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nt hepatitis B is a risk facto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被引量:1
1
作者 Arvind Reddy Elizabeth May +1 位作者 Murray Ehrinpreis Milton Mutchnic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8期9328-9333,共6页
AIM:To study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CHC),cirrhosis and latent hepatitis B(LHB)infection,defined as the absence of detectable serum hepatitis... AIM:To study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CHC),cirrhosis and latent hepatitis B(LHB)infection,defined as the absence of detectable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and the presence of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s comprised of 185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HCC who were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 Ab)(+)and HBsAg(-)a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between 1999 and 2008.From these,108 patients had HCV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onfirmation of viremia while the remaining(77)were considered to have CHC on the basis of a positive HCV Ab and the absence of any other cause of liver disease.Controls were drawn from our institutional database from the same time period and consisted of 356 HBsAg(-)age,race and gender matched patients with HCV RNA-confirmed CHC and without evidence of HCC.A subgroup of controls included 118matched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χ2test and t test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Seventy-seven percent of patients in all3 groups were African Americans.Patients with HCC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body mass index(P=0.03),a higher rate of co-infection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P=0.05)an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lcohol abuse(P=0.03)than the controls.More patients with HCC had LHB than controls(78%vs39%,P=0.01).Sixty three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HCC were bo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b)(-)and HBcAb(+)compared to 23%of controls(P<0.01).When compared to cirrhotic controls,the frequency of HBcAb(+)remained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HCC(78%vs 45%,P=0.02).Patients with HCC were more likely to be both HBsAb(-)and HBcAb(+)than the cirrhotic controls(63%vs 28%,P=0.01).Although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100%of CHC and HIV coinfected patients with HCC(n=11)were HBcAb(+)when compared to controls(44%;n=9).CONCLUSION:These data suggest that LHB occurs at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equency in patients with CHC and HCC than in patients with CHC without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RONIC HEPATITIS C latent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VIRUS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分析食管鳞癌证候分类及特征
2
作者 郑玉玲 张亚玲 +1 位作者 陈玉龙 张瑞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探索食管癌证候分类及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全国10个省份的食管癌患者四诊信息,构建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提取食管癌常见证候。结果共纳入2027例食管癌患者,160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 目的探索食管癌证候分类及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全国10个省份的食管癌患者四诊信息,构建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提取食管癌常见证候。结果共纳入2027例食管癌患者,160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3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得到6种常见证候。结论食管癌的主次病因可以概括为外邪直中是引发食管癌的主因,高龄和情志抑郁是促因。食管癌常见肝胃不和证、脾肾亏虚证、气虚阳微证、痰气互阻证、血瘀痰滞证、阴虚内热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隐结构 证候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韦淑 杨丽 +3 位作者 罗雨婷 梁秋婷 周溢 卢佳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次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13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其心理一致感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NPC同步放化疗患者,其心理一致感存在3种轨迹,分别为持续低平组(20.00%)、持续下降组(28.00%)、持续上升组(5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学历、居住地、照护者和肿瘤分期是鼻咽癌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心理一致感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患者社会限制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欣 杨丽 +3 位作者 李丹妮 谭铮可可 张妍欣 梁秋婷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77-1483,共7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社会限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20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限制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鼻咽癌放疗...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社会限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20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限制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社会限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社会限制呈中等偏低水平。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社会限制可分为2个潜在剖面,分别命名为低社会限制-有效劝说型(81.4%)、高社会限制-逃避沟通型(18.6%)。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情况、陪护情况、社会支持水平、焦虑和抑郁水平是鼻咽癌放疗患者社会限制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社会限制存在异质性,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社会限制特征及影响因素给予个性化干预,以降低患者社会限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社会限制 潜在剖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LMP-1、Bcl-2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5
作者 程运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0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潜伏膜蛋白(LMP)-1、B淋巴细胞瘤(Bcl)-2基因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NPC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鼻内镜采集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LMP-1、Bcl-2的表达,根据TNM分期评估NPC肿瘤侵袭和转移程度...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潜伏膜蛋白(LMP)-1、B淋巴细胞瘤(Bcl)-2基因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NPC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鼻内镜采集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LMP-1、Bcl-2的表达,根据TNM分期评估NPC肿瘤侵袭和转移程度,分析LMP-1、Bcl-2与NP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结果120例NPC患者中LMP-1阳性共86例,占71.67%,Bcl-2阳性共90例,占75.00%;LMP-1、Bcl-2阳性患者中EBV-DNA阳性占比居高,与LMP-1、Bcl-2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不同分期患者LMP-1、Bcl-2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Phi和Cramer's V系数检验发现,NPC组织中LMP-1、Bcl-2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LMP-1、Bcl-2在NP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普遍较高,且LMP-1、Bcl-2阳性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1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肿瘤侵袭转移
下载PDF
新疆维、汉族鼻咽癌患者LMP2A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谭遥 陈婷 +1 位作者 李亚伟 王若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潜伏膜蛋白2 A(LMP2 A)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择11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维吾尔族48例,汉族66例)及120例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50例,汉族70例),治疗前抽取肘静脉血,分...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潜伏膜蛋白2 A(LMP2 A)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择11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维吾尔族48例,汉族66例)及120例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50例,汉族70例),治疗前抽取肘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LMP2 A特异性T细胞(CTL)水平。比较鼻咽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患者与维吾尔族健康志愿者、汉族患者与汉族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患者与汉族患者外周血 LMP2 A特异性 CTL频数的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 LMP2A特异性CTL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316);维吾尔族鼻咽癌患者和汉族鼻咽癌患者分别与同民族健康志愿者比较,外周血 LMP2 A特异性 CTL频数均低于同民族健康志愿者(P=0.0329,P =0.0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鼻咽癌的外周血中 LMP2A特异性 CTL水平亦高于维吾尔族鼻咽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7)。结论鼻咽癌患者对于 LMP2A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这可能是 EBV潜伏感染,最终导致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酶联免疫斑点法 特异性T细胞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病毒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云 罗兵 +1 位作者 赵鹏 黄葆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2-787,共6页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在鼻咽癌及淋巴瘤等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已有报道,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不同,在胃癌组织中EBV某些基因尤其是裂解性基因的表达情况报道...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在鼻咽癌及淋巴瘤等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已有报道,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不同,在胃癌组织中EBV某些基因尤其是裂解性基因的表达情况报道较少。为明确胃癌组织中EBV潜伏性基因和裂解性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从mRNA水平检测胃癌组织中EBV潜伏感染和裂解感染相关基因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EBV编码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outhern杂交检测185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特异性EBVDNA片段,进一步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PCR阳性标本EBV编码小RNA1(EBER1)的表达,癌细胞EBER1阳性者确定为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gastriccarcinoma,EBVaGC)。采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aGCs组织中EBV核抗原(EBNAs)基因转录启动子(Qp、Cp和Wp)、潜伏性基因(EBNA1、EBNA2基因,潜伏膜蛋白LMP1、LMP2A和LMP2B基因)和裂解性基因(即刻早期基因BZLF1和BRLF1,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晚期基因BcLF1和BLLF1)的表达。结果185例胃癌标本EBV阳性率为7.03%(13/185),癌旁组织均为阴性。13例EBVaGCs组织中均检测到启动子QpmRNA,而Wp和CpmRNA则为阴性。潜伏性基因中EBNA1mRNA均阳性(13/13),而EBN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胃肿瘤 裂解性基因 潜伏性基因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中结合磷酸化的TRAFs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承兴 李晓艳 +2 位作者 顾焕华 邓锡云 曹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对鼻咽癌中潜伏膜蛋白 1 (LMP1 )是否结合磷酸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s,TRAFs)信号分子进行探讨 .首先应用 CSA/SP双染色法在 3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发现 1 6例 (52 % ) LMP1与... 对鼻咽癌中潜伏膜蛋白 1 (LMP1 )是否结合磷酸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s,TRAFs)信号分子进行探讨 .首先应用 CSA/SP双染色法在 3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发现 1 6例 (52 % ) LMP1与 TRAF1、TRAF2和 TRAF3共表达于癌细胞胞膜及胞浆同一部位 .这提示 EB病毒 LMP1在鼻咽癌中可能结合 TRAF1、TRAF2或TRAF3发挥作用 .进一步以导入载体 p SG5的鼻咽癌细胞系 HNE2 - p SG5为对照 ,建立了稳定表达 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 HNE2 - LMP1 ,利用这两种细胞系 ,以免疫共沉淀 - Western印迹方法 ,证实了 LMP1可与磷酸化的 TRAF1、TRAF2或 TRAF3直接或间接作用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信号转导 EB病毒 TRAFs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通过结合TRAFs调控NF-κB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承兴 李晓艳 +2 位作者 顾焕华 邓锡云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的致瘤机制 ,对鼻咽癌中LMP1激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NF κB机制进行了研究 .首先 ,采用免疫共沉淀 蛋白质印迹在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 LMP1中证实LMP1与TRAF1,2 ,3结合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 ...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的致瘤机制 ,对鼻咽癌中LMP1激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NF κB机制进行了研究 .首先 ,采用免疫共沉淀 蛋白质印迹在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 LMP1中证实LMP1与TRAF1,2 ,3结合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 ,进一步以野生型LMP1及其三种突变体的鼻咽癌细胞系LMP1(野生型 ,wt)、HNE2 LMP1del187~ 35 1(CTAR1缺失型 )、HNE2 LMP1(1~ 2 31) (CTAR2缺失型 )、HNE2 LMP1(1~ 187) (羧基端胞浆区缺失型 )、HNE2 pSG5 (空白载体型 )为材料 ,结合NF κB报道基因质粒(pGL2 NF κB luc)的荧光素酶活性表达分析NF κB的活性 ,证实 :较之母细胞 ,野生型LMP1活化NF κB达13 8倍 ,LMP1(1~ 187)几乎不活化NF κB ,LMP1(1~ 2 31)活化NF κB达 4 9倍 ,LMP1(del187~ 35 1)活化NF κB达 9 1倍 ;TRAF1过表达升高LMP1(wt)及LMP1(1~ 2 31)介导的NF κB活性 ,而对LMP1(del187~ 35 1)活化NF κB无影响 ;TRAF3过表达或TRAF3负显性突变体抑制LMP1(wt)及LMP1(1~ 2 31)介导的NF κB活性 ,而不影响LMP1(del 187~ 35 1)活化NF κB ;TRAF2过表达升高LMP1(wt)、LMP1(1~2 31)及LMP1(del 187~ 35 1)介导的NF κB活性 .这些结果表明 :鼻咽癌中LMP1通过TRAF1、TRAF2或TRAF3调控NF κ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NF-ΚB EB病毒
下载PDF
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参与鼻咽癌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文斌 罗非君 曹亚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84-488,共5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高转移的肿瘤,其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Epstein-Barr病毒(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见于多数鼻咽癌细胞中,其调控的多条信号通...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高转移的肿瘤,其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Epstein-Barr病毒(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见于多数鼻咽癌细胞中,其调控的多条信号通路都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LMP1通过诱导产生一系列与细胞侵袭和转移相关的因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c-Met,Et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Ezrin,MUC1和Twist等,参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本文阐述LMP1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1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EB病毒LMP1促鼻咽癌细胞生长与CD23、bcl-2表达和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培春 梁洪英 +2 位作者 邓惠华 赵明伦 何志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LMP1表达促鼻咽癌细胞系生长作用与CD2 3、bcl 2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LMP1、CD2 3和bcl 2蛋白的表达 ;用MTT法测定鼻咽癌细胞系的生长能力 ;用DNA电泳法、流式细胞法和TUNEL法检测癌细胞凋... 目的 :探讨EB病毒LMP1表达促鼻咽癌细胞系生长作用与CD2 3、bcl 2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LMP1、CD2 3和bcl 2蛋白的表达 ;用MTT法测定鼻咽癌细胞系的生长能力 ;用DNA电泳法、流式细胞法和TUNEL法检测癌细胞凋亡 ;用CD2 3单抗阻断和MTT法观察CD2 3单抗对鼻咽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 (L CNE1)的生长能力明显增强 ,并有CD2 3蛋白表达 ,而非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 (V CNE1和CNE1)的CD2 3表达阴性 ;3种鼻咽癌细胞系均无凋亡发生 ,而都仅有 2 %~ 3 %的细胞表达bcl 2蛋白 ;CD2 3单抗能明显地抑制L CNE1细胞系的生长 ,但对V CNE1和CNE1细胞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提示LMP1促鼻咽癌细胞系生长可能是通过上调CD2 3所致 ,而与bcl 2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CD23 bcl-2 细胞凋亡 鼻咽肿瘤 LMP1
下载PDF
LMP2A、Snail和N-cadherin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高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饶洁 赵利容 +1 位作者 袁静萍 罗泊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潜伏膜蛋白2A(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A,LMP2A)、Snail和N-cadherin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MP2A、Snail和N-cadherin在鼻咽黏膜慢性炎、NPC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 目的探讨潜伏膜蛋白2A(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A,LMP2A)、Snail和N-cadherin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MP2A、Snail和N-cadherin在鼻咽黏膜慢性炎、NPC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比较3种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通过体外实验检测LMP2A对鼻咽癌CNE2细胞形态的影响及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LMP2A、Snail和N-Cadherin蛋白的高表达与NPC患者临床恶性进展呈正相关(尤其是淋巴结转移);LMP2A与Snail、N-cadherin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体外实验证实LMP2A可上调鼻咽癌CNE2细胞中N-cadherin和Snail蛋白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样改变。结论 LMP2A、Snail和N-cadherin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高表达与NPC恶性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2A SNAIL N-CADHERIN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参与鼻咽癌恶性演进的转录调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非君 胡智 +4 位作者 曾亮 唐发清 顾焕华 唐敏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7-571,共5页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激活激活蛋白 1(AP1) ,和核转录因子 (NF κB)在鼻咽癌细胞SUNE 1及亚细胞株恶性演进中的作用 .运用报告基因法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法 (EMSA)分析AP1和NF κB反式激活活性和DNA结合活性 ,蛋白质印迹检测蛋白...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激活激活蛋白 1(AP1) ,和核转录因子 (NF κB)在鼻咽癌细胞SUNE 1及亚细胞株恶性演进中的作用 .运用报告基因法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法 (EMSA)分析AP1和NF κB反式激活活性和DNA结合活性 ,蛋白质印迹检测蛋白质表达 ;裸鼠致瘤实验结合组织制片研究瘤细胞的成瘤和转移能力 .结果显示恶性程度不同的SUNE 1亚细胞株的反式激活活性、DNA结合活性、LMP1蛋白表达及c Jun氨基端激酶 (JNK)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 ,且与细胞恶性程度正相关 .这些结果提示LMP1活化AP1和NF κB的信号通路参与了鼻咽癌细胞SUNE 1的恶性演进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编码 潜伏膜蛋白1 鼻咽癌 恶性演进 转录调控 实验研究 转录因子 转移
下载PDF
JAK3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参与STAT活化并受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调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运年 陶永光 +3 位作者 宋鑫 唐敏 艾米丹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0-565,共6页
为了探讨在鼻咽癌细胞 (NPC)中是否存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 /JAK3/STAT信号传导途径 ,首先采用RT PCR方法对NPCJAK家族 4种成员检测 ,发现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HNE2中该家族 4种成员均有表达 .选择最有可能与LMP1相互作用的JA... 为了探讨在鼻咽癌细胞 (NPC)中是否存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 /JAK3/STAT信号传导途径 ,首先采用RT PCR方法对NPCJAK家族 4种成员检测 ,发现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HNE2中该家族 4种成员均有表达 .选择最有可能与LMP1相互作用的JAK家族成员JAK3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利用已建立的一株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 (doxycycline ,Dox)调控的LMP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 (Tet on LMP1HNE2 ) ,诱导Tet on LMP1HNE2细胞LMP1动态表达 ,蛋白质印迹发现JAK3的表达方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采用瞬间转染方法将STAT报告基因质粒 (GRR Luc)转染入pTet on LMP1HNE2细胞中 ,不同剂量的Dox促使LMP1的表达可以激活STAT报告基因活性 ,在 0 0 6mg/LDox诱导 36h时 ,STAT活性最高 .在该条件下 ,加入 3μmol/LJAK3特异性抑制剂WHI P131时 ,可抑制STAT的活性 .结果表明 :JAK3的表达在NPC细胞中受LMP1的调控 ,LMP1可以通过调控JAK3的表达参与STAT的活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3蛋白 鼻咽癌 STAT活化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下载PDF
LMP1经TRADD促进鼻咽癌SP18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娟 张先锋 +4 位作者 刘重元 罗招阳 朱建思 张玲 张志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潜伏性膜蛋白1(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2(CTAR2)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TRADD)在鼻咽癌SP18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建立表达LMP1及CTAR2突变型LMP1(LMP1^(TRADD))的SP18细胞系。其次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平... 目的:探讨潜伏性膜蛋白1(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2(CTAR2)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TRADD)在鼻咽癌SP18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建立表达LMP1及CTAR2突变型LMP1(LMP1^(TRADD))的SP18细胞系。其次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平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LMP1^(TRADD)对SP18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选用基因芯片检测SP18-LMP1和SP18-LMP1^(TRADD)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和平皿集落形成实验结果均显示,SP18-LMP1细胞生长与集落形成能力均较SP18-LMP1^(TRADD)细胞强(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P18-LMP1细胞的增殖指数较SP18-LMP1^(TRADD)细胞高(P<0.01)。筛选出63个增殖相关基因,其中SP18-LMP1^(TRADD)细胞中上调的基因33个,下调的基因30个。结论:TRADD活性区是LMP1促进SP18细胞增殖的重要功能活性位点。LMP1可能通过TRADD提高细胞增殖指数,诱导SP18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性膜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 基因芯片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鼻咽癌中EB病毒LMP1激活TRAFs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承兴 李晓艳 +2 位作者 顾焕华 邓锡云 曹亚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中 ,TRAFs作为LMP1活化的第一位信号分子 ,可能扮演着重要的分子开关角色。令人关注的是 ,在上皮性肿瘤NPC的发生中 ,EB病毒LMP1能否激活重要的TRAFs信号分子 ?究竟激活何种TRAFs信号分子 ,激... 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中 ,TRAFs作为LMP1活化的第一位信号分子 ,可能扮演着重要的分子开关角色。令人关注的是 ,在上皮性肿瘤NPC的发生中 ,EB病毒LMP1能否激活重要的TRAFs信号分子 ?究竟激活何种TRAFs信号分子 ,激活的机制何在 ?将LMP1cDNA导入LMP1表达阴性的HNE2中 ,建立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 :HNE2 LMP1。以此为材料 ,应用差异RT PCR和Westernblotting法证实 ,无论在RNA水平 ,还是蛋白水平上 ,TRAF1在HNE2 LMP1中表达较HNE2强 ,而TRAF2及TRAF3在HNE2 LMP1与HNE2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差异 ;进一步用免疫共沉淀 Westernblotting证实LMP1可使TRAF1、TRAF2、TRAF3磷酸化而被活化。这些结果提示在鼻咽癌中 ,LMP1可能诱导TRAF1表达 ,而对TRAF2及TRAF3并不影响 ,但LMP1可磷酸化TRAF1、TRA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信号传导 巨B病毒
下载PDF
苦参碱对鼻咽癌细胞CNE1-GL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申志华 揭伟 +1 位作者 陈锦 陈小毅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2期126-128,134,共4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GL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鼻咽癌CNE1-GL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CNE1-GL细胞侵袭重组人工基膜能力的影响;免疫...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GL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鼻咽癌CNE1-GL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CNE1-GL细胞侵袭重组人工基膜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CNE1-GL细胞EBV-LMP1蛋白的表达。结果苦参碱对CNE1-GL细胞的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效应随苦参碱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5g/L苦参碱能明显抑制CNE1-GL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膜能力,抑制率达(42.51±11.06)%,作用于CNE1-GL细胞24h后EBV-LM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苦参碱能抑制CNE1-GL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转移能力,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与EBV-LMP1蛋白表达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鼻咽癌 增殖 转移 潜伏膜蛋白1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LMP-1表达与外周血EBV-IgA/VCA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褚汉启 熊浩 +4 位作者 Jamal Alhosam 周良强 张平 黄孝文 崔永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及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对6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及33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LMP-1的表达进行检测...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及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对6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及33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LMP-1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免疫酶标法对这些患者外周血EBV的IgA/VCA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外周血EBV-IgA/VCA检出总阳性率在NPC患者中为90.32%(56/62),在慢性鼻咽炎患者中为3.03%(1/33),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LMP-1在NPC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59.68%(37/62),在慢性鼻咽炎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06%(2/33),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EBV-IgA/VCA与LMP-1共表达的患者占NPC患者总数的62.5%(35/56)。结论NPC患者外周血EBV-IgA/VCA表达与肿瘤组织中LMP-1阳性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鼻咽癌发病与EBV感染明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爱波斯坦-巴尔病毒 潜伏膜蛋白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多态性与鼻咽癌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实 宋坤华 +3 位作者 麦海强 张如华 陈剑经 曾益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为了分析广东地区鼻咽癌病人和非鼻咽癌病人携带的Epstein Barr病毒 (EBV)潜伏膜蛋白 1(LMP1)基因多态性 ,探讨LMP1基因羧基端缺失 30个碱基的EBV是否与华南地区鼻咽癌高发有关。为此收集了初治的 10 7例鼻咽癌病人和 10 6例非鼻咽癌肿... 为了分析广东地区鼻咽癌病人和非鼻咽癌病人携带的Epstein Barr病毒 (EBV)潜伏膜蛋白 1(LMP1)基因多态性 ,探讨LMP1基因羧基端缺失 30个碱基的EBV是否与华南地区鼻咽癌高发有关。为此收集了初治的 10 7例鼻咽癌病人和 10 6例非鼻咽癌肿瘤病人的漱口液 ,用巢式PCR扩增LMP1羧基端 ,观察缺失型LMP1的构成比。同时 ,测序分析缺失型LMP1编码区序列 ,了解缺失型LMP1多态性与鼻咽癌的关联度。结果 :在 5 0 %的样品中可检出LMP1基因 ,缺失型LMP1在鼻咽癌病人和非鼻咽病人的构成比相似 ,约占 70 % ,原型和缺失型LMP1混合感染少见 (0~ 6 % )。另外 ,广州地区的缺失型LMP1序列与上海、台湾、香港地区的缺失型LMP1基因高度同源 ,鼻咽癌病人是和非鼻咽癌病人携带的缺失型LMP1基因序列基本相同。此结果表明 ,广州地区流行的LMP1基因羧基端缺失 30个碱基的EBV株 ,漱口液中检测出的缺失型与原型LMP1构成比约为 7:3,在鼻咽癌病人和非鼻咽癌病人此分布情况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膜蛋白1 多态性 鼻咽癌 EB病毒
下载PDF
Survivin蛋白和LMP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强和 向秋 +3 位作者 伍红良 何晓松 刘芳贤 雷迅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68例鼻咽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与EB-LMP1的表达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Su...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68例鼻咽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与EB-LMP1的表达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Survivin蛋白产物的阳性率为82.4%(56/68),LMP1阳性率为67.6%(46/68);56例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鼻咽癌标本中,有42例LMP1阳性,共同阳性率75.0%(42/56),12例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阴性鼻咽癌标本中,9例LMP1阴性,共同阴性率66.7%(9/12),两者之间高度相关(P<0.01)。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LMP1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蛋白 潜伏膜蛋白 鼻咽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