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Screw Fixation of Lateral Malleolus on Ankle Fracture Healing and Function
1
作者 Girgis Latif Hayder Al-Saadi +2 位作者 Medhat Zekry Malallah Ali Hassan Jamal Al Mulla 《Surgical Science》 2013年第8期365-370,共6页
Purpose: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percutaneous intramedullary screw fixation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 on the healing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ankle fractur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six pat... Purpose: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percutaneous intramedullary screw fixation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 on the healing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ankle fractur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six patients with Weber A and low Weber B displaced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s who underwent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n intramedullary, fully threaded, screw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 3.5-mm, fully threaded, selftapping bone screw (stainless steel from Pelvic Set Synthes). The length of the screw varies between 100 mm and 120 mm, depending on the fracture location and pattern. Results: All fractures united within an average time to union of 8.2 weeks. In all patients the average time to full weight bearing was 6.8 weeks, whereas that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s was 4.5 weeks. There were no deep wound infections or complaints of painful hardware. At latest follow-up, functional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25 patients (54.3%) good in 20 (43.5%), fair in (2.2%). Conclusion: If reduction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 can be obtained in a closed fashion (with the aid of an image x-ray intensifier), we believe that fixation may be performed with an axial screw percutaneously. This technique is quick, safe and easy to do with less com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Fracture lateral malleolus INTRAMEDULLARY SCREW
下载PDF
Osteoid Osteoma in the Lateral Malleolus, a Case Report
2
作者 Tan Wei How Bahari Syah Irwan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1年第7期16-21,共6页
Osteoid osteoma is a benign bone tumor that is commonly seen in males in their second and third decade of life. The tumor commonly occurs in long bones (proximal femur and tibia) and rarely in the spine, hands and fee... Osteoid osteoma is a benign bone tumor that is commonly seen in males in their second and third decade of life. The tumor commonly occurs in long bones (proximal femur and tibia) and rarely in the spine, hands and feet. It presents with bone pain worsening at night and responds well to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t is usually treated conservatively but sometimes with surgery if medical treatment fails. We present a case of 19-year-old girl, who presented with mild pain over lateral aspect of right ankle for 6 months duration. The pain was provoked by sporting activities, and was initially relieved by analgesics, until recently, hence her presentation. CT scan was done and showed a well-defined central nodule of bone. She had an open excisional biopsy, and the histology showed a diagnosis of osteoid osteoma. Post-operative healing was uneventful, the fracture united after 6 weeks and she was able to ambulate without any pain 3 months post-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IGN Bone Tumour Excisional Biopsy lateral malleolus Osteoid Osteoma
下载PD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31 cases of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峰 孙婧 李晓亮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3年第1期59-60,共2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Methods Thirty-on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were selected. Jiexi (解溪 S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Methods Thirty-on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were selected. Jiexi (解溪 ST 41) were penetrated to Shenmei (申脉 BL 61), and Yanglingquan (阳陵泉 GB 34) was applied. The needles were retained for 30 min, and the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only once, with follow-up visit after 1 month.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after treatment, and without relapse on the follow-up visit after 1 month.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is remark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olete lateral malleolus joint spra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acupoint ST 41 (Jiexi) acupoint BL 61 (Shenmai) acupoint GB 34 (Y^nglingqu^n)
原文传递
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
4
作者 何晶 高胜飞 +1 位作者 吴云刚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117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因切口渗出延长拆线时间至术后3周,2例因皮肤坏死行清创治疗,1例因切口感染行清创+负压引流。术后2例腓骨肌腱炎,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发现[足母]长屈肌挛缩者。1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124例均可完全负重行走,其中5例轻度跛行;踝关节背伸20°~28°、跖屈34°~45°;采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优99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简便易行,软组织损伤小,且内固定物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钢板内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 外、后踝骨折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连海鹏 王科 +3 位作者 古雨浓 李建武 白国玺 李战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8-3022,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92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6例),偶数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92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6例),偶数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8.69±3.25)岁,机械损伤24例,车祸伤17例,压砸伤5例,予以传统清创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8.51±3.12)岁,机械损伤25例,车祸伤15例,压砸伤6例,予以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皮瓣成活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感觉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4.96±4.25)min、抗生素使用时间(5.69±1.14)d、住院时间(18.98±2.87)d、换药次数(4.28±1.01)次、皮瓣切取面积(47.26±4.85)cm^(2),对照组分别为(61.02±5.69)min、(11.25±2.05)d、(28.65±3.16)d、(9.26±1.95)次、(55.36±5.1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53、16.464、16.251、12.355、8.309,均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皮瓣成活总体优良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8,P=0.002)。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19.79±3.02)分比(16.02±2.84)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32±0.59)分比(4.21±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8、12.389,均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χ^(2)=9.902,P=0.00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2%(3/46)比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前足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皮瓣存活率,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 前足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感觉功能
下载PDF
Combined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navicular bone along with cuboid, cuneiform and longitudinal spli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a rare combination of fractures 被引量:2
6
作者 Kapil Mani Khatri Chhetri Parimal Acharya Dirgha Raj Rokaya Chhetri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58-360,共3页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of the cuboid, cuneiform, and longitudinal spli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is a rare combination of fractures. This is a high velocity injury fracture and c...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of the cuboid, cuneiform, and longitudinal spli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is a rare combination of fractures. This is a high velocity injury fracture and can be caused by forcible plantar flexion and inversion of the foot at the time of impact onto the ground. Here we reported such a case in a 35-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was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a partially threaded screw and two K-wires for the navicular bone,and two interfragmentary screws with a one third tubular plate for the lateral malleolus. K-wires were removed 6 weeks after surgery followed by partial weight bearing. After 6 months, the patient can walk normally with minimal pain and swelling of the f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ITIS Navicular fracture dislocation Split fracture of lateral malleolus
原文传递
经外踝骨折间隙清理后复位内固定术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谭小波 莫世赞 +2 位作者 李轶 李翱翔 魏人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外踝骨折间隙清理后复位内固定术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50例踝关节旋后外旋Ⅲ、Ⅳ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讨经外踝骨折间隙清理后复位内固定术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50例踝关节旋后外旋Ⅲ、Ⅳ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32例)和B组(18)例。A组采取经外踝骨折间隙清理后复位内固定术,B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后踝复位质量及踝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6.8±8.7)min,短于B组的(82.6±9.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1.1±6.9)ml,与B组的(30.2±5.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得解剖复位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踝骨折间隙清理后,后踝骨折复位容易,解剖复位率高,改善踝关节术后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折 外踝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乔 马驰 +2 位作者 戚晴雪 赵环宇 甄朋超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观察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外踝扭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RICE治疗原则配合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 目的观察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外踝扭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RICE治疗原则配合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以及超声下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的厚度及周围组织肿胀面积的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评分明显上升(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韧带厚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韧带周围组织肿胀面积较治疗前均减小(P<0.0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可以缓解急性外踝扭伤患者疼痛,减轻外踝关节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的厚度及周围组织肿胀,有效改善患者足踝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外踝扭伤 手法 中药外敷 超声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杨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钢...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6/24)](P<0.05)。(2)观察组(1例,占4.17%)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11例,占45.8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4)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比对照组更轻,足踝功能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手术应用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中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对于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 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
下载PDF
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镇国 叶小宾 +2 位作者 李培 罗元章 吴金淼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sup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SPR)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泉州滨海医院应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的9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男... 目的探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sup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SPR)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泉州滨海医院应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的9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5~28(18.9±3.3)岁。术后随访时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9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9例全部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28(13.9±15.7)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6~95(90.5±4.3)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脱位复发。结论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腓骨肌腱脱位的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技术 腓骨肌腱脱位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8
11
作者 喻爱喜 张建华 +3 位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郑晓辉 余贵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8-529,538,共3页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1.4±0.2)cm,外踝为(1.6±0.2)cm;关节面纵长:腓骨头为(1.5±0.2)cm,外踝为(2.0±0.2)cm;关节面夹角:腓骨头为(144°±11°),外踝为(162°±10°);腓骨头或外踝与腓骨干倾斜角:腓骨头为(173°±7°),外踝为(171°±6°);内踝关节面横宽纵长均为(1.3±0.2)cm。结论:腓骨头与外踝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具有可行性,而与内踝差别较大,不适宜用腓骨头移植重建内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 内踝 外踝 移植
下载PDF
外踝长度短缩时踝关节应力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邹宇炜 杨新明 +3 位作者 苏峰 潘进社 张秀琴 黄世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1-663,667,共4页
目的:分析外踝长度短缩与踝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探讨创伤性踝关节炎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8例新鲜冷冻尸体下肢,分别在外踝正常长度、短缩1/3、短缩2/3和短缩3/3的情况下,测量和分析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和应力变化。结果:正常的胫... 目的:分析外踝长度短缩与踝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探讨创伤性踝关节炎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8例新鲜冷冻尸体下肢,分别在外踝正常长度、短缩1/3、短缩2/3和短缩3/3的情况下,测量和分析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和应力变化。结果:正常的胫距关节接触区呈三角形,外踝短缩后胫距关节接触区向外侧移位,胫距关节接触面积明显减小。胫距关节面平均应力明显增加,以向前、内、外侧压力增高最为显著,且应力随外踝短缩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外踝正常长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处理踝关节损伤时应尽可能恢复外踝的解剖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 踝关节 应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增元 尹维刚 +2 位作者 毛海蛟 吴发科 范永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足背外侧动脉链的组成,为施行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用48侧成尸足,解剖观测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外踝前动脉降支、跗外侧动脉与第四跖背动脉的外径、走行、吻合和分布范围。结果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腓... 目的探讨足背外侧动脉链的组成,为施行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用48侧成尸足,解剖观测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外踝前动脉降支、跗外侧动脉与第四跖背动脉的外径、走行、吻合和分布范围。结果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腓动脉的终末支,外径(1.0±0.3)mm。外踝前动脉降支外径(1.3±0.3)mm,沿外踝前缘向下走行,在外踝尖的水平分为前、后支,后支与跟外侧支吻合,占97.9%,吻合处的外径(0.8±0.3)mm;前支与跗外侧动脉吻合,占91.6%,吻合处外径(0.6±0.2)mm;跗外侧动脉发出分支与弓形动脉或第4跖背动脉吻合,占95.8%,吻合处的外径(0.6±0.2)mm。足背外侧皮神经与足背中间皮神经司足背外侧皮肤的感觉。结论上述4条动脉吻合形成足背外侧动脉链,扩大了足背外侧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外踝后动脉 外踝前动脉 跗外侧动脉 跖背动脉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外踝缺损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岩 蔡培华 +3 位作者 阮洪江 刘生和 汪银锋 柴益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 年7 月- 2006 年 4 月,收治 6 例外踝缺损患者。男 5 例,女 1 例;年龄 9 ~ 47 岁。车祸伤 4 例,砸伤 2 例。左侧 5 例,右侧 1 例。外踝骨缺损长度为...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 年7 月- 2006 年 4 月,收治 6 例外踝缺损患者。男 5 例,女 1 例;年龄 9 ~ 47 岁。车祸伤 4 例,砸伤 2 例。左侧 5 例,右侧 1 例。外踝骨缺损长度为 3.5 ~ 8.5 cm;皮肤缺损范围为 14 cm × 4 cm ~ 18 cm × 7 cm。损伤至手术时间为 15 ~ 30 d。术中采用长度为 5 ~ 10 cm 的吻合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联合大小为 16 cm × 5 cm ~ 20 cm × 8 cm 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或背阔肌皮瓣修复复杂外踝缺损。供区创面中厚皮片植皮加压打包。结果术后 1 周 1 例皮瓣远端 1 cm 发生干性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6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4 ~ 15 个月。移植腓骨头成活良好,8 ~ 16 周均达骨性愈合。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踝关节活动自如。移植皮瓣质地柔软,无磨损及溃烂。根据 Baird-Jackson 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 3 例,良 2 例,可 1 例,优良率达 83.3%。结论吻合膝下外侧动脉的腓骨头血供良好,再造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腓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皮瓣血供可靠,皮瓣面积大,与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移植是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膝下外侧动脉 复杂外踝缺损 移植 皮瓣
下载PDF
带血管蒂第二跖骨底骨瓣移位修复外踝骨缺损 被引量:11
15
作者 俞立新 高建明 +2 位作者 吴水培 黄飞 李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带血供第二跖骨底骨瓣移位修复外踝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 3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第二跖骨底形态、结构和血供来源 ,设计以足背血管为蒂的第二跖骨底骨瓣移位修复外踝骨缺损的术式。临床应用 6例 ,其中外伤性... 目的 探讨带血供第二跖骨底骨瓣移位修复外踝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 3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第二跖骨底形态、结构和血供来源 ,设计以足背血管为蒂的第二跖骨底骨瓣移位修复外踝骨缺损的术式。临床应用 6例 ,其中外伤性骨缺损 5例 ,骨肿瘤 1例合并皮肤缺损。结果 采用带血管蒂第二跖骨底骨瓣修复 5例 ,另加足背皮瓣修复 1例。术后全部获 3~ 11个月随访 ,骨瓣愈合时间为 3~ 4个月 ,步态正常 4例 ,轻度跛行 2例。结论 第二跖骨底骨瓣血管解剖位置恒定 ,移位灵活 ,手术操作简便 ,对供区影响小 ,再造的外踝外形近似正常 ,是修复外踝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骨缺损 带血管蒂第二跖骨底骨瓣 修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腓骨下段的骨性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振光 郑晓晖 +3 位作者 陶圣祥 杨玉华 林海涛 孔劲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为加深对腓骨下段的认识及其合理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73根干燥完整成人标本上(左42,右31)对腓骨全长及其下段进行观测。结果:腓骨全长为(34.1±2.5)cm,其前缘分叉点和下段内侧面三角粗隆顶端至外踝尖的距离分别为(8.5&... 目的:为加深对腓骨下段的认识及其合理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73根干燥完整成人标本上(左42,右31)对腓骨全长及其下段进行观测。结果:腓骨全长为(34.1±2.5)cm,其前缘分叉点和下段内侧面三角粗隆顶端至外踝尖的距离分别为(8.5±1.2)cm和(5.9±0.8)cm。外踝的外倾角为(153.1±5.7)°。结论:(1)从腓骨下1/4段的结构特点上考虑似可将之视为广义上的外踝,该段骨质缺损极难以获得满意的修复;(2)作为供区,腓骨瓣下界不应超越其下1/4段。(3)腓骨瓣切取后期常引发外踝上移,尤其对儿童有较大影响;(4)经腓骨下段入路行踝关节融合术具有方法简便,效果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下段 外踝上移 应用解剖 测量
下载PDF
带血供第2跖骨底移植重建外踝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5
17
作者 俞立新 高建明 吴水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9-430,共2页
目的 :为第 2跖骨底移植重建外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0具骨骼标本上 ,对第 2跖骨底及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 ,术中观察第 2跖骨底的主要血供来源。结果 :第 2跖骨底、外踝形态比较 ,横径 :第 2跖骨底为 (1 .5± 0 .2 )cm ,外踝... 目的 :为第 2跖骨底移植重建外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0具骨骼标本上 ,对第 2跖骨底及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 ,术中观察第 2跖骨底的主要血供来源。结果 :第 2跖骨底、外踝形态比较 ,横径 :第 2跖骨底为 (1 .5± 0 .2 )cm ,外踝为 (1 .9± 0 .3)cm ,跖骨体为 (0 .9± 0 .1 )cm ,腓骨下段为 (1 .1± 0 .1 )cm。长度 :第 2跖骨底为 (2 .3± 0 .2 )cm ,外踝为 (3 .4± 0 .3 )cm。矢状径 :第 2跖骨底为 (2 .1± 0 .2 )cm ,外踝为 (2 .7± 0 .3)cm。结论 :第 2跖骨底与外踝形态相似 ,设计带足背血管的第 2跖骨底转位修复外踝具有可行性 ,临床已应用 6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第2跖骨底 外踝缺损 功能重建
下载PDF
无外踝骨折的下胫腓分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庭 公茂琪 +6 位作者 孙旭 蒋协远 杨明辉 张权 张伯松 吴新宝 王满宜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0期55-60,共6页
目的不合并骨折的下胫腓分离是一种很少见的损伤,偶有报道,对于仅有内踝和(或)后踝骨折,但无外踝骨折的下胫腓分离,在临床治疗中更容易被漏诊、忽视,本研究报道一组无外踝骨折的下胫腓分离病例,探讨其损伤机制、诊断及治疗。方... 目的不合并骨折的下胫腓分离是一种很少见的损伤,偶有报道,对于仅有内踝和(或)后踝骨折,但无外踝骨折的下胫腓分离,在临床治疗中更容易被漏诊、忽视,本研究报道一组无外踝骨折的下胫腓分离病例,探讨其损伤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9例患者,平均28.2岁,合并后踝骨折的5例,无后踝骨折的4例;合并内踝骨折的4例,无内踝骨折的5例;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7例,无三角韧带损伤的2例;不合并任何骨折的3例。腓骨全长没有骨折。术中外翻外旋应力下确定有下胫腓分离。除1例下胫腓用术后外固定治疗外,其他患者的下胫腓分离均在透视下闭合复位,用1~2枚下胫腓螺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87.9个月(32~131个月)。除1例在长时间行走后内踝处偶有疼痛,其他患者均没有疼痛。患侧踝关节背伸平均为14.4°(10°~20°),平均较健侧差5.6°(0~20°);踝关节跖屈平均为56.7°,平均较健侧差3.3°(0~10°)。Philips and Schwartz评分平均为93.3分(86~96分)。结论无腓骨骨折的下胫腓分离是一类特殊的踝关节损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应力试验是诊断的关键。建议手术治疗。正确诊断、适当治疗及康复,能让患者得到很好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分离 外踝骨折
下载PDF
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宫旭 路来金 李雷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对3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分别采用同侧外踝上皮瓣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其中男35例,女1例。年龄6~62岁,平均38岁。损伤原因:机器伤12例,车祸伤22例,感染1例,冻伤...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对3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分别采用同侧外踝上皮瓣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其中男35例,女1例。年龄6~62岁,平均38岁。损伤原因:机器伤12例,车祸伤22例,感染1例,冻伤1例。其中急诊行皮瓣修复24例,12例于伤后7 d^1个月手术,修复部位包括足背、足跟、前足和内、外踝,皮肤缺损范围5 cm×4 cm^20 cm×10 cm。其中外踝上皮瓣15例15个皮瓣,切取皮瓣范围5 cm×4 cm^15 cm×8 cm;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1例22个皮瓣,切取皮瓣范围6 cm×4 cm^20 cm×10 cm。就其术后疗效及两种皮瓣的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外踝上皮瓣完全成活10个,完全坏死3个,尖端部分坏死2个。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完全成活21个,其中3个尖端出现表皮坏死;1个在术中即出现动脉供血不足,改行其他方法修复。术后经3周~6个月随访,两种皮瓣修复后的疗效相似,皮肤质地、厚度与足踝部相接近,皮瓣的痛、触觉为S0~S1。修复足跟跖侧的两种皮瓣术后均较臃肿,皮瓣与跟骨之间存在滑动,皮瓣表面出现压迫性表皮坏死。结论外踝上皮瓣适用于内外踝部、足背近侧等距皮瓣供区较近的部位,皮肤缺损面积相对较小的创面;对于缺损较大或距离踝关节较远的足部创面,应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但有踝关节动脉网破坏严重时需谨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逆行腓肠神经皮瓣 外踝上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足背皮瓣与足外侧或外踝上哑铃状联合皮瓣设计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7
20
作者 颜玲 徐达传 高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为手部复杂外伤并两处皮肤缺损及深部组织损伤外露的修复提供理想的皮瓣供区。方法: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血管、腓血管穿支降支在踝前的分支、分布、外径及其远端吻合情况。结果:胫前动脉在踝间或踝上... 目的:为手部复杂外伤并两处皮肤缺损及深部组织损伤外露的修复提供理想的皮瓣供区。方法: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血管、腓血管穿支降支在踝前的分支、分布、外径及其远端吻合情况。结果:胫前动脉在踝间或踝上向外侧恒定地发出外踝前动脉。根据胫前动脉外踝前支的分出位置、粗细及与腓动脉穿支降支的吻合情况,可将其分成以下四型。两主干血管吻合后下行经外踝前至足背外侧与跗外侧动脉吻合,沿途发出皮支营养胫前踝上和足背外侧。结论:可以在形成以胫前血管为蒂的足背皮瓣同时,以胫前血管的外踝前动脉为血供设计足外侧或外踝上联合皮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前动脉 腓动脉穿支降支 联合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