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strength values and laterality in various muscle contractions between competitive swimmers and untrained persons
1
作者 Shinichi Demura Hiroki Aoki +1 位作者 Yuta Yamamoto Shunsuke Yamaji 《Health》 2010年第11期1249-1254,共6页
Competitive swimmers may gain a specific training effect as the result of long term exercise in the water.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isometric, non-isokinetic and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s in competitive swimmers ... Competitive swimmers may gain a specific training effect as the result of long term exercise in the water.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isometric, non-isokinetic and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s in competitive swimmers and untrained persons. Twelve young male adults without exercise experience for over three years and twelve swimmers with over 10 years of competitive swimming experience performed various strength tests. Non-isokinetic tests were evaluated using one repetition of maximum half squat, vertical jump, and drop jump. Isometric and isokinetic (60 and 180 deg/s) muscle strengths were measured by both legs in knee extension and flex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non-isokinetic and isometric muscle strengths of both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all isokinetic parameters in both angular veloc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competitive swimmers. There was significant laterality of isokinetic strength in untrained persons, but not in competitive swimmers. In addition, right and left differences of isokinetic strength tended to be smaller in competitive swimmers. In conclusion, competitive swimmers tended to be superior only in isokinetic strength, which is a similar muscle contraction in the water, and have less right and left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okinetic strength Lsometric strength KNEE Extension and FLEXION laterALITY
下载PDF
复合型固化剂固化黏土强度试验研究
2
作者 吴雪琴 程长清 +3 位作者 于贵霞 李严 赫林 宋海燕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为研究固化剂-黏土的强度特性,养护7 d后,对不同水泥含量的固化土采用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试件处于干燥和泡水两种状态,测得黏土、固化剂掺入黏土、固化剂与水玻璃掺入黏土三种情况下试件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黏土名义黏聚力c′的... 为研究固化剂-黏土的强度特性,养护7 d后,对不同水泥含量的固化土采用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试件处于干燥和泡水两种状态,测得黏土、固化剂掺入黏土、固化剂与水玻璃掺入黏土三种情况下试件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黏土名义黏聚力c′的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大,试件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当水泥含量(质量分数)为7%时,试件强度最低;加入固化剂后的泡水试件强度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加入固化剂能显著提高试件的抗压强度;加入固化剂和水玻璃,试件强度与单独加入固化剂相差不大;名义黏聚力c′与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限抗压强度 固化土 名义黏聚力 固化剂
下载PDF
四边连接圆形压痕钢板剪力墙的抗侧能力分析
3
作者 陈诚 孙国华 +2 位作者 陈泺舟 杨文侠 黄建维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为合理调节或优化传统钢板剪力墙(steel plate shear wall,SPSW)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圆形压痕的钢板剪力墙结构(steel plate shear wall with circle dents,SPSW-CD)。基于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压痕孔径、压痕孔距、压痕... 为合理调节或优化传统钢板剪力墙(steel plate shear wall,SPSW)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圆形压痕的钢板剪力墙结构(steel plate shear wall with circle dents,SPSW-CD)。基于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压痕孔径、压痕孔距、压痕深度、钢板厚度和钢材强度等参数对SPSW-CD抗侧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四边连接SPSW-CD抗侧刚度及水平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痕孔径增加,SPSW-CD的初始抗侧刚度及水平承载力均呈降低趋势;压痕孔距及钢板厚度越大,SPSW-CD抗侧性能越优。随着钢材强度增加,SPSW-CD水平承载力呈明显的增大趋势,但对其抗侧刚度影响不明显。压痕深度对SPSW-CD抗侧性能的影响可忽略。SPSW-CD抗侧刚度及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误差均小于10%,研究成果可用于此类结构的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 钢板剪力墙 抗侧刚度 水平承载力
下载PDF
砂土场地桥梁群桩基础延性抗震性能分析
4
作者 王靖程 叶爱君 王晓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3-901,共9页
采用严格的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砂土场地桥梁群桩基础的延性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基于砂土中单墩-群桩基础体系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考虑与结构、土体相关的9个参数,建立了一系列分析模型;将7条实际地震... 采用严格的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砂土场地桥梁群桩基础的延性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基于砂土中单墩-群桩基础体系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考虑与结构、土体相关的9个参数,建立了一系列分析模型;将7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了系统的增量动力分析。基于计算结果,对地震下桥梁群桩基础的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表征群桩基础延性性能的位移、转角、强度3个指标,并揭示了各性能指标随结构、土体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群桩基础在易修复状态下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为2.52,平均水平承载力为首次屈服状态的1.41倍;极限状态下平均位移延性系数为3.62,平均水平承载力为首次屈服状态的1.47倍,延性性能可观且稳定;承台转动引起的桥墩漂移率最大不超过0.7%,不控制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延性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位移延性 水平承载力 承台转角
下载PDF
平-波折钢板剪力墙往复加载试验及抗侧性能分析
5
作者 窦超 杨潇 +1 位作者 解程 杨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175,共12页
该文结合普通平钢板墙(FPSW)和波折钢板墙(CPSW)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平—波折钢板剪力墙(FCPSW),即内嵌墙板由两侧平钢板和中间波折钢板通过单边螺栓连接而成。开展了宽高比为1.5的平—波折钢板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揭... 该文结合普通平钢板墙(FPSW)和波折钢板墙(CPSW)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平—波折钢板剪力墙(FCPSW),即内嵌墙板由两侧平钢板和中间波折钢板通过单边螺栓连接而成。开展了宽高比为1.5的平—波折钢板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揭示了其抗侧承载力性能、破坏形式及多层钢板间的组合机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上述滞回试验进行了模拟,通过施加螺栓垫板对平—波折墙板进行了改进,并与相应的单片平钢板墙、单片波折钢板墙的抗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了平—波折钢板剪力墙体系的板框相互作用,包括边缘框架柱附加弯矩和抗弯刚度要求以及竖向荷载的影响。试验发现:平—波折钢板剪力墙结构在循环加载到5%层间位移角时,未出现明显承载力下降;内嵌墙板呈现多波屈曲,部分连接螺栓脱落后仍能够继续发挥抗侧能力。不同墙板有限元滞回分析对比表明:平—波折剪力墙依靠平钢板和波折钢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屈曲变形得到限制,既提高了初始抗侧刚度,又保证了后期承载力的稳定,减小了滞回曲线捏拢现象。同时,板框相互作用分析表明:平—波折钢板墙中由于平钢板和波折墙板的面外屈曲被约束,其边缘框架受到的附加弯矩作用显著减小,抗弯刚度需求小于相应的平钢板剪力墙,且竖向荷载影响亦小于相应的普通单片平钢板或波折钢板剪力墙,表现出较为优越的抗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波折钢板剪力墙 滞回试验 残余承载力 抗侧性能 板框相互作用
下载PDF
樽海鞘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RC柱抗侧移承载力预测
6
作者 欧阳谦 骆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8,共9页
现有钢筋混凝土(RC)柱抗侧移承载力预测模型缺乏泛化性能,延性柱抗弯承载力的预测模型不能用于非延性柱的抗剪承载力,反之亦然。机器学习(ML)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无法自动剔除冗余和不相关特征,使得ML模型复杂度高且容易过拟合... 现有钢筋混凝土(RC)柱抗侧移承载力预测模型缺乏泛化性能,延性柱抗弯承载力的预测模型不能用于非延性柱的抗剪承载力,反之亦然。机器学习(ML)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无法自动剔除冗余和不相关特征,使得ML模型复杂度高且容易过拟合。为此,提出一种樽海鞘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SALS-SVM)方法,基于给定的数据集,SSALS-SVM能利用樽海鞘优化算法(SSA)自动剔除冗余和不相关的特征,筛选最具代表性且各特征之间相关性弱的特征子集形成最优特征组合,同时对控制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模型既能识别出影响延性和非延性RC柱抗侧移承载力的设计变量,又能反映最优特征组合与抗侧移承载力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为了验证SSALS-SVM方法的泛化性能,基于248个RC柱抗侧移承载力试验数据,分别与现有的RC柱抗侧移承载力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SALS-SVM比现有预测模型的泛化性能最高提升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抗侧移承载力 支持向量机 樽海鞘优化算法 特征选择
下载PDF
红砂岩多级卸荷蠕变试验及长期强度分析
7
作者 童飞虎 朱其志 张瑨 《河南科学》 2024年第4期537-546,共10页
在实际基坑和硐室的开挖过程中,岩体多处于环向卸荷的应力状态.不同于以往常规路径下的岩石蠕变特性研究,采用全自动岩石多场耦合三轴伺服仪,以红砂岩为试验对象着重研究了岩石环向卸荷路径下的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路径下... 在实际基坑和硐室的开挖过程中,岩体多处于环向卸荷的应力状态.不同于以往常规路径下的岩石蠕变特性研究,采用全自动岩石多场耦合三轴伺服仪,以红砂岩为试验对象着重研究了岩石环向卸荷路径下的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路径下的蠕变试验相似,岩石环向卸荷路径下的蠕变过程,同样由衰减蠕变到稳态蠕变再到非线性加速蠕变这一典型岩石流变三阶段所组成.随着围压的逐级卸载,轴向或者侧向蠕变变形,蠕变变形相对该级荷载下的瞬时变形的百分比,蠕变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都整体呈现增大的趋势.侧向的蠕变速率、瞬时变形、蠕变变形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超过轴向相应值,并最终达到轴向的2~3倍,出现明显的侧向扩容.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公式,绘制了塑性应变与偏应力水平的关系曲线,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确定并比较了红砂岩卸荷蠕变过程中的长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多级卸荷流变 侧向扩容 长期强度
下载PDF
土体与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冬冬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研究土体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土体、法向应力及含水率条件下,土-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土、淤泥及砂质泥岩,土-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强度呈现出随法向应力增... 为研究土体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土体、法向应力及含水率条件下,土-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土、淤泥及砂质泥岩,土-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强度呈现出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增大而降低的特性;砂-混凝土界面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受含水率影响不明显;随含水率提高,淤泥、砂质泥岩与混凝土界面的内摩擦角显著降低,黏聚力先升高再降低。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土体的侧摩阻力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混凝土界面 大型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 侧摩阻力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ratios of liquefied soil deposits from shear wave velocity 被引量:3
9
作者 Pelinzene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461-484,共24页
For sites susceptible to liquefaction induced lateral spreading during a probable earthquake, geotechnical engineers often need to know the undraine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of the liquefied soil deposit to estimate l... For sites susceptible to liquefaction induced lateral spreading during a probable earthquake, geotechnical engineers often need to know the undraine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of the liquefied soil deposit to estimate lateral spreading displacements, and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piles from the liquefied soils in order to perform post liquefaction stability analyse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undraine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Su~) of liquefied sand deposits are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s determined from liquefaction induced flow failures with SPT and CPT data. In this study, 44 lateral spread case histories are analyzed and a new relationship based on only lateral spread case histories is recommended, which estimates the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ratio of the liquefiable soil layer from normalized shear wave velocity. The new proposed method is also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residual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an example bridge problem in an area susceptible to lateral spreading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how the proposed relationship can be used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ACTION lateral spread undraine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undraine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ratio shearwave velocity
下载PDF
Effects of Lateral Variation in Vegetation and Basin ‘Dome' Shape on Tropical Lowland Peat Stabilisation in the Kota Samarahan-Asajaya Area, West Sarawak, Malaysia
10
作者 Mohamad Tarmizi Mohamad ZULKIFLEY Tham Fatt NG +2 位作者 John Kuna RAJ Roslan HASHIM Muhammad Aqeel ASHRAF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94-914,共21页
Field surveys indicate lateral variation in peat humification levels (von Post) in dominantly occurring fibric,fibric to hemic,sapric and hemie to sapric peats across a gradient from the margin towards the centre of... Field surveys indicate lateral variation in peat humification levels (von Post) in dominantly occurring fibric,fibric to hemic,sapric and hemie to sapric peats across a gradient from the margin towards the centre of tropical lowland peat domes.Cement-peat stabilisation can be enhanced by adding mineral soil fillers (silt,clays and fine sands) obtained from Quaternary floodplain deposits and residual soil (weathered schist).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UCS) of the stabilised cement-mineral soil fifler-peat mix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d addition of selected mineral soil filler.Lateral variation in the stabilised peat strength (UCS) in the top 0 to 0.5 m layer was found from the margin towards the centre of the tropical lowland peat dome.The variations in the UCS of stabilised tropical lowland peats along a gradient from the periphery towards the centre of the peat dome are most likely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mineral soil or ash content of the peat and horizontal zonation or lateral variation in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he plant assemblages (due to successive vegetation zonation of the peat swamp forest from the periphery towards the centre of the tropical lowland peat d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lowland peat dome/basin mineral soil filler cement-filler-peat stabilisation topogenic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lateral vegetation succession.
下载PDF
卸荷应力路径下饱和粉土静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凡丽 王逸晨 +1 位作者 汤鄢 王小刀 《工程勘察》 2023年第8期33-40,共8页
选取杭州城东地铁5号线隧道周边的典型饱和粉土进行不同卸荷应力路径下的静力三轴试验,研究在临近基坑施工情况下地铁隧道周边影响范围内该类土体静力特性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加装压电陶瓷弯曲元装置进行弯曲元试验,从而探寻不同卸荷应力... 选取杭州城东地铁5号线隧道周边的典型饱和粉土进行不同卸荷应力路径下的静力三轴试验,研究在临近基坑施工情况下地铁隧道周边影响范围内该类土体静力特性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加装压电陶瓷弯曲元装置进行弯曲元试验,从而探寻不同卸荷应力路径对土体抗剪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会随着轴向及侧向卸荷强度的增大而呈现不同幅度的减小,在轴向卸荷应力路径下饱和粉土各静力特性指标变化幅度小于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变化幅度,但在卸荷再加荷应力路径下,轴向应力路径与侧向应力路径的变化对饱和粉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土体抗剪强度与剪切波速之间可以用模型拟合来建立关系,在实际的卸荷工程中对准确获取土体力学参数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卸荷 侧向卸荷 卸荷强度 应力路径 静力特性
下载PDF
混凝土动态双轴压缩强度准则细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健 金浏 +1 位作者 余文轩 杜修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8,共10页
由于物理试验设备和条件限制,目前对混凝土动态双轴压缩强度准则的研究仅停留在低应变率范围(10^(−5) s^(−1)~10^(−2) s^(−1))。针对这些强度准则在更高应变率范围内是否适用,该研究建立了细观随机骨料模型,对边长100 mm的混凝土立方体... 由于物理试验设备和条件限制,目前对混凝土动态双轴压缩强度准则的研究仅停留在低应变率范围(10^(−5) s^(−1)~10^(−2) s^(−1))。针对这些强度准则在更高应变率范围内是否适用,该研究建立了细观随机骨料模型,对边长100 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开展了动态双轴压缩细观模拟分析。研究了应变率和侧应力比对混凝土动态双轴压缩破坏模式及压缩强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更高应变率的动态强度准则。研究结论:相同侧应力比下,随应变率增大,混凝土内部损伤区域增多,动态压缩强度增大;相同应变率下,随侧应力增大,混凝土破坏模式由柱状压裂变为片状劈裂,动态压缩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现有的混凝土动态双轴压缩强度准则在应变率为10^(−5) s^(−1)~1 s^(−1)时很难适用,而该研究建议的强度准则适用于更高的应变率范围,并且得到了不同物理试验的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侧应力比 应变率 动态双轴压缩强度 双轴强度准则
下载PDF
METHOD OF EQUILIBRIUM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ANALYSIS OF STRENGTH OF LARGE DEFLECTION DRILL STRING
13
作者 刘延强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0年第11期1292-1299,共8页
To counter the strength problem of drill string in well of large curvature and small diameter, well axis was taken as datum mis.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deflection of well an's and on analysis of three dimensional... To counter the strength problem of drill string in well of large curvature and small diameter, well axis was taken as datum mis.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deflection of well an's and on analysis of three dimensional forces of a small section of drill string, equilibrium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large deflection drill string were established. The internal forces were found by Longe-Kutta method. The stresses were found by using them and the strength prerequisite was established. Stresses of drill string in lateral horizontal well H767 were computed. Th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soft-rope rigidified model. But the method is simpler for computation than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is more perfect than soft-rope rigidified model. Curvature of the well is too large and there is stress concentration so that the fraction accident of drill string occ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horizontal well large deflection drill string STRESS strength equilibrium differential equation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变形模式耗能框剪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4
作者 罗维刚 祁盼 +1 位作者 宋江朋 李兰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于地震作用下双重结构体系中两个分体系侧向变形模式的不同,提出一种在两个分体系之间设置BRB的新型耗能结构,以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为例,建立不同剪力墙与框架抗侧移刚度比耗能双重结构强度模型,输入6条不同特征的地震动记录进行非线... 基于地震作用下双重结构体系中两个分体系侧向变形模式的不同,提出一种在两个分体系之间设置BRB的新型耗能结构,以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为例,建立不同剪力墙与框架抗侧移刚度比耗能双重结构强度模型,输入6条不同特征的地震动记录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耗能双重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出现了两个分体系模态振型不一致的交互振动,且基本周期增长;在BRB屈服强度设计为相应传统结构连梁内力的10%~33%时,耗能双重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基底剪力、基底弯矩响应与传统结构相比均明显减小,尤其剪力墙响应更为突出,表现出了以框架为主引起的惯性力向剪力墙传递时被“切断”的耗能机制;耗能双重结构相比传统结构框架侧向位移响应有所增大,但合理设计BRB参数可以将层间位移角控制在规范限值内;耗能双重结构中剪力墙与框架抗侧移刚度比越大,峰值加速度响应和基底剪力响应减小越显著,框架侧向位移增大幅度也比较小,结构耗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结构 双重结构体系 变形模式 强度模型 抗侧移刚度比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f Ultimate Strength for VLOC Stiffened Panel Structures
15
作者 Hung Chien Do Wei Jiang +1 位作者 Jianxin Jin Xuedong Chen 《现代交通(中英文版)》 2013年第2期23-38,共16页
关键词 加筋板结构 极限强度 矿砂船 超大型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海洋结构 研究人员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管道结构垂向——侧向耦合管土作用机理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自强 袁昱超 +1 位作者 唐文勇 薛鸿祥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钢制悬链线式立管的触地段与海床会发生频繁的相互作用,对管道的安全性影响很大。首先探索干土环境下管土作用的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实海况下管道—湿土作用规律。试验测试是研究管土作用最可信最直接的手段。进行了垂向及侧向管土... 钢制悬链线式立管的触地段与海床会发生频繁的相互作用,对管道的安全性影响很大。首先探索干土环境下管土作用的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实海况下管道—湿土作用规律。试验测试是研究管土作用最可信最直接的手段。进行了垂向及侧向管土作用机理性试验,根据土体抗剪强度验证了试验中相互作用机理与管道尺寸的无关性。研究了不同运动速度对土体反力的影响,发现运动速度对垂向及侧向管土作用均存在一定的放大效应,而垂向低速工况下放大效应不明显;接着分别研究了垂向与侧向管土作用的规律,分析了土体反力变化的成因,最后针对管土垂向—侧向的耦合效应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垂向深度会极大地影响侧向管土作用。为后续的管道—含水土体相互作用试验奠定基础,也可为陆上管土作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作用 土体抗剪强度 垂向—侧向耦合 速度放大效应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岩石蠕变扰动特性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波 陆长亮 +1 位作者 崔峰 张震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9,共11页
工程深部开采活动中,岩石周围应力环境较为复杂,且对扰动作用极为敏感。在已经提出的岩石“蠕变扰动效应”以及“强度极限邻域”概念的前提下,利用CT技术手段对岩石“强度极限邻域”内、外进行微观扫描探测,观察岩石内部损伤变化过程,... 工程深部开采活动中,岩石周围应力环境较为复杂,且对扰动作用极为敏感。在已经提出的岩石“蠕变扰动效应”以及“强度极限邻域”概念的前提下,利用CT技术手段对岩石“强度极限邻域”内、外进行微观扫描探测,观察岩石内部损伤变化过程,同时运用单位像素坐标点建立孔隙之间距离,并结合工程实例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横、纵应力-应变曲线可知,岩石在纵向与横向同时存在一个长期强度,且岩石进入横向长期强度优先纵向,但是通过CT扫描岩石内部孔隙结构变化可知,岩石纵向长期强度阈值相比横向更准确;②通过分析岩石轴向CT扫描图,在轴压45MPa时,岩石内部只出现新的较少孔隙结构,且内部孔隙并未出现相连贯通现象;而在轴压50MPa时,未扰动时就可清楚看出岩石内部新的孔隙结构出现贯通现象,随着扰动的施加,岩石内部出现明显的裂痕条纹,说明岩石“强度极限邻域”为45~50MPa,可知以纵向长期强度判断“强度极限邻域”更具有说服力;③对CT扫描后的岩石试件进行伪彩色处理,利用岩石像素特征点之间的距离建立孔隙之间的距离,通过分析轴压40MPa与45MPa下岩石扰动前后的像素特征点之间距离可知,其只是略微的增加或减少;而在轴压50MPa下,岩石扰动前后像素特征点坐标值出现突增,像素特征点间的距离增加了214.27,说明岩石“强度极限邻域”为45~50MPa,且岩石在此轴压时对扰动极为敏感;④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判断其岩石“强度极限邻域”,通过应变曲线变化范围为工程实例及时提供有效预警,同时也为地下工程的岩石扰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长期强度 强度极限邻域 像素距离 孔隙之间距离 横向变形 纵向变形
下载PDF
水泥稳定石墨尾矿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思瑶 王福彤 +1 位作者 王冠宇 张攀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7期38-40,45,共4页
为解决石墨尾矿的堆积污染问题,石墨尾矿在路面底基层方面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鸡西石墨尾矿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和击实试验,针对水泥稳定石墨尾矿进行击实试验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由物性试验得到石墨尾矿为一种级配不良的含... 为解决石墨尾矿的堆积污染问题,石墨尾矿在路面底基层方面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鸡西石墨尾矿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和击实试验,针对水泥稳定石墨尾矿进行击实试验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由物性试验得到石墨尾矿为一种级配不良的含细粒土砂,击实曲线为双峰值曲线。由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5%以上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石墨尾矿抗压强度大于1.5MPa。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石墨尾矿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也不断增加。当水泥掺量达到5%以上时,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考虑材料路用的经济性,建议选用5%水泥掺量、10%含水量的水泥稳定石墨尾矿用作路面底基层。为石墨尾矿在道路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石墨尾矿 颗粒分析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下胫腓增宽对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肌力康复的影响
19
作者 李彦璋 刘昊轩 +5 位作者 苗欣 杨洁 胡跃林 焦晨 郭秦炜 江东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7-22,28,共7页
目的探究下胫腓间隙增宽对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术后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探查及外踝韧带修复手术的97例CAI患者资料。关节镜探查... 目的探究下胫腓间隙增宽对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术后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探查及外踝韧带修复手术的97例CAI患者资料。关节镜探查下胫腓间隙>3 mm的患者为增宽组(55例),关节镜探查下胫腓间隙≤3 mm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采用Biodex测量全部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踝关节背屈、跖屈、外翻和内翻肌力,比较两组在各时间节点的差异。结果增宽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背屈肌力比对照组显著更弱(P<0.05)。术后1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宽组患者的术前跖屈肌力显著较强(P<0.05),但术后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增宽组患者术后1年的外翻肌力显著较弱(P=0.046)。结论与下胫腓间隙相对正常的患者相比,合并下胫腓间隙增宽的CAI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踝关节背屈肌力更弱,术后1年的外翻肌力更弱,提示需要在不同时段加强对这类患者相应肌力的训练,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下胫腓联合损伤 肌肉力量 外踝稳定手术
下载PDF
钢渣微粉对微生物固化风积沙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祝富豪 晋强 周满旭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为研究钢渣微粉和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对风积沙强度的提高作用,确定合适的钢渣微粉掺量和固化配比。进行了不同钢渣微粉掺量下的微生物固化风积沙沙柱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结合沙柱碳酸钙生成量,确定钢渣微粉... 为研究钢渣微粉和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对风积沙强度的提高作用,确定合适的钢渣微粉掺量和固化配比。进行了不同钢渣微粉掺量下的微生物固化风积沙沙柱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结合沙柱碳酸钙生成量,确定钢渣微粉最佳掺量。以钢渣微粉为外加剂,利用巴氏芽孢杆菌对风积沙进行固化,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固化配比,并分析菌液OD值、胶结液浓度和胶结液加注次数对掺钢渣微粉风积沙的固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微粉最佳掺量为2.5%,各因素对固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胶结液浓度>胶结液加注次数>菌液OD值,推荐风积沙固化制度为单轮5次注浆,菌液OD值为2.0,胶结液浓度为1.5 mol/L,此时沙柱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4.07 MPa,较未掺加钢渣微粉沙柱提高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微粉 巴氏芽孢杆菌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