完美的干涉图像。作者在两期褶皱近乎正交的大巴山西北缘开展1/万填图和构造分析,重点研究露头尺度上的横跨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厘定了晚三... 大巴山晚侏罗纪叠加褶皱可能是世界上区域规模或填图规模最典型的褶皱叠加构造之一,具有完美的干涉图像。作者在两期褶皱近乎正交的大巴山西北缘开展1/万填图和构造分析,重点研究露头尺度上的横跨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厘定了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两期构造运动及其两期褶皱变形,确定地壳浅层发育的纵弯褶皱机制,在三维几何形态研究基础上,特别是根据同褶皱层间滑动线理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及其相互配置关系,基于叠加褶皱力学作用方式和变形干涉图像将区内叠加褶皱划分为3类10种基本样式。研究表明晚侏罗世近南北—北北西向褶皱(F2)近垂直地跨过晚三叠世近东西—北东向褶皱(F1),是大巴山地区最主要的定型构造,构成大巴山晚侏罗纪弧形前陆褶皱山系主体;而北西向褶皱(F3)与近南北—北北西向褶皱(F2)在其中—西部以小的角度相交,总体具非共轴的旋转应变特征,并主要表现为并置或重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干涉类型 纵弯褶皱 层滑线理 变形机制 晚侏罗纪 大巴山
下载PDF
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主变形期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清晨 林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2-588,622,共8页
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它们在沉积之后经历了多期构造事件。在野外观测和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对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变形序列进行了剖析,甄别出4个变形期,分别为早古生代晚期(421~441 Ma)、晚三叠世(215~230... 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它们在沉积之后经历了多期构造事件。在野外观测和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对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变形序列进行了剖析,甄别出4个变形期,分别为早古生代晚期(421~441 Ma)、晚三叠世(215~23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第三纪,并指出中生代中晚期为主变形期,形成了不同尺度的叠加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构造 主变形期 海相烃源岩 中生代 中国南方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矿区中生代叠加褶皱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志军 单业华 +2 位作者 梁新权 张小琼 倪永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共12页
大宝山矿区位于南岭地区南部,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至少发生了两期褶皱作用,清楚地记录了自身的构造变形历史;为了解大宝山矿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矿区内褶皱、石英脉、劈理、膝褶等变形构造的分析,首次识别了矿区内两... 大宝山矿区位于南岭地区南部,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至少发生了两期褶皱作用,清楚地记录了自身的构造变形历史;为了解大宝山矿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矿区内褶皱、石英脉、劈理、膝褶等变形构造的分析,首次识别了矿区内两个世代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褶皱(轴面走向NW-NNW向)形态较为紧闭,为斜卧褶皱;晚期褶皱(轴面走向为NE-NEE向)形态较为宽缓,为直立倾伏褶皱。结合大区域褶皱构造线的分析,提出华南地区横跨型叠加褶皱的早期褶皱应为近南北向,晚期褶皱为近东西向。基于矿区内多期变形构造的交切关系、石英脉辉钼矿年龄数据以及区域相关地质事件分析,这两组褶皱构造反映了大宝山矿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陆内两次变形事件:NW-NNW向褶皱是印支早期华南板块内部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NE-NEE向褶皱是燕山早期华南板块陆内部变形作用的结果。大宝山矿区叠加褶皱变形研究不仅为研究华南大陆叠加褶皱变形特征提供了具体例证,而且对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矿的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陆内变形 干涉类型 构造演化 大宝山
下载PDF
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渗透率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守建 贾立 +1 位作者 许江 郭世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01-3511,共11页
针对“叠置煤层气系统”这一煤层群地层中普遍发育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借助重庆大学自主研制的“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物理模拟实验装置”,设计Ⅰ号、Ⅱ号、Ⅲ号、Ⅳ号模拟煤层的初始气体压力分别为1.0,1.4,1.8,2.2 MPa,通过叠置含气系统煤... 针对“叠置煤层气系统”这一煤层群地层中普遍发育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借助重庆大学自主研制的“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物理模拟实验装置”,设计Ⅰ号、Ⅱ号、Ⅲ号、Ⅳ号模拟煤层的初始气体压力分别为1.0,1.4,1.8,2.2 MPa,通过叠置含气系统煤层气合采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合采过程中煤层渗透率动态演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合采过程中模拟煤层渗透率变化曲线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渗透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为特征,以Ⅰ号和Ⅱ号煤层为代表;另外一类以先下降后上升为特征,以Ⅲ号和Ⅳ号煤层为代表;②合采初期,渗透率差异系数变化显著,中、后期变化不明显,模拟开采结束时Ⅰ,Ⅱ,Ⅲ号煤层相对于Ⅳ号煤层的渗透率差异系数分别为37.5%,26.5%和13.6%,表明合采过程中高储层压力煤层的气体倒灌进入了低储层压力煤层,产生了层间干扰,初期干扰显著,中、后期不明显,煤层受干扰程度随初始气体压力差的加大而增大;③煤层有效应力、煤体温度和煤体变形相互耦合,共同影响着模拟煤层渗透率演化规律,使得4个煤层的渗透率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其中Ⅳ号煤层渗透率变化影响因素在开采初期以效应力占主导地位,煤体温度和煤体应变分别在渗透率比下降至0.87和0.75时才开始对渗透率演化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置含气系统 煤层气合采 渗透率 有效应力 煤体温度 煤体变形
下载PDF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忠义 贺昕宇 肖文进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1期2341-2346,共6页
东天山东中段发育具明显叠加特征的晚古生代剪切构造。采用区域构造分析和构造解析方法,在土墩-山口站地区厘定出二类(期)韧性剪切带。早期为一种面状韧性剪切带,形成于近南北向的分层剪切作用(D1),并因随后的挤压变形(D2)而陡立;晚期... 东天山东中段发育具明显叠加特征的晚古生代剪切构造。采用区域构造分析和构造解析方法,在土墩-山口站地区厘定出二类(期)韧性剪切带。早期为一种面状韧性剪切带,形成于近南北向的分层剪切作用(D1),并因随后的挤压变形(D2)而陡立;晚期为一种线性(带状)剪切带,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的走滑性质(D3)。第二类(期)剪切多同向叠加于陡立的第一类(期)剪切之上,且二类(期)构造均伴有同构造的岩浆活动,是晚古生代的俯冲碰撞造山事件的构造响应,并记录了不同变形机制下的构造变动和演化过程。区域叠加剪切构造的厘定和确认有助于完善和深化东天山中段的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及金多金属成矿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 剪切带 叠加变形 晚古生代 构造解析 东天山
下载PDF
纵弯叠加褶皱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作基 余定成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26-32,T001,共8页
在野外对纵弯叠加褶皱观察的基础上,利用软材料模拟了纵弯叠加褶皱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它的成因、形成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模型实验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模拟实验 叠加褶皱 变形 演化
下载PDF
挤压(拉张)构造应力场的叠加分析——联合构造应力场研究(Ⅱ) 被引量:4
17
作者 乐光禹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40-51,共12页
地壳内同时同地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应力场,必然叠加为统一的联合构造应力场。该文研究了挤压(拉张)型均匀应力场和非均匀应力场的叠加问题,计算了压(拉)型非均匀联合叠加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分布,认为地壳岩石的许多变形组合型式都... 地壳内同时同地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应力场,必然叠加为统一的联合构造应力场。该文研究了挤压(拉张)型均匀应力场和非均匀应力场的叠加问题,计算了压(拉)型非均匀联合叠加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分布,认为地壳岩石的许多变形组合型式都受到压(拉)非均匀联合应力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构造 应力场 联合构造
下载PDF
叠加变形有限应变分解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涛 王晓霞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3-43,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二维不同类型叠加变形的有限应变分解方法。只要测定有限应变及能代表各期主应变面的面理或剪切指向,就可以计算出各期构造应变。
关键词 有限 应变 叠加变形 分解 壁理
下载PDF
滇东北驾车穹隆结构及其Pb、Zn、Ag、As、Sb元素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阳光 颜丹平 +8 位作者 穆丹 邱亮 康宁 陈峰 赵磊 孙琦 李林 邵雨萌 张翼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9,共15页
滇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部,该区域内发育一系列直接赋存有低温矿床或与低温成矿作用联系密切的构造穹隆体。详细研究这类穹隆体的构造成因及属性,是揭示区域内低温成矿规律的关键。驾车穹隆位于滇东北阿旺镇至驾车乡一带,与滇东北... 滇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部,该区域内发育一系列直接赋存有低温矿床或与低温成矿作用联系密切的构造穹隆体。详细研究这类穹隆体的构造成因及属性,是揭示区域内低温成矿规律的关键。驾车穹隆位于滇东北阿旺镇至驾车乡一带,与滇东北其他穹隆体相比,驾车穹隆出露完整的构造-岩石组合,是该区域构造穹隆体的典型代表。文中以驾车穹隆的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地质构造调查与构造解析、重点地层系统样品采集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结合区域背景资料,确定了穹隆的构造成因及变形序列、主要低温成矿元素背景异常特征及赋存状态。通过对3条横切驾车穹隆体构造剖面的构造解析,厘定了3期构造变形:D1期顺层流变构造,变形时代推测为加里东期;D2期为NEE向纵弯褶皱,变形时代推测为印支期;D3期为NNE向纵弯褶皱,变形时代推测为燕山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穹隆内昆阳群中泥质和粉砂质板岩等低级变质岩中具有3~5倍以上Pb、Zn、Ag、Sb、As元素背景异常;震旦系澄江组粉砂岩、灯影组白云岩与黑色页岩中局部具有3~5倍以上Pb、Ag和As的元素背景异常;下寒武统渔户村组部分黑色页岩中具有5倍以上的Pb、Zn、Ag、Sb、As元素背景异常。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上述低温成矿元素在原生黄铁矿中富集。综合构造解析结果表明,驾车穹隆主体是一个由NNE向褶皱(D3期)横跨叠加于NEE向褶皱(D2期)之上而形成的构造穹隆体,为印支期与燕山期构造复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车穹隆 构造变形序列 构造样式 叠加褶皱 元素富集
下载PDF
多基坑同时施工对相邻地铁线路的叠加效应影响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志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邻近地铁线路的多个基坑同时施工的情况。为确保既有地铁线路结构及运营安全,有必要研究邻近地铁线路的多个基坑同时开挖对地铁线路结构产生的叠加效应。上海长泰国际广场项目和浦东软件园三期A...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邻近地铁线路的多个基坑同时施工的情况。为确保既有地铁线路结构及运营安全,有必要研究邻近地铁线路的多个基坑同时开挖对地铁线路结构产生的叠加效应。上海长泰国际广场项目和浦东软件园三期A1地块综合商业配套项目分别位于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金科路站两侧,两个项目的基坑同时施工,对比分析了施工阶段对桩基、围护、加固、基坑开挖、地下室回筑等进行监测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邻近基坑开挖对2号线金科路站车站及附近隧道结构变形的叠加效应,并制定了有效的监护方案及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坑施工 叠加效应 结构变形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