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刚度比及受剪承载力比分析
1
作者 周越洲 许名鑫 +2 位作者 陈帆 肖中岭 黄妙英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123-127,131,共6页
由于使用功能原因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突变,导致首层与上一层(一般为转换层)的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突变,而且超出规范限值较多。文中对现行规范关于楼层侧向刚度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水平荷载作... 由于使用功能原因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突变,导致首层与上一层(一般为转换层)的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突变,而且超出规范限值较多。文中对现行规范关于楼层侧向刚度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全框支剪力墙底部框架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上述楼层侧向刚度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建议在保证上部剪力墙先于底部框支框架屈服的前提下,不控制车辆基地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首层与2层的层间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基地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层刚度比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下载PDF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巍 郑晓清 +1 位作者 徐铨彪 沈金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2-77,39,共7页
针对超限高层抗震性能化设计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刚重比、位移比、侧向刚度比这3个重要的指标,提出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其次介绍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价,提出了根据结构特点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应采... 针对超限高层抗震性能化设计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刚重比、位移比、侧向刚度比这3个重要的指标,提出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其次介绍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价,提出了根据结构特点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应采取差异化的性能目标,并探讨了等效弹性计算方法与弹塑性时程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对超限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几个专项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温度作用效应分析由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不必拘泥精确的数值结果,更应注重定性规律和构造措施,建议穿层柱屈曲分析时可采用构件单位力加载模式;最后针对高层连体结构,提出了地震波选取应兼顾塔楼和连接体的振型周期,说明了连体支座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抗震性能设计 刚度比 侧向刚度比 穿层柱 连体结构
下载PDF
加层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郑国琛 祁皑 阎维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70,共7页
本文针对一加层减震模型结构对隔震层上下部频率比进行优化设计,对隔震层采用侧移刚度偏小值、优化值和偏大值的加层减震模型结构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优化设计的加层减震模型结构有明显减震效果,在试验中使... 本文针对一加层减震模型结构对隔震层上下部频率比进行优化设计,对隔震层采用侧移刚度偏小值、优化值和偏大值的加层减震模型结构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优化设计的加层减震模型结构有明显减震效果,在试验中使设防水准提高了一级,由直接加层的局部破坏到加层减震后的大震不坏;对于一般的加层减震结构,采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既有结构的层间位移为优化目标是合理的,具有普遍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层减震 频率比 侧移刚度 绝对加速度 层间位移 减震效果
下载PDF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强震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军 韩夏 +2 位作者 李英民 冯远 吴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16-423,共8页
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强震中引导的破坏模式不够明确,抗整体倒塌性能不易控制。基于震害现象总结了底框结构的典型破坏模式,分析了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底框结构的合理破坏模式。通过算例分析考察了抗侧刚度比和屈... 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强震中引导的破坏模式不够明确,抗整体倒塌性能不易控制。基于震害现象总结了底框结构的典型破坏模式,分析了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底框结构的合理破坏模式。通过算例分析考察了抗侧刚度比和屈强比对底框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强震宜引导底框层作为薄弱部位耗能;刚度比和屈强比是影响底框房屋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刚度比越大,屈强比越小,底框层破坏程度越严重,上部楼层破坏程度越轻;7度区宜控制刚度比在1.25~2.0之间,屈强比在0.6~0.8之间,当刚度比较小时可适当减小屈强比,刚度比较大时可适当增大屈强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抗震设计 破坏模式 刚度比 屈强比
下载PDF
层间位移角比在高层转换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荣维生 王亚勇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共4页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较大。随着转换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定义层间位移角比为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较大。随着转换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定义层间位移角比为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比值。计算分析发现,采用层间位移角比对结构进行控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转换结构 层间位移角比 侧向刚度
下载PDF
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蔡龙 杜宏彪 金仁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不同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转换层设在第1层的14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 针对不同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转换层设在第1层的14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加强落地剪力墙和减少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转换层 侧向刚度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抗侧刚度比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住宅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宏伟 苑清山 +2 位作者 叶达伟 赵志东 覃建华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6,53,共6页
为探讨支撑钢框架结构中支撑的合理设计方法,以抗侧刚度比为控制指标,对一栋20层的钢结构住宅进行防屈曲支撑的优化设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在固定抗侧刚度比与变化抗侧刚度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支撑钢框架结构中支撑的合理设计方法,以抗侧刚度比为控制指标,对一栋20层的钢结构住宅进行防屈曲支撑的优化设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在固定抗侧刚度比与变化抗侧刚度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防屈曲支撑总截面面积不变化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抗侧刚度比的结构,采用变化抗侧刚度比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有所降低,在保证支撑用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住宅 防屈曲支撑 抗侧刚度比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舒兴平 毛健宇 +1 位作者 黄伟 卢倍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2,共6页
对带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转换层设置高度及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此类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可适当提高,适... 对带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转换层设置高度及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此类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可适当提高,适合高位转换;抗震设计时,对转换层附近外框架应予以加强,对于高位转换,应重点加强转换层上一层外框架;设计转换层上1~2层的外框架时,相对其它框架柱,应强化框支柱;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控制在0.86~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转换层 等效侧向刚度比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侧向刚度变化及其控制方法研究(Ⅰ) 被引量:17
9
作者 廖宇飚 黄小坤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5期20-25,16,共6页
结合震害资料,通过对算例的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了高层建筑楼层侧向刚度突变的影响因素、控制方法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现行规范中层刚度比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建议和补充。本文第一部分重点研究层高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侧向刚度突变 楼层侧向刚度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山锁 杨勇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4,41,共4页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极限受剪承载力、侧移刚度、极限剪力系数计算公式 ,并基于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的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实例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 ,给出了结构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极限受剪承载力、侧移刚度、极限剪力系数计算公式 ,并基于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的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实例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 ,给出了结构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及薄弱楼层位置判别和破坏状态评定的方法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抗震墙 砖房 极限剪力系数比 侧移刚度比 设计控制
下载PDF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带板式转换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荣维生 王亚勇 周仁刀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4年第6期1-8,共8页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值范围 ,供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转换结构 等效侧向刚度比 层间位移角比 双控制 高层建筑
下载PDF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及抗震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福雄 杨德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为上刚下柔结构体系,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通过对汶川地震中此类房屋震害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相关震害产生的原因.对某工程实例在底层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以实现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为上刚下柔结构体系,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通过对汶川地震中此类房屋震害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相关震害产生的原因.对某工程实例在底层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以实现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的定量计算,分析不同侧移刚度比对结构薄弱层出现位置的影响,并对此类房屋建筑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 薄弱层 侧移刚度比 震害分析 抗震措施
下载PDF
底部多层通高穿层柱超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辛力 韩刚启 +2 位作者 任同瑞 史生志 程倩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78,共7页
陕建丝路创发中心1#楼结构高度200m,采用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底部5层外框架存在部分楼板不连续,形成多层通高,进而产生薄弱层、软弱层、大长细比穿层柱等超限项。重点分析了底部通高层采用不同组装模式时结构侧向刚度比的分布变化... 陕建丝路创发中心1#楼结构高度200m,采用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底部5层外框架存在部分楼板不连续,形成多层通高,进而产生薄弱层、软弱层、大长细比穿层柱等超限项。重点分析了底部通高层采用不同组装模式时结构侧向刚度比的分布变化情况,探讨了底部通高层对外框架分担剪力比、倾覆力矩比的影响。通过等效弹性反应谱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对结构在中、大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对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框架柱采取了加强措施,对30m通高穿层柱进行了大震稳定性分析,保证结构底部薄弱部位不发生集中破坏。结果表明,对核心筒剪力墙和框架柱采取加强措施后,可较好地解决底部存在多层通高穿层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薄弱层或软弱层问题;钢板剪力墙能明显提高剪力墙的刚度和承载力,控制大震作用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中度损伤范围内。结构可以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 多层通高穿层柱 侧向刚度比 大震稳定性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侧向刚度变化及其控制方法研究(Ⅱ)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宇飚 黄小坤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6期17-21,16,共6页
结合震害资料,通过对算例的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了高层建筑楼层侧向刚度突变的影响因素、控制方法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现行规范中层刚度比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建议和补充。本文这一部分重点研究转换层的影响。
关键词 侧向刚度突变 楼层侧向刚度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侧向刚度规则性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秀存 张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层间剪力位移比"的计算方法对侧向刚度规则性的判断存在局限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为了解决侧向刚度规则性判断的问题,提出了"层间剪力位移角比"的侧向...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层间剪力位移比"的计算方法对侧向刚度规则性的判断存在局限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为了解决侧向刚度规则性判断的问题,提出了"层间剪力位移角比"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可以看出,对于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结构,此方法结构概念明确,得出的结论符合工程经验,是对规范方法的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侧向刚度 层间剪力位移角比
下载PDF
梁式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值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维汉 桂国庆 熊进刚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PKPM软件研究梁式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的上、下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取值,通过分析不同刚度比对结构内力和侧移的影响,得出了该体系在非抗震设防和7度(0.10 g)抗震设防情况下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关键词 梁式转换层 异形柱 框架结构 侧向刚度比
下载PDF
非周边约束地下室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晶 范重 +4 位作者 杨开 刘新国 祖德峰 杨小强 曾德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76-782,共7页
嵌固部位的确定对于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至关重要,我国现行规范通过楼层等效剪切刚度比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主要适用于地下室周边约束的情况。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背景,针对两面开敞的非周边约束的地下室,采用多... 嵌固部位的确定对于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至关重要,我国现行规范通过楼层等效剪切刚度比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主要适用于地下室周边约束的情况。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背景,针对两面开敞的非周边约束的地下室,采用多个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法与时程法计算分析,考察了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与耗能机制等抗震性能。根据地下室顶板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和构件塑性发展程度进行判断,对于两面开敞的非周边约束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固部位 侧向刚度比 动力弹塑性分析 塑性铰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对几种楼层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伟 《结构工程师》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基于对我国现行规范给出的按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楼层剪力与楼层层间位移比等三种计算楼层侧向刚度方法的研究,指出剪切刚度是剪弯刚度的简化算法,当抗侧构件高宽比1≤h/b≤4时,采用剪切刚度计算误差较大;由于无害位移的存在,按层间剪... 基于对我国现行规范给出的按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楼层剪力与楼层层间位移比等三种计算楼层侧向刚度方法的研究,指出剪切刚度是剪弯刚度的简化算法,当抗侧构件高宽比1≤h/b≤4时,采用剪切刚度计算误差较大;由于无害位移的存在,按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比来计算楼层刚度,会使得结构中上部楼层的刚度计算值比实际刚度偏小;剪弯刚度可综合考虑楼层各抗侧构件的剪切、弯曲和轴向刚度的影响,按其计算的楼层侧向刚度结果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刚度 剪切刚度 剪弯刚度 楼层剪力与楼层位移比
下载PDF
具有底部薄弱层特征的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聂前锟 熊海贝 卢玉超 《结构工程师》 2021年第1期57-66,共10页
历次震害表明:带有底部薄弱层的结构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特别是建造已30年或更早的建筑,根据现行地震设防及抗震要求,其安全性令人担忧。针对既有建筑底部薄弱层的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法对13个不同底部薄弱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量... 历次震害表明:带有底部薄弱层的结构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特别是建造已30年或更早的建筑,根据现行地震设防及抗震要求,其安全性令人担忧。针对既有建筑底部薄弱层的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法对13个不同底部薄弱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在同一地震动强度下,刚度比为0.7和0.5的结构,其破坏概率分别是刚度比为1的标准框架的1.5倍、2.5倍;由于材料性能退化,建设周期为10年、30年和50年的结构,其破坏概率会比新建结构高4.5%、16.9%和42.2%。此外,对采用防屈曲支撑加固、FRP加固和角钢加固三种常用加固方法加固后的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均能有效降低结构超越极限状态的概率。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带有底部薄弱层的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及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薄弱层 IDA 易损性 刚度比 材料退化 结构加固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创新与规范发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琏 王森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8-84,共7页
对近年来深圳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出现的一些新结构体系和设计难点进行介绍和讨论,如结构受力与非受力位移、结构层侧向刚度计算方法、局部外框梁缺失的框筒结构、特大高宽比超高层结构、一向少墙高层剪力墙结构、多塔连体结构、带斜柱转... 对近年来深圳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出现的一些新结构体系和设计难点进行介绍和讨论,如结构受力与非受力位移、结构层侧向刚度计算方法、局部外框梁缺失的框筒结构、特大高宽比超高层结构、一向少墙高层剪力墙结构、多塔连体结构、带斜柱转折柱高层结构、带环带桁架巨型结构、大震设计方法等,上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体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创新,也为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结构体系 层间位移角 层侧向刚度 一向少墙剪力墙结构 超大高宽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