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 of fluxes of water vapor, sensible heat and carbon dioxide above winter wheat and maize canopies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Yongqiang, SHEN Yanjun, YU Qiang, LIU Changming,A. Kondoh, TANG Changyuan, SUN Hongyong, JIA Jinsheng(1. Inst.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Shijiazhang Ins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3期295-300,共6页
Surface energy fluxes were measured using Bowen-Ratio Energy Balance technique (BREB) and eddy correlation system at Luancheng of Hebei Provinc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from 1999 to 2001. Average diurnal variation o... Surface energy fluxes were measured using Bowen-Ratio Energy Balance technique (BREB) and eddy correlation system at Luancheng of Hebei Provinc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from 1999 to 2001. Average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energy fluxes and CO2 flux for maize showed the inverse “U” type. The average peak fluxes did not appear at noon, but after noon. The average peak CO2 flux was about 1.65 mg m-2 s-1. Crop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increased quickly in the morning, stabilized after 10:00 and decreased quickly after 15:00 with no evident peak value. The ratio of latent heat flux (λE) to net solar radiation (Rn) was always higher than 70% during winter wheat and maize seasons. The seasonal average ratio of sensible heat flux (H) divided byR n stayed at about 15% above the field surface; the seasonal average ratio of conductive heat flux (G) divided by Rn varied between 5% and 13%, and the averageG/R> n from the wheat canopy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maize canopy. The evaporative fraction (EF) is correlated to the Bowen ratio in a reverse function.EF for winter wheat increased quickly during that revival stage, after the stage, it gradually stabilized to 1.0, and fluctuated around 1.0. EF for maize also fluctuated around 1.0 before the later grain filling stage, and decreased after that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nt heat flux sensible heat flux carbon dioxide flux water use North China Plain
下载PDF
Analysis of water vapour flux between alpine wetlands underlying surface and atmosphere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2
作者 Yan Xie Jun Wen +2 位作者 Rong Liu Xin Wang DongYu Jia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4期305-316,共12页
An underlying wetland surface comprises soil, water and vegetation and is sensitive to local climate change.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wetlands and the atmosphere and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ow ... An underlying wetland surface comprises soil, water and vegetation and is sensitive to local climate change.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wetlands and the atmosphere and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ow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e latent heat flux have considerabl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Using data from observational tests of the Maduo Observatory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CAS, from June 1 to August 31, 2014,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degree of coupling(Ω factor)between alpine wetlands underlying surface and the atmosphere and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solar radiation and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on latent heat flux.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Due to diurnal variations of solar radiation and wind speed, a trend developed where diurnal variations of the Ω factor were small in the morning and large in the evening. Due to the vegetation growing cycl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Ω factor present a reverse "U" trend. These trends are similar to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absolute control exercised by solar radiation over latent heat flux. This conforms to the Omega Theory.(2) The values for average absolute atmospheric factor(surface factor or total) control exercised by solar radiation and water vapour pressure are 0.20(0.02 or 0.22) and 0.005(-0.07 or-0.06) W/(m2·Pa), respectively. Generally speaking, solar radiation and water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exert opposite forces on latent heat flux.(3) At the underlying alpine wetland surface, solar radiation primarily influences latent heat flux through its direct effects(atmospheric factor controls). Water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primarily influences latent heat flux through its indirect effects(surface factor controls) on changing the surface resistance.(4) The average Ω factor in the underlying alpine wetland surface is high during the vegetation growing season, with a value of 0.38, and the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alpine wetland surface and atmosphere system is low. The actual measurements agree with the Omega Theory. The latent heat flux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solar 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wetland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latent heat flux solar radiation water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下载PDF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over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during autumn 被引量:2
3
作者 HANShijie WENXuefa +3 位作者 YUGuirui SUNXiaomin LIQingkang RENChuanyo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4期463-468,共6页
Water vapour and CO2 fluxes were measured by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above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affiliated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in Changbai Mountain as part of China's FLUX proj... Water vapour and CO2 fluxes were measured by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above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affiliated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in Changbai Mountain as part of China's FLUX projects since late August in 2002.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over the forest were examined from September 1 to October 31 in 2002. To quantify the seasonal dynamics, the transition period was separated into leafed, leaf falling and leafless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af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seasonal variation of water vapour exchange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net radiation (Rn)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78.5%, 63.4% and 56.6% for leafed, leaf falling and leafless stages, respectively, while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effects varied evidently; (b) magnitude of water vapour flux decreased remarkably during autumn and daily mean of water vapour exchange was 24.2 mg m-2 s-1 (100%), 14.8 mg m-2 s-1 (61.2%) and 10.3 mg m-2 s-1 (42.6%) for leafed, leaf falling and leafless stage, respectively; and (c) the budget of water vapour exchange during autumn was estimated to be 87.1 kg H2O m-2, with a mean of 1427.2 g H2O d-1' varying markedly from 3104.0 to 227.5 g H2O 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Y-COVARIANCE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latent heat flux
下载PDF
2016-2020年安徽省全椒养殖塘碳水通量数据集
4
作者 张弥 肖薇 +13 位作者 赵佳玉 贾磊 葛培 包恒鑫 邱吉丽 张圳 赵若男 王娇 张秀芳 张昊 杨剑 刘寿东 曹畅 胡凝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105-121,共17页
养殖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内陆小型水体,是大气的碳源,也是区域水分蒸发的重要贡献源。准确观测其碳水通量是准确量化内陆水体碳排放以及蒸发贡献的重要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安徽省全椒县官渡村一处淡水养殖基地建立了进行小型水体... 养殖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内陆小型水体,是大气的碳源,也是区域水分蒸发的重要贡献源。准确观测其碳水通量是准确量化内陆水体碳排放以及蒸发贡献的重要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安徽省全椒县官渡村一处淡水养殖基地建立了进行小型水体碳水通量综合观测的大气环境试验基地。本数据集包含了在该站点观测的2016–2020年的CO_(2)通量数据(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观测)、CH_(4)通量数据(涡度相关法观测、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观测、倒置漏斗法观测)和潜热、显热通量数据(涡度相关法观测),也包含了气温、水温、辐射等关键环境要素数据。所有数据都进行了规范的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本数据集可为区域及全球内陆小型水体碳排放及蒸发贡献的准确估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体 CO_(2)通量 CH_(4)通量 潜热通量 涡度相关法 箱式法 倒置漏斗法
下载PDF
冬小麦返青后腾发量时空尺度效应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蔡甲冰 许迪 +1 位作者 刘钰 张宝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6,共8页
作物腾发量(ET)的时空尺度效应是作物高效用水调控与节水灌溉管理中需面对的基础科学问题。该文对返青后冬小麦生育期内试验小区实际腾发量(ETa)和区域水分通量(LE)以及作物生长环境因子进行实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冬小麦ET时空尺度... 作物腾发量(ET)的时空尺度效应是作物高效用水调控与节水灌溉管理中需面对的基础科学问题。该文对返青后冬小麦生育期内试验小区实际腾发量(ETa)和区域水分通量(LE)以及作物生长环境因子进行实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冬小麦ET时空尺度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作物蒸腾蒸发的影响因子不同,显示了其不同的时空尺度效应。对试验小区实际腾发量ETa来说,以全日24h的数据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是叶面积指数LAI和净辐射Rn,而白日时段(7:00-18:00)分析显示主要影响因子是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_7-18和叶面积指数LAI。对田间尺度的区域水分通量LE来说,全日24h数据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净辐射Rn和作物高度H,白日时段(7:00-18:00)数据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饱和水汽压差VPD_7-18和作物高度H。冬小麦返青后的时间尺度效应表现是全日24h作物腾发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净辐射,而白天时段影响腾发量的主要因子是空气饱和水汽压差;空间尺度效应表现是小面积的作物腾发量大小对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变化敏感,区域水分通量的大小与下垫面植被高度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腾发量 潜热水分通量 尺度效应 通径分析 AMOS
下载PDF
冬小麦农田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水、热通量日变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家选 梅旭荣 +2 位作者 林琪 赵全胜 卢志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以冬小麦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农田能茸平衡各分量,研究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农田蒸散通量和蒸发比值(evaporative fraction)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农田郁闭(LAI≥3)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 以冬小麦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农田能茸平衡各分量,研究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农田蒸散通量和蒸发比值(evaporative fraction)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农田郁闭(LAI≥3)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时,晴天日农田潜热通量日变化在正午前后存在明显的“蒸散高地(evapotranspiration plateau)”现象,持续时间达2.5—4h,表现为蒸散通量增量日变化突然极显著降低,即蒸散通量呈相对稳定、甚至下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在蒸发比值日变化过程方面,夜间和日出日落前后时刻蒸发比值变化较大,7:00-18:00时段内蒸发比值曲线近似呈倒“s”型,9:00~16:00时段内蒸发比值比较稳定,正午前后蒸散高地出现时,蒸发比值有所下降大约在0.5—0.65范围内,12:00—13:30时段内蒸发比值平均值接近9:00—16:00时段内蒸发比值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水分胁迫 潜热通量 蒸发比值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异常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蒲书箴 周明煜 +2 位作者 刘赞沛 于非 胡筱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30,共6页
根据国家海洋局全部海洋站的水温和水位资料 ,以及“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的ADCP测流和CTD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黑潮源流区输入西北太平洋的北向质量通量和西北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温、水位的异常变化 ,同时还应用美国宇航局Goddar... 根据国家海洋局全部海洋站的水温和水位资料 ,以及“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的ADCP测流和CTD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黑潮源流区输入西北太平洋的北向质量通量和西北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温、水位的异常变化 ,同时还应用美国宇航局Goddard地球观测系统 (GEOS) /四维资料同化系统 (DAS)计算并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的海面潜热通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结果表明 ,北向质量通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这种年际变化与西北太平洋水温、水位和潜热通量的变化有着合理的因果关系 .当前者减少时 ,后 3者也明显减小 .其物理解释是从热带西太平洋输入西北太平洋的海水质量和热量的减少将导致西北太平洋的减水和热量收入的减少 ,而热量收入的减少又将会引起水温和潜热通量的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通量 水温 水位 潜热通量 太平洋 异常变化
下载PDF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时空变异及其与西北部太平洋海气异常关联性初探 被引量:13
8
作者 齐庆华 蔡榕硕 张启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观测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1958-2008年间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与西北部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潜热通量以及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模态显示,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夏季极端...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观测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1958-2008年间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与西北部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潜热通量以及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模态显示,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呈同相变化,并以2~5年的年际变化最为显著。特别是近50年来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趋势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存在明显转折,即在1989年之前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呈减少趋势,之后表现为增多趋势。结果表明,西北部太平洋同期海气异常与我国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显著关联的关键区主要位于南海海域及其邻近的西太平洋暖池区。该海域的海表温度、潜热通量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影响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重要因素,而南海北部水汽经向输送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引起华南夏季极端降水变异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可为我国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变异规律、机理及模拟预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海表温度 潜热通量 水汽输送 华南地区
下载PDF
潜热通量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白莉娜 任福民 +2 位作者 宋金杰 王元 吴国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40,共9页
使用1958—2001年的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和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初步揭示了潜热通量异常对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可能影响机理。统计分析发现,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年频数与北太平洋副热带(简称关键区)的潜热通量在... 使用1958—2001年的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和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初步揭示了潜热通量异常对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可能影响机理。统计分析发现,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年频数与北太平洋副热带(简称关键区)的潜热通量在过去40余年中均表现为显著的减弱趋势。诊断分析表明,关键区的潜热通量通过低层信风向西的水汽输送—整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区水汽低层辐合上升而凝结—潜热释放这一链条改变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大气环境场条件(包括中层湿度场、高低层涡度场和高低层散度场),进而调制热带气旋活动。使用SAMIL模式进行关键区内潜热通量加倍和减半的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关键区潜热通量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调制作用的可能机理,而对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影响较小。由此可推断,在过去40余年中,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区潜热通量的减弱趋势可能是造成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频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通量 热带气旋频数 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
下载PDF
鄱阳湖夏季水热通量特征及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晓松 王仕刚 +1 位作者 李梅 刘元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5-962,共8页
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然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水体蒸发及其水热通量交换仍然不清楚.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鄱阳湖水体水热通量过程,在小时和日尺度分析了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潜热通量日变化波动剧烈... 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然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水体蒸发及其水热通量交换仍然不清楚.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鄱阳湖水体水热通量过程,在小时和日尺度分析了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潜热通量日变化波动剧烈,大部分为正值,变化范围在-50~ 580 W/m^2之间.而感热通量数值较小,变化范围在-50~ 50 W/m^2之间.8月份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均值分别为167.4和15.9 W/m^2.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和大于净辐射,这是由于这一时段储存在水体中的热量释放并补充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小时尺度上潜热通量日变化在相位上与净辐射无显著相关性,而与风速显著相关.在日尺度变化趋势上,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仍主要受到风速和水温的影响,感热通量则主要受到风速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水面蒸发 涡度相关 鄱阳湖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通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被引量:29
11
作者 闫巍 张宪洲 +3 位作者 石培礼 杨振林 何永涛 徐玲玲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6-767,共12页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基础,研究了青藏高原当雄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2003—2005年共3个生长季的潜热通量L(E)、CO2通量F(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地区2004和2005年的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可分别达到1563和1640Wm/2,瞬时净...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基础,研究了青藏高原当雄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2003—2005年共3个生长季的潜热通量L(E)、CO2通量F(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地区2004和2005年的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可分别达到1563和1640Wm/2,瞬时净辐射最高值分别为896和925Wm/2,瞬时潜热通量最高值分别为592和597Wm/2。净辐射能量的转化形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6—8月份,净辐射能量多用于潜热蒸发,5月和10月净辐射则多用于显热交换。就2004年5—10月份所选6个代表性晴天来说,LE占Rn的比例分别为0.355%、0.916%、0.738%、0.818%、0.609%、0.456%。②该地区的LE从早上8:30左右开始增加,在下午15:00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CO2通量从早上8:00左右通过零值开始上升,在10:30左右达到峰值后下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特征是日出后迅速增加或直接达到全天的最高值,其后在一天内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和2005年生长季的CO2吸收峰值都刚接近-0.3mgCO2.m-2.s-1F(c为负值时表示碳吸收),水分利用效率瞬时最大值接近8gCO2k/gH2O。③2004年当雄高寒生态系统白天CO2通量平均值从6月份初就开始表现为净碳吸收,而2005年在6月下旬才表现为碳吸收F(c为负值),但两者均在10月初就表现为碳排放F(c为正值);2004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从6月初通过零点开始上升,在7月中下旬左右达到最大值。相比之下,2005年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在6月底通过零点开始上升。另外,2004年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总体水平上要高于2003年和2005年。就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平均值而言,2003年和2005年的最大值分别为2.0gCO2k/gH2O和2.7gCO2k/gH2O,而2004年可以达到3.2gCO2k/gH2O。④当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2004年和2005年生长季(5月1日到10月31日)净CO2吸收量分别为0.257kgCO2.m-2和0.153kgCO2.m-2;2004年和2005年整个生长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0.496gCO2k/gH2O和0.365gCO2k/gH2O,与降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潜热通量 显热通量 CO2通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三江平原大豆田湍流热通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志军 黄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4-1284,共11页
【目的】明确大豆田地表湍流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规律,为阐明大豆田地表能量平衡奠定基础。【方法】以三江平原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数据分析大豆生长季地表湍流热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表水分平衡和地表能量分配特征及其... 【目的】明确大豆田地表湍流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规律,为阐明大豆田地表能量平衡奠定基础。【方法】以三江平原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数据分析大豆生长季地表湍流热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表水分平衡和地表能量分配特征及其主控因子。【结果】大豆田地表潜热和感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潜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最大值,其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当降水量较少时也与降水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大豆田地表感热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亦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感热通量Hs和Hs/Rn均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大豆生长季内降水总量明显大于蒸散总量,但降水分布不均也会使得短期内出现水分收支亏缺。2005—2007年,大豆田波文比季节变化特征不完全相同,波文比与降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三江平原大豆田潜热和感热通量单峰日变化特征显著,生长季内大豆地表水分盈余。净辐射、降水量和植被发育是影响大豆田潜热和感热通量以及能量分配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水分平衡 能量分配
下载PDF
轮作稻麦田水热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邱让建 杨再强 +2 位作者 景元书 刘春伟 王振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2-88,共7页
轮作稻麦田水热通量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田间灌水管理和作物高效用水提供依据。该文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监测系统测定的轮作稻麦田的水热通量数据及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2种不同农田的水热通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轮作稻麦田的水... 轮作稻麦田水热通量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田间灌水管理和作物高效用水提供依据。该文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监测系统测定的轮作稻麦田的水热通量数据及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2种不同农田的水热通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轮作稻麦田的水热通量呈单峰曲线日变化。能量主要被潜热通量所消耗,全生育期小麦田潜热通量占可供能量的比例为71%,而2016和2017年水稻全生育期潜热通量占可供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06%和122%,表明水稻冠层吸收了感热通量以进行水分消耗。净辐射对轮作稻麦田潜热通量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而1.5 m高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主要通过净辐射路径对潜热通量产生间接影响。水稻田潜热通量受净辐射的直接作用小于小麦田,而受饱和水汽压差的直接作用大于小麦田。水稻田各影响因子对潜热通量影响的间接作用比小麦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轮作稻麦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通径分析 波文比能量平衡系统
下载PDF
蒸发比法能量强制闭合及其对稻田蒸散量估算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笑吟 高明逸 +1 位作者 周心怡 徐俊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30,共10页
为探求节水灌溉稻田蒸发比(潜热通量与有效能量的比值,EF)变化特征及能量平衡闭合情况对稻田蒸散量测算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涡度相关系统,监测了2014-2016年节水灌溉稻田湍流通量过程,分析了稻田蒸发比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对比了能... 为探求节水灌溉稻田蒸发比(潜热通量与有效能量的比值,EF)变化特征及能量平衡闭合情况对稻田蒸散量测算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涡度相关系统,监测了2014-2016年节水灌溉稻田湍流通量过程,分析了稻田蒸发比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对比了能量强制闭合前后湍流通量的比例与过程变化。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EF与旱作物不同,小时尺度EF先减小后增加,在10:00-12:00时段的数值最为稳定。水稻全生育期EF均在0.7~1.0之间变化,均值约0.93,潜热蒸散是稻田主要的能量消耗项。能量强制闭合修正后湍流通量明显增加,日峰值差异最大,昼夜交替时,稻田能量平衡处于过闭合状态;能量强制闭合后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蒸散量都明显增加,能量强制闭合是涡度相关法准确计算蒸散量的前提。研究结果可为稻田蒸散量准确测算与蒸散模型扩展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灌溉 稻田 节水 能量平衡闭合 蒸发比 潜热通量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水、热与CO_2通量的测定 被引量:77
15
作者 张永强 刘昌明 +5 位作者 于强 贾金生 沈彦俊 孙宏勇 唐常源 A.Kondoh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342,共10页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Rn)、潜热通量(λ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与冠层CO2通量(F∞2)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显示Rn大部分用于作物潜热的消耗,连续 2年 4个生长季λ...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Rn)、潜热通量(λ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与冠层CO2通量(F∞2)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显示Rn大部分用于作物潜热的消耗,连续 2年 4个生长季λE/Rn都在 70%以上,在作物生育盛期,夏玉米λE/Rn略高于冬小麦,H/Rn都在15%左右,G/Rn在 5%-13%之间,且冬小麦G/Rn明显高于夏玉米。蒸发比值(EF)在不同的理想环境条件下,随着可供能量(Rn-G)的增加表现出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并在冬小麦环境条件下得到了验证。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模拟 F∞2随光通量密度(PPFD)的响应过程。晴天冠层水分利用效率(WUE)不是在正午出现最高值,当PPFD达到1500μmol m-2 s-1左右时,WUE却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CO2通量 水分利用效率 华北平原
下载PDF
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水汽通量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距平的遥相关性
16
作者 齐庆华 蔡榕硕 王红光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68-479,共12页
基于NCEP/NCAR潜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及中国大陆台站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利用SVD方法计算了前期(冬季和春季)和同期(夏季)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通量、上空水汽输送通量分别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异常变化的耦合模态,文中分析了第一耦... 基于NCEP/NCAR潜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及中国大陆台站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利用SVD方法计算了前期(冬季和春季)和同期(夏季)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通量、上空水汽输送通量分别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异常变化的耦合模态,文中分析了第一耦合模态(最佳遥相关型)的时空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前期和同期潜热通量与夏季降水量距平最佳遥相关的关键海区存在着差异,前期冬季主要为黑潮流域和孟加拉湾(正相关)及北赤道流区(负相关),而前期春季和同期主要为印-太暖池等海区,潜热通量异常基本呈正负值区相间的带状分布,并均显著与我国大陆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南北反位相分布相对应,其中,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显著区主要为我国华南地区以及与其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变化的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前期和同期潜热通量和降水量异常最佳遥相关型具有显著的2 ~7a年际振荡特征和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并于上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显著气候跃变.水汽输送通量与降水量距平最佳遥相关的关键海区主要为我国南海海域和孟加拉湾以及东海黑潮流域,尤其在前期春季和同期夏季,对应的我国大陆夏季降水异常的显著变化区域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与其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变化的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东部.同样其前期和同期最佳遥相关型存在着显著2~8a年际振荡特征和明显长期变化趋势,除前期冬季外,各相关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也经历了显著气候跃变.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上空水汽输送异常时空配置的形成及其持续性和季节演变可能是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发生异常变化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海表潜热 水汽输送 通量 夏季降水 奇异值分解(SVD)
下载PDF
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方涛 曹生奎 +3 位作者 曹广超 汉光昭 林阳阳 成淑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2,共7页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2015年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青海湖高寒藏嵩草和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日平均水汽通量分别为1.74,0.99mm,年水汽通量分别为633.3,362.1mm。(2)青海湖2种...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2015年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青海湖高寒藏嵩草和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日平均水汽通量分别为1.74,0.99mm,年水汽通量分别为633.3,362.1mm。(2)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感热、潜热和净辐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感热和潜热月平均日变化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均晚于净辐射。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感热月均日变化最大值最大为179.06W/m^2,最小为46.02W/m^2;潜热最大为312.55W/m^2,最小为30.58 W/m^2;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感热月均日变化最大值最大为161.86 W/m^2,最小为31.60 W/m^2;潜热最大为215.44 W/m^2;最小为14.08 W/m^2。(3)通过波文比分析发现,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能量分配以潜热为主,非生长季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能量分配以感热为主,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则较为复杂。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全年能量平衡率为0.82,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为0.89,增加土壤热通量项能改善能量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水汽通量 能量平衡
下载PDF
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特征及3种模型模拟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丹丹 王伟 +9 位作者 刘寿东 邱新法 穆俊宇 莫华阳 崔丛欣 陶潘虹 阙宇杰 俞乐 陈泓宇 薛舒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8-1550,共13页
小时尺度水面蒸发可影响水面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分析湖泊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准确模拟其特征的蒸发模型,将有助于改善流域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基于太湖避风港站2012—2013年通量、辐射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太... 小时尺度水面蒸发可影响水面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分析湖泊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准确模拟其特征的蒸发模型,将有助于改善流域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基于太湖避风港站2012—2013年通量、辐射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子和3个模型(传统质量传输模型、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DYRESM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影响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为水气界面水汽压差和风速的乘积,而非净辐射.传统质量传输模型、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DYRESM模型模拟值与全年实测值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2、0.87和0.8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35、41.58和38.26 W/m^2.传统质量传输模型对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模拟效果最佳,其夜间模拟相对误差小于3%,除秋季外,其他季节的模拟绝对误差均小于4 W/m^2.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系统性地高估太湖潜热通量,在大气较为稳定的午后(高估22~32 W/m^2)和冬季(高估72%)高估最为明显,模拟效果最差.DYRESM模型也系统地高估太湖潜热通量,模拟效果居中.考虑水汽交换系数随风速的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改善传统质量传输模型和DYRESM模型对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潜热通量 水面蒸发模拟 小时尺度 传统质量传输模型 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 DYRESM模型
下载PDF
Polar WRF模式海冰密集度方案对北极海雾模拟效果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姝彤 衣立 +3 位作者 张苏平 王晓宇 刘一林 陈显尧 《海洋气象学报》 2019年第2期34-42,共9页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航线的常规通航甚至商业运营有望实现,而海雾会严重影响航道上船只的航行安全。海冰的存在使海气之间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是研究北极海雾不可忽略的因素。船载观测发现,与中纬度常见平流冷却雾形成时气温下降速...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航线的常规通航甚至商业运营有望实现,而海雾会严重影响航道上船只的航行安全。海冰的存在使海气之间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是研究北极海雾不可忽略的因素。船载观测发现,与中纬度常见平流冷却雾形成时气温下降速度往往超过海水降温速度不同,北极海雾发生时海冰的存在还会使海水降温速度超过空气降温速度。然而目前海冰分布是否会影响模式模拟海雾的准确性还不得而知,因此本文利用Polar WRF(Polar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了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中观测到的一次海雾过程,并进行海冰密集度敏感性试验。通过与船载观测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比对发现,在低浮冰区内(海冰密集度小于50%)考虑海冰分布时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潜热通量与水汽通量,模拟出与观测事实相符的表层空气降温与增湿过程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好地刻画海雾的三维结构及其生消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雾 海冰密集度 PolarWRF模式 潜热通量 水汽通量
下载PDF
平板陶瓷膜回收烟气水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小兵 向凤龄 +3 位作者 岳朴杰 荆亚超 张金瑶 王祖武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9,共7页
将平板陶瓷膜组成膜组件对烟气水分和余热进行回收,考察了烟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对膜组件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工况下,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温度、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冷却水温度的降低而上升;水... 将平板陶瓷膜组成膜组件对烟气水分和余热进行回收,考察了烟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对膜组件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工况下,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温度、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冷却水温度的降低而上升;水通量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而上升,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先上升后降低;膜组件的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最高分别可达22.0 kg/(m^(2)·h)和36.3%。平板陶瓷膜回收的热量主要来自烟气潜热,烟气潜热换热量与水通量呈正相关变化趋势。在实验工况下,平板陶瓷膜组件的总传热系数最高为412 W/(m^(2)·℃),高于多通道管式陶瓷膜和单通道管式陶瓷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陶瓷膜 水通量 水回收效率 潜热换热量 总传热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