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cked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with enhanced depletion effect by surface substrate
1
作者 李琦 张昭阳 +3 位作者 李海鸥 孙堂友 陈永和 左园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28-332,共5页
A stacked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LDMOS) with enhanced depletion effect by surface substrate is proposed(ST-LDMOS),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CMOS pro... A stacked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LDMOS) with enhanced depletion effect by surface substrate is proposed(ST-LDMOS),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CMOS processes. The new stacked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double substrates and surface dielectric trenches(SDT). The drift region is separated by the P-buried layer to form two vertically parallel devices.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drift region is increased benefiting from the enhanced auxiliary depletion effect of the double substrates, leading to a lower specific on-resistance(Ron,sp). Multiple electric field peaks appear at the corners of the SDT, which improves the lateral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and the breakdown voltage(BV).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LDMOS(C-LDMOS), the BV in the ST-LDMOS increases from 259 V to 459 V, an improvement of 77.22%. The Ron,sp decreases from 39.62 m?·cm^2 to 23.24 m?·cm^2 and the Baliga's figure of merit(FOM) of is 9.07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ubstrates SURFACE dielectric TRENCH stacked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T-LDMOS) breakdown voltage
下载PDF
High-voltage super-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with a partial lightly doped pillar 被引量:3
2
作者 伍伟 张波 +2 位作者 方健 罗小蓉 李肇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33-636,共4页
A novel super-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J-LDMOS) with a partial lightly doped P pillar (PD)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reduction in the partial P pillar charges ensures the charge... A novel super-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J-LDMOS) with a partial lightly doped P pillar (PD)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reduction in the partial P pillar charges ensures the charge balance and suppresses the substrate-assisted depletion effect. Secondly, the new electric field peak produced by the P/P junction modulates the surfac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Both of these result in a high breakdown voltage (BV). In addition, due to the same conduction paths, the specific on-resistance (Ron,sp) of the PD SJ-LDMOS is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to the conventional SJ-LDMO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surface lateral electric field of the PD SJ-LDMOS reaches 20 V/μm at a 15 μm drift length, resulting in a BV of 300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partial lightly doped pillar electric field modulation breakdown voltage
下载PDF
Si/SiC超结LDMOSFET的短路和温度特性
3
作者 阳治雄 曾荣周 +2 位作者 吴振珲 廖淋圆 李中启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1-1076,共6页
Si/SiC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J-LDMOSFET)能有效改善Si SJ-LDMOSFET阻断电压低、温度特性差和短路可靠性低的问题。采用TCAD软件对Si SJ-LDMOSFET和Si/SiC SJ-LDMOSFET的短路和温度特性进行研究。当环境温度从300 K... Si/SiC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J-LDMOSFET)能有效改善Si SJ-LDMOSFET阻断电压低、温度特性差和短路可靠性低的问题。采用TCAD软件对Si SJ-LDMOSFET和Si/SiC SJ-LDMOSFET的短路和温度特性进行研究。当环境温度从300 K上升到400 K时,Si/SiC SJ-LDMOSFET内部最高温度均低于Si SJ-LDMOSFET,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自热效应的能力;Si/SiC SJ-LDMOSFET的击穿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且饱和电流退化率较低。发生短路时,Si/SiC SJ-LDMOSFET内部最高温度上升率要明显小于Si SJ-LDMOSFET。在环境温度为300 K和400 K时,Si/SiC SJ-LDMOSFET的短路维持时间相对于Si SJ-LDMOSFET分别增加了230%和266.7%。研究结果显示Si/SiC SJ-LDMOSFET在高温下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抗短路能力,适用于高温、高压和高短路可靠性要求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J-LDMOSFET) Si/SiC异质结 击穿 短路 温度稳定性
下载PDF
功率VDMOSFET单粒子效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段雪 郎秀兰 +6 位作者 刘英坤 董四华 崔占东 刘忠山 孙艳玲 胡顺欣 冯彬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10期573-576,共4页
阐述了空间辐射环境下n沟功率VDMOSFET发生单粒子栅穿(SEGR)和单粒子烧毁(SEB)的物理机理。研究了多层缓冲局部屏蔽抗单粒子辐射的功率VDMOSFET新结构及相应硅栅制作新工艺。通过对所研制的漏源击穿电压分别为65V和112V两种n沟功率VDMOS... 阐述了空间辐射环境下n沟功率VDMOSFET发生单粒子栅穿(SEGR)和单粒子烧毁(SEB)的物理机理。研究了多层缓冲局部屏蔽抗单粒子辐射的功率VDMOSFET新结构及相应硅栅制作新工艺。通过对所研制的漏源击穿电压分别为65V和112V两种n沟功率VDMOS-FET器件样品进行锎源252Cf单粒子模拟辐射实验,研究了新技术VDMOSFET的单粒子辐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器件样品在锎源单粒子模拟辐射实验中的漏源安全电压分别达到61V和110V,验证了新结构和新工艺在提高功率VDMOSFET抗单粒子效应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纵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单粒子栅穿 单粒子烧毁 缓冲屏蔽 锎源
下载PDF
VDMOSFET结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刚 刘三清 +1 位作者 秦祖新 应建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本文论述了具有垂直沟道、多单元结构的高电压、大电流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VDMOSFET)的设计理论及方法.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结构特点,提供了具体设计参数及部分二维数值分析结果.
关键词 VDMOSFET 半导体器件 结构设计
下载PDF
相控阵T/R组件中功放自激检测电路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葛园园 马福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7-69,73,共4页
固态相控阵雷达由于其阵面上组件弱故障率的特点,在现代雷达中大量应用。随着新型功率器件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场效应管和氮化镓(GaN)的广泛应用,其相对于硅(Si)双极器件容易自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得阵面存在极大的隐患... 固态相控阵雷达由于其阵面上组件弱故障率的特点,在现代雷达中大量应用。随着新型功率器件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场效应管和氮化镓(GaN)的广泛应用,其相对于硅(Si)双极器件容易自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得阵面存在极大的隐患。文中从自激产生的原理和危害入手,介绍了两种适合于阵面应用的自激检测电路。第一种为电流检测法,根据发射通道工作电流的变化判断,该方法只能检测出静态时出现自激故障的通道;第二种为脉宽检测法,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和功率检波的时序关系进行判断,可以实现实时检测。在实际工程中可针对不同使用要求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功放 自激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场效应管 氮化镓(GaN)
下载PDF
一种抗辐射高压MOSFET驱动器的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鹏 徐青 +1 位作者 杭丽 付晓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6期-,共5页
在航天和核物理技术中对抗辐射高压功率电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介绍了一种抗辐射高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驱动器的设计,该电路基于0.5μm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双重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CD)工艺研制,采用特殊的... 在航天和核物理技术中对抗辐射高压功率电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介绍了一种抗辐射高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驱动器的设计,该电路基于0.5μm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双重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CD)工艺研制,采用特殊的线路结构,并通过版图设计对闩锁效应、场区和电参数进行抗辐射加固,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可达到300 krad(Si)。同时,该电路工作电压可达40 V,兼容逻辑门电路(TTL)/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输入,输出峰值电流1.5 A,可广泛用于航天、核物理实验装备等功率驱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辐射加固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驱动器 高压集成电路(IC) 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双重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下载PDF
700V VDMOS终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干红林 冯全源 +1 位作者 王丹 吴克滂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4-278,共5页
基于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VDMOS)场效应晶体管终端场限环(FLR)与场板(FP)理论,在场限环上依次添加金属场板与多晶硅场板,并通过软件仿真对其进行参数优化,最终实现了一款700 V VDMOS终端结构的优化设计。对比场限环终端结构,金属场板... 基于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VDMOS)场效应晶体管终端场限环(FLR)与场板(FP)理论,在场限环上依次添加金属场板与多晶硅场板,并通过软件仿真对其进行参数优化,最终实现了一款700 V VDMOS终端结构的优化设计。对比场限环终端结构,金属场板与多晶硅复合场板的终端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表面电场峰值,增强环间耐压能力,从而减少场限环个数并增大终端击穿电压。终端有效长度仅为145μm,击穿电压能够达到855.0 V,表面电场最大值为2.0×105V/cm,且分布比较均匀,终端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此外,没有增加额外掩膜和其他工艺步骤,工艺兼容性好,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VDMOS)场效应晶体管 终端结构 场限环(FLR) 复合场板(FP) 击穿电压
下载PDF
超薄屏蔽层300 V SOI LDMOS抗电离辐射总剂量仿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书豪 袁章亦安 +1 位作者 乔明 张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9-277,共9页
本文研究了300 V绝缘体上硅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在电离辐射总剂量效应下的线性电流退化机理,提出了一种具有超薄屏蔽层的抗辐射结构实现线性电流加固.超薄屏蔽层位于器件场氧化层的下方,旨在阻止P型掺杂层表面发生反型,... 本文研究了300 V绝缘体上硅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在电离辐射总剂量效应下的线性电流退化机理,提出了一种具有超薄屏蔽层的抗辐射结构实现线性电流加固.超薄屏蔽层位于器件场氧化层的下方,旨在阻止P型掺杂层表面发生反型,从而截断表面电流路径,有效抑制线性电流的退化.对于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漂移区上的场氧化层中引入的空穴对线性电流的退化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基于器件工艺仿真软件,研究器件在辐照前后的电学特性,对超薄屏蔽层的长度、注入能量、横向间距进行优化,给出相应的剂量窗口,在电离辐射总剂量为0—500 krad(Si)的条件下,将最大线性电流增量从传统结构的447%缩减至10%以内,且辐照前后击穿电压均维持在300 V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剂量效应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超薄屏蔽层 线性电流加固 绝缘体上硅
下载PDF
4H-SiC基半超结VDMOSFET单粒子效应加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忠永 蔡理 +1 位作者 刘保军 刘小强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7,共4页
研究了"高K栅"介质HfO_2和电荷失配对4H-碳化硅(SiC)基半超结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FET)单粒子烧毁(SEB)和单粒子栅穿(SEGR)效应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种加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HfO_2介质的应用对器件SE... 研究了"高K栅"介质HfO_2和电荷失配对4H-碳化硅(SiC)基半超结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FET)单粒子烧毁(SEB)和单粒子栅穿(SEGR)效应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种加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HfO_2介质的应用对器件SEB效应没有影响,但栅氧化层电场峰值降低了83%,对SEGR效应有加固作用。结合HfO_2介质层和增加沟道掺杂浓度两种方法的加固结构,在不影响器件阈值电压的同时,器件的SEB闽值电压为1 290 V,提高了28%;栅氧化层的电场峰值为2.2×10~6V/cm,降低了80%。当N柱区掺杂浓度大于P柱区时,器件的抗SEB能力有所增强,但N柱区掺杂浓度小于P柱区时,器件的抗SEB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效应管 单粒子效应
下载PDF
具有P型覆盖层新型超级结横向双扩散功率器件
11
作者 李春来 段宝兴 +2 位作者 马剑冲 袁嵩 杨银堂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77-383,共7页
为了设计功率集成电路所需要的低功耗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在已有的N型缓冲层超级结LDMOS(N-buffered-SJ-LDMOS)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P型覆盖层新型超级结LDMOS结构(P-covered-SJ-LDMO... 为了设计功率集成电路所需要的低功耗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在已有的N型缓冲层超级结LDMOS(N-buffered-SJ-LDMOS)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P型覆盖层新型超级结LDMOS结构(P-covered-SJ-LDMOS).这种结构不但能够消除传统的N沟道SJ-LDMOS由于P型衬底产生的衬底辅助耗尽问题,使得超级结层的N区和P区的电荷完全补偿,而且还能利用覆盖层的电荷补偿作用,提高N型缓冲层浓度,从而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利用三维仿真软件ISE分析表明,在漂移区长度均为10μm的情况下,P-covered-SJ-LDMOS的比导通电阻较一般SJ-LDMOS结构降低了59%左右,较文献提出的N型缓冲层SJ-LDMOS(N-buffered-SJ-LDMOS)结构降低了4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超级结 比导通电阻 P型覆盖层
下载PDF
屏蔽栅结构射频功率VDMOSFET研制
12
作者 李飞 刘英坤 +2 位作者 邓建国 胡顺欣 孙艳玲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在台栅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FET)的结构基础上,利用常规硅工艺技术,研制出了一种具有屏蔽栅结构的射频功率VDMOSFET器件,在多晶硅栅电极与漏极漂移区之间的氧化层中间加入了多晶硅屏蔽层,大幅度降低了器件的... 在台栅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FET)的结构基础上,利用常规硅工艺技术,研制出了一种具有屏蔽栅结构的射频功率VDMOSFET器件,在多晶硅栅电极与漏极漂移区之间的氧化层中间加入了多晶硅屏蔽层,大幅度降低了器件的栅漏电容Cgd。研制出的屏蔽栅结构VDMOSFET器件的总栅宽为6 cm、漏源击穿电压为57 V、漏极电流为4.3 A、阈值电压为3.0 V、跨导为1.2 S,与结构尺寸相同、直流参数相近的台栅结构VDMOSFET器件相比,屏蔽栅结构VDMOSFET器件的栅漏电容降低了72%以上,器件在175 MHz、12 V的工作条件下,连续波输出功率为8.4 W、漏极效率为70%、功率增益为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栅漏电容 栅屏蔽层 台栅结构 屏蔽栅结构
下载PDF
两层金属场极板高压LDMOS的优化设计
13
作者 张永红 黄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采用场极板结终端技术提高LDMOS击穿电压,借助二维器件仿真器MEDICI软件对基于体硅CMOS工艺500V高压的n-LDMOS器件结构和主要掺杂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漂移区的掺杂浓度(ND)、结深(Xj)和长度(LD)。对多晶硅场极板和两层金属场极板的结构参... 采用场极板结终端技术提高LDMOS击穿电压,借助二维器件仿真器MEDICI软件对基于体硅CMOS工艺500V高压的n-LDMOS器件结构和主要掺杂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漂移区的掺杂浓度(ND)、结深(Xj)和长度(LD)。对多晶硅场极板和两层金属场极板的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和分析,在不增加工艺复杂度的情况下,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两层金属场极板结构的500Vn-LDMOS。模拟结果表明,双层金属场极板结构比无金属场极板结构LDMOS的击穿电压提高了12%,而这两种结构LDMOS的比导通电阻(RS)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MOSFET 金属场极板 多晶硅场极板 击穿电压 比导通电阻
下载PDF
功率VDMOS器件抗SEGR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学龙 贾云鹏 +1 位作者 李劲 苏宏源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117,共5页
针对功率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器件单粒子辐射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要求,从重粒子对VDMOS器件的辐射机理及作用过程出发,通过对200 V抗辐射VDMOS器件进行大量仿真研究发现,器件的元胞间距对VDMOS的抗单粒子栅穿(... 针对功率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器件单粒子辐射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要求,从重粒子对VDMOS器件的辐射机理及作用过程出发,通过对200 V抗辐射VDMOS器件进行大量仿真研究发现,器件的元胞间距对VDMOS的抗单粒子栅穿(SEGR)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元胞间距减小为1 jxm时对于栅氧层表面电场的改善最为明显,但是导通压降会明显提高。为了在提高抗SEGR能力的同时,使器件的导通压降值适当,在两个元胞之间加入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电荷泄放区结构,在保证器件的基本特性的同时,抗SEGR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单粒子栅穿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trigger voltage walk-in effect in LDMOS for high-voltage ESD protection
15
作者 梁海莲 董树荣 +3 位作者 顾晓峰 钟雷 吴健 于宗光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56-59,共4页
The trigger voltage walkin effect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esigning two different laterally 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LDMOS) transistors with an embedd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SCR). By inserting... The trigger voltage walkin effect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esigning two different laterally 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LDMOS) transistors with an embedd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SCR). By inserting a P+ implant region along the outer and the inner boundary of the N+ region at the drain side of a conventional LDMOS transistor, we fabricate the LDMOS-SCR and the SCR-LDMOS devices with a different triggering order in a 0.5/zm bipolar-CMOS-DMOS process, respectively. First, we perform transmission line pulse (TLP) and DC-voltage degradation tests on the LDMOS-SCR.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igger voltage walk-in effec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gate oxide trap generation and charge trapping. Then, we perform TLP tests on the SCR-LDMO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igger voltage walk-in effect is remarkably reduced. In the SCR-LDMOS, the embedded SCR is triggered earlier than the LDMOS, and the ESD current is mainly discharged by the parasitic SCR structure. The electric potential between the drain and the gat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snapback, leading to decreased impact ionization rates and thus reduced trap generation and charge trapping. Finally, the above explanation of the different trigger voltage walk-in behavior in LDMOS-SCR and SCR-LDMOS devices is confirmed by TCAD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laterally 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ilicon control rectifier triggervoltage walk-in effect
原文传递
阶梯氧化层新型折叠硅横向双扩散功率器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宝兴 李春来 +2 位作者 马剑冲 袁嵩 杨银堂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9-344,共6页
为了设计功率集成电路所需的低功耗横向功率器件,提出了一种具有阶梯氧化层折叠硅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tep oxide folding LDMOS,SOFLDMOS)新结构.这种结构将阶梯氧化层覆盖在具有周期分布的折叠硅表面,利用阶梯氧化层的电场... 为了设计功率集成电路所需的低功耗横向功率器件,提出了一种具有阶梯氧化层折叠硅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tep oxide folding LDMOS,SOFLDMOS)新结构.这种结构将阶梯氧化层覆盖在具有周期分布的折叠硅表面,利用阶梯氧化层的电场调制效应,通过在表面电场分布中引入新的电场峰而使表面电场分布均匀,提高了器件的耐压范围,解决了文献提出的折叠积累型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击穿电压受限的问题.通过三维仿真软件ISE分析获得,SOFLDMOS结构打破了硅的极限关系,充分利用了电场调制效应、多数载流子积累和硅表面导电区倍增效应,漏极饱和电流比一般LDMOS提高3.4倍左右,可以在62 V左右的反向击穿电压条件下,获得0.74 mΩ·cm^2超低的比导通电阻,远低于传统LDMOS相同击穿电压下2.0 mΩ·cm^2比导通电阻,为实现低压功率集成电路对低功耗横向功率器件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硅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击穿电压 比导通电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