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严延生 颜苹苹 +5 位作者 陈亮 吴守丽 谢美榕 吴婷婷 夏品苍 邱月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3-388,共6页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现已取得很大成效。该病原为致死性疾病,现已成为一种可治可管理的传染病,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的病例虽仍多达3 800万,但有一半以上已经抗病毒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目前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如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现已取得很大成效。该病原为致死性疾病,现已成为一种可治可管理的传染病,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的病例虽仍多达3 800万,但有一半以上已经抗病毒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目前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如基因组编辑等也已介入艾滋病的治疗,并且在人源化动物试验中业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不容置疑,艾滋病终究会被人类控制消除。但随着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不断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HIV潜伏库的问题日益突出,不论是分子治疗、组合治疗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不断寻找新的潜伏病毒细胞的标记,缩小病毒潜伏库,是当前艾滋病治疗必须解决的课题。此外,尽管艾滋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全球每天仍有近6 000例HIV/AIDS感染的病例发生。因此,安全有效疫苗的研发,不论在预防领域、还是在临床治疗方面,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分子治疗 组合治疗 潜伏感染细胞的标记物 疫苗研制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的持续感染及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光杰 刘琴 +4 位作者 李传明 祁建杭 徐彬 陆玉荣 徐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988-3995,共8页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为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重比较分析颗粒体病毒granulin基因序列,选择变异较大区域设计CnmeGV巢式PCR引物并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室内使用玉米苗繁殖稻纵卷叶螟,以10~6 OB/mL的亚致死浓度口服感染4龄幼虫,并饲养至成虫阶段,统计羽化率。以10%甲醛处理口服感染病毒的昆虫体表,利用探针分析稻纵卷叶螟持续感染种群中幼虫、蛹、蛹蜕及成虫的带毒率。施用10~6 OB/mL病毒制剂,监测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病率,并检测田间土壤的带毒率。【结果】建立了CnmeGV的巢式PCR探针,包括外侧引物Cm-gran1和内侧引物Cm-gran2。巢式PCR探针检测最低灵敏度为0.85 fg·μL-1,是常规PCR的1 000倍。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稻纵卷叶螟的食物源(水稻、玉米)、其他多角体和颗粒体病毒中,均未检测到目标片段。使用10%甲醛处理病毒感染的幼虫体表10、30 min和16 h后,均未检测到病毒目标片段,但处理16 h后,稻纵卷叶螟蛹不能羽化。亚致死浓度的病毒处理稻纵卷叶螟幼虫96 h后,未显症幼虫经体表处理后病毒检出率为100%。待幼虫化蛹及羽化后,蛹、蛹蜕和成虫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87.5%、83.3%和16.7%。经卡方检测,幼虫到化蛹阶段,病毒感染率未有显著变化(χ~2=3.2,P=0.234);而蛹羽化为成虫,病毒检出率显著降低(χ~2=32.356,P=0),表明成虫在变态过程中,大部分病毒随蛹蜕一起被排出体外。进一步待蛹羽化,发现和对照群体93.4%的羽化率相比,病毒感染群体成虫羽化率仅有30.8%。田间调查显示,已使用CnmeGV的田块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病毒显症率为4%,土壤带毒率为58%,病毒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水平传播持续感染稻纵卷叶螟种群。【结论】构建的巢式PCR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CnmeGV的持续感染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成虫变态在稻纵卷叶螟体内病原物的清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颗粒体病毒 持续感染 潜伏侵染 分子标记 水平传播 昆虫变态
下载PDF
指印生物遗传标记检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传海 常彩琴 +1 位作者 刘开会 刘雅诚 《刑事技术》 2002年第2期36-38,共3页
综述了血指印和汗潜指印生物遗传标记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印DNA检验面临的问题,包括现场污染,显现剂的影响,载体的影响等,并对指印DNA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研究现状 血指印 汗潜指印 生物遗传标记 指纹DNA 显现剂 法医学
下载PDF
“烙饼”类同形异构复合词“潜标记”转指的认知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彩红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11-214,217,共5页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一个词一般不能通过词形的变化来实现词性的转变。但是,汉语谓词性成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名词化",从而在语义上由陈述变成指称。揭示了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一类同形异构复合词"在词类转化...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一个词一般不能通过词形的变化来实现词性的转变。但是,汉语谓词性成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名词化",从而在语义上由陈述变成指称。揭示了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一类同形异构复合词"在词类转化过程中存在潜标记"转指——异构现象,并从认知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形异构复合词 潜标记 转指 名词化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同形异构复合词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彩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年第3期73-82,共10页
文章以"现代汉语同形异构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同形异构复合词这种词汇现象进行了深入描写。抓住"异构"这一特征,从同形异构复合词的界定、特征描写、分类、量化分析、词义关系、产生模式等方面对同形异构复合... 文章以"现代汉语同形异构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同形异构复合词这种词汇现象进行了深入描写。抓住"异构"这一特征,从同形异构复合词的界定、特征描写、分类、量化分析、词义关系、产生模式等方面对同形异构复合词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认为"异构"是一种"潜标记转指",构词语素地位的可转变性和多功能性是其实现潜标记转指的前提条件;对词语内部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汉语双音化后词义演变或者说造词法的又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形词 复合词 同形异构 潜标记转指 重新分析
下载PDF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康璇 周宇 +2 位作者 李俊 吴莉明 范晓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其作为从2型糖尿病(T2DM)中区分早期LADA患者的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了解LADA、1型糖尿病(T1DM)、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 目的: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其作为从2型糖尿病(T2DM)中区分早期LADA患者的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了解LADA、1型糖尿病(T1DM)、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通过比较LADA和T2DM患者临床特征,寻找可区分LADA、T2DM患者的潜在诊断标志物。ROC曲线分析探索血清25(OH)D和其他潜在诊断标志物从T2DM患者中区分LADA患者可行性。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了解血清25(OH)D变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结果:血清25(OH)D水平可用于从T2DM患者中鉴别早期LADA患者,而联合血清25(OH)D、TG则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减低可能预示着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结论:LADA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有助于从T2DM患者中区分早期LAD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诊断标志物
下载PDF
ABCA2基因mRNA在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阶段的表达及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7
作者 刘艳华 王若 +3 位作者 苏瑾文 俞珊 孙雯娜 程小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比较ATP结合转运蛋白A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2,ABCA2)基因m RNA在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态下的表达差异及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 目的:比较ATP结合转运蛋白A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2,ABCA2)基因m RNA在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态下的表达差异及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BCA2的m RNA水平,统计学分析各组ABC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能力。结果: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BCA2的m RNA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83.38,P<0.0001)。ABC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5,灵敏度为73.53%(95%的置信区间为63.87%~81.78%),特异性为93.55%(95%的置信区间为78.58%~99.2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BCA2基因m RNA是鉴别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感染者的潜在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病 潜伏感染 诊断标志物 ATP结合转运蛋白A2基因 MRNA
原文传递
潜在型克山病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标志和心脏功能的关系
8
作者 吴欢 王铜 +11 位作者 于丽娟 李迎辞 徐伯楠 刘红 刘亚滨 郭子丹 王 庞宏洋 高祥芝 金刚 刘玉婷 刘白鹭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潜在型克山病(1atent keshan disease,LKD)患者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特征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标志、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例LKD患者进行静息^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 目的探讨潜在型克山病(1atent keshan disease,LKD)患者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特征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标志、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例LKD患者进行静息^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PET检查,获得17节段模型心肌代谢图像,计算各节段评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色法测定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利用超声检查心脏功能指标.并与PET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0例LKD患者^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共检测出126个节段为放射性摄取减低,占74.1%(126/170)。PET二分类评分中,最大值为10.0分,最小值为6.0分,平均为(8.0±2.0)分。PET四分类评分中,最大值为20.3分,最小值为6.4分,平均为(12.3±2.1)分。PET评分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四分类评分与心脏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室间隔厚度(LVST)的相关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r=0.767、0.783、0.669,P均〈0.05)。结论^18F—FDGPET结合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能够为LKD患者心肌损伤的判断提供更全面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型克山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损伤标志 心肌代谢图像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活化的淋巴细胞变化及意义
9
作者 周长军 张腊红 +3 位作者 洪理泉 刘玉华 朱泽华 陈兆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2821-2826,共6页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活化的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3例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25例潜伏性结核LTB患者及3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活化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并统计3组之间的差...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活化的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3例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25例潜伏性结核LTB患者及3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活化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并统计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相较于LTB,APTB 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相较于对照组,APTB和LTB CD3^(+)HLA-DR^(+)T、CD4^(+)HLA-DR^(+)T、CD8^(+)HLA-DR^(+)T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CD28^(+)T、NK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APTB的CD4^(+)T与CD8^(+)T之比及Treg、CD16^(+)CD56^(+)CD69^(+)细胞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ROC曲线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鉴别APTB和对照组时,联合CD3^(+)HLA-DR^(+)T、CD4^(+)HLA-DR^(+)T与CD16^(+)CD56^(+)CD69^(+)细胞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结论外周血中活化的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可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潜伏性结核 活化的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血清LTBP2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预后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致苍 雷尚昆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预后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IPF患者120例。根据患者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和预后不良组50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预后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IPF患者120例。根据患者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和预后不良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血清LTBP2水平与临床特征间相关性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IPF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筛选切点,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血清LTBP2的预测效力。结果预后不良组在SGRQ评分、血清LTBP2水平方面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 min步行试验、肺总量(TLC)占预计值百分比、肺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LAA-950、平均肺密度比、PaO 2方面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TBP2水平与TLC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LAA-950、平均肺密度比、PaO 2呈负相关(P<0.05),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aO 2、血清LTBP2水平是是影响IPF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P<0.05)。血清LTBP2水平预测IPF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2.25 ng/ml。结论血清LTBP2水平偏高不利于IPF患者预后,血清LTBP2水平可作为预测IPF患者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特发性肺纤维化 预后 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